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老年人来说,眼睛的任何一个部位发生异常均导致视功能下降或障碍,从而影响生活质量。因此从四五十岁发生老花眼开始,我们对任何一种眼疾都不可掉以轻心。
白内障:老化是最主要原因
关于“老花眼”的预防和保健信息,2007年《新天地》第4期做了比较详尽的介绍。老花眼镜戴了几年之后,不仅看近模糊,看远处逐渐也越来越吃力,越来越不清楚,这可能就是白内障了,白内障简单地说就是水晶体变混浊,而造成视觉模糊。有些人在四五十岁就开始有白内障,这跟先天性的体质有很大的关系。除了老化之外,眼睛受伤如硬物撞击、穿刺伤、高热、电击、化学灼伤都可能造成外伤性白内障。某些细菌、病毒的感染、药物(如类固醇)、糖尿病等也会造成继发性白内障。
多数老年人患白内障病,只是随着年龄器官的衰老而伴随出现的缓慢进行的晶体混浊,称为老年性白内障。据保健专家长期研究和临床实践,以下几招可有效地预防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
1 藏深色眼镜。接受太阳光紫外线照射时间愈长,患白内障的可能性就愈大。外出时戴深色眼镜(或戴檐帽),可使眼睛受到的紫外线照射量大大减少,从而预防白内障的发生。
2 防止脱水。在发生脱水情况下,体内会产生一些异常的化学物质,损害晶状体,导致自内障发生·而对已发生白内障的患者,脱水可使病情加剧。
3 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人眼中维生素C的含量大约比血液中高出30倍,随着年龄的增长,营养吸收功能与代放机能逐渐衰退,晶状体营养不良,久而久之引起晶状体变性。故应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
4 适当服用阿斯匹林。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体内氨基酸水平往往较高,其代谢产物在晶状体沉积,形成白内障。而阿斯匹林可以减慢这一进程,从而可推迟白内障的形成。
视网膜病变:罪魁祸首是高血压
高血压常引起小动脉硬化,严重时可出现视网膜出血或渗出,统称为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如突然感到视物不见或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或眼前有黑影飘动,很可能是发生了视网膜动脉或静脉阻塞,应及时到医院眼科就诊。
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老年人发生单眼或双眼骤盲,多数是由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视网膜对暂时性缺血的耐受时间约为100分钟,因此该病确诊后必须及早治疗,以挽救视力。因此,预防的办法是治疗与控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发病时患眼视力突然下降,但一般不像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时那么严重,有时眼前出现大片黑影遮盖视野。病人视力严重下降,大部分病例出现黄斑水肿,预防该病还是要从控制动脉硬化着手。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后睫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管狭窄或梗塞是本病的常见原因。多发生于老年人、有高血压病史者。常双眼受累,先后发病间隔不一,突然视力减退。本病应尽早治疗,应用皮质类固醇、血管扩张剂等,到了晚期,治疗效果差。
黄斑变性:及早治疗最重要
老年人因脉络膜血管硬化,影响黄斑部的血液供应,使黄斑区的视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退化。因为黄斑区是视觉最敏锐的部位,因而患者可感到明显的视力减退和眼前出现固定的黑影。老年性黄斑变性,是渐进性的,如果不及早接受治疗,治疗就很困难了。有些病人由于黄斑大出血,整个眼睛充血,什么东西都看不见,到最后因出血性青光眼而摘除了整个眼球。以活血祛瘀、改善微循环及能量合剂等药物治疗为主,对荧光眼底造影发现黄斑都有渗漏者,可作小剂量激光治疗。黄斑区新.生血管膜形成、严重影响视力者,可采用手术剥膜。由于治疗不能逆转病变已经造成的损伤,所以只有及时看病,早期发现新鲜小病灶,组织损伤不严重者才可能提高视力。
常见眼疾解析 孟 赢
青光眼:忧伤.暴怒、便秘都是诱因
当眼内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眼角膜发生水肿,整个黑眼珠成雾状、发淡绿色,称为青光眼。青光眼以眼压升高、视神经萎缩及视野缺损为主要特征。
青光眼不是单纯一种眼病,而是包括许多不同情况的一组疾病群。正常眼压对维持眼睛的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但若单纯以眼压测定的平均值为诊断青光眼的标准,可能会造成1/2的青光眼病人漏诊。另外,伴有全身血管性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人群中,患有青光眼的,也占有一定比例,这与全身血管障碍有很大的关系。青光眼还会出现虹视、头痛、眼胀,但出现这些症状不一定就是青光眼,应尽快到医院检查,确定原因。
