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常为无法专注于课堂学习的学生而苦恼。那些孩子或眼神散漫,或频繁看时钟,或随手涂鸦,或骚扰他人。对此,大多数老师都从这两大方面来归因:一可能是“学习态度”:1.没有兴趣。2.听不懂。3.不求上进。二可能是“教学方法”:1.研究不透。2.设计不当。若归因一,老师则谈心、联系家长教育启发;若归因二,老师则不遗余力多方补救:深挖教材,交流探讨,借鉴名师。
一番努力,老师会发现,教育启发也好,交流探讨也罢,收效甚微。我们焦虑:为什么做了这么多,结果仍不遂人愿?究竟要从哪儿入手,才会让学生专注于学习呢?在读了佐藤学教授的《静悄悄的革命》之后,我从心里接受接受他“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中关于“倾听”的观点。
一、重新理解“课堂倾听”的含义
一般认为,“倾听”就是“认真听取”。通过深入阅读我还了解到,“倾听”并非简单地用耳朵来听,它是一门艺术,它不仅仅需要听说话者的言辞,还需要一个人去感受说话者在谈话中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
佐藤学教授20年来,对数不清的、不同类型的教室进行了观摩,他提出:课堂上需要老师去“倾听学生‘异向交往’的话语”,老师在听取学生的发言时,要尝试去理解他当时的心情、想法,与学生的思考和情感相互呼应,产生共鸣。
何谓“异向交往的话语”呢?回想平时的课堂教学吧:我们说着“希望同学们积极发言”,目的并不是期待听到他们独特的见解,而是想听学生的想法是否跟预期一致,并“利用”他们的“合乎老师的想法”的发言,顺利地推进教学。而不合预想的发言就是“异向交往的话语”,会让自己设定的“教学任务”“完不成”。当课堂教学被老师霸气地带向预设的进程时,师生间的对话成了“不平等的对话”,失去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尊重,自然,失去了師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也当然失去了课堂生成的妙趣。
二、“课堂倾听”对“学习态度”的影响
华东师范大学周彬教授在《课堂密码》第三辑中提到:“学习态度有两种:一种是在没有进入学习过程之前他们对待学习活动的态度,称之为原初学习态度;另一种是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待学习活动的态度,称之为学习过程态度。”
语文课堂教学中“原始学习态度”与“学习过程态度”的波动变化常有。每接手新班,学生表现活跃,几星期后,最初最活跃的孩子,可能成了注意力最不集中的孩子。
他们的“学习过程态度”与“原初学习态度”怎么越来越远呢?回想一下,有些孩子特别积极回答问题,但多半听起来就是“答非所问”。老师断定他故意捣乱,对他的发言不作任何评价,只是冷淡地说“你坐下”。这种情况我在听研讨课时常见到,学生的发言是老师预期的,多会有“你真棒”类的回应;而与老师的期待或思路相背离的话语,特别容易被忽略、被排除,甚至遭遇批评性质的体态语言(如不满的眼神、手势等)。这在公开场合的课堂,学生会觉得自尊心受到伤害,若经常受到这样被忽略的对待,可能他再也不想去积极发言了,渐渐也就不去专注于课堂了。
后来,我尝试倾听这种“异向交往的话语”,发现他其实是结合自己的知识与经验提出的疑问,是孩子的思维与文本的一次交流!我大力表扬他的质疑。得到肯定的孩子,一改往日对课堂的冷漠,重新活跃起来。
三、创设“互相倾听”的语文课堂
一直以来,“能积极发言,能准确回答老师的提问”是衡量学生专注的一个重要依据。大家似乎默认,一堂好课,或者说一堂精彩的课,会以积极发言的“热闹”呈现;老师的问题因无人应答而出现带来的冷场,会让讲课的老师陷于窘迫,也让听课的老师感到尴尬。
在佐藤学看来,倾听远比发言更加重要。倾听,是学生课堂学习中最为重要的行为,在教室里,倾听的能力培养起来之后,课堂的言语才会变得丰富起来。他认为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而互相学习是通过每个学生的看法、想象互相碰撞、回想共鸣的交响乐团式的学习。
(一)形成互相倾听的课堂的第一步,是教师要成为善于倾听的典范。
在课堂上,老师一提出问题,教里马上举手如林,每个孩子都期待被老师叫到的那个人就是“我”,一旦没被叫到,会深表失望。这个情绪也常常影响到他对别人发言的内容的兴趣;被叫到回答了“这一个”问题的人,因为摸透了“老师接下去会叫别人发言”的心理,对后面的学习表现得冷淡了很多。老师们对这样的现象,一般都诊断为“孩子们太以自我为中心”。就算这个诊断很对症,那么,老师的课堂行为,有没有对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形成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呢?回顾对“我认为发言正确”和“我认为答非所问”的学生的课堂应对,何尝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呀。老师在课堂上如果能郑重地听取学生超出预期的观点,耐心地等待学生说出内心的想法,并能理解学生的情感,那么,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就会开始互相倾听。
