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7岁的孩子需要汲取的心理营养
0~3个月:需要无条件的接纳和“我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4个月~3岁:需要安全感;
4~5岁:需要被肯定,被认同,被欣赏;
6~7岁:需要认知,榜样,模范。
4~5岁的心理营养
父亲的作用(中)
每个男孩的成长都需要家长的爱,父爱与母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爱。母爱细腻、温柔,在母爱中,男孩能得到满足感;父爱博大、粗犷,在父爱中,男孩能找到方向感。上一讲,我们谈到了面对幼儿期的孩子,父亲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这一期,我们谈谈父亲对童年期孩子的作用。
(二)童年期孩子
他父亲曾这样说过:“我们要想与儿子很好地相处,一定要学会摔跤!”
当然,这位父亲所要表达的意思并不是说男孩们都崇尚武力,而是说,男孩们都喜欢自己的父亲与自己打成一片。其实,这也正是很多心理学家都任研究的一个问题:为什么父亲和儿子在一起总是喜欢打打鬧鬧,甚至是打成一团呢?
其实,对这个问题最不理解的人应该是男孩的母亲们,她们总是想办法试图让好动的男孩安静下来,但他们往往受到父亲的鼓动,变得越来越爱打鬧,从而把房间搞得越来越乱。
在打鬧中,男孩和父亲总会不小心弄坏东西,把房间搞得又脏又乱,但这仅仅是表面现象。心理学家表示,男孩在与父亲的打鬧中所学到的东西,对他们以后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
生理心理学认为,由于受大脑结构以及体内睾丸素的影响,男孩常常会不计后果地去搞破坏、去攻击别人。但在与爸爸的打鬧中,爸爸能让他们明白,任何事情都是有规则的。男孩是讲究规则的动物。如果在进入新的团体之前,他们不了解这个团体的规则,那男孩就会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
其实,父亲与男孩相处的过程,就是向他们传输各种基础规则的过程。受体内睾丸素的影响,任何一个男孩都可以破称为“破坏大王”“带有攻击性的机器”等,但如果家长对他们的这种破坏性和攻击性听之任之,任其发展,那男孩真的会变成人见人怕的破坏性“机器”;但如果家长对他们的这种破坏性和攻击性进行强行压制,那男孩天生的探索欲望和创造欲望就会逐渐泯灭。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告诉他,门规则是什么、让他们自己去把握行为的“度”。比如,父亲喜欢与男孩在一起打鬧,他告诉了男孩打鬧的规则——不许使劲踢别人、打别人,或是抓别人。但打鬧必须是有身体接触的,因此,这个男孩以后再与别人打鬧时,就会自觉把握自己与别人身体接触的“度”。
其实,在这一过程中,男孩子学到的不仅仅是生活技巧,还有自控力,他们开始学习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了。
看到这里,也许有家长会问:“‘规则’,妈妈也可以教他们,难道只有爸爸教才会有效吗?”
我们都知道,母爱是完全不同于父爱的,母亲的爱会让男孩陶醉其中,只想享受这种温暖,而不去思考别的问题。而且在大多数男孩的心目中,母亲只擅长做日常家务,她们并不擅长制定规则,所以男孩常常会对母亲制定的规则持怀疑的态度。
但当男孩与父亲相处时就完全不同,他可以和父亲打鬧,却绝不敢在父亲面前胡鬧。所以,父亲的威严让父亲所制定的规则也具有了可信度。
大多数的家庭常常因为男孩的破坏性和攻击性而发生矛盾,例如,男孩不小心把家里的古董花瓶打碎了,妈妈会对男孩大发脾气;又如,男孩把家里的小鬧钟弄成了“哑巴”,害得爸爸上班迟到。
但在父亲懂得制定规则的家庭中,这些“鬧剧”出现的几率却很低。
一位父亲为全家人制定了这样一条规则:
每周六晚饭后为“真理时间”,全家人聚在一起,可以自由说出自己心中的“真理”。
例如,在一次“真理时间”中,妈妈是这样说的:“儿子的那些破坏行为总是让我抓狂,我刚收拾干净了客厅,他没一会儿又把它搞乱了;我刚告诉了他,不要把杯子打碎,他就不小心把杯子摔在地上;更可恨的是,他把我最喜欢的那块手表给拆了!”
而儿子是这样说的:“妈妈总是说我是‘破坏大王’,我讨厌这个称呼,所以,每当妈妈这样称呼我时,我就故意搞破坏。我希望妈妈以后能给我一个我喜欢的称呼,如帅小子、小英雄等,这些我都喜欢。”
自从家里有了这个“真理时间”之后,家庭成员之间几乎就不再发生矛盾了。作为家长,我们知道,与女孩相比,男孩的“嘴”笨,他们不善表达自己的情感,确切来说,他们是不知道该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下表达,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每个家庭都应该给男孩规定这样一个“真理时间”,让他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虽然不善表达,但男孩的内心也是渴望被他人理解的,所以,他会深深地感谢父亲所制定的“真理时间”这个规则。
对于男孩来讲,父亲是权威的,他有权制定规则。当然,如果这些规则能够深入“他”心的话,他更会对父亲这位家庭规则的制定者深信不疑。
0~3个月:需要无条件的接纳和“我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4个月~3岁:需要安全感;
4~5岁:需要被肯定,被认同,被欣赏;
6~7岁:需要认知,榜样,模范。
4~5岁的心理营养
父亲的作用(中)
每个男孩的成长都需要家长的爱,父爱与母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爱。母爱细腻、温柔,在母爱中,男孩能得到满足感;父爱博大、粗犷,在父爱中,男孩能找到方向感。上一讲,我们谈到了面对幼儿期的孩子,父亲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这一期,我们谈谈父亲对童年期孩子的作用。
(二)童年期孩子
他父亲曾这样说过:“我们要想与儿子很好地相处,一定要学会摔跤!”