对于大多数青光眼,眼压升高和视神经的损害并不是同时出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前可以毫无症状,但是在情绪激动、看电影、悲伤、惊恐、失眠或气候突变等情况下,出现虹视、视物模糊、轻度眼痛或眼鼻根部或眼眶部酸痛等症状,经充分休息或睡眠后,一切症状自行消退。而慢性青光眼患者眼压升高是逐渐进展的,没有相应的症状,有的患者病情发展到中晚期,在走路时经常撞人或被人撞倒,常常是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导致失明。
绝大多数青光眼通过药物及手术可得到有效控制,长久保持良好视力。青光眼患者不应悲观,要保持良好的心情,抑郁和暴怒是青光眼的诱发因素。
治疗上应按照医嘱用药和定期随访,不可自己变更用药剂量。在出现视疲劳、眼胀、虹视和眉棱胀痛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重要的是不仅要降低眼压,而且要改善微循环,改善眼部供血。看电视时要打开大灯。同时要尽量避免便秘。不要低着头做事,血涌上头对青光眼患者有害。此外,应注意一些抗青光眼药物有副作用。糖尿病眼部并发症:控制血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上升为最重要的致盲原因之一。由于血糖升高可产生多种眼部并发症,常见的有:
1 眼屈光异常改变。发生远视性屈光不正,且常伴有明显的散光。
2 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还会促使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并使其成熟加快。
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早期,病人有程度不等的视力下降,时轻时重,反复变化。后期视力障碍逐渐加重,直至失明。
糖尿病患者必须先控制血糖,如视力下降应尽早前往眼科就诊。无明显症状者,糖尿病病人应当每半年查一次眼底。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可应用减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有的病例可用机网膜光凝以阻止病情发展。后期可手术治疗。
(责编:孙 展)
白内障:老化是最主要原因
关于“老花眼”的预防和保健信息,2007年《新天地》第4期做了比较详尽的介绍。老花眼镜戴了几年之后,不仅看近模糊,看远处逐渐也越来越吃力,越来越不清楚,这可能就是白内障了,白内障简单地说就是水晶体变混浊,而造成视觉模糊。有些人在四五十岁就开始有白内障,这跟先天性的体质有很大的关系。除了老化之外,眼睛受伤如硬物撞击、穿刺伤、高热、电击、化学灼伤都可能造成外伤性白内障。某些细菌、病毒的感染、药物(如类固醇)、糖尿病等也会造成继发性白内障。
多数老年人患白内障病,只是随着年龄器官的衰老而伴随出现的缓慢进行的晶体混浊,称为老年性白内障。据保健专家长期研究和临床实践,以下几招可有效地预防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
1 藏深色眼镜。接受太阳光紫外线照射时间愈长,患白内障的可能性就愈大。外出时戴深色眼镜(或戴檐帽),可使眼睛受到的紫外线照射量大大减少,从而预防白内障的发生。
2 防止脱水。在发生脱水情况下,体内会产生一些异常的化学物质,损害晶状体,导致自内障发生·而对已发生白内障的患者,脱水可使病情加剧。
3 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人眼中维生素C的含量大约比血液中高出30倍,随着年龄的增长,营养吸收功能与代放机能逐渐衰退,晶状体营养不良,久而久之引起晶状体变性。故应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
4 适当服用阿斯匹林。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体内氨基酸水平往往较高,其代谢产物在晶状体沉积,形成白内障。而阿斯匹林可以减慢这一进程,从而可推迟白内障的形成。
视网膜病变:罪魁祸首是高血压
高血压常引起小动脉硬化,严重时可出现视网膜出血或渗出,统称为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如突然感到视物不见或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或眼前有黑影飘动,很可能是发生了视网膜动脉或静脉阻塞,应及时到医院眼科就诊。
