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江苏省南京市长江之滨,坐落着一所老百姓口口相传的“家门口的好学校”——南京市宝船小学。该校创办于1957年,历经几十年变迁,2012年成为拉萨路小学教育集团分校,更名为南京市宝船小学。宝船小学办学规模并不大,但教学质量非常高,家长口碑特别好。 2005年,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访宝船小学,并亲笔题词“摇篮”,极大鼓舞了广大师生,“摇篮”因此成为宝船小学的文化名片。
2021年新年伊始,记者来到南京市宝船小学,实地探寻宝船小学“摇篮文化”的独特魅力。走入学校大门,橙红色的崭新教学楼映入眼帘,亮丽的色彩与校长江和平热情的话语、温和的笑容顿时驱散了冬日的寒冷。面对记者开门见山的提问,江和平校长介绍道,“摇篮文化”是以摇篮为隐喻,折射童心母爱,植根“爱”,饱含“暖”,尊重成长的“节奏”,鼓励并引导师生自主发展、自然生长、自由思想、自我超越。
一 、 以“摇篮文化”打造学校形象
“摇篮”是每个孩子最安全、最温暖的港湾,形似静待远航的船只,时刻储蓄力量,为未来,为梦想。2013年8月,宝船小学原址重建,2015年9月投入使用的新校舍,其设计建造,处处体现着“摇篮文化”。
1.独具匠心的视觉形象识别系统
新校舍用心设计体现“摇篮文化”特征的标志,比如,班级牌皆为实木特别定制,左上方雕刻着“我的家”三个字,自然温馨。宝船小学选择象征温暖和明亮的橙红色作为学校的基础色,从学校建筑到印刷制品——如邀请函、护导牌、席卡等都有所体现。视觉识别系统将抽象的学校办学理念、核心精神、文化特质等转化为具体的符号,塑造出独特的学校形象。
2.寓意深刻的校园景观环境
宝船小学抓住改建、扩建契机,重新规划布局,形成体现“摇篮文化”的建筑风格,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和文化设施建设,打造核心景点,将“让学校成为师生幸福成长的摇篮”的宗旨落实在校园每一个角落。
宝船小学还重点打造了高品味文化区、文化墙,四条走廊文化墙分别以“有一处港湾叫摇篮”“今天未来”“给梦想涂上颜色”“智慧在学生们的手指尖生长”为主题,细节之处的设计将“摇篮文化”追求的境界发挥到极致。学校将图书馆命名为“宝船书院”,并将“宝船历史视野下的摇篮文化”等文字镌刻在主门旁边。这一学校建筑作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增强了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力和文化感染力。
二、 以“摇篮文化”培养教师团队
打开宝船小学网站的首页,记者看到一首小诗:“……摇篮是亲和的师生关系,摇篮是智慧的孵化方式,摇篮是润泽的学校文化,摇篮是神圣的教育使命。”这首小诗是学校教师集体创作,表达了教师们的共同心声。 这正是“摇篮文化”在教师团队中的印证和体现。宝船小学以文化育人、文化化人,培育“爱心教师团队”,打造了一种富有生命气象的“摇篮文化”生活。以爱育爱,在“摇篮文化”浸润中成长的师生凸显着宝船教育生活的特质,胸怀大爱,个性鲜明。
1.教师队伍不断壮大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更是宝船力量的集中体现。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一批批优秀的教师加入了宝船小学教师队伍。学校探索教师成长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采访中,江校长特别提到了这样一个事例:2020年春天,面对延期开学,宝船小学34位教师接受了“鼓楼e学校”课堂教学任务,设计并录制了48节线上优质课,累计点击量达176.4万次。“我们学校近半数教师成为‘鼓楼e学校’主播,用敬业的精神为学生们奉献了一堂又一堂精彩的课程。他们是一群默默的‘逆行者’,守初心,勇担当,诠释了‘摇篮文化’的育人本性。”江校长深情地说道。
2.发展平台渐趋完善
宝船小学致力于“以‘摇篮文化’促进爱心教师团队专业成长的研究”,以制度为引领,以发展为取向,以任务为驱动,涵养教师的群像气质。2012年学校成立“摇篮”教师发展中心,开启“宝船书院”,运营“名师工作室”“青年教师成长营”,组建学习共同体,举行一年一度“宝船小学‘爱心教师’暨‘爱心教师团队’评选与颁奖”“宝船小学教师自主发展行动展示”等活动,服务教师成长。
宝船小学还先后被授予“江苏省教师发展研究基地”“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国培实践基地”“江苏省小学初中高中写作教学贯通研究基地”“故事课堂研究中心”等称号。完善的平台资源、创新的实践策略,使教师发展有了充分的保障。
三 、以“摇篮文化”培育学生素养
摇篮,梦开始的地方。营造健康、温暖、合适的教育环境,给学生们最喜欢、最合适的成长方式,宝船小学的学生在“摇篮”里快乐地成长,孕育创造未来、探索世界的精神。
1.系列活动激发无限的潜力
宝船小学精心设计学生活动,并形成系列和特色,如“四个活动”“五份卡”“六次一”。此外,还为学生提供或创造机会:一份“小脚丫”、一張入学照、一个艺术特长、一项体育技能、一次校园生活视频 、每学期一次网上抢课、每学年一次登台展示等,让每个学生能在更广阔的学习空间里获得更多的收获,帮助学生培养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百家讲坛带来不一样视野
