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迪:我们讨论的主题叫基金业的突围与可持续发展,很契合这个行业的现状,08年初我写过一篇文章,说基金行业可能会出现拐点,遭到了业界的批评,但我当时确实认为三万亿的基金管理规模,当时的基金行业并没有做好准备。四年过去了,现在大家对这个行业的前景有一些担忧,甚至有一些质疑,但在这个时候我们也看到行业领袖对这个行业还是充满了信心,而且我也认为我们经过四年的调整,可能下一个春天的到来不会那么的遥远,对于基金行业的未来,我们将和四位行业领袖进行探讨。
其实08年我判断基金行业可能出现拐点有四个原因,一是规模可能有一个天花板,然后业绩在规模这么大的情况下,取得超额收益有一点难,三是人才面临挑战,四是制度建设和内控机制的完善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就从这四个角度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首先是业绩这一块,殷总也是投研出身,90年代初期殷总就开始从事证券研究,也是《股市动态分析》最早的撰稿人,后来又做过鹏华的投资总监。我们发现以前主动管理型基金,市场差的时候业绩虽差却能够跑赢大盘,但今年我们发现主动管理基金的优势已经不是那么明显了,甚至在熊市大面积跑输大盘。您觉得是我们的投资管理能力出了问题,还是市场的风格出了问题?未来会不会成为一个常态?
殷克胜(金鹰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
今天的主题是“基金业突围与可持续发展”,我觉得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外围经济形势和国内宏观紧缩让我们的基金业被“围”,二是基金业的投资标的股票市场这两年因为宏观经济,指数在一路下滑,这也是被“围”的重要因素,在指数下滑的情况下,股票产品要想赚钱确实比较难。基金公司作为服务行业、理财行业,最想做的就是为投资人赚钱,从基金公司的立身之本来说,每一家基金公司都想在市场上为投资人赚钱,但现在的客观情况是今年市场大面积亏损,这个情况也引起行业内外的思考与反思。
大家都知道,基金行业投资的产品比较单一,同质化严重,实际上我们的产品投资标的也集中在股票市场上,一旦股票市场发生波动,我们的业绩就很难有保证,所以整个行业的投资业绩受到大面积亏损,外部市场是一个原因。但从内部原因来说也有一些原因,对基金行业来讲,人才是很重要的因素,在产品创新方面,我们能不能创出跨市场、跨周期的产品?这是很重要的。基金公司在人才培养、投资能力的培养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做的,各家公司都在这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随着时间的发展,基金公司都在不断地历练中,只有为投资人创造好的收益,这个行业才有好的发展基础。
赵迪:谢谢殷总,殷总认为这几年行业比较低迷,但大家都还在苦练内功,希望把内功练好,给投资人带来比较好的回报。接下来跟许总做一个交流,许总讲到我们基金投资现在就是股票、债券,投资取向比较单一,回顾92、93年老基金的发展历史,什么都能投,但很混乱,97年清理的时候开始规范化,规定基金只投股票债券,但现在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只投股票债券有一些系统性风险回避不了,需要做更多的创新,您觉得这个时候让基金投资范围扩大化的条件是否成熟了?其他配套的内部机制、组织设计还需要做什么准备才能回到投资范围向资产管理公司过渡的过程?不然的话我们担心又会出现回到老基金的情况。
许小松(招商基金总经理):
看你扩大的范围是多大。有一些东西只要我们抓得紧,在现时就可以做,比方说利用股指期货做对冲,适当放宽基金在产品上的仓位限制,把最低仓位降低,因为我们的市场确实是有这个问题,我们的波动性这么大,刚才你也讲了在熊市里面大多数基金还是跑赢指数的,还是能够做到少亏的,如果说在证券市场之外的东西要去扩大,就像我刚才讲的私募股权、房地产REITs等,这确确实实涉及到制度上的改革问题。同时,实际上还有一个问题,即使在制度上给你放开了,但它又是另外一个范畴的专业理财需求,基金管理公司是不是具备了或者说多少比例的公司、哪一些公司具备了这样的管理能力?这也是一个问号。首先是从制度上适当放开,我觉得分两步,一步是商品期货、股指期货可以引入产品设计当中,使得收益能够稳定,回避风险;第二步才谈到修改现有的规定。
赵迪:许总的意思是在证券投资领域给基金先有一些松绑,在股指期货配置、仓位限制方面放开一些,然后再考虑大资产管理类别的放开。我们投资新的领域,也有新的人才的需要。目前基金行业面临着整个大资产管理行业人才的竞争,包括私募也会出现人才的分流。如何能够保证更多的精英人才留在公募行业,为普通投资者创造更多的财富?我想就这个问题跟交银的战总做一个交流,您觉得人才建设、人才培养方面基金公司能做哪些努力?
