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鸟搬家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_mao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门前有棵老梧桐,
  冬去春来郁葱葱。
  去年老树添新景,
  住上了一对“黑不愣登”。
  (白)什么?您问这“黑不愣登”是什么鸟儿?别
  急,一会儿您就知道了!
  这“黑不愣登”,
  鸟窝搭在树杈上,
  一天到晚叫不停。
  声音别提多悦耳,
  让人总有好心情。
  今年春天真扫兴,
  好心情一去影无踪,
  天天要从门前过,
  衣服上鸟粪洗不清。
  却原来,
  “黑不愣登”孵了小鸟儿,
  一家子“黑不愣登”乐融融。
  夫妻轮流把岗站,
  保护子女排险情。
  看到树下人走动,
  “黑不愣登”立马就“出兵”。
  瞄准之后就“投弹”,
  精准打击(是)从来不走空。
  防不胜防真腻歪,
  反感情绪与日增。
  儿子对此有准备,
  做了一把小弹弓。
  要向“黑不愣登”来宣战,
  “黑不愣登”大祸临头蒙在鼓中。
  我发现之后忙制止,
  把道理讲给儿子听:
  “遇事一定要冷静,
  利害关系要分清。
  激化矛盾肯定要起反作用,
  最好是互惠互利能双赢。”
  为此我专门补了课,
  查看的资料数不清。
  原来这“黑不愣登”叫百舌,
  学名大号叫乌鸫(dong)。
  鸽子般大小全身黑,
  黄眉毛黄嘴肚皮青。
  分布在亚洲、欧洲和非洲,
  是瑞典的国鸟有盛名。
  出国用不着护照和签证,
  展开双翅就起程。
  这几年,
  听说中国变化大,
  这才有了中国行。
  来到中国可开了眼,
  国富民强好繁荣。
  山清水秀好风景,
  地大物博矿产丰。
  它们看到,
  大疫当前众志成城搞防控,
  中国经验受欢迎。
  现正打脱贫攻坚战,
  不获全胜不收兵。
  这里的《野生动物保护法》,
  更让它们心高兴。
  夫妻俩当即做决定,
  要定居中国享太平。
  我家的梧桐被选中,
  这缘分千载也难逢。
  人家不远万里来中国,
  咱必须当成朋友来欢迎。
  资料上说,
  这乌鸫天生会记仇,
  惹恼它你几年之内别消停。
  它会追着啄你,主动去进攻,
  让你大吃一惊,怒火上升,
  达不到目的不收兵,
  小样甭提有多凶!
  (白)嘿!这还真惹不起了!
  查完资料我心一动,
  这鸟儿真算是有感情。
  为不让子女受伤害,
  能豁出老命当卫兵。
  单凭它能够做到这一点,
  敬慕之意油然生。
  我思前想后主意定,
  为鸟儿搬家势在必行。
  让儿子约来小伙伴,
  爬上大树有分工,
  有的负责掏小鸟,
  有的负责把大鸟轰,
  把鸟窝轻轻拆下来,
  转移到东墙根的桃树中,
  还用线绳加了固定,
  小乌鸫在新窝里面很安宁。
  我们躲在暗处观风景,
  大乌鸫似乎很领情。
  它对着我们放声唱,
  歌声悠扬好动听!
  一不留神唱跑了調,
  竟说出人话表心声:
  “谢谢,谢谢!
  谢谢理解与包容!”
