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过居庸关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t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年夏天由包头返回北京,清晨时分车过延庆,车窗外正在落雨。偶尔瞥见了道边“狼山”这地名,精神为之一振。之后又与“青龙桥”这字样迎面相遇,瞥见了车站边的詹天佑墓;而后是居庸关。我对于地名,略有一点“文字敏感”,在日本看到“浅草”这地名,就不免望文生义,有某种意象浮出脑际。以往多在京城以南往返,那次由内蒙古回京,初过京西一带,触目皆新鲜。在这干旱的华北平原,官厅水库算得上“巨浸”,却只能由列车上远远地看过去,未能去亲近那一片水。
  因系雨天,铁路沿线诸山烟云缭绕,尤其居庸关一带,矗立的高压输电线与亭阁并置在同一画面上,有一种奇异的情调。雨水冲刷着岩石,仅余了墙基的长城,贴在山脊上,蜿蜒接上了耸峙岭上的烽火台。这以砖石书写于“实地”的历史,在烟云缭绕间现出了深远。看着丛峦叠嶂间的“遗痕”。你不难想象工程的浩大,施工的艰难,只能赖有以生命为抵押的苦役犯的劳作。当然你还会想到,在这样的所在,军械、粮饷的运送,该有何等不易。
  读明人的文字,往往遇到京畿诸关隘的字样,以及屡屡见诸明清之际文献、为兵家必争的古北口、墙子岭、喜峰口、一片石之类,总令人有异样的感觉,似乎看到了月光下铁甲刀兵的反光,嗅到了硝烟尘沙的气味。那些个地名各有故事,甚至重重叠叠的故事。崇祯十一年秋,清兵自墙子岭入;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曾大败李自成军于一片石,都不过是诸多故事中的一两则罢了。
  我真的佩服那些晚明史专家,将其时犬牙交错的战场形势、头绪繁多的大小战役,梳理得井井有条。我读与战事有关的文献,记住的却往往是情境、人物,即使这次的过居庸关,想到的也不是某一次具体的战役,而是实地感受了这古战场的寂寥空旷;令我怦然心动的,是岩石上淋漓的水迹,闪亮的水光。对于卢象昇或孙传庭,我更为关心的,也是其人的被置于“绝境”、“死地”时的悲情——仍然是以“文学”的方式读史。较之史实,兴趣始终更在人的境遇与命运。而对关隘阨塞这种“历史地理”环境的兴趣,固然来自文字历史,却也或多或少出于青少年时代培养的“英雄主义”的激情。这种激情虽然经了岁月的销蚀,却依然藏在了“内心”的某处,一旦读史,也就被唤起。在这种时候,你知道了自己的心还没有干冷。
  自昔传说中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这片土地上发生了太多的战争。密布的关隘,无非天造地设又加了人工的战场。古人所谓的“山川形胜”,往往正是由军事的方面着眼。明代的王士性说“长安称关中,盖东有函关,西有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其他尚有大震关之在陇右,瓦亭关之在固原,骆谷关之在盩厔,子午关之在南山,蒲津关之在同州,豹头关之在汉中——拱卫长安,竟有如此多道关!
  写过一篇关于明清之际的文字,题作“谈兵”,分析的是明人、尤其明末士人的兵事之谈以及谈兵者的心态。其实我的兴趣更在与“兵”有关的意象,写完了那一篇,也并没有增多关于“兵”的知识;每当触到与军事有关的地名,即如杜诗的“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总会有莫名地感动。刻印在史书中的那些字样,各各挟了一段烟尘,让人顿生莽苍辽远之想。曾经设想过携了史籍遍访天下雄关,尤其史书诗词中一再提到的诸关,即如被认为京师屏障的渝关(今山海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井陉关,以及陕地的大散关,山西的娘子关、宁武关、雁门关……这些个关,仅字面就对我有神秘的吸引,至今却除了居庸关、山海关、嘉峪关外,到过的唯有江西境内的梅关,曾在纪游文字中写到,说其地在今人看来,并非“雄关”,无险可以扼守。作为标志的关门雨迹斑驳,记得楹联写的是“梅止行人渴,关防暴客来”,据说系赣人所设,为粤人所不满;那拟想中的“暴客”,多半自南而来的吧。此门不知是何年月的旧物,今天尚无恙否?到过的诸关,山海关最称雄伟,嘉峪关则更苍凉,且格局完整,一组建筑,错落层叠。与三四友人站在城楼上,斜阳下四面临风,绵亘在远处的,是祁连山的雪峰。那种感觉,是游山海关时不曾体验的。山海关作为旅游景点太“热”,又经了粉刷油漆,而嘉峪关,至少我们登临之时,尚未加修缮,保留了较多“历史”的颜色。我的经验是,你不如满足于品味文字,不必定要踏勘那“实地”——若是你不想破坏酝酿已久的意境的话。