(二)形成互相倾听的课堂的第二步,是教师要构建便于交流的平台。
语文课堂上,需要老师根据教学内容,构建一个平台,以便更广泛更深入地交流。
1.在教学进程中搭建多维交流平台。
“倾听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创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急切需要和欲望。在评书表演中,常常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引发听众的期待,语文教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在不同环节用不同形式唤醒倾听期待。新课的导入时,通过质疑唤醒倾听期待,比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一课,我采用学生围绕题目质疑,实现与作者的情感相通。在其他环节,或创设一个情境,或模拟表演,或预测情节,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作者之间的逻辑思维产生碰撞。这些就是丰富多样的交流平台,根据不同课文,用在不同的环节,都能很好地唤醒学生的倾听期待。
2.用小组学习搭建便捷交流平台。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很好的交流平台,比如让孩子们在小组内自己根据教材,在一段时间内确定一个主题,互相探究,互相交流,共同分享,互相激励,互相欣赏,这个“主题学习”,可能正好是适合小组学习的“组件”。如果这样按主题学习,小学语文课本可能就不只30篇课文,它可以到40篇,50篇甚至……这也许是一个有趣的,或者是惊人的想法。
前几天刚刚观摩的一节口语交际课,让我对“用小组合作开展主题学习,构建交流平台,形成互相倾听的课堂”的想法坚定起来。那一次课上,各小组根据提供的情境,围绕“劝说”的主题,自选角色,设计话语、动作、表情,各种想法互相交织,真的像不同乐器相互协调鸣响,让在场的孩子和老师都感受到交响乐一样的课堂。
人们喜欢说,语文课就要有语文课的样子,不能把它上成科学课、品德课、美术课。它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窦桂梅在语文课堂上释放着激情,王崧舟在语文课堂上演绎着诗意,我期待我的语文课堂,呈现着“互相倾听”的样子。
参考文献:
[1]周彬.课堂密码[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日]佐藤学,李寄湄.静悄悄的革命[J].教育科学出版社
一番努力,老师会发现,教育启发也好,交流探讨也罢,收效甚微。我们焦虑:为什么做了这么多,结果仍不遂人愿?究竟要从哪儿入手,才会让学生专注于学习呢?在读了佐藤学教授的《静悄悄的革命》之后,我从心里接受接受他“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中关于“倾听”的观点。
一、重新理解“课堂倾听”的含义
一般认为,“倾听”就是“认真听取”。通过深入阅读我还了解到,“倾听”并非简单地用耳朵来听,它是一门艺术,它不仅仅需要听说话者的言辞,还需要一个人去感受说话者在谈话中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
佐藤学教授20年来,对数不清的、不同类型的教室进行了观摩,他提出:课堂上需要老师去“倾听学生‘异向交往’的话语”,老师在听取学生的发言时,要尝试去理解他当时的心情、想法,与学生的思考和情感相互呼应,产生共鸣。
何谓“异向交往的话语”呢?回想平时的课堂教学吧:我们说着“希望同学们积极发言”,目的并不是期待听到他们独特的见解,而是想听学生的想法是否跟预期一致,并“利用”他们的“合乎老师的想法”的发言,顺利地推进教学。而不合预想的发言就是“异向交往的话语”,会让自己设定的“教学任务”“完不成”。当课堂教学被老师霸气地带向预设的进程时,师生间的对话成了“不平等的对话”,失去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尊重,自然,失去了師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也当然失去了课堂生成的妙趣。
二、“课堂倾听”对“学习态度”的影响
华东师范大学周彬教授在《课堂密码》第三辑中提到:“学习态度有两种:一种是在没有进入学习过程之前他们对待学习活动的态度,称之为原初学习态度;另一种是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待学习活动的态度,称之为学习过程态度。”
语文课堂教学中“原始学习态度”与“学习过程态度”的波动变化常有。每接手新班,学生表现活跃,几星期后,最初最活跃的孩子,可能成了注意力最不集中的孩子。