战龙(交银施罗德基金总经理):
你提的这个问题很好,大家都说基金行业是一个人的行业,要让一个人能在这个行业待得久,首先他要有价值感、成就感。回到今天论坛的主题“突破”和你要讨论的问题,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我觉得要把这个行业的大前提看清楚,这个行业的大前提首先是要给投资者赚钱的。我对这个行业很热爱,最近一年多觉得很纠结,为什么呢?我没有给投资者赚到钱,今年基本上大家发的产品大部分是亏钱的,这也促使我反思我们做这个行业到底应该怎么做?
刚刚许总说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即排名的问题,大家说给投资者赚钱,谁赚得多应该有一个排名,排名可能是从这儿开始的,但是到最后这个排名变成了一个纯粹的主题了,赚钱变成了第二位主题,所以就变成了我们这个行业哪怕给别人亏了钱,排名靠前的也是很好的基金经理。
回过头来想想我们这个行业的前提,基金行业在海外都是做相对投资,相对投资的前提是它是一个长期的牛市,而且在发展过程中是“牛长熊短”,美国每一次熊市,特别是过去的三十年,哪怕一下跌了50%,没一两年就涨回去了,所以它可以长期投资,这是前提。但我们的历史是“牛短熊长”,这就造成了基本上在牛市顶端的时候冲进来很多投资者,然后就被套牢了,等着下一次解套。这个格局就造成了不管是投资股市也好,基金也好,赚钱变成了小概率事件。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们大的市场背景无法改变的话,我们就要质疑一下我们之前相信的这些前提,是不是应该把我们工作的意义变成给投资者创造绝对收益?大家在绝对收益上排名,而不是相对收益上排名,这样可能是可以给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的大前提,在这种情况下,基金经理会有成就感,可能短期内因为行业发展特别快,对人才的需求很高,你可以跑到不同地方去发展,但随着行业不断的扩大,人才不断地储备,我觉得这个格局会慢慢地弱化,特别是刚做这个行业,他有很强的成就感时,是不会离开的。当然了,机制等方面都要跟上,这也是必要的。
赵迪:战总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果大家不认为A股市场是一个长期向上的市场的话,那么追求相对收益就变成了没有意义的事情。接下来和于总交流一下规模方面,现在基金行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多资产管理行业其他子行业的竞争,包括券商的集合理财、阳光私募、信托保险,特别是银行理财产品,它们在规范方面远远没有公募基金的限制那么严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去和资产管理其他的行业进行竞争?
