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叙文写作要有真情,有实感,但是,写起议论文来却没了“真我”。因为缺少“真我”,议论文成了食之无味,却又不得不为的文体。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分析起来,不外乎这么几点:
一是对议论文写作的认识不清。有学生说,议论文不就是提出一个观点,再想方设法论证它有道理吗?怎么可能有“真我”?叶圣陶先生提出:“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议论文概莫能外。
二是议论文教学指导的偏差。在为高考而构建的写作序列中,议论文写作指导常常习惯于形而下的反复体认:什么是议论文三要素,如何提出论点,如何展开论证,等等,议论文教学成了单纯地传授这些写作知识。更有甚者,是让学生背范文,套写作模式。
三是所谓高考满分议论文的误导。一些《高考满分作文》教辅书中的范文,网上流传的所谓高考满分议论文,基本都是缺少真我、僵化刻板的模式化议论文。在这些“范文”的引导下,学生议论文写作只能是越来越僵化。
于是,出现了2011年有些省市的高考作文评分出现了对模式化议论文的“重拳打击”:凡一个中心论点,几个并列的分论点,即使不判为套作,也要往42分以下判分的评分细则。
议论文应该是表达“我”对人对事的态度,循人之常情,发己之所想,培育属于自己、有其独特性的“内在而真实的力量”。有“真我”的议论文才具有活泼泼的生命。
那么,议论文写作,怎样才能有“我”呢?
从教学层面来说,给学生形而上的思考,指明写作的方向,让他们找到感兴趣的写作点,焕发写作的内驱力。从学生层面上来说,可以尝试通过一些非典型性的议论文写作活动,逐渐把“我”体现在文章中,写出有“我”的议论文来。
一.写作时事评论,建立议论文与“我”的关系
寻找“我”与议论文的关系,是议论文有“真我”的第一步。
在学生哀叹议论文跟“我”没有关系时,他们其实忽略了身边发生的事情。而社会几乎每天都有万众关注的事件,每个星期都有热点新闻,按语文学习最基本的规律,高中生应当有对时事发表评论的热情,因为他们正处于最有激情、最有血性,也最无所畏惧的青春期。这恰恰是养成独立思考的最佳时期,是学会说“我认为”的时候。社会问题关乎人的命运,人的遭遇也会折射社会问题,应当引发学生对社会的关注。
比如,写校园内的生活评论。食堂是学生在校生活的主要场所,对一个接触外界不多的学生而言,他可能会有更多的观察和思考:就餐纪律不好,以前是高年级插队的多,现在低年级学生也敢插队,处处能反映出道德教育的缺失;教师餐厅与学生餐厅的差异,教师餐厅里,同样的钱,可以买到更多的菜……让学生进入写作情境,找到适合的写作路径,他们自然有话可说。
还可以写社会上的时事评论。比如,网络上走红的视屏短片《老男孩》引发了全体学生的种种评论。
有写了《不只是青春》的:“《老男孩》火了,唤起了那一代人的记忆,点燃的却是我们九零后在内的每一代人相近而不相同的激情青春。它的成功,不仅仅是两个主创人员的成就,更是这个社会,这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是人们最真切的心声。不需要深刻的哲理,也不要警醒的语言,在平凡之中,它触及了你我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笑容,眼泪,愁眉,带给人们的是一份真诚的感动。”
有写《网络,多元媒体的地方粮票》的:“不知是否可以称《老男孩》为影视作品,《老男孩》只是众多网络短片中的一部,我想把它与《疯狂的石头》等作品归为同一类。较各类商业大片,它们在模仿与超越的羊肠小道上一路狂奔,尤其是挣脱了广电总局的束缚,握紧了大片往往不具备的口碑,它们以强大的人心震撼力与唤起共鸣的感染力,彻底颠覆了传统电影大片垄断的行业潜规则。依靠传播速度快、低成本的网络,成为影视文化的新宠。被深深打上草根创作、平民感情的烙印,在网络文化尚不殷实的今天,它们,成了多元媒体的地方粮票。”
