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文承载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品读古文能让我们穿越古今知晓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参透沧海桑田的巨变,领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另一番风景。古文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占有很大的分量,近年来,古代文化敞文在全国各地的中、高考试卷中频频出现,这表明古文阅读在中学语文学习中的分量。为了让大家轻松自如地读懂古文,理解其所含之意,我特地总结、归纳了古文阅读中常见的部分虚词,并对其用法做了详细的讲解,以飨读者。
则
一、作名词,可理解为“准则”“法则”。如:
愿依彭成之遗则(《离骚》)
二、作动词
1.效法。如:
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史记·周本纪》)
2.乃,是,就是。如:
此则寡人之罪(《勾践灭吴》)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项脊轩志》)
三、作连词
1.表承接,可译为“就”“便”“原来是”。如: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勾践灭吴》)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师说》)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
2.表转折,可译为“然而,却”。如:
他植者则不然(《种树郭橐驼传》)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3.表假设,当用在前一个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设…‘如果”,用在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的结果,可理解为“那么”“就”。如: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4.表选择,可译为“就是”“或”。如:
非死则徒尔(《捕蛇者说》)
四、作副词
1.表示限于某个范围,可译为“只…‘仅”“才”。如:
及曰中,则如盘盂(《两小儿辩曰》)
2.表示估计,可译为“或许”“也许”。如: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之
一、作动词,“往”“到……去”。如:
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五人墓碑记》)
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二、作代词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们)”“她(们)”“它(们)”。如:
子犯请击之(《烛之武退秦师》)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
2.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为“此,这,这里”。如: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宫赋》)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三、作助词
1.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修饰,可译为“的”。如:
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
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2.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如: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逍遥游》)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3.宾语前置的标志,用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如: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勾践灭吴》)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4.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词尾,凑足音节,无意义。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与
一、作动词
1.给予,授予。如: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人,公与之饩(《勾践灭吴》)
2.结交,参与。如: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赞许。如:
仁陷于愚,固君子所不与也(《中山狼传》)
朝过夕改,君子与之(《汉书·翟方进传》)
4.帮助。如:
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战国策·齐策一》)
二、作连词,可译为“和”“与”“同”。如:
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蜩与学鸠笑之(《逍遥游》)
三、作句末语气助词,同“欤”,表示感叹或疑问,可译为“吧”“吗”。如:
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乃
一、作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如: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道士,乃人也(《柳毅传》)
二、作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如: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三、作副词
1.表承接,译为“于是”“便”“就”。如: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
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良乃入,具告沛公(《鸿门宴》)
2.却,竟然。如: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触龙说赵太后》)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3.只,仅仅。如:
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吕氏春秋·义赏》)
则
一、作名词,可理解为“准则”“法则”。如:
愿依彭成之遗则(《离骚》)
二、作动词
1.效法。如:
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史记·周本纪》)
2.乃,是,就是。如:
此则寡人之罪(《勾践灭吴》)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项脊轩志》)
三、作连词
1.表承接,可译为“就”“便”“原来是”。如: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勾践灭吴》)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师说》)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
2.表转折,可译为“然而,却”。如:
他植者则不然(《种树郭橐驼传》)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3.表假设,当用在前一个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设…‘如果”,用在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的结果,可理解为“那么”“就”。如: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4.表选择,可译为“就是”“或”。如:
非死则徒尔(《捕蛇者说》)
四、作副词
1.表示限于某个范围,可译为“只…‘仅”“才”。如:
及曰中,则如盘盂(《两小儿辩曰》)
2.表示估计,可译为“或许”“也许”。如: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之
一、作动词,“往”“到……去”。如:
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五人墓碑记》)
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二、作代词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们)”“她(们)”“它(们)”。如:
子犯请击之(《烛之武退秦师》)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
2.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为“此,这,这里”。如: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宫赋》)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三、作助词
1.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修饰,可译为“的”。如:
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
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2.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如: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逍遥游》)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3.宾语前置的标志,用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如: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勾践灭吴》)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4.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词尾,凑足音节,无意义。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与
一、作动词
1.给予,授予。如: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人,公与之饩(《勾践灭吴》)
2.结交,参与。如: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赞许。如:
仁陷于愚,固君子所不与也(《中山狼传》)
朝过夕改,君子与之(《汉书·翟方进传》)
4.帮助。如:
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战国策·齐策一》)
二、作连词,可译为“和”“与”“同”。如:
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蜩与学鸠笑之(《逍遥游》)
三、作句末语气助词,同“欤”,表示感叹或疑问,可译为“吧”“吗”。如:
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乃
一、作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如: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道士,乃人也(《柳毅传》)
二、作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如: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三、作副词
1.表承接,译为“于是”“便”“就”。如: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
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良乃入,具告沛公(《鸿门宴》)
2.却,竟然。如: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触龙说赵太后》)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3.只,仅仅。如:
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吕氏春秋·义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