于东升(申万菱信基金总经理):
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前两我们连续开了两次会,我听到一些监管部门的领导提到的信息,很核心的问题就在于监管标准和监管口径一致性的问题,实际上基金公司和基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来源于证券公司在03、04、05年这样一个阶段遭遇的信用危机,基金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是在对竞争优势当中获得的。现在看来,我们当时所具备的相对竞争优势现在已经不具备了,券商、私募和其他理财机构所提供的产品,比如说在第三方托管方面,它们都有这样的优势。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市场不仅仅简单是我们的规模遭受到竞争对手的压力问题,我觉得还是要回归本源,我理解有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核心是利益一致性的问题,这个利益一致性现在是几个层面的,第一个层面是从基金公司微观层面来说,基金经理、公司股东和基金持有者的利益是不是能够解决一致性的问题?我们发现任何时候股东都是要求规模尽可能越来越大的,基金持有人要求回报尽可能好。在不具备规模快速扩张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完成股东的预期和公司发展的目标是摆在管理层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第二个层面是基金行业可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就是产品发展。我到申万菱信做的第一项工作也是从产品入手,我们进行归因分析发现实际上我们的产品设计和投研能力一定要去匹配,匹配的方法可能是我们去归因分析一下给我们带来最多利润和收益的行业和公司在哪里,我们看到了一点,即契约精神的问题,实际上基金行业设计了大量的产品,有没有按照契约去操作?这是很关键的一个问题。
另外,大家也都提到了这个行业很重要的一点是为基金持有人带来收益,所以我们回归本源,到底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层把什么放在第一位的问题,我觉得还是要回归本源,把持有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但这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归根到底就是郭树清主席第一次发言时提到的“平衡”,如何平衡股东的利益和持有人的利益,不是简简单单我们说把持有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就能解决问题,基金公司应该通过一套很明确的理念、方法和体系、流程的建设去把人员的流动、短期所遇到的困难的波动性降低,来实现很好的收益。
赵迪:于总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我看出来了,几位嘉宾对A股市场的前景觉得有很多不确定性,如果股市不是长期向好,基金又是追求相对收益的话,就会面临很多问题。现在高价市盈率发行导致A股市场成为了给大小非、产业资本提供减持的市场。殷总,我们过去分析市场时都是股权分置的市场,不存在这个问题,都是二级市场这拨人在玩,跌到一定程度,大家觉得都差不多了。但现在有了大小非之后,好象玩法完全不一样了,您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A股市场成为一个产业资本减持的市场的话,我们这个市场的长期价值到底在哪里?
殷克胜: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究竟我们怎么样看待股票市场?基金公司目前的产品主要是在股票和债券,特别是股票占了很大的比例,一旦我们投资的市场基础出了问题,产品就很难取得很好的收益,这一点大家都看得很明白。
我们的股票市场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从这个历史来看,进步也是很大的,过去我们在发展中强调快,从这么多年的发展来看,我觉得下一个阶段应该在思想认识上有很大的转变,过去我们的市场更多是强调融资功能,而对投资人利益保护的强调还有待提高,怎么样让资本市场为基金持有人服务、为投资人服务,而不是把它看成是融资市场?大家可以看到这一轮从世界经济来说面临着很多问题,但是如果看看美国市场的话,它的最高点是14000多点,现在还是12000多点,跌了百分之十几,而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排在全球首位,再看看我们的资本市场,从6000多点跌到现在2000多点,跌幅大大超过发达市场,但我们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健康在全球还是比较领先的。最近欧美股市跌的时候,我们国内也跌了比较多,但涨的时候并不跟涨,从这一点反思,可能我们的市场基础建设还有很多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把对市场的融资功能转化为基金持有人的保护功能。
赵迪:是的,过去的市场过多的强调融资,轻视了回报,导致市场这样一个不堪重负的局面。许总,可能监管层长期的导向一时半会儿也改变不了,但是两个交易所的领导又都会责怪我们的基金在IPO报价报出高价,您怎么理解这个现象?这个问题到底是出现在哪个层面?