关心身边事,去思考评论,产生来自本心的内驱力,在这些时事评论写作中,学生意识到,议论文写作不是死板地编论点,找论据,而是“我”对生命和生活的烛照与关怀,思维上的理智和深刻自然就有了。
二.观赏经典电影,触发“我”多角度的思考
我常常会寻找一些适合学生观看的经典电影推荐给他们,比如《死亡诗社》《返老还童》《飞越疯人院》《绿里奇迹》等,有时,把看电影写影评作为假期作业;有时,利用语文课时间播放观赏,写影评。这种电影评论,对学生而言,其实是一种“甜蜜的难题”。看起来轻松,要想完成得好,其实并不容易,因为需要深入地思考人生、生命和生活,才能提炼出“我”的观点,写出有价值的文章。
我也常和学生交流一些电影信息,有时我会问学生:“你们最近又看了什么好电影?推荐给我看看。”或者:“最近我在网上看了某某影片,你们看了吗?感觉怎样?”学生常常也眉飞色舞地和我交流。有时,争议性大的电影更能碰撞出一个个不同的“我”来。
比如,看了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感受:
要问我去年看的电影中哪部最烂,那首屈一指的是《三枪拍案惊奇》。它用一种不可言说的极致趣味不断挑战我的三观,造成我在电影观赏后连续做了一个礼拜的噩梦。
后来我又看了《三枪》的欧美原作,相比之下,更催生了我对《三枪》的反感。它用张扬俗气的色彩和情节哗众取宠,别说是意义,现在看来,是意思也没有了。
我曾经梦想将来当导演,有朝一日把心中充盈膨胀的东西展示给世人看;也梦想成为作家,将脑海中斑斓的念想汇聚于笔端。想来轻巧,要说做那定是困苦难当。
只要一想到:若是将来的我的电影就得数亿票房,观影群众却怨声载道恨不能讨回票价,或者我的文字换回上万版税,阅读者看完后则丢弃一旁使之成为素食垃圾。我便不可自抑地蜷缩起来,只怕落得一个“有意思无意义”的丑名。
——节选自姚力艳《有意思与有意义》
站在影院门口,脑海中回放老谋子早期的电影,是凭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赢得了口碑,通过电影,他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认识。而现在呢?他轻易地改变了自己的风格,只是为了迎合观众,他用钱砸出了画面的精美,用先前树立的良好口碑换来了票房。
老谋子真的变了。他的电影不再能引起我心灵的震撼和共鸣,而成为了流于庸俗的“拜金电影”。这样的改变,我实在不能接受。
真怀念那个永远不会轻易改变,永远不会放弃的“秋菊”啊!
——节选自徐睿祥《不要轻易改变》
影评,可以使学生改变僵化的思维方式,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用辩证的眼光全面正确地看待事物,放弃千篇一律的陈词滥调,摆脱“公共话语”,写出有生命流淌的议论文。
三.写读书笔记,积淀“我”的思想厚度
一篇成功的议论文,往往来自学生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扎实的文字功底,这深厚的文化底蕴缘于学生丰富的知识积累、语言积累、思想积累等,而这积累大部分来自课外阅读。读了,思考了,并且写下读书笔记,才能将书本的思想真正内化为思想的厚度。
在“读什么”上,鼓励个性化阅读。在推荐书目的基础上,希望每个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籍。在“怎么读”上,要加强对读书笔记写法的指导,可摘抄,在摘抄的同时,必须要有点评,鼓励不落俗套个性化的点评。
例如,有个学生阅读《红楼梦》,接连写了系列性的读书笔记,几乎篇篇都读出了自己。请看以下评论林黛玉的两个片段:
