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书局的“走出去”工作近几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华书局总经理李岩介绍,这种变化体现在从图书的实物出口为主到如今的版权贸易与实物出口并重上,并且版权的输出逐年增长。
中华书局出版的古籍整理类图书一向在海外的汉学研究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每年图书实物出口工作相当稳定,中华书局也因此成为全国唯一拥有外贸经营许可的出版社。而且可喜的是,版权输出从原先主要向港台地区开始向亚太地区,乃至欧洲挺进。2009年,中华书局版权输出42种,2010年达到96种。版权输出的范围开始向更多的国家地区扩展,如《秦始皇的秘密》不但有繁体版、日文版、韩文版,还有泰语版;一些学术著作也开始收到韩国、日本、新加坡、荷兰、美国等国家出版机构的出版申请。
其中,在版权输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就是中国近年不多见的超级畅销书——《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海外版权的曲折道路也充分说明了中国力量在文化上的反映。截至目前,《于丹〈论语〉心得》签约28个语种、33个版本,已出版17个语种、22个版本。英、欧、美以及亚太地区的英语精装本2. 3万册,于上市半年后售罄;平装本和电子书已出版上市。法语版自上市以来,精装本累计销售超过8万册。除此之外,法语版还推出了平装版、俱乐部版和MPS广播版,销售良好。匈牙利版凭借漂亮的装帧,被提名为2009年度匈牙利封面美装奖。
于丹教授在境外接受了《泰晤士报》、《卫报》、《观察家报》、《每日电讯》、《经济学家》、《书商》、意大利《那不勒斯邮报》等报纸杂志和BBC、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德国之声、挪威电台、瑞典国家电视台等多达几十家国际媒体的采访,并在剑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伦敦亚洲之家、德国OpenBooks 书店和泰国、新加坡、瑞典、挪威等地的孔子学院作演讲和签售。在走出国门后,《于丹〈论语〉心得》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了中国文化,取得极大的世界影响力,是图书出版“走出去”的一个成功典范。中华书局的许多版权输出经验在这本书上得以积累和总结。
中华传统经典海外热评,探索中国经济背后的原因
《于丹〈论语〉心得》从2006年11月上市,短短两年销量突破500万册,罕见的畅销热度给它的版权输出带来了有利的条件。亚洲地区率先顺利输出:繁体字版落户台湾联经出版有限公司,韩文版落户韩国恒富出版社,日文版落户日本讲谈社。但是欧美国家的通道迟迟没有打开。
2007年下半年转机终于来临。《于丹〈论语〉心得》在中国内地的持续热销和席卷中国大地的“国学热”,引起欧美主流新闻媒体的关注。他们希望了解,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平崛起的文化因素到底是什么?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的驻京记者纷纷采访于丹和中华书局,《于丹〈论语〉心得》的书名以中国报道和专访的形式开始出现在这些国家的报纸杂志上。中华书局副总编辑顾青说:“外国记者的提问集中在一点上,即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背后的文化因素是什么?他们觉得,于丹的这本书可以部分地回答这个问题。”
英国著名文学代理商、麦克米伦出版公司(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顾问托比•伊迪先生觉得这本书“掸去了久置书架上的《论语》书上的灰尘……将会成为西方读者了解当代中国的一面镜子。它已经感动了中国,也会感动世界”。
专业代理打通路,本土化翻译获认同
托比•伊迪是资深国际图书版权代理,他向中华书局推荐了英国的麦克米伦出版公司。这家出版社具有一百多年历史,以其高质量的图书和期刊闻名于世。
《于丹〈论语〉心得》和国际大公司合作的优势也立刻体现出来。在合同签订的同时,麦克米伦公司就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全球推广计划,将《于丹〈论语〉心得》列入重点项目。2009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上,《于丹〈论语〉心得》英文版的大幅看板出现在麦克米伦公司的展台,引起广泛瞩目。
这么中国化的图书是因何原因得到外国读者的认同?顾青认为翻译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这其中一直坚持三个要求:第一,译稿里面涉及的《论语》原文必须经典化。中华书局指明要用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汉学家刘殿爵的译著。刘殿爵的《论语》英译本被西方公认是最好的一个版本,准确、平实、地道,已被收录到世界知名的“企鹅经典丛书”之中。第二,不仅要把意思翻译出来,而且要能够传神,能够反映作者的文风,英语读者读到的应该是一篇漂亮的散文,而不是一个译本。第三,译稿必须经中华书局审定后才能付印。富有经验的托比•伊迪做了一个割喉的动作说:“坏翻译会杀死一本好书。你的要求我完全赞同。”书译得好,适合西方人的阅读需要,为这本书后来的发行成功打下了基础。