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老年人发生单眼或双眼骤盲,多数是由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视网膜对暂时性缺血的耐受时间约为100分钟,因此该病确诊后必须及早治疗,以挽救视力。因此,预防的办法是治疗与控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发病时患眼视力突然下降,但一般不像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时那么严重,有时眼前出现大片黑影遮盖视野。病人视力严重下降,大部分病例出现黄斑水肿,预防该病还是要从控制动脉硬化着手。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后睫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管狭窄或梗塞是本病的常见原因。多发生于老年人、有高血压病史者。常双眼受累,先后发病间隔不一,突然视力减退。本病应尽早治疗,应用皮质类固醇、血管扩张剂等,到了晚期,治疗效果差。
黄斑变性:及早治疗最重要
老年人因脉络膜血管硬化,影响黄斑部的血液供应,使黄斑区的视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退化。因为黄斑区是视觉最敏锐的部位,因而患者可感到明显的视力减退和眼前出现固定的黑影。老年性黄斑变性,是渐进性的,如果不及早接受治疗,治疗就很困难了。有些病人由于黄斑大出血,整个眼睛充血,什么东西都看不见,到最后因出血性青光眼而摘除了整个眼球。以活血祛瘀、改善微循环及能量合剂等药物治疗为主,对荧光眼底造影发现黄斑都有渗漏者,可作小剂量激光治疗。黄斑区新.生血管膜形成、严重影响视力者,可采用手术剥膜。由于治疗不能逆转病变已经造成的损伤,所以只有及时看病,早期发现新鲜小病灶,组织损伤不严重者才可能提高视力。
常见眼疾解析 孟 赢
青光眼:忧伤.暴怒、便秘都是诱因
当眼内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眼角膜发生水肿,整个黑眼珠成雾状、发淡绿色,称为青光眼。青光眼以眼压升高、视神经萎缩及视野缺损为主要特征。
青光眼不是单纯一种眼病,而是包括许多不同情况的一组疾病群。正常眼压对维持眼睛的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但若单纯以眼压测定的平均值为诊断青光眼的标准,可能会造成1/2的青光眼病人漏诊。另外,伴有全身血管性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人群中,患有青光眼的,也占有一定比例,这与全身血管障碍有很大的关系。青光眼还会出现虹视、头痛、眼胀,但出现这些症状不一定就是青光眼,应尽快到医院检查,确定原因。
对于大多数青光眼,眼压升高和视神经的损害并不是同时出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前可以毫无症状,但是在情绪激动、看电影、悲伤、惊恐、失眠或气候突变等情况下,出现虹视、视物模糊、轻度眼痛或眼鼻根部或眼眶部酸痛等症状,经充分休息或睡眠后,一切症状自行消退。而慢性青光眼患者眼压升高是逐渐进展的,没有相应的症状,有的患者病情发展到中晚期,在走路时经常撞人或被人撞倒,常常是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导致失明。
绝大多数青光眼通过药物及手术可得到有效控制,长久保持良好视力。青光眼患者不应悲观,要保持良好的心情,抑郁和暴怒是青光眼的诱发因素。
治疗上应按照医嘱用药和定期随访,不可自己变更用药剂量。在出现视疲劳、眼胀、虹视和眉棱胀痛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重要的是不仅要降低眼压,而且要改善微循环,改善眼部供血。看电视时要打开大灯。同时要尽量避免便秘。不要低着头做事,血涌上头对青光眼患者有害。此外,应注意一些抗青光眼药物有副作用。糖尿病眼部并发症:控制血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上升为最重要的致盲原因之一。由于血糖升高可产生多种眼部并发症,常见的有:
1 眼屈光异常改变。发生远视性屈光不正,且常伴有明显的散光。
2 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还会促使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并使其成熟加快。
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早期,病人有程度不等的视力下降,时轻时重,反复变化。后期视力障碍逐渐加重,直至失明。
糖尿病患者必须先控制血糖,如视力下降应尽早前往眼科就诊。无明显症状者,糖尿病病人应当每半年查一次眼底。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可应用减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有的病例可用机网膜光凝以阻止病情发展。后期可手术治疗。
(责编:孙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