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实施生态式学习策略呢?笔者认为:语文营造生态环境,激活学生语文体验;建构生态课堂,展现学生生命活力;链接生态社会,丰富学生语文储备;实施生态评价,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生态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6(a)-0184-01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我们要重新解读教育,重新发现生命价值,形成教师、学生各自发展与互动发展的生态场,进行生态式语文教学。即以促进学生人文一体、和谐发展为目的,尊重语文特有学习规律,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尊重社会发展对语文学科提出的要求,在课内外广阔的时空,追求人本、文本与生活之本的统一,使小学语文教学更近于质朴、自然的本无休止状态。
1 语文营造生态环境,激活学生语文体验
老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以真诚的微笑融入孩子的世界,用心去倾听处于自由开放的心态,师生之间才能建构一种和谐自然的对话氛围,才有可能激活学生的语文体验,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学习成长。
1.1 自由开放的心态
师生心态对教学的过程和结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师生自由开放的心态可以使其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从而显示出课堂生机与活力。教师应首先让自己有自由开放的心态,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以发展性的眼光、宽容的态度处理课堂上的每一件事,进而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自由开放的心态,在学习中带有强烈的兴趣和自我选择性,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主动地悦纳自己并悦纳其他同学或教师。
1.2 民主平等的对话
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应当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和权利展示自我,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相对于个体的进步和创新。平等对话使思维的开放、智慧的碰撞成为可能,学生在课堂上不但可以得到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评价,也有权利参与课堂评价,评价自己也评价别人,评价的效度得以提高。
1.3 彰显独特的个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个性化教与学魅力四射——多元解读,唤醒自我,凸显创造。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自然”,即生态化。而生态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让课堂充满浓浓的人文气息。生态的教学尽然是所有的行为有目不转睛于成全生命,满足生命的各种需要。所以,生态课堂珍视“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教育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和独特体验,允许学生充满尊重、期待、赏识和包容。如此,师生才会在和谐中享受生态的温馨并自然生长,师与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充分地舒展。
2 建构生态课堂,展现学生生命活力
作为课改主战场的课堂,在还师生以“精神”自由上提供了许多可利用的契机和可拓展的空间。我们应努力实现由“讲授场”向“学习场”转变,通过生态课堂的营造,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教、学、做”合一的过程,成为知识、能力、人格融合的过程,成为语言、文化、习惯的培养过程。
2.1 生命的课堂
在语文学习中,知识是浸润着感情的知识,过程是流淌着感情的过程,能力因有了感情才有动力,方法因有了感情才有灵性。如此一来,感情就成了一个场,融入其中的有知识、有能力、有过程、有方法,当然更有态度和价值观。教师要技术先进这样的生命课堂,营造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场”,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其去和文本对话,主动地读,专注地读,兴致勃勃地读。
2.2 生态课堂是课堂内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良性循环的
它是以人为本的课堂,关注人性,突出发展,充满活力,它是由认知领域到生命领域,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学生成长的乐园。我们应将语文课堂营造成一个飘荡着书香的“阅览室”,教师从知识的垄断者变为学生读书的对话者,引领学生在自主、自由、自控的阅读氛围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将语文课堂营造成灵性飞扬的“体验场”,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师生、生生互动,一起体验文本的人文内涵,一同领略作者的情思感悟。
2.3 创造的课堂
在评议课堂上,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头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我们要引領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出发去解读课文,认识世界,体会生活的苦与乐,感受生活的悲与喜。在课堂上,我们应大力实施个性化教学,注意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尊重学生阅读中的多元感受,呵护学生闪现的智慧火花,依据鲜活的“学性”,顺流而下,随机调控,让课堂成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的港湾,展现学生蓬勃的生命活力和智慧风采。
3 链接生态社会,丰富学生语文储备
语文学习活动进行的是母语学习,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离不开母语,因此,语文是生态的,是一门生活学科,“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同等”。生态式的语文学习就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链接起广阔的生活空间,使语文学习拥有丰富的储备。
3.1 在书报杂志中学语文
茶饭后、散步途中、入睡之前,捧起书报杂志,既是休闲,更是阅读。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就可以读。跳读、快读、品读等都是读书方法;储存、复印、剪贴、摘抄、索引等都是积累方法;立志、治学、处事、休身、精彩片断、典型事例、名言警句等都是分类方法。这些方法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断渗透、示范、监督。
3.2 电视广播实际上是家庭语文课堂
在视听中学普通话,在模仿中练习朗读,在直播中学习新闻写作,在专栏中获取写作材料,当这些都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时,何愁学生的语文能力不以提高?
