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对多鼻腔结构异常进行修正手术治疗结构性鼻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49例结构性鼻炎病人进行鼻内镜下多结构异常进行修正手术,随访12个月评估疗效。结果:36例治愈,11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5.9%。结论:鼻内镜下多结构修正手术治疗结构性鼻炎疗效好,且恒定,术前准确选择病例,有目的地重建鼻腔结构,术中严守微创操作原则十分重要。
关键词 内镜手术 鼻腔解剖异常
资料与方法
2004年3月~2006年6月49例中根据鼻内镜检查和鼻窦冠状位CT诊断为鼻中隔偏曲患者30例,其中“C”形高位偏曲14例,“S” 形偏曲8例,鼻中隔嵴或棘6例,鼻中隔偏曲伴鼻中隔嵴或棘2例。伴下鼻甲肥厚和(或)骨质增生18例,伴下鼻甲内伸5例,伴下鼻甲肥大和内伸过度3例,伴中鼻甲肥大18例,伴泡性中鼻甲7例,中鼻甲骨质增生2例,中鼻甲曲线反常3例,伴钩突骨质增生9例,伴筛大泡13例。下鼻甲肥厚和(或)骨质增生伴中鼻甲肥大和(或)泡性中鼻甲7例,钩突骨质增生或向内偏曲2例,钩突和(或)筛泡肥大9例,筛大泡1例。男11例,女38例,年龄18~45岁,平均23.5岁。所有病例均反复发作鼻塞、流涕,其中伴头痛35例,嗅觉减退8例。2例伴喷嚏、流清水样涕等变态反应症状。病史0.5~21年,平均1.8年。术前所有病人均常规鼻内镜检查和鼻窦冠状位或轴位CT扫描排除鼻窦炎和鼻息肉。多数合并2~3处鼻腔结构异常。
结果
术后随访12个月。治愈36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有效率95.9%。无效2例中,鼻腔粘连1例随访期间继发鼻窦炎,筛窦、额隐窝粘连、堵塞、积脓。1例鼻中隔穿孔,头痛消失。
讨论
我们的体会:①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不可放大指征,过度治疗,造成对维持鼻腔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的结构性损害。结合主要症状和鼻内镜及鼻窦CT检查结果综合考虑,自觉症状明显而鼻内镜及鼻窦CT检查到鼻腔内有多结构的轻度异常者,可有目的地重建鼻腔结构,根除影响鼻腔功能的病因,使鼻腔的生理功能逐渐得到恢复。②手术期注意微创操作,减少对鼻黏膜的刺激破坏,尽量保留可逆的黏膜,利于术腔尽快上皮化,不可使术腔骨骼化引起术后大片囊泡形成。③对鼻腔狭窄者,尤其注意对鼻中隔高位偏曲的矫正,利于扩大中鼻道,防止术后中鼻道狭窄、额隐窝狭窄、鼻腔粘连。④鼻腔各结构异常常互相影响,选择手术时要有整体观念,保留各结构的支架和形态。⑤ 中鼻道狭窄者常规切除钩突及开放筛泡,探查上颌窦口,利于扩大中鼻道,可以解除由于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继发鼻窦炎,而且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的鼻塞症状。⑥术中须仔细估计切除量,防止鼻腔结构矫正过度现象。如中鼻甲肥大、息肉样变及下鼻甲肥大者,被全切除或过多切除,导致术后鼻甲萎缩、通气过度、鼻干头痛等症状。⑦对于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的病例,必须选用全麻。⑧重视鼻腔相对结构异常接触的解除,达到缓解或消除反射性头痛的发生。⑨所有病人均定期在内镜下复查至术腔上皮化。
关键词 内镜手术 鼻腔解剖异常
资料与方法
2004年3月~2006年6月49例中根据鼻内镜检查和鼻窦冠状位CT诊断为鼻中隔偏曲患者30例,其中“C”形高位偏曲14例,“S” 形偏曲8例,鼻中隔嵴或棘6例,鼻中隔偏曲伴鼻中隔嵴或棘2例。伴下鼻甲肥厚和(或)骨质增生18例,伴下鼻甲内伸5例,伴下鼻甲肥大和内伸过度3例,伴中鼻甲肥大18例,伴泡性中鼻甲7例,中鼻甲骨质增生2例,中鼻甲曲线反常3例,伴钩突骨质增生9例,伴筛大泡13例。下鼻甲肥厚和(或)骨质增生伴中鼻甲肥大和(或)泡性中鼻甲7例,钩突骨质增生或向内偏曲2例,钩突和(或)筛泡肥大9例,筛大泡1例。男11例,女38例,年龄18~45岁,平均23.5岁。所有病例均反复发作鼻塞、流涕,其中伴头痛35例,嗅觉减退8例。2例伴喷嚏、流清水样涕等变态反应症状。病史0.5~21年,平均1.8年。术前所有病人均常规鼻内镜检查和鼻窦冠状位或轴位CT扫描排除鼻窦炎和鼻息肉。多数合并2~3处鼻腔结构异常。
结果
术后随访12个月。治愈36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有效率95.9%。无效2例中,鼻腔粘连1例随访期间继发鼻窦炎,筛窦、额隐窝粘连、堵塞、积脓。1例鼻中隔穿孔,头痛消失。
讨论
我们的体会:①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不可放大指征,过度治疗,造成对维持鼻腔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的结构性损害。结合主要症状和鼻内镜及鼻窦CT检查结果综合考虑,自觉症状明显而鼻内镜及鼻窦CT检查到鼻腔内有多结构的轻度异常者,可有目的地重建鼻腔结构,根除影响鼻腔功能的病因,使鼻腔的生理功能逐渐得到恢复。②手术期注意微创操作,减少对鼻黏膜的刺激破坏,尽量保留可逆的黏膜,利于术腔尽快上皮化,不可使术腔骨骼化引起术后大片囊泡形成。③对鼻腔狭窄者,尤其注意对鼻中隔高位偏曲的矫正,利于扩大中鼻道,防止术后中鼻道狭窄、额隐窝狭窄、鼻腔粘连。④鼻腔各结构异常常互相影响,选择手术时要有整体观念,保留各结构的支架和形态。⑤ 中鼻道狭窄者常规切除钩突及开放筛泡,探查上颌窦口,利于扩大中鼻道,可以解除由于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继发鼻窦炎,而且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的鼻塞症状。⑥术中须仔细估计切除量,防止鼻腔结构矫正过度现象。如中鼻甲肥大、息肉样变及下鼻甲肥大者,被全切除或过多切除,导致术后鼻甲萎缩、通气过度、鼻干头痛等症状。⑦对于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的病例,必须选用全麻。⑧重视鼻腔相对结构异常接触的解除,达到缓解或消除反射性头痛的发生。⑨所有病人均定期在内镜下复查至术腔上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