  这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小段,
  感动了同居一院的黑乌鸫。
  点评:
  敬畏自然,敬畏生命,践行生态文明理念,营造绿色生态文明氛围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宣传生态文明,助力建设生态文明也是我们曲艺人的责任与担当。
  西河大鼓《小鸟搬家》讲述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故事。作品构思清晰,故事完整,韵辙顺畅,朗朗上口,拟人化的手法使得作品诙谐幽默,新颖别致,相信在进一步打磨后就能成为一个立在舞台上的好作品。
  希望作者在以后的创作中更深层次地学习和研究西河大鼓的演唱风格和遣词造句,在进一步突出西河大鼓唱腔特点的同时,使作品语言更加精练。
  (点评人:河北省曲协副主席、沧州市曲协主席 王建国)
其他文献
“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让世界看到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必胜信念。当前,中国人民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努力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各地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我国发展的内生动力正不断释放。  疫情暴发以来,广大曲艺工作者自覺担当起新时代“文
期刊
河南坠子形成至今已过百年,作为曲艺的一种艺术形式,其演出足迹遍及了中国的各个省份。正如大多曲艺形式一样,河南坠子有“说”有“唱”,其灵活质朴的形式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自2006年河南坠子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来,行内行外人士都为这一曲种的传承和发展积极地吐露心声。笔者认为,河南坠子的继承与发展急需固本而非单纯求新。巩固传统书目,加强完善理论知识结构,使传承者知晓其本质特征,加强传统
期刊
河南坠子表演艺术家徐玉兰去世  3月24日,河南坠子表演艺术家徐玉兰去世,享年87岁。徐玉兰生于1932年,幼年随母学唱梨花大鼓,后改唱河南坠子,9岁登台演出,1952年参加山东省人民广播电台曲艺队。1957年之后扎根甘肃,为甘肃文艺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1987年退休。徐玉兰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博采众长,逐渐形成了曲头空拍起板,曲尾归音的行腔特色。代表曲目有《林冲发配》《宝玉哭黛玉》《晴雯补裘》《十
期刊
我是在2020年庚子年的正月初五下午骤然得到李九松先生去世的消息的。  春节前后,在上海疫情渐趋严重的时候,李九松的身体状况似乎稳定了下来,在医院既不易受到病毒的侵染,又得到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的悉心照顾,我想,这应该是比较妥帖的。他熬过了冬至,熬过了2020年元旦,我在祈盼着,等到疫情缓解,他也能好起来,转入普通病房,转回自己家里,和我们共同迎接抗“疫”胜利后的这个春天。  但李九松先生还是走了。
期刊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切实做好今年中国曲协各项工作,具有特殊而又重要的意义。今年曲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重要指示批示论述,贯彻落实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安排部署和中国文联十届五次全委会工作要求,围绕
期刊
近年来,大量出现的曲艺社团有效拓展了曲艺的发展环境,培养了相当规模的受众群体,为构建新时代曲艺生态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在文化资源丰富、曲艺元素富集的山西省,曲艺工作者也在积极探索适应地方实际的小剧场发展路径。  喜善汇文艺社成立于2019年11月28日,在创立时就定下依托三晋文脉扎曲艺之根、寻曲艺之本的理念,在推动相声、莲花落、太平歌词、相声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协同发展基础上,相对提升相声的优先级,把相
期刊
记 忆  1958年7月1日,毛泽东同志“夜不能寐,浮想联翩”。“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这个史无前例“送瘟神”的喜讯,正在拨开和驱散中国历史天空曾经被“小虫”肆虐近两千年的沉沉乌云。为此。毛泽东“欣然命笔”,用他那气势磅礴、震撼山河的壮美诗行《七律二首?送瘟神》,放情地书写了中国人民“感天地,泣鬼神”伟大斗争的光辉篇章。  毛泽东说过:“就血吸虫所毁灭我们的生命而言,远强于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期刊
红色文化是在我国革命实践中形成的,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一种特色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蕴含红色文化的经典文艺作品大量涌现,人们喜闻乐见的红色经典曲艺作品亦不在少数,如快板书《劫刑车》、京韵大鼓《韩英见娘》等。在今天的曲艺创演中,红色题材也是长盛不衰的表现对象。令人忧虑的是,在充斥著古装剧、宫斗剧,明星八卦娱乐至上的当下,具有真正的革命情怀、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红色题材文
期刊
地方文化馆扎根于一方水土中,在发挥培育艺术人才、创作艺术新品、丰富群众文娱生活的功能时,应该充分重视对地域文化的发掘与利用。这不但能进一步“锚定”文化馆的职责,更能推动地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力形成“文化发掘——文艺转化——作品传播——地方知名度提升”良性循环机制。因此,当前地方文化馆应当在发挥地域特色、符合当地审美、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三方面着手,为自己铸造一个与众不同的“有趣灵魂”。一
期刊
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党史中,最值得铭记的当属伟大的长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穿越15个省区,在与自然搏斗的同时更要与反动派军队进行殊死斗争。两年、400多场战斗、平均每3天就有一场战斗,这一个个数字不是墨写的,而是红军英烈的鲜血凝结成的。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红军渡江之前有8万多人,而渡江之后锐减至3万多人,牺牲战士多是14岁至18岁的青少年。红军战士的鲜血染红了湘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