他们的“学习过程态度”与“原初学习态度”怎么越来越远呢?回想一下,有些孩子特别积极回答问题,但多半听起来就是“答非所问”。老师断定他故意捣乱,对他的发言不作任何评价,只是冷淡地说“你坐下”。这种情况我在听研讨课时常见到,学生的发言是老师预期的,多会有“你真棒”类的回应;而与老师的期待或思路相背离的话语,特别容易被忽略、被排除,甚至遭遇批评性质的体态语言(如不满的眼神、手势等)。这在公开场合的课堂,学生会觉得自尊心受到伤害,若经常受到这样被忽略的对待,可能他再也不想去积极发言了,渐渐也就不去专注于课堂了。
后来,我尝试倾听这种“异向交往的话语”,发现他其实是结合自己的知识与经验提出的疑问,是孩子的思维与文本的一次交流!我大力表扬他的质疑。得到肯定的孩子,一改往日对课堂的冷漠,重新活跃起来。
三、创设“互相倾听”的语文课堂
一直以来,“能积极发言,能准确回答老师的提问”是衡量学生专注的一个重要依据。大家似乎默认,一堂好课,或者说一堂精彩的课,会以积极发言的“热闹”呈现;老师的问题因无人应答而出现带来的冷场,会让讲课的老师陷于窘迫,也让听课的老师感到尴尬。
在佐藤学看来,倾听远比发言更加重要。倾听,是学生课堂学习中最为重要的行为,在教室里,倾听的能力培养起来之后,课堂的言语才会变得丰富起来。他认为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而互相学习是通过每个学生的看法、想象互相碰撞、回想共鸣的交响乐团式的学习。
(一)形成互相倾听的课堂的第一步,是教师要成为善于倾听的典范。
在课堂上,老师一提出问题,教里马上举手如林,每个孩子都期待被老师叫到的那个人就是“我”,一旦没被叫到,会深表失望。这个情绪也常常影响到他对别人发言的内容的兴趣;被叫到回答了“这一个”问题的人,因为摸透了“老师接下去会叫别人发言”的心理,对后面的学习表现得冷淡了很多。老师们对这样的现象,一般都诊断为“孩子们太以自我为中心”。就算这个诊断很对症,那么,老师的课堂行为,有没有对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形成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呢?回顾对“我认为发言正确”和“我认为答非所问”的学生的课堂应对,何尝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呀。老师在课堂上如果能郑重地听取学生超出预期的观点,耐心地等待学生说出内心的想法,并能理解学生的情感,那么,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就会开始互相倾听。
(二)形成互相倾听的课堂的第二步,是教师要构建便于交流的平台。
语文课堂上,需要老师根据教学内容,构建一个平台,以便更广泛更深入地交流。
1.在教学进程中搭建多维交流平台。
“倾听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创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急切需要和欲望。在评书表演中,常常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引发听众的期待,语文教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在不同环节用不同形式唤醒倾听期待。新课的导入时,通过质疑唤醒倾听期待,比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一课,我采用学生围绕题目质疑,实现与作者的情感相通。在其他环节,或创设一个情境,或模拟表演,或预测情节,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作者之间的逻辑思维产生碰撞。这些就是丰富多样的交流平台,根据不同课文,用在不同的环节,都能很好地唤醒学生的倾听期待。
2.用小组学习搭建便捷交流平台。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很好的交流平台,比如让孩子们在小组内自己根据教材,在一段时间内确定一个主题,互相探究,互相交流,共同分享,互相激励,互相欣赏,这个“主题学习”,可能正好是适合小组学习的“组件”。如果这样按主题学习,小学语文课本可能就不只30篇课文,它可以到40篇,50篇甚至……这也许是一个有趣的,或者是惊人的想法。
前几天刚刚观摩的一节口语交际课,让我对“用小组合作开展主题学习,构建交流平台,形成互相倾听的课堂”的想法坚定起来。那一次课上,各小组根据提供的情境,围绕“劝说”的主题,自选角色,设计话语、动作、表情,各种想法互相交织,真的像不同乐器相互协调鸣响,让在场的孩子和老师都感受到交响乐一样的课堂。
人们喜欢说,语文课就要有语文课的样子,不能把它上成科学课、品德课、美术课。它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窦桂梅在语文课堂上释放着激情,王崧舟在语文课堂上演绎着诗意,我期待我的语文课堂,呈现着“互相倾听”的样子。
参考文献:
[1]周彬.课堂密码[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日]佐藤学,李寄湄.静悄悄的革命[J].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