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高中物理教学模式既是对“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的回应,也是解决目前教学实践中所面临困境的现实要求,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创新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创新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 创新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下面从四个方面简要介绍教师应该如何创新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一、创新教学角色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什么知识、如何学习这些知识,都由教师决定,通常是老师先提出问题,自己再亲自把问题解决了,这样在无意之中就把学生放到了“旁观者”“欣赏者”的位置上,使其在课堂上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这显然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创新教学角色,由“教师为课堂主体”转换为“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则成为课堂的设计者、组织者,从而提高物理教和学的效率。比如:针对“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这节内容,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学教材,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亚里士多德为什么认为越重的物体下落的越快”“伽利略如何从逻辑推理的角度证明了亚里士多德观点的荒谬性”“伽利略设计了什么样的巧妙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结论”等这些问题,最后再组织学生发表“学后感应”,在老师的指引下逐步让学生意识到“逻辑推理”和“实验探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自然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创新教学方
法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主要采取讲解的方法给学生传授知识,高中物理的理论知识往往比较抽象,一味地靠老师讲解无法让学生获得准确持久的理解和认识,更为严重的是,长期被动听讲的同学难以养成积“积极、活跃”的行为和思维习惯,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可能被扼杀于此!因此,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由“单纯的讲解”转变为“多种方法綜合运用,优化处理”。由“教师讲,学生听”转变为“讲解、谈话、讨论、练习、实验教学等各种方法综合运用,优化处理”。比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节内容,教师在介绍完中学物理实验测量“瞬时速度”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之后,可以放手让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再对方案进行必要的讨论修正(期间甚至可以边实验边讨论),然后组织学生开始实验,实验完成后还应该引导学生做反思总结。
三、创新教学手段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板书媒介给学生展示教学内容,但是,很多时候板书无法形象直观地把教学内容展示出来,要求学生单纯用想象来“描绘”物理情景显得过于苛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由“传统的板书展示”转变为“融入现代教育技术的多维度立体展示”。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现代教育理所当然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手段,有效利用各种新技术、新产品为教学服务,让多媒体中的画面、声音等资源带给学生视觉、听觉甚至触觉上的立体感受,强化对学生的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比如:“力的合成”这节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生活中体现等效替代思想的实例,如两匹马拉车、两个小孩提水等;在探究力合成的法则时,将多组实验数据利用多媒体同屏展示有利于学生更迅速准确地“发现”规律;在讨论合力大小的变化规律时,如果利用多媒体做出动态展示无疑会使这一难点的理解难度大幅度降低。
以上内容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创新高中物理教学模式,提出了值得重视的“四个转变”。应当指出的是,教学活动中任何“以不变应万变”的想法都是不科学的,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状态的变化,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优化自己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一、创新教学角色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什么知识、如何学习这些知识,都由教师决定,通常是老师先提出问题,自己再亲自把问题解决了,这样在无意之中就把学生放到了“旁观者”“欣赏者”的位置上,使其在课堂上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这显然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创新教学角色,由“教师为课堂主体”转换为“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则成为课堂的设计者、组织者,从而提高物理教和学的效率。比如:针对“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这节内容,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学教材,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亚里士多德为什么认为越重的物体下落的越快”“伽利略如何从逻辑推理的角度证明了亚里士多德观点的荒谬性”“伽利略设计了什么样的巧妙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结论”等这些问题,最后再组织学生发表“学后感应”,在老师的指引下逐步让学生意识到“逻辑推理”和“实验探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自然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创新教学方
法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主要采取讲解的方法给学生传授知识,高中物理的理论知识往往比较抽象,一味地靠老师讲解无法让学生获得准确持久的理解和认识,更为严重的是,长期被动听讲的同学难以养成积“积极、活跃”的行为和思维习惯,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可能被扼杀于此!因此,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由“单纯的讲解”转变为“多种方法綜合运用,优化处理”。由“教师讲,学生听”转变为“讲解、谈话、讨论、练习、实验教学等各种方法综合运用,优化处理”。比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节内容,教师在介绍完中学物理实验测量“瞬时速度”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之后,可以放手让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再对方案进行必要的讨论修正(期间甚至可以边实验边讨论),然后组织学生开始实验,实验完成后还应该引导学生做反思总结。
三、创新教学手段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板书媒介给学生展示教学内容,但是,很多时候板书无法形象直观地把教学内容展示出来,要求学生单纯用想象来“描绘”物理情景显得过于苛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由“传统的板书展示”转变为“融入现代教育技术的多维度立体展示”。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现代教育理所当然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手段,有效利用各种新技术、新产品为教学服务,让多媒体中的画面、声音等资源带给学生视觉、听觉甚至触觉上的立体感受,强化对学生的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比如:“力的合成”这节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生活中体现等效替代思想的实例,如两匹马拉车、两个小孩提水等;在探究力合成的法则时,将多组实验数据利用多媒体同屏展示有利于学生更迅速准确地“发现”规律;在讨论合力大小的变化规律时,如果利用多媒体做出动态展示无疑会使这一难点的理解难度大幅度降低。
以上内容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创新高中物理教学模式,提出了值得重视的“四个转变”。应当指出的是,教学活动中任何“以不变应万变”的想法都是不科学的,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状态的变化,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优化自己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