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书目中文论、史评著作的著录与迁移

来源 :北京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cb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论著作在唐代书目中依附于总集类,至北宋书目中始以文史类的设立而宣告独立,但文史类中多数仍杂有史评著作,造成史部与集部著录标准的混淆.袁本《郡斋读书志》则取消文史类,将其文献分置史评类与别集类.从书目类别发展来看,晁公武对文史类的取消似乎是一种倒退,但史评类的设置却又是对文史类类名与文献著录不合理的有力修正.事实上,《郡斋读书志》有着动态发展的成书过程,文史类的取消只能代表此目初期的部类设置理念,后期衢本《郡斋读书志》对文说类的设置才真正使文论著作得以独立.与此相随,从强调类例到强调评论得失的著录标准的变化,也反映出校勘学背景下刊误之作的发展趋势.
其他文献
人民主体性是社会发展的元价值,人民主体性发挥与协商民主实践存在着天然联系,现代协商治理方式对人民主体性发挥有着突出的功能效应.协商治理实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单项推进就可以一蹴而就的,必须要有基本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条件支撑.物质性贫困与治理性困境在彝区贫困农村有着深刻的共生逻辑关系,四川省凉山州在强力推进脱贫攻坚进程中,将治贫的精准方略内化于治理的变革之中,形成了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局面,开启了新的物理空间形态和新的社会空间形态,既取得了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性胜利,也赢得了治理
“十四五”开局之年,成都市郫都区构建绿色生态网络,探索构建公园城市高质量建设和城乡融合多维度表达的新范式,实现城乡发展要素形态文化有机融合,营造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生态场景相构、城乡环境区位经济社会文化相融的复合系统,是成都美丽宜居公园城市高质量建设的重要举措.郫都区全面推行“两拆一增”促进“两山”互动转换,建立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推进绿色生态价值转化,促进了新时代城市文明观、发展观、民生观、人文观、生态观等价值观的同步融合和共生发展,为成都城乡融合试验区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认识近代民族学学科的发展过程、主要路径及其表现的一些趋向,探究影响其迅速发展的因素,对理解外来知识进入中国的过程及其与本土文化的互动关系十分有益.近代中国在国际秩序的空前变革中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民族研究的认识、路径等内容发生了新变化.清末分科治学推进了民族学在中国的不断发展,同时民族学的发展也受到西学传播、留学生归国及时势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在民族研究的发展路径上,历史性是民族研究的重要根基,民族田野调查是民族研究的基本方法,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是民族研究的突出特征.民族研究实践的本土化、中国化趋势
九一八事变后,各种研究国际问题尤其是中日关系的团体次第成立,相关的政论学术期刊也纷纷创办.中国政治学会成立后召开的前两届年会均就中日关系与外交政策进行讨论,并将研究结果秘密提供给蒋介石和国民政府作为决策参考.与此同时,周鲠生、钱端升、徐淑希、张忠绂等中国政治学会的重要成员也在《外交评论》等刊物上发表对日言论.无论是秘密建言还是公开议论,都告诫国民政府在对日交涉问题上不要一味妥协,应明确解决条件,同时要注意联络苏联,尽可能地利用国联的力量,以形成对日牵制的局面,并致力于发展自身的实力.学者们基于维护民族国家
2020年学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视域十分广阔,不仅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思想资源,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中获取思路启示,而且积极回应思想政治实践工作对方法的呼唤,探索了疫情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及其适应性,乃至从跨学科的视野探索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新领域.一些富有新意的方法探索,比如,注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和说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修辞”、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贯通起来以纾解教育对象思想困惑的“思想咨商”、意在验证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实验思政”等受到学界的特
颠覆性程序辩护指程序违法极为严重和明显从而足以对案件结果产生重大影响的程序性辩护.管辖异议是常用的程序辩护手段,有成为颠覆性程序辩护的可能,尤其是地域管辖异议.程序辩护即坚守程序正义,立法者和司法者应当扩大程序辩护的空间而非封堵之.立法应更明确地规定程序严重违法的表现、后果及救济途径,尤其需尽快确立和完善管辖异议制度.
将生育动机划分为对生育重要性的认知、生育信心水平和生育准备程度三个维度,设计生育动机量表.以已婚未育青年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该群体生育动机的三个维度相对均衡,其中生育信心水平最高,对生育重要性的认知居中,生育准备程度最低;男性已婚未育青年的对生育重要性的认知显著高于女性已婚未育青年,但二者在生育信心水平和生育准备程度方面差异不明显;随着年龄增长,已婚未育青年对生育重要性的认知和生育准备程度都有显著提高,但生育信心水平出现下降;随着受教育程度提高,已婚未育青年对生育重要性的认知、生育信心水平、生育准备程
在前现代范式下,宗教为法律提供合法性来源.基于理性化和宗教世俗化的现代法律范式自17世纪产生以来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后传统(后形而上学)”法律的合法性何以可能?哈贝马斯拒绝将“后传统社会”法律还原为政治权力或道德的两种解决方案,并重点批判了第三种方案即将法律的合法性基于合法律性之循环论证的困境.为了解决后者的缺陷,他提出了世俗社会法律与宗教关系的模式——法律商谈理论,认为合法律性可以基于商谈原则使法律合法化.但法律商谈理论将法律的合法性基于商谈程序,也未能使法律充分合法化,因为其最终退回到一种类似于宗教
在全面推进“四史”学习教育之际,秉持现象学“回到事物本身”的思维态度,有必要运用其“意向反思”方法对高校德育进行全方位的教育现象学反思.反思结果表明:我国高校德育存在三方面的“倾向性”,即德育理念的理性主义和工具主义倾向;德育实践的认知主义和形式主义倾向;德育话语的权威主义和思辨主义倾向.为此,必须要着力推进高校德育“回到生命本身”“回归生活本身”“落到教育情境中去”.唯有如此,高校德育才能找回“初心”,更好地发挥其“立德树人”的作用.这既是教育现象学对高校德育改革的基本启示,更是遵照“四史”学习教育活动
实践共同体理论强调共同体是在持续的意义协商中建构起来的社会关系.借助该视角对中小学教师与家长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日常沟通情况和身份建构问题.研究发现:家校相处缺乏深层意义协商;对彼此的刻板印象限制了家校对合作的想象;教师单方把控力量集结,使“合作”沦为“家长配合”.究其原因,首先,学校制度安排挤压了情感互动空间,限制了家校双方的身份意义;其次,尊师传统强化了家长对教师权威的信奉,滋长了现代教师专业主义;此外,技术媒介仅为强势的校方所用,没有成为促成家校共同体的力量,并可能强化刻板印象.建构家校共同体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