有人说你只是个寻找爱情的失败者,但你若果真仅此而已,你便不再是那个孤标傲世的黛玉。我想,在亲情与爱情之外,你最终的追求一定是自由。还记得你曾经效仿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闷制一首《秋窗风雨夕》。有人说,“耿耿秋灯秋夜长”是你得不到爱情的无奈之叹,我想,这也是你压抑的内心对自由的无力的渴望吧。
在我眼里,你绝不仅仅是那个多愁善感,终日以泪洗面的弱女子。更多的,是你魁夺菊花诗的飘逸,是你联诗凹晶馆的才思,这些,都映射出你身上不同于流俗的光辉。在封建礼教的约束下,你敢于蔑视“三从四德”的精神便像是寂静中的一声呐喊,久久回荡在我心中。
——节选自张晓妮《你生来就是个寻觅者》
用一颗疏远阔达之心去欣赏着身边的人。对四处求着学诗却遭拒绝的香菱,你尽心尽力地教;对曾经是你情敌的宝钗,你全心全意地认错,认为自家姐姐;对被世人误为混世魔王的宝玉,你欣赏他独特的纯真,你认他为人生的知音。你保持着一颗天真纯净之心,欣赏着人性之美。在看似波澜不惊,实则风起云涌的侯门深闺里,在纷繁杂乱的封建社会里,澄澈明净的你,未曾让自己的心灵蒙上一丝一毫的尘埃。黛玉,你是那个最会欣赏的人。
——节选自张晓妮《慢慢走,欣赏啊》
一学期下来,班级出现了一批研究《红楼梦》《三国演义》《边城》的“小评论家”。也出现了因个性化阅读而形成独特文风的小作者:
翻开老舍的书,分明每一页下面都隐约呈现着“最北京”的浮水印。幽默的描述,融合着地道的北京话(这也使他书中很多地方北京话都需要加注),和老北京的人在一起,说着最北京的故事。
而老舍的戏剧,如《茶馆》使中国的戏剧第一次走出国门,这也使他成为同时代最“全能”的人。《老张的哲学》《文博士》讲的是商人和留学生的事,和我终究不是一个层面阶级。《蜕》在我看来表达过于直接和说理化,《赵子曰》是老舍的处女作,未免不够成熟,《二马》写的则是异乡之事,自己怎能“身处己乡话异乡”呢?《骆驼祥子》悲剧却无太大深度,《猫城记》的迷叶让我深觉讽刺。《离婚》写的是成年人的世界,而自己却还离婚姻的围城有相当一段距离。只有《牛天赐传》的有些支离倒是很像我们也曾经历的童年,至少那份纯真,让我们并没有太多被时代隔离的感觉。幽默是老舍写作的一贯风格,看对牛老太太的描述,就让我眼角上扬了。
——节选自丁茜《一只眼流泪,一只眼微笑》
把社会、历史和文化等经验内化为自身的财富,再融入个人独特的人生经验、审美情趣、文化品位。读书笔记,也是写作,就成了学生自觉主动的倾吐。
写好议论文,不用纠缠于一些空泛的写作知识上,也不用一再重申大而不当的写作要求,引导学生记录下生活中细碎的思考,当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思想方式”、“生命方式”,那么,议论文写作呈现“真我”也将不成问题了。
张兰芳,语文教师,现居江苏苏州。责任编校:李凤兰
一是对议论文写作的认识不清。有学生说,议论文不就是提出一个观点,再想方设法论证它有道理吗?怎么可能有“真我”?叶圣陶先生提出:“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议论文概莫能外。
二是议论文教学指导的偏差。在为高考而构建的写作序列中,议论文写作指导常常习惯于形而下的反复体认:什么是议论文三要素,如何提出论点,如何展开论证,等等,议论文教学成了单纯地传授这些写作知识。更有甚者,是让学生背范文,套写作模式。
三是所谓高考满分议论文的误导。一些《高考满分作文》教辅书中的范文,网上流传的所谓高考满分议论文,基本都是缺少真我、僵化刻板的模式化议论文。在这些“范文”的引导下,学生议论文写作只能是越来越僵化。
于是,出现了2011年有些省市的高考作文评分出现了对模式化议论文的“重拳打击”:凡一个中心论点,几个并列的分论点,即使不判为套作,也要往42分以下判分的评分细则。
议论文应该是表达“我”对人对事的态度,循人之常情,发己之所想,培育属于自己、有其独特性的“内在而真实的力量”。有“真我”的议论文才具有活泼泼的生命。
那么,议论文写作,怎样才能有“我”呢?