学校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有计划地邀请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领衔人物,走上宝船小学的“百家讲坛”,担任学生们的“编外教师”,打造学校“智库”。通信专家、非遗传人、孔子后裔、象棋大师、作家、电视台主持人、专业运动员、银行经理等纷纷走进校园。他们带来的课程涵盖了数学思维、文化传承、运动健康、形体礼仪、国际理解等领域。通过学校搭建的这一高端平台,宝船小学的学生们自然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去发展更全面的素质。
3.缤纷舞台展露每一个才华
“人人都是唯一,个个都是主角”,在宝船小学,“童奥会”“合唱节”“科创节”“书法节”“迎新年欢乐周”等类型多样的节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摇篮电视台”“小螺号广播站”“队干部训练营”“志愿督查岗”等,都是宝船小学学生自己的团队。宝船小学传承“用心呵护每一个”的仁爱情怀,引导学生把学会学习与健康生活、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结合起来,让学校教学从传统的“以知识为本”向“以素养为本”更推进一步,发掘学生的无限可能。 四、 以“摇篮文化”打造创新课堂
课堂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场所,是育人的主阵地。围绕“摇篮文化”,学校提出,要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可能。江校长告诉记者,学校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推进,提升课堂品质。
1.推进课堂变革
变革,从课堂开始。基于对“尊重儿童成长的节奏”的解读,学校从“小”处着手,让每个学生在每节常态课中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深度学习之旅。如,各学科课堂都有“三分钟小环节”,这三分钟可以是语文课上的“小小演说家”、数学课上的“小教师”、英语课上的“Show yourself”。这短短的三分钟,凝聚了教师们独具匠心的“小创意”:不同学生选用什么样的话题?怎样自主展示?展示后如何评价?此外,教师还设置了“小游戏”“小制作”“小练笔”“小提问”等课堂环节,聚焦自主、聚力自然、聚情自由,小处着手,大处着眼。
2.推进跨界学习
跨界学习,是指跨越边界的学习,是向外界学习并寻求多元素交叉的新型学习方式。宝船小学提倡并实施“主题式跨界学习”,根据学习主题,突破学科界限,整合学习内容与生活、学校、社会的资源,拓宽学习的视野和领域,以求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同时,还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合,通過序列化的问题把各学科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种更加全面、相互衔接、融会贯通的学习结构,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完备的知识体系,让学习活动趣味十足。
以“种子的聚会”主题学习活动为例:科学课指导学生观察种子的外形,认识种子的结构,了解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美术课带领学生将小种子们通过一定的组合,拼贴出种子画;习作课则启发学生想象,用种子编写童话故事,如《种子的春夏秋冬》《种子运动会》《种子旅行记》,等等。学科“跨界”,创造了融合的学习样态,从单一学科内部走向多学科融合;从多门学科教师对共同主题进行合作教学,走向跨学科教师支持学生对复杂多面向的主题进行深入学习。
3.推进学习通道建设
“我们提出‘学习通道’有三层含义:学习通道是通畅的,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一条学会学习的学习路径;学习通道是有拐角的,教学要鼓励学生质疑、破疑,向拐角挑战;学习通道是连接的,教学要创建立体的知识结构,创设知识体验和能力生成的载体。”江校长说。
通过学生“自己先学——整理信息——多元表达——意义生成”的循环模型,注重对学习方法的研究,强调基于学生自己、基于学习过程,宝船小学从以教为主的方式转变为以学为主的方式,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帮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
尊重传统,面向未来,南京市宝船小学在校长江和平的带领下,科学地规划和设计学校的发展图景,实施文化立校战略,“摇篮文化”愈发彰显着鲜明的育人价值。进入新时代,宝船小学不断探索、创新,赋予“摇篮文化”更加丰富的内涵。我们欣喜地看到,浸润在“摇篮文化”下的宝船小学始终焕发着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洋溢着积极进取的精神特质,收获着幸福成长的快乐。宝船小学,真可谓是“儿童幸福成长的摇篮,教师幸福成长的摇篮”。
