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题片脚本的创作准备及撰写技巧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douq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专题片脚本的创作起点在哪里?是在你置身书桌前,拿起笔的那一刻吗?肯定不是。笔者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文字脚本的创作在记者尚未与片子主人公谋面前就已经开始了。脚本撰写者在撰写前把准备工作做得充分了,才能让撰写的过程得心应手,进而为整部片子的拍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那么,对于人物专题片脚本的创作,我们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又应该掌握哪些相关技巧呢?
  收集好“备料”数量
  脚本撰写好比做菜,可分为备料、烹炒和调味三个阶段。
  备料,即脚本创作的材料准备阶段。这个阶段需要创作者拿出一些“实际行动”来,只有多与片子主人公及相关人员沟通,才能抓到更多的第一手资料;也只有做到“多、准、深”,才能保证原材料的质量,而原材料的质量又决定着整部片子质量的优劣。这就好比做饭,即使是一位烹饪大师,你不给他准备像样的食材,他也做不出可口的美食。
  备料最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大量收集素材。对于撰写者而言,只有大量地摄入信息,才能产生理性的深入思考。因此,我们必须在撰写前尽可能收集更多与拍摄对象有关的文字、影音、图像等材料,并要从各种途径反复了解拍摄对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干了哪些事儿。我们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理解、梳理和总结,就能了解到主人公具备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应从哪几方面去塑造他的品格,片子最理想的切入点在哪里,采用什么样的叙述方式,追求什么样的风格,还有什么重要的细节应该体现,等等。编导只有大量地占有更多感性材料,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对整部片子的创作有一个通盘梳理和基本构想。
  其次,撰写者必须在访谈前拟列一个采访提纲。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拟列提纲的过程,其实就是我们把创作构想转变成一个具体的有形的创作方案的过程。通常情况下,人物的采访提纲应该做得尽可能细致,因为只有问得更细,才有可能寻找到深化主题的“神来之笔”。在撰写人物专题片《大山深处石墨香》的文字脚本时,我们对主人公的提问一共有二十多条。比如,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什么?你觉得在你的工作领域里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哪些个性和素质是必须的?你渴求什么样的成功?等等。还有一些细节问题,如你平时有什么爱好,你最喜欢什么颜色、听什么歌、喜欢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等等。需要说明的是,也许有些资料对记者来说可能根本就用不上,但是却有了解的必要,了解得越多越全面,就会对这个人的精神层面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最后,是要重视撰写脚本前与主人公进行的第一次访谈。访谈未开始时,受访者可能会有些紧张,需要记者与之适当沟通,制造轻松的气氛。待取得信任、消除隔阂后,受访者的话匣子就很容易打开了,一般都会侃侃而谈,面部表情也会变得很传神。这时,摄像师就要伺机进行全程拍摄,不去惊动受访者。而此时的摄像记录还有两点好处:一是录声音,待日后整理文稿用;二是录同期,待日后选择使用。前者的好处在于可以反复观看,全程关注受访者的表情与声调,且内容不会有遗漏;后者的好处在于我们可以在受访者的讲述中,捕捉其最本真、最出彩的话语作为同期。不过,在具体操作时,还要注意采访背景的选择。笔者认为,同期声应尽量在受访者的自然谈话中截取,抓拍也好,“偷拍”也罢,尽量一遍成,切忌摆拍,更忌记者写好词让受访者在摄像机前反复“背诵”。 不难想见,一个问题提问多遍,回答多遍,都是无趣的,像泡茶一样,遍数多了,味道就淡了。
  把握好“烹炒”火候
  脚本创作的“烹炒”阶段,就是指脚本的实施阶段。这个阶段要注意投放材料的次序,同时也要把握好“火候”,这些都会对这道“菜”的最终味道产生影响。
