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毒品对人体的危害不言而喻,面对当下日益严峻的毒品犯罪趋势,笔者认为遏制毒品犯罪的基础性措施是从青少年做起,从预防做起,做好青少年的毒品预防实务工作。松江区作为上海西南部传统宜居地区,青少年人口基数大,进行以预防为主的毒品预防实务工作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对上海市松江区青少年毒品预防工作实践初步分析青少年染毒原因、毒品预防工作中的问题及提出合理的建议机制,以期推动我国禁毒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青少年; 毒品预防 ; 预防机制
到目前为止,上海市吸毒人群在总体上减少,但是35岁以下吸毒人群仍占具重要比例,吸毒人群低龄化显著。毒品对人体的危害不言而喻,彻底遏制住毒品滥用的基础性措施则是从青少年做起,从预防做起,严格把控对青少年毒品预防实务工作的落实,加强预防工作的扎实拖进,让下一代青少年不染毒。
一、上海市松江区青少年毒品预防实务工作开展必要性
众所周知,上海最大的大学城——松江大学城是现为止中国规模较大的大学园区。大学城学校众多,人流量大,鱼龙混杂,为贩毒吸毒者提供了较为安全的吸毒场所,而松江区作为上海西南部人口聚居地,青少年人口基数大,进行以预防教育为主的毒品预防实务工作刻不容缓。
二、浅析青少年毒品滥用的诱因
(一)家庭环境下—青少年极易受家庭环境负面影响
青少年在成长发育阶段,在家庭中生活时间长,行为习惯、思想意识等方面受家长、亲朋好友之间的影响大,有些家庭淡视毒品问题,未作出正确的引导作用,青少年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时期,由于其盲从心理与好奇较强,其易受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若家庭成员为成瘾者,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可能导致该家庭青少年误入歧途。
(二)社会环境下—新型毒品层出不穷、毒品贸易隐蔽性高
近年来,除了鸦片、大麻、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外,冰毒、摇头丸、K粉等新型毒品不断渗透进生活中,他们外表极具欺骗性,像糖果、像饮料甚至像树叶。松江区人口流动量大,外出务工人口较多,且由于大学城中存在大量的外国留学生,毒品极易流入。在一些娱乐场所中,青少年对毒品的防范意识较低,不易辨别毒品,很容易受到诱导,认为其只是普通的零食、饮料,在使用后带来的兴奋感、愉悦感,使原本抵抗力、控制力低的青少年无法控制自己,而产生药物依赖。
通过网上交易或快递、邮递等方式實施犯罪成为新动向。有的毒贩将毒品伪装成普通货物或商品,通过快递的方式运送毒品,或通知对方通过收取快递的方式取得毒品。在青少年人人拥有手机的当下,便捷的毒品贸易方式大大提升了毒品获得的隐蔽性与便利性。
(三)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弱、辨别能力低下
青少年戒备心低、辨别能力弱,很容易被别有居心的毒品贩子利用。且随着上海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娱乐风气的腐化,青少年个人可使用资金增加,更不计后果的寻找新鲜感与刺激感,特别是未接受到高等教育的青少年,缺乏有力的约束和经常性的教育,很容易在一些娱乐场所接触到违法的毒品贸易圈,并被深深吸引住。且青少年一旦吸毒成瘾,很容易进入到一个不被社会所接纳的隐蔽世界,与毒品同流合污,无法自拔。
三、提升实务毒品预防工作效率的工作机制
(一)建立家庭为主体的教育模式
从社区、工作单位、学校三个方面入手,建立覆盖全部居民的禁毒预防阵线,加强家庭教育。一方面,在没有沾染毒品的家庭,加强预防教育,不仅要增强成人们对其子女预防染毒的意识,更要教会其处理子女误入歧途的紧急情况,正确引导未成年子女看待毒品问题的心态。另一方面,在具有成瘾者的家庭中,要减弱成瘾者与家庭成员的隔阂,引导其正常的回归社会,面向家庭中的青少年,更不能放任自由,要加强思想教育,且避免其接触到毒品交易渠道,以免被骗上当。
(二)建全政府、司法机关、志愿者联动机制
加强政府、司法机关、志愿者组织的资源共享,在实践调研中,不难发现,当下松江区毒品预防宣传工作中出现了分布不均的问题,即城区重复宣传率高,边缘地区宣传力度小,很容易让毒品问题在这里滋生发芽。因此,应构建高效联动机制,合理分工,促进毒品预防工作“网状”落实,提升全体居民的禁毒意识。
(三)创新毒品预防工作宣传方式
不断创新多元禁毒宣传教育模式,以课程、志愿服务、文创设计、微电影、素质拓展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针对不同年龄层级的受众群体,开展方式各异的宣传方式,结合互联网技术,寓教于乐中提升居民的禁毒意识。当前,上海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政法学院等高校已经成立了专门的禁毒宣传志愿服务团队,以更加新颖的宣传模式,提升城市居民的禁毒参与感和收获感,成效显著。应以此为典型示范,推动毒品预防宣传方式更高效、新颖,宣传范围更广泛,宣传主体更普遍,共同打赢毒品预防战争。
参考文献:
[1]王小华.背景下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研究 [J]法制博览2018(05)
[2]米雪娇.浅谈当前大学生禁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青年时代2017(09)