  “关”在用来抵拒敌国外患之外,更经常的,或许是行政分割的标记。“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关”与“乡”一道,承载了游子的乡思。交通日益便利,乡愁也就日见淡薄。明人称“绝塞”的,早已是人烟辐辏之区。去年春夏之交,到了瓜州古渡对岸的镇江,竟唤不起历史的沧桑感,无论乡愁。读城墙、读关,无非是在读刻写在砖石上的历史,读流经砖石的岁月,培养由“实物”感知历史的能力。砖石所记录的,是王朝的一部分历史;其粗糙的表层,正令人想到“历史”可触摸的质地。即如明朝,将最后挣扎的痕迹也留在了“墙”上,使后人的历史想象有所凭借。“实物历史”正在迅速消失,或被以商业目的改造。这种消失与改造不可避免地重塑着人们感知、想象历史的方式。这种更为隐蔽的改写历史的过程,往往为人所不觉。
  据张穆《顾亭林先生年谱》,顾炎武顺治十六年,出山海关,返,至永平之昌黎,著《营平二州史事》六卷,有《山海关》一首,《居庸关》二首,其中一联曰“居庸突兀倚青天,一涧泉流鸟道悬”。顺治十七年、康熙元年、三年、八年、十六年,顾氏又前后五次到昌平。他一谒再谒的天寿山,乃明皇陵所在。说谒天寿山其实也就是谒明陵,亦一种“政治表态”的动作。年事渐高,我自己早已淡去了踏勘的雄心,也想不出该如何进行——是如谈迁似的“擔簦”步行,还是像顾炎武的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不可解的是,何以当年那“乱世”尚没有如今天这样严重的安全问题,以至你已不敢涉足人迹罕至之地——在这一点上,真不知是进步还是退步。最可靠的,自然还是神游于记述雄关险隘的文字之间。即使真到了“实地”,你所能感受的,也依然是“意象”,你个人的历史想象。如此看来,踏勘也不过是想象的触媒而已。
  上一次去作为旅游景点的长城,已记不清是何时候。较之经了整修的古迹,倒不如去看残迹以至废墟。1980年代在西安参观兵马俑,令我心动的,是尚未充分开掘的部分。那些露出在土层外的兵士的头颅,残缺不全的肢体,令人不能不去想象血战之余“穴胸断脰”的惨烈。所见平遥、兴城的城墙,均经了整修。2002在山海关所见的墙,修补痕迹清晰可辨,合于文物保存的原则。这些段城墙自然各有故事;那些砖石始终在讲述着什么,只是我们有可能不善于倾听、或听而不闻罢了。我所见过的最雄伟的明代城墙在南京。1975年由城墙下走,只见苔痕斑驳,水迹纵横;2002年春重访该地,在玄武湖边所见的一段已过于整饬,不免令人生疑。坐在玄武湖边看明城墙,想到的却是不知有多少砖石是当年旧物,未免败坏了兴致。
  毛泽东曾引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明定鼎后持续地筑墙。明长城无疑是规模最大的墙。明末边政,“边墙”是一个大题目。在今人想来,在广袤的松辽平原上,那些墙,真的不知道效用如何。读陈子龙等人所辑《皇明经世文编》,谈兵者关于边墙的主张针锋相对。反对的一方,理由就有,筑墙不过方便了消极避战——征之明末的战事,谁曰不然!读有关的记述,我想到的是其时的军人瑟缩于边墙之下,冀延一日之命,卢象昇就说过,“盖塞上一墙,便是华夷之界”,明军畏“夷”如虎,往往敌方“掩至门庭,犹然不觉”。明亡之际的事实证明了,无论关隘还是边墙(包括长城),以至当时的先进武器(火器),均不足以拯救一个颓败的王朝。最坚固的长城,本不是用砖石构筑的。
  2003年“十一”长假,居民小区附近的“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整修后开放,曾与丈夫向东向西各走了一趟。东行游人渐少,那“城”也渐显。铺了草皮的土墙,虽不高峻,却壁立,草叶在阳光下的反光,若水之流泻。一路走过,令我难忘的也就是这段墙。
  雨中过居庸关一些年后,记忆中那水光闪闪的岩石,仍清晰如昨。遥想当年,萧萧马鸣,猎猎旆旌——今人还能否由风中隐约听到铁马金戈的撞击声?
