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鼻出血患者鼻镜下不同手术方案的效果比较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w9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鼻镜下不同手术方案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

接受鼻镜手术的104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中,56例采用鼻镜下双极电凝治疗者为A组,24例采用鼻镜下鼻中隔矫正术者为B组,24例采用中鼻甲部分切除术者为C组。于手术前统计患者鼻(腔)出血部位,术后结合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标准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比较三组患者术后恢复通气时间、鼻黏膜恢复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比较三组患者出院后难治性鼻出血的复发率,比较三组患者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溢泪、嗅觉减退、鼻腔干燥以及头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三组患者鼻(腔)出血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总有效率为92.9%,B组为95.7%,C组为91.7%,三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恢复通气时间为(2.8±1.4)d,鼻黏膜恢复时间(5.2±1.6) d,术中失血量(40.31±5.57)ml;B组分别为(3.0±1.7)d、(5.5±1.1)d、(68.23±6.42)ml;C组为(2.8±1.1)d、(4.8±1.4)d、(74.24±6.62)ml,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C组(P<0.05),三组术后恢复通气时间、鼻黏膜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结果发现,A组3个月内复发率为12.5%(7例),B组为16.7%(4例),C组为12.5%(3例)。三组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鼻镜下双极电凝治疗术、鼻中隔矫正术及中鼻甲部分切除术分别适用于不同出血部位的患者,三种手术治疗方案均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防止病情复发有着相近的效果,临床可针对患者出血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肋骨隐匿性骨折疑似患者90例,经数字X线摄影均未见明显骨折征象,对其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分别采用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PR)、多平面重建(MRP)、最大密度投影(MIP)四种方法进行图像重建,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例患者经多层螺旋CT图像重建后,共计发现肋骨骨折132处,包括16处完全线性骨折,1
目的通过对临床科室使用成分血情况进行分析,积极推行以成分血品种、血型按一定比例备血,提高备血计划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指导临床科室制定输血方案,科学合理用血。方法回顾性收集2 500例患者使用4 695 U成分血的相关资料,对其所输成分血品种及血型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了解临床科室实际工作中使用成分血品种及血型的分布情况。结果共使用红细胞1 915 U,占40.8%;血浆2 780 U,
目的研究观察痛点阻滞联合膝关节短期制动对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关节疼痛、运动功能的改变效果。方法收集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患者77例,依据患者不同治疗措施进行分组对照研究,治疗A组39例,采取痛点阻滞联合膝关节短期制动方式治疗,治疗B组38例,仅进行常规用药联合局部热敷物理疗法处置。结合VAS疼痛评分观察患者治疗期间关节痛改善情况,应用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观察膝关节运动功能状况,对比治疗效
目的评价不同深度隐裂牙根管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隐裂牙患者根据牙裂纹分为A组(Ⅰ度)、B组(Ⅱ度)和C组(Ⅲ度),每组20例,比较三组治疗总有效率、疼痛发生率、手术成功率。结果A、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0%,疼痛发生率分别为5%、10%,手术成功率均为100%;均高于C组(分别为25%、75%、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根管治疗前对隐裂牙患者进行分类,确定治疗方
目的分析卡马西平与托吡酯单药治疗初诊儿童癫痫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初诊儿童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给予托吡酯单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25);对照组出现轻度不良反应40例,中度不良反应8例,重度不良反应2
期刊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房水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等因素实施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所致白内障患者46例(46眼)为观察组,抽取同期诊治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3例(53眼)作为参考组。均在后期手术过程中进行房水收集做流式细胞术微球阵列法检测细胞因子
目的分析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ESD)治疗胃黏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术后迟发性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78例胃黏膜病变患者均接受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对其完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疗效及术后迟发性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结果ESD术后1年,患者生存率达到100%,病变残留或复发率仅为2.56%,8例术后产生迟发性出血症状,占10.26%;迟发性出血者与无迟发性出血者年龄、术前停止使用抗血栓药物时间、活
目的分析鼻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儿童鼾症患者应激反应及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儿童鼾症患者7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实施腺样体刮除及扁桃体剥离术,观察组实施鼻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统计两组总有效率,并比较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术后1、3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应激反应指标[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硝
目的评估血栓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下肢动脉硬化症患者2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0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注射前列地尔20 μg,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0.5 g血栓通,1次/d, 14 d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记录其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趾肱指数(TBI)与踝肱指数(ABI)。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