从教学层面来说,给学生形而上的思考,指明写作的方向,让他们找到感兴趣的写作点,焕发写作的内驱力。从学生层面上来说,可以尝试通过一些非典型性的议论文写作活动,逐渐把“我”体现在文章中,写出有“我”的议论文来。
一.写作时事评论,建立议论文与“我”的关系
寻找“我”与议论文的关系,是议论文有“真我”的第一步。
在学生哀叹议论文跟“我”没有关系时,他们其实忽略了身边发生的事情。而社会几乎每天都有万众关注的事件,每个星期都有热点新闻,按语文学习最基本的规律,高中生应当有对时事发表评论的热情,因为他们正处于最有激情、最有血性,也最无所畏惧的青春期。这恰恰是养成独立思考的最佳时期,是学会说“我认为”的时候。社会问题关乎人的命运,人的遭遇也会折射社会问题,应当引发学生对社会的关注。
比如,写校园内的生活评论。食堂是学生在校生活的主要场所,对一个接触外界不多的学生而言,他可能会有更多的观察和思考:就餐纪律不好,以前是高年级插队的多,现在低年级学生也敢插队,处处能反映出道德教育的缺失;教师餐厅与学生餐厅的差异,教师餐厅里,同样的钱,可以买到更多的菜……让学生进入写作情境,找到适合的写作路径,他们自然有话可说。
还可以写社会上的时事评论。比如,网络上走红的视屏短片《老男孩》引发了全体学生的种种评论。
有写了《不只是青春》的:“《老男孩》火了,唤起了那一代人的记忆,点燃的却是我们九零后在内的每一代人相近而不相同的激情青春。它的成功,不仅仅是两个主创人员的成就,更是这个社会,这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是人们最真切的心声。不需要深刻的哲理,也不要警醒的语言,在平凡之中,它触及了你我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笑容,眼泪,愁眉,带给人们的是一份真诚的感动。”
有写《网络,多元媒体的地方粮票》的:“不知是否可以称《老男孩》为影视作品,《老男孩》只是众多网络短片中的一部,我想把它与《疯狂的石头》等作品归为同一类。较各类商业大片,它们在模仿与超越的羊肠小道上一路狂奔,尤其是挣脱了广电总局的束缚,握紧了大片往往不具备的口碑,它们以强大的人心震撼力与唤起共鸣的感染力,彻底颠覆了传统电影大片垄断的行业潜规则。依靠传播速度快、低成本的网络,成为影视文化的新宠。被深深打上草根创作、平民感情的烙印,在网络文化尚不殷实的今天,它们,成了多元媒体的地方粮票。”
关心身边事,去思考评论,产生来自本心的内驱力,在这些时事评论写作中,学生意识到,议论文写作不是死板地编论点,找论据,而是“我”对生命和生活的烛照与关怀,思维上的理智和深刻自然就有了。
二.观赏经典电影,触发“我”多角度的思考
我常常会寻找一些适合学生观看的经典电影推荐给他们,比如《死亡诗社》《返老还童》《飞越疯人院》《绿里奇迹》等,有时,把看电影写影评作为假期作业;有时,利用语文课时间播放观赏,写影评。这种电影评论,对学生而言,其实是一种“甜蜜的难题”。看起来轻松,要想完成得好,其实并不容易,因为需要深入地思考人生、生命和生活,才能提炼出“我”的观点,写出有价值的文章。
我也常和学生交流一些电影信息,有时我会问学生:“你们最近又看了什么好电影?推荐给我看看。”或者:“最近我在网上看了某某影片,你们看了吗?感觉怎样?”学生常常也眉飞色舞地和我交流。有时,争议性大的电影更能碰撞出一个个不同的“我”来。
比如,看了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感受:
要问我去年看的电影中哪部最烂,那首屈一指的是《三枪拍案惊奇》。它用一种不可言说的极致趣味不断挑战我的三观,造成我在电影观赏后连续做了一个礼拜的噩梦。
后来我又看了《三枪》的欧美原作,相比之下,更催生了我对《三枪》的反感。它用张扬俗气的色彩和情节哗众取宠,别说是意义,现在看来,是意思也没有了。
我曾经梦想将来当导演,有朝一日把心中充盈膨胀的东西展示给世人看;也梦想成为作家,将脑海中斑斓的念想汇聚于笔端。想来轻巧,要说做那定是困苦难当。
只要一想到:若是将来的我的电影就得数亿票房,观影群众却怨声载道恨不能讨回票价,或者我的文字换回上万版税,阅读者看完后则丢弃一旁使之成为素食垃圾。我便不可自抑地蜷缩起来,只怕落得一个“有意思无意义”的丑名。
——节选自姚力艳《有意思与有意义》
站在影院门口,脑海中回放老谋子早期的电影,是凭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赢得了口碑,通过电影,他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认识。而现在呢?他轻易地改变了自己的风格,只是为了迎合观众,他用钱砸出了画面的精美,用先前树立的良好口碑换来了票房。
老谋子真的变了。他的电影不再能引起我心灵的震撼和共鸣,而成为了流于庸俗的“拜金电影”。这样的改变,我实在不能接受。
真怀念那个永远不会轻易改变,永远不会放弃的“秋菊”啊!