2021年新年伊始,记者来到南京市宝船小学,实地探寻宝船小学“摇篮文化”的独特魅力。走入学校大门,橙红色的崭新教学楼映入眼帘,亮丽的色彩与校长江和平热情的话语、温和的笑容顿时驱散了冬日的寒冷。面对记者开门见山的提问,江和平校长介绍道,“摇篮文化”是以摇篮为隐喻,折射童心母爱,植根“爱”,饱含“暖”,尊重成长的“节奏”,鼓励并引导师生自主发展、自然生长、自由思想、自我超越。
一 、 以“摇篮文化”打造学校形象
“摇篮”是每个孩子最安全、最温暖的港湾,形似静待远航的船只,时刻储蓄力量,为未来,为梦想。2013年8月,宝船小学原址重建,2015年9月投入使用的新校舍,其设计建造,处处体现着“摇篮文化”。
1.独具匠心的视觉形象识别系统
新校舍用心设计体现“摇篮文化”特征的标志,比如,班级牌皆为实木特别定制,左上方雕刻着“我的家”三个字,自然温馨。宝船小学选择象征温暖和明亮的橙红色作为学校的基础色,从学校建筑到印刷制品——如邀请函、护导牌、席卡等都有所体现。视觉识别系统将抽象的学校办学理念、核心精神、文化特质等转化为具体的符号,塑造出独特的学校形象。
2.寓意深刻的校园景观环境
宝船小学抓住改建、扩建契机,重新规划布局,形成体现“摇篮文化”的建筑风格,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和文化设施建设,打造核心景点,将“让学校成为师生幸福成长的摇篮”的宗旨落实在校园每一个角落。
宝船小学还重点打造了高品味文化区、文化墙,四条走廊文化墙分别以“有一处港湾叫摇篮”“今天未来”“给梦想涂上颜色”“智慧在学生们的手指尖生长”为主题,细节之处的设计将“摇篮文化”追求的境界发挥到极致。学校将图书馆命名为“宝船书院”,并将“宝船历史视野下的摇篮文化”等文字镌刻在主门旁边。这一学校建筑作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增强了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力和文化感染力。
二、 以“摇篮文化”培养教师团队
打开宝船小学网站的首页,记者看到一首小诗:“……摇篮是亲和的师生关系,摇篮是智慧的孵化方式,摇篮是润泽的学校文化,摇篮是神圣的教育使命。”这首小诗是学校教师集体创作,表达了教师们的共同心声。 这正是“摇篮文化”在教师团队中的印证和体现。宝船小学以文化育人、文化化人,培育“爱心教师团队”,打造了一种富有生命气象的“摇篮文化”生活。以爱育爱,在“摇篮文化”浸润中成长的师生凸显着宝船教育生活的特质,胸怀大爱,个性鲜明。
1.教师队伍不断壮大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更是宝船力量的集中体现。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一批批优秀的教师加入了宝船小学教师队伍。学校探索教师成长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采访中,江校长特别提到了这样一个事例:2020年春天,面对延期开学,宝船小学34位教师接受了“鼓楼e学校”课堂教学任务,设计并录制了48节线上优质课,累计点击量达176.4万次。“我们学校近半数教师成为‘鼓楼e学校’主播,用敬业的精神为学生们奉献了一堂又一堂精彩的课程。他们是一群默默的‘逆行者’,守初心,勇担当,诠释了‘摇篮文化’的育人本性。”江校长深情地说道。
2.发展平台渐趋完善
宝船小学致力于“以‘摇篮文化’促进爱心教师团队专业成长的研究”,以制度为引领,以发展为取向,以任务为驱动,涵养教师的群像气质。2012年学校成立“摇篮”教师发展中心,开启“宝船书院”,运营“名师工作室”“青年教师成长营”,组建学习共同体,举行一年一度“宝船小学‘爱心教师’暨‘爱心教师团队’评选与颁奖”“宝船小学教师自主发展行动展示”等活动,服务教师成长。
宝船小学还先后被授予“江苏省教师发展研究基地”“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国培实践基地”“江苏省小学初中高中写作教学贯通研究基地”“故事课堂研究中心”等称号。完善的平台资源、创新的实践策略,使教师发展有了充分的保障。
三 、以“摇篮文化”培育学生素养
摇篮,梦开始的地方。营造健康、温暖、合适的教育环境,给学生们最喜欢、最合适的成长方式,宝船小学的学生在“摇篮”里快乐地成长,孕育创造未来、探索世界的精神。
1.系列活动激发无限的潜力
宝船小学精心设计学生活动,并形成系列和特色,如“四个活动”“五份卡”“六次一”。此外,还为学生提供或创造机会:一份“小脚丫”、一張入学照、一个艺术特长、一项体育技能、一次校园生活视频 、每学期一次网上抢课、每学年一次登台展示等,让每个学生能在更广阔的学习空间里获得更多的收获,帮助学生培养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百家讲坛带来不一样视野
