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方志由资料“正名”为档案是个好主意

来源 :档案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lo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档案管理》2007年第3期刊载的摘自《档案界》网站《建国前的地方志应作为档案管理》一文的意见是正确的,我极为赞成。什么是资料?并无定论。在现代汉语中,“资料”是使用得极为广泛的一个词,如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技术资料、水文资料、图书资料、文献资料、音像资料等。从文件、档案中储存的信息来说,文件、档案也是一种资料,将地方志称为“资料”本来没有什么可非议的。但是,“从档案工作者的习惯用法来说,资料是指不作为档案保存的,提供机关、团体、企业、学校或个人日常工作和学习参考用的一切公开或内部的出版物和文件、档案复制品。”再加之,档案馆终究是以保存档案为主,保存少量“与本馆馆藏档案有关的各种资料”(《档案馆工作通则》第九条)为副。因此,将馆藏地方志“正名”为档案是必要的,对存世不多的旧地方志的安全保护极为有利。
  1998年我写过两篇文章,一是《从中央电视台的“资料”说起》,二是《是“文革资料”,还是“文革档案”?》,最近又写了一篇《应重视档案的收集和“补失”问题》,都是讨论这类问题的。其中最近一文还建议将这类需要“正名”的资料称为“补失档案”。
  按照《档案法》第十、十一条的规定:“应当立卷归档的材料……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移交,”“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定期向档案馆移交档案。”这是形成档案的正常渠道。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许多例外情况,使许多应该归档保存的文件没有归档而散失了,还有许多档案遭受了意外(如各种天灾人祸),这在古今中外是屡见不鲜的。因此,档案收集工作中除了正常的接收工作之外,还有征集工作。按《档案馆工作通则》的规定,档案馆五项工作的第一项就是“接收与征集档案”,并在第十条要求档案馆“加强对历史档案、资料的征集”。也就是说,除了正常渠道形成档案之外,还可以通过例外的、特殊的渠道形成档案。最著名的就是辽宁省档案馆保存的“信牌档”、“屏风档”。根据《辽宁省档案馆指南》说明,它们原为明代辽东察院和山东总督备倭署的文书、档案,作为废纸糊制信牌袋、屏风之用,1948年东北解放后陆续将其揭取下来并修裱、分类整理而成。这样,就挽回和弥补了明代辽东察院和山东总督备倭署流失的档案。还有在各档案馆征集革命历史档案工作中常常能收集到流散在民间的布告、告示一类的文件,它们原来是被印发数百、数千份广贴街上供人阅览,除了它的原稿和一两份样本归档外均不需要归档保存,现在原发文机关的档案中没有被保存下来或残缺不全,这些征集来的历史文件也就成为档案了。
  按照正常渠道形成的档案,根据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档案局1986年发布的《新闻单位宣传报道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第二章归档的范围的规定,包括“本单位编辑出版的报纸和各种有关宣传报道业务的出版物”。各单位编辑出版的图书、报刊等出版物均应有一两份样书、样刊归档保存。如在海宁市档案馆保存的海宁日报社档案全宗中就有1955~1961年全套的《海宁报》和《海宁日报》,在上海市档案局档案全宗中就应有1999年正式出版的《上海档案志》。可是我国的档案馆多数是在20世纪下半叶建立的,保存20世纪上半叶以至更早时期的档案数量极少,因而在各档案馆征集历史档案的同时征集到的图书、报刊以及各种印刷品等历史资料正是档案信息中所缺失的。如海宁市档案馆保存有历史资料《海宁县新志稿》(1948),而在该档案馆中并未保存有1949年前海宁县编志机构的档案全宗。又如青浦县档案馆保存有历史资料《青浦民众》(1933~1949)和《青浦新报》(1941~1948),而在该档案馆并未保存有1949年前的青浦民众报社档案全宗和青浦新报报社档案全宗。上述从非正常渠道收集来的历史资料(因为它们不是立档单位应该归档的原件)作为档案馆缺失档案的补充,“正名”为档案,不是非常合理的吗?