  首先,脚本撰写人要调整好自身状态,必须要有了感觉才能进入写作。采访归来,脚本的创作进入实施阶段,这时候还不宜立即投入写作,应反复观看素材,并对同类优秀作品多加观摩,少写多想,逐渐调整自身的写作状态,积累自己的情绪,寻找激情与灵感。
  其次,撰写者要带着“画面”去写解说词。我们都知道脚本的创作不单指解说词的创作,而是创作包含声音、画面在内的整个节目的架构。影视表现的基本手段是视听语言,解说词是否写得好,要看它能否很好地与画面紧密配合。具体创作脚本时,要将声画分开,但头脑中要带着画面。有些初写脚本的人先写出一份解说词,然后按解说词的要求去找与之配合的画面,这样写出来的解说词往往完整连贯,独立成章,却没给其他表达方式留“后门”。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也不符合影视规律。这种为解说配图的稿本,其画面结构必然紊乱,支离破碎,没有表现力。
  再次,要注意解说词应是对画面的有效解说。在节目编辑中,画面与解说是各司其职、互相配合的。其中画面是基础,是第一位的,电视片可以没有声音,却不能没有画面,没有画面,电视就不复存在了。在电视片中,需要表现的内容信息,画面是优先的、主要的表达方式,能够用画面表现的尽量用画面表现,要善于使用画面讲故事,提高画面自身的叙事能力;只有在画面表现不了或表现不好时,再考虑使用解说词。因此,解说词的创作绝不仅仅是对画面的重复和强调。
  最后,要重视片子头尾的处理。“织衣织裤,贵在开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脚本的开头结尾至关重要。开头就是定调,它决定了专题片的风格与走向,是需要创作者煞费苦心、认真对待的。正所谓“万事开头难”,用什么方法切入,怎样精彩亮相,任何时候都是对创作者创作水平的一次严峻考验。电视脚本开头就像一本连环画的首页,一定要用设计最新颖、画面最优美的那页来吸引眼球,把最新鲜最生动的信息置顶,才能得到人们的关注。开了好头,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结尾的形式很多,宜顺势而定。
  控制好“调味”浓淡
  脚本创作的“调味”阶段,也就是脚本的修改阶段。修改本身亦是对整部片子脚本的一个梳理过程,只有做到浓淡相宜,这个脚本才算是成功的。
  人物专题片的脚本首要的品质就是真实。当前有很多人物专题片,其真实性毋庸置疑,但可信度却不高,这是为什么呢?曾经有一位同行拍了一个片子,拿来给笔者看,希望笔者能给他提些修改意见。片子讲述的是一个村支部书记十几年来一心一意为群众做服务工作,并使贫穷村转变成富裕村的故事。老支部书记的先进事迹没的说,故事性也挺强。不过整部片子十有八九都是老支部书记本人和家人在出同期,一面之词、自说自话的表现方式不免让人置疑故事的真实性。实际上,人物专题片要用多层面、立体化的方法来塑造人物,矛盾双方不能“缺项”。再有,就是要讲究画面的真实,站在今天的节点上,尽管可以采用补拍、情景模拟等手法追述往事,但相对而言,原始的资料才最宝贵,无论它时间长度多么短暂、拍摄手法多么业余,它都是具备相当力量的,它的力量就在于更真实可信。
  另外,我们在撰写稿本时还要注意多使用平实的语言。人物专题片解说词是“说”出来的,讲述的对象是人,因此就必须让观众从解说词中“闻”到生活和情感的气息。初稿完成以后,撰写者还应该尽可能多“说”几遍,要把书面语言、生僻词语和华丽辞藻统统去掉,换成平实的、生活化的语言,让观众一听就知道讲的是什么意思。总之,做菜要讲究用料、烹炒和火候,写专题片脚本,也要讲究选材、结构和创意。没有好食材、好手艺做不出好菜;没有好素材、好思路也写不出好脚本。
  (作者单位为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委组织部)
其他文献
党员教育电视片创作的基本要求  1. 内容和形式要求  一部优秀的党员教育电视片是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党员教育电视片内容要真实生动,主题鲜明,形式活泼,节奏明快,通俗新颖。结构要严谨细致、逻辑严密,访谈、讲故事、介绍背景的镜头、画面组接和解说要自然流畅。形式要力求创新,充分运用各种影视手法,力求达到形象生动,有较强的可视性。  不同类型的党员教育电视片有不同的要求。纪录(专题
期刊
滕州市在大学生村官工作中,先后选聘了615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以培养熟悉农村基层、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后备人才为目标,滕州市超前谋划,出台了一系列激励和保障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政策措施,建立起大学生村官的党政干部选拔培养链,铺就了一条大学生村官的成才之路。  同期:新成立的班子和党委政府将是你坚强的后盾,只要你想干、敢干,(就)没有什么干不成的。  为探索发挥大学生村官作用的有效途径,给大学生
期刊
