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数学教学;应用意识 ;数学价值 ;实际
问题;导入新课;应用意识;编制习题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5—0067—01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是培养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因此,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时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呢?
一、从实际问题入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的思维活动是由客观存在所引起的,是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开始的。”所以,以真实、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能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使学生情绪、课堂气氛调控到最佳状态,为新课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例如,教学“利息”时,我没有让学生单纯地进行利息的计算,而是先让学生在课前到银行进行实地调查活动,了解与利息相关的知识。上课时进行交流汇报。这样,开放了教学的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数学的活动之中,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到期利息的计算比较简单,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计算。对延后支取和提前支取这两种复杂的情况,教师应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辩论、探索,得出正确的计算方法,使他们充分体验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主动地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背景紧密地联系起来,真正体会到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二、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概念、定理、规律、公式等均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因此,在进行上述内容的教学时,教师不能单纯地讲授知识,而应当从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或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对原型加以抽象概括,自己得到结论。这样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不同形式的等量和不等量的关系”、“变量与变量之间对应的函数关系”等等。这些正是教师数学教学时引入“正负数”、“方程”、“不等式”和“函数”的实际背景。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实践和体验这些知识是如何应用的,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学的是有用的数学”。
三、精心编制习题,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工具性”
数学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教师可在遵循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当地实际,适时地编写与生活、市场经济等有关的内容,并将之融入到教学中。学生可以看到,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进而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例如,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较难理解的一块内容。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编写关于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应用题。如,求成本最低、用料最省、产量(面积)最大、造价最低等应用性问题。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建立函数模型,确立自变量的限制条件,运用数学方法解决。这样教学,不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范围不能只限于教室,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实践。实践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重要作用。听到的终会忘掉,看到的才能记住,亲身体验过才会理解。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强调课外实践。比如,“垂线段最短”测跳远成绩、“三角函数”测旗杆高度、计算平均数、计算利润、计算成本等。学生通过收集、交流、分析、整理、运用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和强化数学应用意识,同时还在该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创造的乐趣。
编辑:谢颖丽
问题;导入新课;应用意识;编制习题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5—0067—01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是培养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因此,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时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呢?
一、从实际问题入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的思维活动是由客观存在所引起的,是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开始的。”所以,以真实、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能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使学生情绪、课堂气氛调控到最佳状态,为新课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例如,教学“利息”时,我没有让学生单纯地进行利息的计算,而是先让学生在课前到银行进行实地调查活动,了解与利息相关的知识。上课时进行交流汇报。这样,开放了教学的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数学的活动之中,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到期利息的计算比较简单,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计算。对延后支取和提前支取这两种复杂的情况,教师应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辩论、探索,得出正确的计算方法,使他们充分体验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主动地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背景紧密地联系起来,真正体会到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二、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概念、定理、规律、公式等均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因此,在进行上述内容的教学时,教师不能单纯地讲授知识,而应当从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或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对原型加以抽象概括,自己得到结论。这样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不同形式的等量和不等量的关系”、“变量与变量之间对应的函数关系”等等。这些正是教师数学教学时引入“正负数”、“方程”、“不等式”和“函数”的实际背景。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实践和体验这些知识是如何应用的,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学的是有用的数学”。
三、精心编制习题,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工具性”
数学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教师可在遵循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当地实际,适时地编写与生活、市场经济等有关的内容,并将之融入到教学中。学生可以看到,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进而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例如,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较难理解的一块内容。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编写关于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应用题。如,求成本最低、用料最省、产量(面积)最大、造价最低等应用性问题。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建立函数模型,确立自变量的限制条件,运用数学方法解决。这样教学,不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范围不能只限于教室,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实践。实践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重要作用。听到的终会忘掉,看到的才能记住,亲身体验过才会理解。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强调课外实践。比如,“垂线段最短”测跳远成绩、“三角函数”测旗杆高度、计算平均数、计算利润、计算成本等。学生通过收集、交流、分析、整理、运用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和强化数学应用意识,同时还在该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创造的乐趣。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