  为了区别来之于正常渠道的档案,我建议将所有来自非正常渠道的档案统称之为“补失档案”,并记录下每一种补失档案的来源信息(类似全宗历史考证),以便必要时可考证其真伪和价值。
  为了节省宝贵的档案保护资源,我主张参照国家档案局1986年发布的《各级国家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各级国家档案馆只将本地、本专业的志书、报刊等历史资料“正名”为档案(即列入“补失档案”中)。
其他文献
[摘 要] 校名是学校办学的深刻思考与表达。基于校名提炼校训的方式,是一种对校训传承与发扬的有益探索。通过遵循历史渊源、渗透德育原则与符合认知规律等方面追溯、解释校名的内涵,发挥校训其“校”的个性功能,在传承文化中彰显“育人”共性,达到“训”本质的发扬。   [关键词] 校名校训;历史渊源;德育原则;认知规律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文化核心,承载着学校的历史,传递着学校的精神,具有时代性、教育性、独
责任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社会主动给予积极作用的精神。责任感要求人们不仅利己,更要利于他人、社会、国家。当自己的利益和国家、社会的利益有所矛盾的时候,要将国家、社会的利益放在首位。有了责任感,人们就获得了勇于向前的动力。中学生核心素养能让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生活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重要能力,而责任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要引导学生增强责任感,提升其核心素养。  一、主题班会
摘要:怎样才能把业务研究类文稿写得深入浅出?要避免两种偏向:既不能简单化,也不能学究化。怎样才能把一个问题谈深说透?也要克服两种偏向:既不能浅尝辄止,也不能贪多求全。怎样才能打开思路,变无话可说为有话可说?要靠变换角度,只要善于变换角度,对问题的认识就深入了,事物内在的信息也就浮出水面了,也自然就有阅读或参考价值了。  关键词:业务研究 文稿写作方法    1 怎样才能把业务研究类文稿写得深入浅出
摘要:现行文件与档案的历史记录性没有本质不同。不应将“制假过程的证明和档案”,与造假分子制造的“假象的证明和档案”混为一谈:也就不能以“档案不能编造”来否定现行文件的“历史记录性”。证据是能够证明真相的事实或材料,并非只能与“权利、义务和责任”挂钩,也就并非所谓半现行文件的专利。为文件划分运动阶段,不能既承认巴思克斯教授定义的文件现行性,又同时采行文件利用率标准,否则会造成逻辑混乱。文件的“线性运
[摘 要] 疫情期间,宅居家中,家长与孩子守望相护,更有利于亲子教育:家长趁此时机更好地教育孩子爱学校爱班级;家长言传身教,引领孩子尊重老师,理解老师;启发孩子敬重父母,体谅父母;鼓励孩子关爱同学,友好相处;激发孩子感悟自己是母亲的“生命”。   [关键词] 关爱;亲子;教育;家长;学生;教师;生态园  因为疫情,今年寒假过得很漫长,学生只好在家中上网课。起初学生新鲜好奇,能积极主动地听课、自习
很多学生在数学答题时如同走进了一座“迷宫”,有老师的提示,就能顺利答题,没有老师的提示,则怎么也无法独立走出这个“迷宫”。如何引导学生掌握答题思路及方法,提高学生独立答题的能力和错题纠错率,防患于未然,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现实问题。  一、巧用对比,理通顺序——走出思维定势的“迷宫”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更需要通过对数学材料的比较、分析,来认识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握知识的来源,理解知识的内在联
沧海一粟:如何搞好档案管理等级认证工作,我认为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其一,要抓宣传,定计划,明确奋斗目标。具体来说,可通过以会代训、专题讲座等方式广泛进行宣传动员,并在调查研究基础上与所辖区域内各级档案馆及有关部门、单位协商。制定档案馆、机关档案室等级认证三年或五年规划,使整个工作做到长远有目标、近期有计划。其二,要抓重点,树样板,建立新模式。具体来说,在档案馆、室等级认证活动中,要坚持点面结
在九朝古都洛阳,洛阳市洛龙区龙城双语初级中学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有口皆碑。近年来,全校师生在胡立松校长的引领下,努力提升办学软实力,精心打造学校硬品牌,如今的龙城双语初级中学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以无穷魅力在洛阳基础教育的高地上纵横驰骋。  胡立松,中共党员,他低调务实、乐于奉献,用力量去点燃诗化的校园,用人格让“师德”二字熠熠生辉,他孜孜不倦的追求使这所学校由默默无闻变成洛阳市“前三甲”学校。  一
摘 要:通过对1996年到2006年档案界公共关系研究论文的定量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其研究现状,得出相关启示。  关键字:档案 公共关系 定量分析    本文从历年发文量、著者合作度、核心著者、期刊分布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对1996至2006年我国档案界公共关系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我国档案公共关系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做出一定的思考,以期对我国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有所启示。    1 资料来源
沧海一粟:看了2006年《档案管理》第2期、第3期先后刊发的刘东斌先生的《档案鉴定——为谁鉴定》和《档案鉴定——由谁鉴定》两篇文章,我很受启发,想到了“档案业务指导应当对谁指导、由谁指导”这一看似很平常的问题。可真要回答。大脑却一片空白。觉得怎么回答都不太合适,深感困惑。特说出来请教大家!也许经过讨论后会得到一些大家相对比较认可的答案,对我们的业务指导实践也许会有一些帮助。  一井水:全国档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