笔者在下基层调研时,不少管理员反映说现有的培训项目和内容无法满足工作发展的需要,集中培训难以做到常态化,跟班学习、实地指导的机会又相对有限,管理员想为自身“充电”却难觅“电源”。这一问题已成为制约远教人才队伍建设的瓶颈。  如何为站点管理员找到授业解惑的“老师”呢?笔者认为不妨将远程教育为我所用,在远教平台上开设“远教业务培训”课件专题,这样既方便管理员开展经常性、针对性的学习,又能通过开发培训课
期刊
哈尔滨市阿城区素有“上京会宁府”之称,历史在这里交汇了女真族与金朝的时空脉络,并赋予这片丰饶之地浓厚的文化底蕴。如今,阿城区紧密结合区情,打造了以农技课堂、医疗课堂、金史课堂为主的三大特色远教课堂,赢得了全区党员群众的普遍欢迎。远程教育平台俨然成为党员干部学习的“加油站”、干部群众交流的“新沙龙”、党员群众致富的“助推器”。  自2013年阿城区开展“农技专家进乡村,远教课堂进万户”农技下乡惠农系
期刊
为推动全市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升级工作,切实发挥党员电教与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辐射作用,安徽省明光市多措并举,整合重组各项设施,全面助推远教设备升级,一点多用,共建共享,将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进一步打造成为村级农村党员教育和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教育示范点,受到了基层党员群众的普遍欢迎。  调查摸底,设备添置“三选一”。针对全市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有关设备老化或对电脑、数码相机等新设备的需求,
期刊
近年来,笔者到基层采访,结识了不少地方选树的远教学用典型。这些典型中的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点:属于农村正在或者已经富起来的一部分人。诚然,致富能人是远程教育工作“让农民长期得实惠”这一宗旨的最直观体现,基层为了展示远教工作取得的鲜活成果而重点选树这类典型也无可厚非。不过,这些致富能人是否真正享受过远程教育带来的实惠呢?他们在被选树为学用典型后又是否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呢?恐怕答案并不完全是肯定的。因为
期刊
素有“明皇故里”之称的安徽省明光市钟灵毓秀,历代英才辈出。不过,如今的明光市党员电教中心却是“小字辈”当家。2013年9月,三个85后组成了新的明光市电教中心团队。“小字辈”能干啥?外人不免怀疑。可这三个“小字辈”却不这么想:啥本事不都是学出来的嘛!这不,才一上岗,电教中心就来了任务,要拍一部专题片。三人就此约定,以一月为期分工学习,必须如期掌握拍摄本领,做好制片工作。  “挤”出来的“剪功”  
期刊
一个人的夜晚,这个年轻的姑娘总喜欢仰望星空,她觉得漫天闪烁的繁星像极了村里人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回想着一天忙碌的远教工作,她便用这点点星光鼓励自己收起疲惫、继续前行。她,就是被评为2013年安徽省优秀大学生村官、远教站点管理员标兵的朱晓莉。  始于路边的灵感  大学时期就一直担任学生干部的朱晓莉,一来到当涂县姑孰镇灵墟村,就下定决心要在这片土地上干出点名堂来。初夏的一天,在从远教站点回宿舍的路上,晓
期刊
在雄鸡版图的尾雉,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的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是祖国的边防重镇、通往中亚的西大门。这片生生不息的古老大地上的人们,在党中央送来的远程教育春风吹拂下,正走向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的小康生活。听,那悠扬的歌声唱道:“美丽的吉木乃,我的家乡,草原辽阔,牛羊肥壮,牧歌悠扬,茶浓肉香……冬不拉弹唱着草原民族的幸福吉祥!”  舞美茶香歌声扬  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一座哈萨克族风情特色的毡房里飞出
期刊
专题片的口语化,顾名思义,就是在片中运用生活化、通俗易懂的语言叙述或解说,形成一种特定的语言风格。专题片口语化能够摒弃刻板的书面用语,从而使人物显得和蔼可亲,消除观众与题材的距离感,更便于观众迅速进入片子的情境,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好感。  自然天成循规律  专题片中口语化的应用绝非是信手拈来,也需要遵循相应的艺术原则,做到当用则用,这样才能使口语化真正为全片服务。  与片子风格相适应。并不是所有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