许小松:排名!在排名和相对收益这个问题上确实存在赌的性质比投资的性质大,刚才谈到市场的制度缺失是一个根,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市场?为什么不停的融资、不停的再融资?我们现在可以反过头来说一句,股权分置改革改了什么?我觉得资本市场的监管,交易所和基金公司应该共同承担起这个责任。现在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它的目标是做大,股票持有人的目的是股票增值,这两者在很多时候是矛盾的。我们看到国外有主动缩股的,为什么缩股?就是对持有人现在持有利益的保护,而我们是不停的再融资,我们能不能设计一些制度,你想做大是你的目标、你的目的,可以,我管不了,但是你要在我这儿再融资,对不起,你必须满足股票增值的目的以后才能做大,我才允许你再融资。
你刚才提到基金管理公司IPO报价的问题,我理解是有一些债券基金在新股上投的比较多,这也是短期排名、相对排名在作怪,这也反映出管理上的问题。尽管有着比较严厉的规范和新股申购制度,但在很多情况下是和市场相对应的,而不是和价值。
赵迪:刚才战总讲到最终要为持有人创造回报,许总和殷总说创造回报是相当困难的事情,战总觉得基金管理公司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才能真正做到为持有人创造回报?
战龙:首先我要澄清一点,刚才我们提到绝对回报这件事,不是对中国资本市场不长期看好,只是说它长期是往上走的,但如果它的路径是脉冲式的,对广大投资者是不利的。你设想一下,如果今年跌20%,明年跌20%,后年涨100%,三年下来看着好象总的是60%回报,但实际上你的回报只有28%,如果第一年回报是零,第二年回报是零,第三年回报100%,你三年下来总回报是60%。也就是说即便它往高了走,脉冲式走的话,也是对广大投资者不利的。相对收益应该是给有资产配置能力的投资者提供,他可以去配置相对收益或被动产品,他有投资资产配置能力时,可以把产品作为工具。但是对于广大没有这个能力的投资者来说,他应该更关心绝对收益。
基金公司怎么去提高自己、给持有人赚着钱呢?我想是不是考虑我们有选择的把公募基金往绝对收益的方向做?这可能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前提,当然这可能与现在的法规不完全吻合,现在公募基金还没有绝对收益产品,要么是债券的,要么是平衡的,都有持股下限,但我觉得应该把这种产品推出来给投资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投资能力,否则即便有了产品的选择,你做不好也是白搭,基金公司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投资能力是永恒的话题和目标,没有休止。
赵迪:谢谢战总,我们也期待市场在两年熊市之后会有脉冲式行情的机会。于总,您以前在汇添富的时候就一直做市场层面,刚才讲到持有人和基金管理公司有时候利益并非完全一致,一个追求规模、一个追求回报,您在过去做市场的时候,市场方面做的非常优秀,现在在申万菱信作为一把手,同时做市场、投研等等各个层面的工作,您是怎么理解基金公司不同的角色,比如市场、投研、销售这些层面,是怎么处理这种关系,以及它们对投资者的各自作用?
于东升:实际上这是非常清晰的一件事情,大家都提到本源的问题,我刚才也讲到,我们基金管理公司到底是做什么的?就是为投资者理财的,理财的本源就是通过我们的专业能力和组合配置的手段,帮助客户理好财,归根到底客户的预期是赚钱。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想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做好投资和研究,去为客户打理好资产,可能是最本源的一件事情,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还是应该做好服务,这是第二个层面的事情,因为你只有服务好客户,才能把合适的产品给合适的客户,才能让客户很快乐的去投资。
其他层面,包括后台运营,不能出问题,得非常安全、非常可靠的运行,给客户提供很好的服务。以上这三点才能真正组成客户对基金公司信任的基础,这是很重要的本源。
赵迪:最后请每位嘉宾用一句话来展望一下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的未来,提一下他们的愿景。
殷克胜:未来基金业虽然面临很多困难,但机遇也很大,我们对未来还是充满信心的。
许小松:希望中国的资本市场能够加快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投资市场,这样基金业才有存在的基础。
战龙:我觉得前途肯定是光明的,虽然道路可能曲折一点,但是作为同行,我们都是很有信心的。
于东升: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是一定可以预期的,中国老百姓的理财需求也是非常强大的,所以我们对中国的基金行业一定是充满着信心。当然,我们看到这次基金论坛,监管层所看到的方向,包括和我们一起去面对困难的准备,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对这个行业的信心。
赵迪:谢谢!从几位行业大佬们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现在公募基金行业处在冬天,但大家对行业的未来也充满着信心,我们也相信冬天来了,春天也不会太远,在基金行业的下一个“春天”当中我们也期待看到更加优秀、更加成熟的基金管理公司。
其实08年我判断基金行业可能出现拐点有四个原因,一是规模可能有一个天花板,然后业绩在规模这么大的情况下,取得超额收益有一点难,三是人才面临挑战,四是制度建设和内控机制的完善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就从这四个角度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首先是业绩这一块,殷总也是投研出身,90年代初期殷总就开始从事证券研究,也是《股市动态分析》最早的撰稿人,后来又做过鹏华的投资总监。我们发现以前主动管理型基金,市场差的时候业绩虽差却能够跑赢大盘,但今年我们发现主动管理基金的优势已经不是那么明显了,甚至在熊市大面积跑输大盘。您觉得是我们的投资管理能力出了问题,还是市场的风格出了问题?未来会不会成为一个常态?
