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低段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研究

来源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uai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阅读能力决定学生的学习数学水平,培养小学低段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环节。培养小学低段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创设充满趣味性的情景,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习惯,教会学生如何阅读数学课本,指导学生解题前阅读题目的方法,设计提高阅读能力的各种题型,撰写数学日记。
  关键词:小学;低段;数学;阅读能力
  数学阅读能力决定学生的学习数学水平。较强的数学阅读能力,对提高数学成绩,培养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小学低年级是学生步入学生时代的起始阶段,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关键环节。新课标下的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数学教师,为使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能够顺利实施,数学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施教能力,提升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新课程改革开展以来,老师们为了与课改接轨,授课时引入了大量与学生生活有关的问题情境,很少让学生读教材。低年级小学生刚从“自由自在”的幼儿园来到现在“有规有矩”的小学,让他们马上静下来学习和阅读是件不容易的事。部分老师认为数学只跟数字、图形打交道,不需要花很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
  针对目前新课程改革客观情况,结合小学低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要,就培养小学低段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一、创设充满趣味性的情景
  低年级学生普遍存在好玩、好动、稳定性差的特点,让学生自觉自愿去读一道题,的确有些困难。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根据学生的行为和心理特征,创设一些阅读情景:用数字卡片、算式条、速算本来对孩子进行答题竞赛;讲一些数学方面的小故事;还可以用设置疑问等措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读题的需求。这时,学生去阅读,他们的注意力不仅是最集中的,而且,获取的知识也是印象最深刻的。
  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习惯
  目前,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学生爱上读书之前,要努力在教室中营造读书的气氛。首先,老师要自己热爱阅读,以身作则感染学生,如果教师自己都不看书,却要求学生爱看书,是难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其次,在老师讲解新课之前,该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培养孩子通过自己阅读,自学知识,慢慢的具有獨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孩子以后健全人格的形成将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最后,教师在布置教室时,为了给学生提供多看数学方面书籍的机会,我有意让学生选择数学小故事阅读,并向学生推荐《数学小灵通》《小学生数学报》《小学数学》(低年级版),让“数学阅读”在他们的大脑中留下了痕迹。在喜欢阅读数学方面书籍的同学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带动其他同学阅读数学课本、看数学故事、品数学历史、猜数学谜语、讲数学笑话……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数学阅读中走进数学世界,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从中获取知识,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三、引导阅读数学课本,打造高效课堂
  由于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当前,许多数学教师在讲课时,很少阅读课本,喜欢滔滔不绝地讲,学生也普遍存在这样一种不良习惯,做题前不阅读教材,数学课本就等同于习题册,使得课堂气氛枯燥无味,因此,结合《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在学生做题前,老师进行一定的阅读指导,是必不可少的。
  低年级新教材内容例题、习题大多数是图文并茂,来源于生活,以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去读,让他们在读中发现信息、进而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比如: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2、3、4页中的习题,在教学中,我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本2、3、4页的内容,想一想:1.当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测量比厘米更短的物体怎么办?2.用直尺观察1毫米,1分米的长度。3.1厘米=()毫米。21分米=()厘米,1米=()分米。6分钟后谁能准确运用毫米和分米做单位进行单位换算。这样,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带着问题有针对性阅读,不仅使阅读的目的性更明确,还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到新知识。