当然,这位父亲所要表达的意思并不是说男孩们都崇尚武力,而是说,男孩们都喜欢自己的父亲与自己打成一片。其实,这也正是很多心理学家都任研究的一个问题:为什么父亲和儿子在一起总是喜欢打打鬧鬧,甚至是打成一团呢?
其实,对这个问题最不理解的人应该是男孩的母亲们,她们总是想办法试图让好动的男孩安静下来,但他们往往受到父亲的鼓动,变得越来越爱打鬧,从而把房间搞得越来越乱。
在打鬧中,男孩和父亲总会不小心弄坏东西,把房间搞得又脏又乱,但这仅仅是表面现象。心理学家表示,男孩在与父亲的打鬧中所学到的东西,对他们以后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
生理心理学认为,由于受大脑结构以及体内睾丸素的影响,男孩常常会不计后果地去搞破坏、去攻击别人。但在与爸爸的打鬧中,爸爸能让他们明白,任何事情都是有规则的。男孩是讲究规则的动物。如果在进入新的团体之前,他们不了解这个团体的规则,那男孩就会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
其实,父亲与男孩相处的过程,就是向他们传输各种基础规则的过程。受体内睾丸素的影响,任何一个男孩都可以破称为“破坏大王”“带有攻击性的机器”等,但如果家长对他们的这种破坏性和攻击性听之任之,任其发展,那男孩真的会变成人见人怕的破坏性“机器”;但如果家长对他们的这种破坏性和攻击性进行强行压制,那男孩天生的探索欲望和创造欲望就会逐渐泯灭。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告诉他,门规则是什么、让他们自己去把握行为的“度”。比如,父亲喜欢与男孩在一起打鬧,他告诉了男孩打鬧的规则——不许使劲踢别人、打别人,或是抓别人。但打鬧必须是有身体接触的,因此,这个男孩以后再与别人打鬧时,就会自觉把握自己与别人身体接触的“度”。
其实,在这一过程中,男孩子学到的不仅仅是生活技巧,还有自控力,他们开始学习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了。
看到这里,也许有家长会问:“‘规则’,妈妈也可以教他们,难道只有爸爸教才会有效吗?”
我们都知道,母爱是完全不同于父爱的,母亲的爱会让男孩陶醉其中,只想享受这种温暖,而不去思考别的问题。而且在大多数男孩的心目中,母亲只擅长做日常家务,她们并不擅长制定规则,所以男孩常常会对母亲制定的规则持怀疑的态度。
但当男孩与父亲相处时就完全不同,他可以和父亲打鬧,却绝不敢在父亲面前胡鬧。所以,父亲的威严让父亲所制定的规则也具有了可信度。
大多数的家庭常常因为男孩的破坏性和攻击性而发生矛盾,例如,男孩不小心把家里的古董花瓶打碎了,妈妈会对男孩大发脾气;又如,男孩把家里的小鬧钟弄成了“哑巴”,害得爸爸上班迟到。
但在父亲懂得制定规则的家庭中,这些“鬧剧”出现的几率却很低。
一位父亲为全家人制定了这样一条规则:
每周六晚饭后为“真理时间”,全家人聚在一起,可以自由说出自己心中的“真理”。
例如,在一次“真理时间”中,妈妈是这样说的:“儿子的那些破坏行为总是让我抓狂,我刚收拾干净了客厅,他没一会儿又把它搞乱了;我刚告诉了他,不要把杯子打碎,他就不小心把杯子摔在地上;更可恨的是,他把我最喜欢的那块手表给拆了!”
而儿子是这样说的:“妈妈总是说我是‘破坏大王’,我讨厌这个称呼,所以,每当妈妈这样称呼我时,我就故意搞破坏。我希望妈妈以后能给我一个我喜欢的称呼,如帅小子、小英雄等,这些我都喜欢。”
自从家里有了这个“真理时间”之后,家庭成员之间几乎就不再发生矛盾了。作为家长,我们知道,与女孩相比,男孩的“嘴”笨,他们不善表达自己的情感,确切来说,他们是不知道该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下表达,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每个家庭都应该给男孩规定这样一个“真理时间”,让他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虽然不善表达,但男孩的内心也是渴望被他人理解的,所以,他会深深地感谢父亲所制定的“真理时间”这个规则。
对于男孩来讲,父亲是权威的,他有权制定规则。当然,如果这些规则能够深入“他”心的话,他更会对父亲这位家庭规则的制定者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