殷克胜(金鹰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
今天的主题是“基金业突围与可持续发展”,我觉得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外围经济形势和国内宏观紧缩让我们的基金业被“围”,二是基金业的投资标的股票市场这两年因为宏观经济,指数在一路下滑,这也是被“围”的重要因素,在指数下滑的情况下,股票产品要想赚钱确实比较难。基金公司作为服务行业、理财行业,最想做的就是为投资人赚钱,从基金公司的立身之本来说,每一家基金公司都想在市场上为投资人赚钱,但现在的客观情况是今年市场大面积亏损,这个情况也引起行业内外的思考与反思。
大家都知道,基金行业投资的产品比较单一,同质化严重,实际上我们的产品投资标的也集中在股票市场上,一旦股票市场发生波动,我们的业绩就很难有保证,所以整个行业的投资业绩受到大面积亏损,外部市场是一个原因。但从内部原因来说也有一些原因,对基金行业来讲,人才是很重要的因素,在产品创新方面,我们能不能创出跨市场、跨周期的产品?这是很重要的。基金公司在人才培养、投资能力的培养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做的,各家公司都在这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随着时间的发展,基金公司都在不断地历练中,只有为投资人创造好的收益,这个行业才有好的发展基础。
赵迪:谢谢殷总,殷总认为这几年行业比较低迷,但大家都还在苦练内功,希望把内功练好,给投资人带来比较好的回报。接下来跟许总做一个交流,许总讲到我们基金投资现在就是股票、债券,投资取向比较单一,回顾92、93年老基金的发展历史,什么都能投,但很混乱,97年清理的时候开始规范化,规定基金只投股票债券,但现在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只投股票债券有一些系统性风险回避不了,需要做更多的创新,您觉得这个时候让基金投资范围扩大化的条件是否成熟了?其他配套的内部机制、组织设计还需要做什么准备才能回到投资范围向资产管理公司过渡的过程?不然的话我们担心又会出现回到老基金的情况。
许小松(招商基金总经理):
看你扩大的范围是多大。有一些东西只要我们抓得紧,在现时就可以做,比方说利用股指期货做对冲,适当放宽基金在产品上的仓位限制,把最低仓位降低,因为我们的市场确实是有这个问题,我们的波动性这么大,刚才你也讲了在熊市里面大多数基金还是跑赢指数的,还是能够做到少亏的,如果说在证券市场之外的东西要去扩大,就像我刚才讲的私募股权、房地产REITs等,这确确实实涉及到制度上的改革问题。同时,实际上还有一个问题,即使在制度上给你放开了,但它又是另外一个范畴的专业理财需求,基金管理公司是不是具备了或者说多少比例的公司、哪一些公司具备了这样的管理能力?这也是一个问号。首先是从制度上适当放开,我觉得分两步,一步是商品期货、股指期货可以引入产品设计当中,使得收益能够稳定,回避风险;第二步才谈到修改现有的规定。
赵迪:许总的意思是在证券投资领域给基金先有一些松绑,在股指期货配置、仓位限制方面放开一些,然后再考虑大资产管理类别的放开。我们投资新的领域,也有新的人才的需要。目前基金行业面临着整个大资产管理行业人才的竞争,包括私募也会出现人才的分流。如何能够保证更多的精英人才留在公募行业,为普通投资者创造更多的财富?我想就这个问题跟交银的战总做一个交流,您觉得人才建设、人才培养方面基金公司能做哪些努力?