其他文献
青木正儿(1887~1964),字君雅,别号迷阳。京都大学文学博士,日本现代中国学家。对中国俗文学、绘画艺术、风俗、名物学均有研究,代表作有《中国近代戏曲史》《中国文学思想史》等。  秋季七草之一的泽兰,就是本草家即药物学者所说的“兰草”,唐代以前的文献中所见的“兰”就是这种草。因为此草叶比花更香,阴干后香气更加强烈,所以夏天把它挂在家里,据说其芳香可以持续二十多天,能除去恶臭。但是,现今叫做“兰
期刊
在华夏文明的传统中,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通常要祭祀祖先。我的家乡桂林把中元节叫“七月半”,每到节前大人们就不让小孩子靠近水边,吓唬孩子说水里的鬼会出来找替身,所以孩子们都特别害怕这个节日。而在黄姚,当地居民却是过柚子灯节,在中元节的前一天扎彩船、做柚子灯祭祀河神。  听说柚子灯节祭的是水神,我特意赶到镇上去体验。节日的那天早晨,镇上的人家开始挂灯笼。我沿着街巷到处走,前面路口接连闪过两个挑担人,
期刊
现在往往熬夜的人特别多,十一点以后就开始睡不着觉,慢慢就形成了很多人失眠,那么失眠的原因和治法到底是怎么样的,大家一定要记住黄帝内经既然讲顺其自然,就是告诉你怎么吃饭怎么睡觉。  那么在失眠当中临床上有一种我们见得最多的是哪一种呢,就是心肾不交造成的,所谓心肾不交指的是什么,心,为南方,南方为火,是易经里面的离卦。然后呢,肾水,这是水的相——坎卦,那么心肾不交,这个卦象这么摆下来以后,这个卦象就非
期刊
在谈鲧、禹治水成败之因时,说鲧堙塞洪水而禹疏通水流是古文献中常见的。有的学者否定此说的真实性,认为此说“非原始之传说”,“此则战国时水利工程兴盛,水利经验渐富之结果”,是增益的传说。与之相反,另一种说法就是完全相信此说,这以徐旭生先生为代表。  徐旭生先生曾依据《国语·周语下》、《墨子·兼爱中》及《孟子·滕文公上》等篇,论证了鲧和其子禹治水成败的原因,是治水方法的不同:即修筑堤防与疏导河流。他说:
期刊
很多年以前,顾炎武在阅读史书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汉武帝赏赐大将军卫青,一次赏给黄金10万公斤;王莽晚年娶皇后,用了黄金1.5万公斤;唐高祖李渊犒赏儿子李世民的战功,用了黄金3000公斤。可是到了北宋以后,无论宫廷开销,还是功臣受赏,所用的黄金数量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从几万斤、几千斤减少到几十两甚至几两。这是为什么呢?  有的朋友会说,原因很简单,过去史书上说的黄金都不是黄金,而是黄铜,后来
期刊
俗话说,热在“三伏”。翻开今年的日历,可以看到今年的初伏(7月13日至7月22日)和末伏(8月12日至8月21日)均为10天,而中伏却有20天,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伏”是二十四节气以外的杂节气。《汉书·郊祀志》云:伏乃“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的意思。据说,“伏”这个节气远在公元前676年的秦德公二年时即已出现。从气象角度说,“伏”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从入伏到出伏,大约相当于公历的七月中旬到八
期刊
前日黑云压城,将至下班,暴雨骤至,大街小巷,俨然泽国。回家之路既塞,百无聊赖,惟倚栏观水。不由想起李义山“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之诗句,进而浮想联翩,感慨关云长水淹七军之雄壮,追思李冰父子修都江堰的美谈……突然发现,人与水之间,竟有这许多故事。如果说火的问世点亮了人类文明一个点,则对水的利用流出了文明发展的一条线。本期《国学》,便和您一同看古人如何防水排水,用水治水,乃至以水为破敌利器,
期刊
中国社会自宋以下,就造成了一个平铺的社会。封建贵族公爵伯爵之类早就废去,官吏不能世袭,政权普遍公开,考试合条件的,谁也可以入仕途。  这种平铺的社会,也有其毛病。平铺了就不见有力量。这件事在近代中国,曾有两个人讲到过:一个是顾亭林。他是明末清初人,他想革命排满,但他深感社会没有力量,无可凭借。他曾跑到山西,看见一个裴村,全村都是姓裴的,他们祖先在唐代是大门第,做过好几任宰相,直到明末,还是几百几千
期刊
海外汉学家小传  吉川幸次郎(吉川幸次郎,1904~1980),生于日本神户市,著名汉学家。曾任京都大学中国文学教授,日本艺术院会员。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文学博士。代表作有《宋诗概说》、《元明诗概说》,是日本研究中国断代诗史的先驱。  根据我的观察,中国文化的精神里面,历来就有确信事物应该归于一,并对差异极度敏感的传统。  分裂成千差万别形态而存在于天地间的万物,作为现象,虽是千差万别,却仍被统合为一
期刊
夏季最热的“三伏天”已经到来,街坊们都知道三伏天要喝五花茶,清补凉血清热解毒祛湿。广东省中医院传统医学中心主任医师韦芳宁博士提醒大家,在祛暑清热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扶阳。  三伏是全年气候最炎热、人体阳气最旺盛的阶段。人体为了顺应天时,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境地,即阳气全在身体表面,病邪容易乘虚而入。如果防暑降温过度,贪凉食冷,易致体内阳气衰落。  具体而言,如果人体长期生活在空调制造的冷环境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