中华书局出版的古籍整理类图书一向在海外的汉学研究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每年图书实物出口工作相当稳定,中华书局也因此成为全国唯一拥有外贸经营许可的出版社。而且可喜的是,版权输出从原先主要向港台地区开始向亚太地区,乃至欧洲挺进。2009年,中华书局版权输出42种,2010年达到96种。版权输出的范围开始向更多的国家地区扩展,如《秦始皇的秘密》不但有繁体版、日文版、韩文版,还有泰语版;一些学术著作也开始收到韩国、日本、新加坡、荷兰、美国等国家出版机构的出版申请。
其中,在版权输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就是中国近年不多见的超级畅销书——《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海外版权的曲折道路也充分说明了中国力量在文化上的反映。截至目前,《于丹〈论语〉心得》签约28个语种、33个版本,已出版17个语种、22个版本。英、欧、美以及亚太地区的英语精装本2. 3万册,于上市半年后售罄;平装本和电子书已出版上市。法语版自上市以来,精装本累计销售超过8万册。除此之外,法语版还推出了平装版、俱乐部版和MPS广播版,销售良好。匈牙利版凭借漂亮的装帧,被提名为2009年度匈牙利封面美装奖。
于丹教授在境外接受了《泰晤士报》、《卫报》、《观察家报》、《每日电讯》、《经济学家》、《书商》、意大利《那不勒斯邮报》等报纸杂志和BBC、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德国之声、挪威电台、瑞典国家电视台等多达几十家国际媒体的采访,并在剑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伦敦亚洲之家、德国OpenBooks 书店和泰国、新加坡、瑞典、挪威等地的孔子学院作演讲和签售。在走出国门后,《于丹〈论语〉心得》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了中国文化,取得极大的世界影响力,是图书出版“走出去”的一个成功典范。中华书局的许多版权输出经验在这本书上得以积累和总结。
中华传统经典海外热评,探索中国经济背后的原因
《于丹〈论语〉心得》从2006年11月上市,短短两年销量突破500万册,罕见的畅销热度给它的版权输出带来了有利的条件。亚洲地区率先顺利输出:繁体字版落户台湾联经出版有限公司,韩文版落户韩国恒富出版社,日文版落户日本讲谈社。但是欧美国家的通道迟迟没有打开。
2007年下半年转机终于来临。《于丹〈论语〉心得》在中国内地的持续热销和席卷中国大地的“国学热”,引起欧美主流新闻媒体的关注。他们希望了解,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平崛起的文化因素到底是什么?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的驻京记者纷纷采访于丹和中华书局,《于丹〈论语〉心得》的书名以中国报道和专访的形式开始出现在这些国家的报纸杂志上。中华书局副总编辑顾青说:“外国记者的提问集中在一点上,即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背后的文化因素是什么?他们觉得,于丹的这本书可以部分地回答这个问题。”
英国著名文学代理商、麦克米伦出版公司(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顾问托比•伊迪先生觉得这本书“掸去了久置书架上的《论语》书上的灰尘……将会成为西方读者了解当代中国的一面镜子。它已经感动了中国,也会感动世界”。
专业代理打通路,本土化翻译获认同
托比•伊迪是资深国际图书版权代理,他向中华书局推荐了英国的麦克米伦出版公司。这家出版社具有一百多年历史,以其高质量的图书和期刊闻名于世。
《于丹〈论语〉心得》和国际大公司合作的优势也立刻体现出来。在合同签订的同时,麦克米伦公司就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全球推广计划,将《于丹〈论语〉心得》列入重点项目。2009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上,《于丹〈论语〉心得》英文版的大幅看板出现在麦克米伦公司的展台,引起广泛瞩目。
这么中国化的图书是因何原因得到外国读者的认同?顾青认为翻译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这其中一直坚持三个要求:第一,译稿里面涉及的《论语》原文必须经典化。中华书局指明要用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汉学家刘殿爵的译著。刘殿爵的《论语》英译本被西方公认是最好的一个版本,准确、平实、地道,已被收录到世界知名的“企鹅经典丛书”之中。第二,不仅要把意思翻译出来,而且要能够传神,能够反映作者的文风,英语读者读到的应该是一篇漂亮的散文,而不是一个译本。第三,译稿必须经中华书局审定后才能付印。富有经验的托比•伊迪做了一个割喉的动作说:“坏翻译会杀死一本好书。你的要求我完全赞同。”书译得好,适合西方人的阅读需要,为这本书后来的发行成功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