战龙(交银施罗德基金总经理):
你提的这个问题很好,大家都说基金行业是一个人的行业,要让一个人能在这个行业待得久,首先他要有价值感、成就感。回到今天论坛的主题“突破”和你要讨论的问题,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我觉得要把这个行业的大前提看清楚,这个行业的大前提首先是要给投资者赚钱的。我对这个行业很热爱,最近一年多觉得很纠结,为什么呢?我没有给投资者赚到钱,今年基本上大家发的产品大部分是亏钱的,这也促使我反思我们做这个行业到底应该怎么做?
刚刚许总说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即排名的问题,大家说给投资者赚钱,谁赚得多应该有一个排名,排名可能是从这儿开始的,但是到最后这个排名变成了一个纯粹的主题了,赚钱变成了第二位主题,所以就变成了我们这个行业哪怕给别人亏了钱,排名靠前的也是很好的基金经理。
回过头来想想我们这个行业的前提,基金行业在海外都是做相对投资,相对投资的前提是它是一个长期的牛市,而且在发展过程中是“牛长熊短”,美国每一次熊市,特别是过去的三十年,哪怕一下跌了50%,没一两年就涨回去了,所以它可以长期投资,这是前提。但我们的历史是“牛短熊长”,这就造成了基本上在牛市顶端的时候冲进来很多投资者,然后就被套牢了,等着下一次解套。这个格局就造成了不管是投资股市也好,基金也好,赚钱变成了小概率事件。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们大的市场背景无法改变的话,我们就要质疑一下我们之前相信的这些前提,是不是应该把我们工作的意义变成给投资者创造绝对收益?大家在绝对收益上排名,而不是相对收益上排名,这样可能是可以给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的大前提,在这种情况下,基金经理会有成就感,可能短期内因为行业发展特别快,对人才的需求很高,你可以跑到不同地方去发展,但随着行业不断的扩大,人才不断地储备,我觉得这个格局会慢慢地弱化,特别是刚做这个行业,他有很强的成就感时,是不会离开的。当然了,机制等方面都要跟上,这也是必要的。
赵迪:战总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果大家不认为A股市场是一个长期向上的市场的话,那么追求相对收益就变成了没有意义的事情。接下来和于总交流一下规模方面,现在基金行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多资产管理行业其他子行业的竞争,包括券商的集合理财、阳光私募、信托保险,特别是银行理财产品,它们在规范方面远远没有公募基金的限制那么严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去和资产管理其他的行业进行竞争?
