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鼻镜下不同手术方案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接受鼻镜手术的104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中,56例采用鼻镜下双极电凝治疗者为A组,24例采用鼻镜下鼻中隔矫正术者为B组,24例采用中鼻甲部分切除术者为C组。于手术前统计患者鼻(腔)出血部位,术后结合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标准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比较三组患者术后恢复通气时间、鼻黏膜恢复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比较三组患者出院后难治性鼻出血的复发率,比较三组患者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溢泪、嗅觉减退、鼻腔干燥以及头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三组患者鼻(腔)出血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总有效率为92.9%,B组为95.7%,C组为91.7%,三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恢复通气时间为(2.8±1.4)d,鼻黏膜恢复时间(5.2±1.6) d,术中失血量(40.31±5.57)ml;B组分别为(3.0±1.7)d、(5.5±1.1)d、(68.23±6.42)ml;C组为(2.8±1.1)d、(4.8±1.4)d、(74.24±6.62)ml,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C组(P<0.05),三组术后恢复通气时间、鼻黏膜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结果发现,A组3个月内复发率为12.5%(7例),B组为16.7%(4例),C组为12.5%(3例)。三组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鼻镜下双极电凝治疗术、鼻中隔矫正术及中鼻甲部分切除术分别适用于不同出血部位的患者,三种手术治疗方案均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防止病情复发有着相近的效果,临床可针对患者出血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