  对于课本概念、定义、公式等,我们要让学生反复读,体会它的严谨性和抽象性。比如:12÷3=4,学生多读并记住公式“被除数÷除数=商”后,就会很快明白此算式表示的数量关系。又比如:数字“5”和“第5”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基数意义,一个是序数意义,也要求让学生能够准确区分。
  教材后面的小知识,具有一定的数学趣味性和生活实用性,并与授课内容有一定的联系,可以作为本节课的拓展知识通读,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课堂新知识的理解。
  四、指导学生解题前阅读题目的方法
  低年级阶段的小学生,在做数学题时,常对题目内容一扫而过,仅根据感觉直接写出答案,造成许多不应出现的错误。在学习单位换算时,例如:42厘米+58厘米=()米,有些学生读题只读到到括号处,不管后面的单位“米”,就草率地在括号里写上答案100。这样填的学生往往是由于已有的知识网络影响了行为,出现了不应该出现的错误。因此,当学生面对各式各样的题型时,老师在阅读方法的指导上,要采取不同的教法,正确、良好的阅读方法会让学生有的放矢,提高做数学题的正确率,进而不断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学科的信心。
  (一)填空题的阅读指导
  在学生做填空题时,为了防止其阅读不完整题目或出现遗漏字的现象,最实用的办法是教给学生用指读认字的方法,让他们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这样,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的读题。对于暗藏玄机的题目,要通过增加阅读的遍数,着重注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重点阅读,进一步理解题目意思,防止思维不够严谨。拿前面提到填空题为例:42厘米+58厘米=()米,首先让学生读题,接着说一说题目要我们求什么,老师用重音语调跟读“米”,学生加深了对关键字的印象,并理解了题目的意思,用“厘米”和“米”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公式1米=100厘米,很快写出了答案,最后,将题目通读,检验算的是否正确。这样的方法适用于所有单位换算的数学题。   (二)计算题的阅读指导
  我们数学老师经常提到,答数学试卷重要的是把所有计算题做正确,就会考出好成绩,可见,小学低段计算题的重要性。要提高计算题的正确率,要求学生计算细心外,更要强调计算前认真阅读题目。如这样一组题目:16÷8÷2=,16÷(8÷2)=;让学生先读题,找出这两道题的异同点。学生就会很快发现每组题目的数字、符号都是相同的,但一个有括号,另一个没括号。根据发现的不同之处,让学生计算结果,势必此题的正确率就高,然后让学生说说在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一定就说出“计算时先要看清是否有括号,如果有括号,先计算括号里面的算式”,由此牢记解决这种题的方法。通过学生对这组题的练习,就可让学生自己体会到阅读数学题和数学概念重要性。
  (三)解决实际问题的阅读指导
  根据低年级学生学龄的特点,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觉得需要考虑这三个方面:1.学生由于识字量极少,在读题的过程中会遇到生僻的字,这时需要注音,这样有助于读题的顺利进行;2.鼓励学生多读几遍题,圈画出关键的字、词再读,从而理解题目的意思;3.边读题边把所传达的信息用简单的草图表示出来,进而发现题目中信息所包含的数量关系,最终提高了学生解题的效率。
  五、设计提高阅读能力的各种题型
  新教材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注重图画与文字的形式相结合,如图式、表格、统计方面的练习题,这方面的题不仅有图画信息,而且蕴含着文字信息,能更好的检测学生对文字材料和图表材料的阅读处理水平。为了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促使学生平时认真阅读。我们在编排设计练习题时,可以多关注一些能考察学生阅读能力的试题。通过对读图、读表、读文字材料能力的考查,可以实实在在地推进学生进行自我阅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撰寫数学日记,提高阅读能力
  新课标指出,学生读写结合,手脑并用,开拓思维,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认真读题,能正确的解决数学题,为以后的数学阅读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还要适当地指导学生撰写数学读书日记,把一天的读书经验和感受记录下来。学生经过长期训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了,尤其在解决数学实际问题方面,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并能把这种习惯迁移到其它学科上,这种数学阅读策略完全符合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总之,在新课改下,从低年级开始我们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让他们喜欢阅读,是符合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老师要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育观念,并且在教法上要做一名“懒 ”老师,该让学生读的,一定让学生自己读;该让学生说的,一定让学生大声地说 ;该让学生做的,一定让学生独立完成。千万不能因为低年级学生阅读速度慢、能力差而越俎代庖,一包到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是留给孩子的一笔终生受益的“财富”。
  备注:基金项目:此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新课改下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9]GHB1470。
  参考文献
  [1]王昊.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J].新课程学习,2014,(000):011.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