于东升(申万菱信基金总经理):
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前两我们连续开了两次会,我听到一些监管部门的领导提到的信息,很核心的问题就在于监管标准和监管口径一致性的问题,实际上基金公司和基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来源于证券公司在03、04、05年这样一个阶段遭遇的信用危机,基金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是在对竞争优势当中获得的。现在看来,我们当时所具备的相对竞争优势现在已经不具备了,券商、私募和其他理财机构所提供的产品,比如说在第三方托管方面,它们都有这样的优势。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市场不仅仅简单是我们的规模遭受到竞争对手的压力问题,我觉得还是要回归本源,我理解有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核心是利益一致性的问题,这个利益一致性现在是几个层面的,第一个层面是从基金公司微观层面来说,基金经理、公司股东和基金持有者的利益是不是能够解决一致性的问题?我们发现任何时候股东都是要求规模尽可能越来越大的,基金持有人要求回报尽可能好。在不具备规模快速扩张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完成股东的预期和公司发展的目标是摆在管理层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第二个层面是基金行业可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就是产品发展。我到申万菱信做的第一项工作也是从产品入手,我们进行归因分析发现实际上我们的产品设计和投研能力一定要去匹配,匹配的方法可能是我们去归因分析一下给我们带来最多利润和收益的行业和公司在哪里,我们看到了一点,即契约精神的问题,实际上基金行业设计了大量的产品,有没有按照契约去操作?这是很关键的一个问题。
另外,大家也都提到了这个行业很重要的一点是为基金持有人带来收益,所以我们回归本源,到底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层把什么放在第一位的问题,我觉得还是要回归本源,把持有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但这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归根到底就是郭树清主席第一次发言时提到的“平衡”,如何平衡股东的利益和持有人的利益,不是简简单单我们说把持有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就能解决问题,基金公司应该通过一套很明确的理念、方法和体系、流程的建设去把人员的流动、短期所遇到的困难的波动性降低,来实现很好的收益。
赵迪:于总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我看出来了,几位嘉宾对A股市场的前景觉得有很多不确定性,如果股市不是长期向好,基金又是追求相对收益的话,就会面临很多问题。现在高价市盈率发行导致A股市场成为了给大小非、产业资本提供减持的市场。殷总,我们过去分析市场时都是股权分置的市场,不存在这个问题,都是二级市场这拨人在玩,跌到一定程度,大家觉得都差不多了。但现在有了大小非之后,好象玩法完全不一样了,您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A股市场成为一个产业资本减持的市场的话,我们这个市场的长期价值到底在哪里?
殷克胜: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究竟我们怎么样看待股票市场?基金公司目前的产品主要是在股票和债券,特别是股票占了很大的比例,一旦我们投资的市场基础出了问题,产品就很难取得很好的收益,这一点大家都看得很明白。
我们的股票市场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从这个历史来看,进步也是很大的,过去我们在发展中强调快,从这么多年的发展来看,我觉得下一个阶段应该在思想认识上有很大的转变,过去我们的市场更多是强调融资功能,而对投资人利益保护的强调还有待提高,怎么样让资本市场为基金持有人服务、为投资人服务,而不是把它看成是融资市场?大家可以看到这一轮从世界经济来说面临着很多问题,但是如果看看美国市场的话,它的最高点是14000多点,现在还是12000多点,跌了百分之十几,而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排在全球首位,再看看我们的资本市场,从6000多点跌到现在2000多点,跌幅大大超过发达市场,但我们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健康在全球还是比较领先的。最近欧美股市跌的时候,我们国内也跌了比较多,但涨的时候并不跟涨,从这一点反思,可能我们的市场基础建设还有很多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把对市场的融资功能转化为基金持有人的保护功能。
赵迪:是的,过去的市场过多的强调融资,轻视了回报,导致市场这样一个不堪重负的局面。许总,可能监管层长期的导向一时半会儿也改变不了,但是两个交易所的领导又都会责怪我们的基金在IPO报价报出高价,您怎么理解这个现象?这个问题到底是出现在哪个层面?
许小松:排名!在排名和相对收益这个问题上确实存在赌的性质比投资的性质大,刚才谈到市场的制度缺失是一个根,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市场?为什么不停的融资、不停的再融资?我们现在可以反过头来说一句,股权分置改革改了什么?我觉得资本市场的监管,交易所和基金公司应该共同承担起这个责任。现在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它的目标是做大,股票持有人的目的是股票增值,这两者在很多时候是矛盾的。我们看到国外有主动缩股的,为什么缩股?就是对持有人现在持有利益的保护,而我们是不停的再融资,我们能不能设计一些制度,你想做大是你的目标、你的目的,可以,我管不了,但是你要在我这儿再融资,对不起,你必须满足股票增值的目的以后才能做大,我才允许你再融资。
你刚才提到基金管理公司IPO报价的问题,我理解是有一些债券基金在新股上投的比较多,这也是短期排名、相对排名在作怪,这也反映出管理上的问题。尽管有着比较严厉的规范和新股申购制度,但在很多情况下是和市场相对应的,而不是和价值。
赵迪:刚才战总讲到最终要为持有人创造回报,许总和殷总说创造回报是相当困难的事情,战总觉得基金管理公司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才能真正做到为持有人创造回报?