学校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有计划地邀请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领衔人物,走上宝船小学的“百家讲坛”,担任学生们的“编外教师”,打造学校“智库”。通信专家、非遗传人、孔子后裔、象棋大师、作家、电视台主持人、专业运动员、银行经理等纷纷走进校园。他们带来的课程涵盖了数学思维、文化传承、运动健康、形体礼仪、国际理解等领域。通过学校搭建的这一高端平台,宝船小学的学生们自然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去发展更全面的素质。
3.缤纷舞台展露每一个才华
“人人都是唯一,个个都是主角”,在宝船小学,“童奥会”“合唱节”“科创节”“书法节”“迎新年欢乐周”等类型多样的节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摇篮电视台”“小螺号广播站”“队干部训练营”“志愿督查岗”等,都是宝船小学学生自己的团队。宝船小学传承“用心呵护每一个”的仁爱情怀,引导学生把学会学习与健康生活、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结合起来,让学校教学从传统的“以知识为本”向“以素养为本”更推进一步,发掘学生的无限可能。 四、 以“摇篮文化”打造创新课堂
课堂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场所,是育人的主阵地。围绕“摇篮文化”,学校提出,要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可能。江校长告诉记者,学校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推进,提升课堂品质。
1.推进课堂变革
变革,从课堂开始。基于对“尊重儿童成长的节奏”的解读,学校从“小”处着手,让每个学生在每节常态课中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深度学习之旅。如,各学科课堂都有“三分钟小环节”,这三分钟可以是语文课上的“小小演说家”、数学课上的“小教师”、英语课上的“Show yourself”。这短短的三分钟,凝聚了教师们独具匠心的“小创意”:不同学生选用什么样的话题?怎样自主展示?展示后如何评价?此外,教师还设置了“小游戏”“小制作”“小练笔”“小提问”等课堂环节,聚焦自主、聚力自然、聚情自由,小处着手,大处着眼。
2.推进跨界学习
跨界学习,是指跨越边界的学习,是向外界学习并寻求多元素交叉的新型学习方式。宝船小学提倡并实施“主题式跨界学习”,根据学习主题,突破学科界限,整合学习内容与生活、学校、社会的资源,拓宽学习的视野和领域,以求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同时,还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合,通過序列化的问题把各学科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种更加全面、相互衔接、融会贯通的学习结构,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完备的知识体系,让学习活动趣味十足。
以“种子的聚会”主题学习活动为例:科学课指导学生观察种子的外形,认识种子的结构,了解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美术课带领学生将小种子们通过一定的组合,拼贴出种子画;习作课则启发学生想象,用种子编写童话故事,如《种子的春夏秋冬》《种子运动会》《种子旅行记》,等等。学科“跨界”,创造了融合的学习样态,从单一学科内部走向多学科融合;从多门学科教师对共同主题进行合作教学,走向跨学科教师支持学生对复杂多面向的主题进行深入学习。
3.推进学习通道建设
“我们提出‘学习通道’有三层含义:学习通道是通畅的,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一条学会学习的学习路径;学习通道是有拐角的,教学要鼓励学生质疑、破疑,向拐角挑战;学习通道是连接的,教学要创建立体的知识结构,创设知识体验和能力生成的载体。”江校长说。
通过学生“自己先学——整理信息——多元表达——意义生成”的循环模型,注重对学习方法的研究,强调基于学生自己、基于学习过程,宝船小学从以教为主的方式转变为以学为主的方式,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帮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
尊重传统,面向未来,南京市宝船小学在校长江和平的带领下,科学地规划和设计学校的发展图景,实施文化立校战略,“摇篮文化”愈发彰显着鲜明的育人价值。进入新时代,宝船小学不断探索、创新,赋予“摇篮文化”更加丰富的内涵。我们欣喜地看到,浸润在“摇篮文化”下的宝船小学始终焕发着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洋溢着积极进取的精神特质,收获着幸福成长的快乐。宝船小学,真可谓是“儿童幸福成长的摇篮,教师幸福成长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