——节选自徐睿祥《不要轻易改变》
影评,可以使学生改变僵化的思维方式,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用辩证的眼光全面正确地看待事物,放弃千篇一律的陈词滥调,摆脱“公共话语”,写出有生命流淌的议论文。
三.写读书笔记,积淀“我”的思想厚度
一篇成功的议论文,往往来自学生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扎实的文字功底,这深厚的文化底蕴缘于学生丰富的知识积累、语言积累、思想积累等,而这积累大部分来自课外阅读。读了,思考了,并且写下读书笔记,才能将书本的思想真正内化为思想的厚度。
在“读什么”上,鼓励个性化阅读。在推荐书目的基础上,希望每个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籍。在“怎么读”上,要加强对读书笔记写法的指导,可摘抄,在摘抄的同时,必须要有点评,鼓励不落俗套个性化的点评。
例如,有个学生阅读《红楼梦》,接连写了系列性的读书笔记,几乎篇篇都读出了自己。请看以下评论林黛玉的两个片段:
有人说你只是个寻找爱情的失败者,但你若果真仅此而已,你便不再是那个孤标傲世的黛玉。我想,在亲情与爱情之外,你最终的追求一定是自由。还记得你曾经效仿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闷制一首《秋窗风雨夕》。有人说,“耿耿秋灯秋夜长”是你得不到爱情的无奈之叹,我想,这也是你压抑的内心对自由的无力的渴望吧。
在我眼里,你绝不仅仅是那个多愁善感,终日以泪洗面的弱女子。更多的,是你魁夺菊花诗的飘逸,是你联诗凹晶馆的才思,这些,都映射出你身上不同于流俗的光辉。在封建礼教的约束下,你敢于蔑视“三从四德”的精神便像是寂静中的一声呐喊,久久回荡在我心中。
——节选自张晓妮《你生来就是个寻觅者》
用一颗疏远阔达之心去欣赏着身边的人。对四处求着学诗却遭拒绝的香菱,你尽心尽力地教;对曾经是你情敌的宝钗,你全心全意地认错,认为自家姐姐;对被世人误为混世魔王的宝玉,你欣赏他独特的纯真,你认他为人生的知音。你保持着一颗天真纯净之心,欣赏着人性之美。在看似波澜不惊,实则风起云涌的侯门深闺里,在纷繁杂乱的封建社会里,澄澈明净的你,未曾让自己的心灵蒙上一丝一毫的尘埃。黛玉,你是那个最会欣赏的人。
——节选自张晓妮《慢慢走,欣赏啊》
一学期下来,班级出现了一批研究《红楼梦》《三国演义》《边城》的“小评论家”。也出现了因个性化阅读而形成独特文风的小作者:
翻开老舍的书,分明每一页下面都隐约呈现着“最北京”的浮水印。幽默的描述,融合着地道的北京话(这也使他书中很多地方北京话都需要加注),和老北京的人在一起,说着最北京的故事。
而老舍的戏剧,如《茶馆》使中国的戏剧第一次走出国门,这也使他成为同时代最“全能”的人。《老张的哲学》《文博士》讲的是商人和留学生的事,和我终究不是一个层面阶级。《蜕》在我看来表达过于直接和说理化,《赵子曰》是老舍的处女作,未免不够成熟,《二马》写的则是异乡之事,自己怎能“身处己乡话异乡”呢?《骆驼祥子》悲剧却无太大深度,《猫城记》的迷叶让我深觉讽刺。《离婚》写的是成年人的世界,而自己却还离婚姻的围城有相当一段距离。只有《牛天赐传》的有些支离倒是很像我们也曾经历的童年,至少那份纯真,让我们并没有太多被时代隔离的感觉。幽默是老舍写作的一贯风格,看对牛老太太的描述,就让我眼角上扬了。
——节选自丁茜《一只眼流泪,一只眼微笑》
把社会、历史和文化等经验内化为自身的财富,再融入个人独特的人生经验、审美情趣、文化品位。读书笔记,也是写作,就成了学生自觉主动的倾吐。
写好议论文,不用纠缠于一些空泛的写作知识上,也不用一再重申大而不当的写作要求,引导学生记录下生活中细碎的思考,当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思想方式”、“生命方式”,那么,议论文写作呈现“真我”也将不成问题了。
张兰芳,语文教师,现居江苏苏州。责任编校:李凤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