[3]包 涵.当前对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的模式与缺陷——以北京市禁毒宣传教育为视角[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4(05)
关键词:青少年; 毒品预防 ; 预防机制
到目前为止,上海市吸毒人群在总体上减少,但是35岁以下吸毒人群仍占具重要比例,吸毒人群低龄化显著。毒品对人体的危害不言而喻,彻底遏制住毒品滥用的基础性措施则是从青少年做起,从预防做起,严格把控对青少年毒品预防实务工作的落实,加强预防工作的扎实拖进,让下一代青少年不染毒。
一、上海市松江区青少年毒品预防实务工作开展必要性
众所周知,上海最大的大学城——松江大学城是现为止中国规模较大的大学园区。大学城学校众多,人流量大,鱼龙混杂,为贩毒吸毒者提供了较为安全的吸毒场所,而松江区作为上海西南部人口聚居地,青少年人口基数大,进行以预防教育为主的毒品预防实务工作刻不容缓。
二、浅析青少年毒品滥用的诱因
(一)家庭环境下—青少年极易受家庭环境负面影响
青少年在成长发育阶段,在家庭中生活时间长,行为习惯、思想意识等方面受家长、亲朋好友之间的影响大,有些家庭淡视毒品问题,未作出正确的引导作用,青少年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时期,由于其盲从心理与好奇较强,其易受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若家庭成员为成瘾者,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可能导致该家庭青少年误入歧途。
(二)社会环境下—新型毒品层出不穷、毒品贸易隐蔽性高
近年来,除了鸦片、大麻、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外,冰毒、摇头丸、K粉等新型毒品不断渗透进生活中,他们外表极具欺骗性,像糖果、像饮料甚至像树叶。松江区人口流动量大,外出务工人口较多,且由于大学城中存在大量的外国留学生,毒品极易流入。在一些娱乐场所中,青少年对毒品的防范意识较低,不易辨别毒品,很容易受到诱导,认为其只是普通的零食、饮料,在使用后带来的兴奋感、愉悦感,使原本抵抗力、控制力低的青少年无法控制自己,而产生药物依赖。
通过网上交易或快递、邮递等方式實施犯罪成为新动向。有的毒贩将毒品伪装成普通货物或商品,通过快递的方式运送毒品,或通知对方通过收取快递的方式取得毒品。在青少年人人拥有手机的当下,便捷的毒品贸易方式大大提升了毒品获得的隐蔽性与便利性。
(三)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弱、辨别能力低下
青少年戒备心低、辨别能力弱,很容易被别有居心的毒品贩子利用。且随着上海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娱乐风气的腐化,青少年个人可使用资金增加,更不计后果的寻找新鲜感与刺激感,特别是未接受到高等教育的青少年,缺乏有力的约束和经常性的教育,很容易在一些娱乐场所接触到违法的毒品贸易圈,并被深深吸引住。且青少年一旦吸毒成瘾,很容易进入到一个不被社会所接纳的隐蔽世界,与毒品同流合污,无法自拔。
三、提升实务毒品预防工作效率的工作机制
(一)建立家庭为主体的教育模式
从社区、工作单位、学校三个方面入手,建立覆盖全部居民的禁毒预防阵线,加强家庭教育。一方面,在没有沾染毒品的家庭,加强预防教育,不仅要增强成人们对其子女预防染毒的意识,更要教会其处理子女误入歧途的紧急情况,正确引导未成年子女看待毒品问题的心态。另一方面,在具有成瘾者的家庭中,要减弱成瘾者与家庭成员的隔阂,引导其正常的回归社会,面向家庭中的青少年,更不能放任自由,要加强思想教育,且避免其接触到毒品交易渠道,以免被骗上当。
(二)建全政府、司法机关、志愿者联动机制
加强政府、司法机关、志愿者组织的资源共享,在实践调研中,不难发现,当下松江区毒品预防宣传工作中出现了分布不均的问题,即城区重复宣传率高,边缘地区宣传力度小,很容易让毒品问题在这里滋生发芽。因此,应构建高效联动机制,合理分工,促进毒品预防工作“网状”落实,提升全体居民的禁毒意识。
(三)创新毒品预防工作宣传方式
不断创新多元禁毒宣传教育模式,以课程、志愿服务、文创设计、微电影、素质拓展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针对不同年龄层级的受众群体,开展方式各异的宣传方式,结合互联网技术,寓教于乐中提升居民的禁毒意识。当前,上海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政法学院等高校已经成立了专门的禁毒宣传志愿服务团队,以更加新颖的宣传模式,提升城市居民的禁毒参与感和收获感,成效显著。应以此为典型示范,推动毒品预防宣传方式更高效、新颖,宣传范围更广泛,宣传主体更普遍,共同打赢毒品预防战争。
参考文献:
[1]王小华.背景下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研究 [J]法制博览2018(05)
[2]米雪娇.浅谈当前大学生禁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青年时代2017(09)
[3]包 涵.当前对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的模式与缺陷——以北京市禁毒宣传教育为视角[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