战龙:首先我要澄清一点,刚才我们提到绝对回报这件事,不是对中国资本市场不长期看好,只是说它长期是往上走的,但如果它的路径是脉冲式的,对广大投资者是不利的。你设想一下,如果今年跌20%,明年跌20%,后年涨100%,三年下来看着好象总的是60%回报,但实际上你的回报只有28%,如果第一年回报是零,第二年回报是零,第三年回报100%,你三年下来总回报是60%。也就是说即便它往高了走,脉冲式走的话,也是对广大投资者不利的。相对收益应该是给有资产配置能力的投资者提供,他可以去配置相对收益或被动产品,他有投资资产配置能力时,可以把产品作为工具。但是对于广大没有这个能力的投资者来说,他应该更关心绝对收益。
基金公司怎么去提高自己、给持有人赚着钱呢?我想是不是考虑我们有选择的把公募基金往绝对收益的方向做?这可能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前提,当然这可能与现在的法规不完全吻合,现在公募基金还没有绝对收益产品,要么是债券的,要么是平衡的,都有持股下限,但我觉得应该把这种产品推出来给投资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投资能力,否则即便有了产品的选择,你做不好也是白搭,基金公司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投资能力是永恒的话题和目标,没有休止。
赵迪:谢谢战总,我们也期待市场在两年熊市之后会有脉冲式行情的机会。于总,您以前在汇添富的时候就一直做市场层面,刚才讲到持有人和基金管理公司有时候利益并非完全一致,一个追求规模、一个追求回报,您在过去做市场的时候,市场方面做的非常优秀,现在在申万菱信作为一把手,同时做市场、投研等等各个层面的工作,您是怎么理解基金公司不同的角色,比如市场、投研、销售这些层面,是怎么处理这种关系,以及它们对投资者的各自作用?
于东升:实际上这是非常清晰的一件事情,大家都提到本源的问题,我刚才也讲到,我们基金管理公司到底是做什么的?就是为投资者理财的,理财的本源就是通过我们的专业能力和组合配置的手段,帮助客户理好财,归根到底客户的预期是赚钱。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想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做好投资和研究,去为客户打理好资产,可能是最本源的一件事情,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还是应该做好服务,这是第二个层面的事情,因为你只有服务好客户,才能把合适的产品给合适的客户,才能让客户很快乐的去投资。
其他层面,包括后台运营,不能出问题,得非常安全、非常可靠的运行,给客户提供很好的服务。以上这三点才能真正组成客户对基金公司信任的基础,这是很重要的本源。
赵迪:最后请每位嘉宾用一句话来展望一下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的未来,提一下他们的愿景。
殷克胜:未来基金业虽然面临很多困难,但机遇也很大,我们对未来还是充满信心的。
许小松:希望中国的资本市场能够加快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投资市场,这样基金业才有存在的基础。
战龙:我觉得前途肯定是光明的,虽然道路可能曲折一点,但是作为同行,我们都是很有信心的。
于东升: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是一定可以预期的,中国老百姓的理财需求也是非常强大的,所以我们对中国的基金行业一定是充满着信心。当然,我们看到这次基金论坛,监管层所看到的方向,包括和我们一起去面对困难的准备,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对这个行业的信心。
赵迪:谢谢!从几位行业大佬们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现在公募基金行业处在冬天,但大家对行业的未来也充满着信心,我们也相信冬天来了,春天也不会太远,在基金行业的下一个“春天”当中我们也期待看到更加优秀、更加成熟的基金管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