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初,又一次来到福建泉州。
一位老板这样说:现在不是“造牌”的时候,唯有“借牌”,才有出路,才有更好的前途!
闽南人敢拼、爱学的精神我领略过。3年前,我初次踏上这片热土时,就被闽南人大造品牌的热情与执著所感染。难道现在他们的激情消退了?
所谓“借牌”,就是中国企业取得一些国际知名品牌的授权,在特定的产品领域内,在国际知名品牌的指导、管理下,进行品牌的自主经营。如今,到了晋江,我才发现“借牌”运动居然蔚然成风:花花公子、鳄鱼恤、袋鼠、梦特娇、皮尔?卡丹、迪斯尼……这些在国际上鼎鼎有名的大品牌,在泉州,都有其衍生产品──泉州运动系列,三舒公司甚至打上了英格兰足球队、阿森纳足球俱乐部的主意,顺利地获得了品牌授权;特步(中国)有限公司则“借用”美国迪斯尼、西班牙科林品牌,甚至连当地的企业翘楚安踏也携手阿迪达斯,成为其中国分销商。
3年之间,风向似乎变了。
那个靠广告、明星、央视三板斧风风火火闯九州的泉州企业群似乎正在蜕变,取而代之的是对品牌建设的深入思考,经历过贴牌、“造牌”运动的泉州企业如今选择了“借牌”之路,显然自有其切肤之痛与切身的战略考虑。尽管,我们更希望中国在最短的时间内诞生更多享誉中国乃至世界的自主品牌。
但是,泉州企业群显然面临着许多仅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的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费者乃至整个社会根深蒂固的对海外品牌的痴迷;令安踏郁闷、泉州企业绝望的是,尽管安踏是中国数一数二的运动产品生产商,但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里,即使拥有同等的条件,它的专卖店也无法进驻一些所谓的高档商业区,因为那是“给世界知名品牌留的”!
我们可以说安踏的品牌尚且年轻,还不具有足够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与消费者忠诚度;我们也可以说泉州企业积累不够,内部管理、体系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我们也可以说泉州企业品牌模仿成风,差异化无法凸显出来……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存在,但令泉州企业不解的是,当它们愿意拿出同样多的金钱甚至更多的金钱强化其品牌的时候,中国的一些机构竟然不愿意给其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
在跨国品牌“乌云压城城欲摧”的市场局面下,中国品牌的成长本来就十分艰难,它们缺乏资金支持,缺乏历史积淀,缺乏消费者支持,现在竟然还要缺乏公平的市场机会支持,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它们怎么做品牌?为什么做品牌?如果做品牌碰得头破血流,只是为了获得舆论的赞扬,它们就背离了做企业的根本命题──在盈利的基础上更好、更快地发展。
因此看来,泉州企业选择“借牌”方式,尽管无奈,也许不失为一条通向成功未来的路径。尽管这条路艰难曲折,但企业只有先存活下来才有资本谈论未来,所以泉州企业的“借牌”运动从表面看缺乏长远眼光,其实未尝不是一种更为明智的长远战略。
在商海沉浮多年的泉州企业如今懂得了一个道理:品牌的成长不是直线上升,不是靠钱就能硬砸出来的。也许几年后,它们更会懂得:品牌的成长是一门科学,是需要一个组织体系持续不懈地推动的;同样,成功的“借牌”不仅仅是借用国际知名品牌的灵魂,自己只负责执行,更重要的是,在借用国际知名品牌的影响力和品牌忠诚的同时,还需要自己在营销创新上的智慧与努力。
如是,也许它们能像当年通过贴牌实现原始积累一样,再次上演“借船出海”的成功一幕。等到那一天,也许中国人不应该仅仅奉献由衷的掌声,更应该激起心中的反省与思考:我除了当一名挑剔的看客外,还能为它们做些什么?
一位老板这样说:现在不是“造牌”的时候,唯有“借牌”,才有出路,才有更好的前途!
闽南人敢拼、爱学的精神我领略过。3年前,我初次踏上这片热土时,就被闽南人大造品牌的热情与执著所感染。难道现在他们的激情消退了?
所谓“借牌”,就是中国企业取得一些国际知名品牌的授权,在特定的产品领域内,在国际知名品牌的指导、管理下,进行品牌的自主经营。如今,到了晋江,我才发现“借牌”运动居然蔚然成风:花花公子、鳄鱼恤、袋鼠、梦特娇、皮尔?卡丹、迪斯尼……这些在国际上鼎鼎有名的大品牌,在泉州,都有其衍生产品──泉州运动系列,三舒公司甚至打上了英格兰足球队、阿森纳足球俱乐部的主意,顺利地获得了品牌授权;特步(中国)有限公司则“借用”美国迪斯尼、西班牙科林品牌,甚至连当地的企业翘楚安踏也携手阿迪达斯,成为其中国分销商。
3年之间,风向似乎变了。
那个靠广告、明星、央视三板斧风风火火闯九州的泉州企业群似乎正在蜕变,取而代之的是对品牌建设的深入思考,经历过贴牌、“造牌”运动的泉州企业如今选择了“借牌”之路,显然自有其切肤之痛与切身的战略考虑。尽管,我们更希望中国在最短的时间内诞生更多享誉中国乃至世界的自主品牌。
但是,泉州企业群显然面临着许多仅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的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费者乃至整个社会根深蒂固的对海外品牌的痴迷;令安踏郁闷、泉州企业绝望的是,尽管安踏是中国数一数二的运动产品生产商,但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里,即使拥有同等的条件,它的专卖店也无法进驻一些所谓的高档商业区,因为那是“给世界知名品牌留的”!
我们可以说安踏的品牌尚且年轻,还不具有足够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与消费者忠诚度;我们也可以说泉州企业积累不够,内部管理、体系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我们也可以说泉州企业品牌模仿成风,差异化无法凸显出来……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存在,但令泉州企业不解的是,当它们愿意拿出同样多的金钱甚至更多的金钱强化其品牌的时候,中国的一些机构竟然不愿意给其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
在跨国品牌“乌云压城城欲摧”的市场局面下,中国品牌的成长本来就十分艰难,它们缺乏资金支持,缺乏历史积淀,缺乏消费者支持,现在竟然还要缺乏公平的市场机会支持,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它们怎么做品牌?为什么做品牌?如果做品牌碰得头破血流,只是为了获得舆论的赞扬,它们就背离了做企业的根本命题──在盈利的基础上更好、更快地发展。
因此看来,泉州企业选择“借牌”方式,尽管无奈,也许不失为一条通向成功未来的路径。尽管这条路艰难曲折,但企业只有先存活下来才有资本谈论未来,所以泉州企业的“借牌”运动从表面看缺乏长远眼光,其实未尝不是一种更为明智的长远战略。
在商海沉浮多年的泉州企业如今懂得了一个道理:品牌的成长不是直线上升,不是靠钱就能硬砸出来的。也许几年后,它们更会懂得:品牌的成长是一门科学,是需要一个组织体系持续不懈地推动的;同样,成功的“借牌”不仅仅是借用国际知名品牌的灵魂,自己只负责执行,更重要的是,在借用国际知名品牌的影响力和品牌忠诚的同时,还需要自己在营销创新上的智慧与努力。
如是,也许它们能像当年通过贴牌实现原始积累一样,再次上演“借船出海”的成功一幕。等到那一天,也许中国人不应该仅仅奉献由衷的掌声,更应该激起心中的反省与思考:我除了当一名挑剔的看客外,还能为它们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