3.3 在与人交谈中学语文
放学回家时,把一天的所见所闻有整理地说给父母听,是学习语文;与同学发生纠纷时,向老师讲清来龙去脉,是学习语文;针对某个话题,与同学争得面红耳赤,是学习语文。“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道出了与人交谈的重要性。
4 实施生态评价,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这是新课程评价的核心理念。因此,我们要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运用各种有效的评价手段,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诊断等功能,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和谐的生态评价环境。我们对学生语文学习评价不仅追求评价过程的精确性更追求评价过程的生态性,追求在生动自然的生活情境中捕捉真实的信息,进行发展性评价。在评价内容上,注重丰富性、多元性和全面性。既关注学习语文的深度和广度,也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情感体验、道德素养等方面内容;在评价方式上,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以学生评价为主;单一性评价与多样性评价相结合,以多样性评价为主;统一性评价与分层评价相结合;以分层评价为主;批评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以激励性评价为主;结论性评价与建议性评价相结合,以建议性评价为主;即时性评价与延时性评价相结合,以延时评价为主。既然重视自我评价,也重视他人评价,包括老师、同学和家长的评价。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生态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6(a)-0184-01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我们要重新解读教育,重新发现生命价值,形成教师、学生各自发展与互动发展的生态场,进行生态式语文教学。即以促进学生人文一体、和谐发展为目的,尊重语文特有学习规律,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尊重社会发展对语文学科提出的要求,在课内外广阔的时空,追求人本、文本与生活之本的统一,使小学语文教学更近于质朴、自然的本无休止状态。
1 语文营造生态环境,激活学生语文体验
老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以真诚的微笑融入孩子的世界,用心去倾听处于自由开放的心态,师生之间才能建构一种和谐自然的对话氛围,才有可能激活学生的语文体验,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学习成长。
1.1 自由开放的心态
师生心态对教学的过程和结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师生自由开放的心态可以使其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从而显示出课堂生机与活力。教师应首先让自己有自由开放的心态,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以发展性的眼光、宽容的态度处理课堂上的每一件事,进而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自由开放的心态,在学习中带有强烈的兴趣和自我选择性,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主动地悦纳自己并悦纳其他同学或教师。
1.2 民主平等的对话
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应当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和权利展示自我,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相对于个体的进步和创新。平等对话使思维的开放、智慧的碰撞成为可能,学生在课堂上不但可以得到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评价,也有权利参与课堂评价,评价自己也评价别人,评价的效度得以提高。
1.3 彰显独特的个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个性化教与学魅力四射——多元解读,唤醒自我,凸显创造。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自然”,即生态化。而生态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让课堂充满浓浓的人文气息。生态的教学尽然是所有的行为有目不转睛于成全生命,满足生命的各种需要。所以,生态课堂珍视“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教育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和独特体验,允许学生充满尊重、期待、赏识和包容。如此,师生才会在和谐中享受生态的温馨并自然生长,师与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充分地舒展。
2 建构生态课堂,展现学生生命活力
作为课改主战场的课堂,在还师生以“精神”自由上提供了许多可利用的契机和可拓展的空间。我们应努力实现由“讲授场”向“学习场”转变,通过生态课堂的营造,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教、学、做”合一的过程,成为知识、能力、人格融合的过程,成为语言、文化、习惯的培养过程。
2.1 生命的课堂
在语文学习中,知识是浸润着感情的知识,过程是流淌着感情的过程,能力因有了感情才有动力,方法因有了感情才有灵性。如此一来,感情就成了一个场,融入其中的有知识、有能力、有过程、有方法,当然更有态度和价值观。教师要技术先进这样的生命课堂,营造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场”,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其去和文本对话,主动地读,专注地读,兴致勃勃地读。
2.2 生态课堂是课堂内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良性循环的
它是以人为本的课堂,关注人性,突出发展,充满活力,它是由认知领域到生命领域,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学生成长的乐园。我们应将语文课堂营造成一个飘荡着书香的“阅览室”,教师从知识的垄断者变为学生读书的对话者,引领学生在自主、自由、自控的阅读氛围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将语文课堂营造成灵性飞扬的“体验场”,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师生、生生互动,一起体验文本的人文内涵,一同领略作者的情思感悟。
2.3 创造的课堂
在评议课堂上,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头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我们要引領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出发去解读课文,认识世界,体会生活的苦与乐,感受生活的悲与喜。在课堂上,我们应大力实施个性化教学,注意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尊重学生阅读中的多元感受,呵护学生闪现的智慧火花,依据鲜活的“学性”,顺流而下,随机调控,让课堂成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的港湾,展现学生蓬勃的生命活力和智慧风采。
3 链接生态社会,丰富学生语文储备
语文学习活动进行的是母语学习,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离不开母语,因此,语文是生态的,是一门生活学科,“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同等”。生态式的语文学习就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链接起广阔的生活空间,使语文学习拥有丰富的储备。
3.1 在书报杂志中学语文
茶饭后、散步途中、入睡之前,捧起书报杂志,既是休闲,更是阅读。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就可以读。跳读、快读、品读等都是读书方法;储存、复印、剪贴、摘抄、索引等都是积累方法;立志、治学、处事、休身、精彩片断、典型事例、名言警句等都是分类方法。这些方法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断渗透、示范、监督。
3.2 电视广播实际上是家庭语文课堂
在视听中学普通话,在模仿中练习朗读,在直播中学习新闻写作,在专栏中获取写作材料,当这些都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时,何愁学生的语文能力不以提高?
3.3 在与人交谈中学语文
放学回家时,把一天的所见所闻有整理地说给父母听,是学习语文;与同学发生纠纷时,向老师讲清来龙去脉,是学习语文;针对某个话题,与同学争得面红耳赤,是学习语文。“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道出了与人交谈的重要性。
4 实施生态评价,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这是新课程评价的核心理念。因此,我们要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运用各种有效的评价手段,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诊断等功能,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和谐的生态评价环境。我们对学生语文学习评价不仅追求评价过程的精确性更追求评价过程的生态性,追求在生动自然的生活情境中捕捉真实的信息,进行发展性评价。在评价内容上,注重丰富性、多元性和全面性。既关注学习语文的深度和广度,也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情感体验、道德素养等方面内容;在评价方式上,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以学生评价为主;单一性评价与多样性评价相结合,以多样性评价为主;统一性评价与分层评价相结合;以分层评价为主;批评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以激励性评价为主;结论性评价与建议性评价相结合,以建议性评价为主;即时性评价与延时性评价相结合,以延时评价为主。既然重视自我评价,也重视他人评价,包括老师、同学和家长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