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4月29日,“开篇大作——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五十周年纪念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本次盛会展出了大批珍贵的图片和实物,雕塑界泰斗曾竹韶与钱绍武,曹春生、白澜生等著名雕塑家及专家学者欢聚一堂,回顾和见证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在新中国美术史上的艺术价值和重大的历史文化意义。
2008年4月29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开篇大作——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五十周年纪念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拉开帷幕。
当天上午,召开了本次纪念展的专题研讨会,会议由殷双喜博士主持。下午2时30分,人民英雄纪念碑工程参与者、中国当代雕塑界著名艺术家以及理论界权威学者共计50余人佩戴着由主办方专门制作、印有纪念标识的红领巾,齐聚北京画院美术馆前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工程参与者50年后再聚首”活动。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烧鸦片》的主稿艺术家、101岁高龄的中国当代雕塑界泰斗级艺术家曾竹韶老先生亲临现场,与钱绍武、白澜生、曹春生等著名雕塑家欢聚一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工程参与者李祯祥、陈光铭等五十年后再度重逢合影,留下了难忘的历史瞬间。这是纪念碑工程参与者的盛会,也是中国雕塑界的盛会。老人们向观众口述历史,讲解亲身经历,把观众带进了一个零距离历史空间。
这次展览的展品包括图片与实物共计200余件,一大批珍贵的纪念碑工程机密文献图片、原始音像材料、艺术家创作手稿以及浮雕小稿在此首次公开,与纪念碑有关的许多重要文物、文献、影像材料也得到了汇集与整理。其中重点文物主要包括毛泽东手书碑文双钩摹本、负责历史浮雕主稿工作的著名艺术家刘开渠、滑田友等人的雕塑小稿原作,张松鹤的构图草稿原件,建筑师梁思成的设计图纸、已经做成草型最后没有采用的长征题材浮雕《强渡大渡河》、王临乙在建国之初完成的新中国最早的大型浮雕《民族大团结》、几代雕塑家的经典教材《老边头儿像》、工程人员工作证件、雕刻工具等共计30余件,这些珍贵的文物为各地博物馆、档案馆或者私人秘藏多年,经过组织者多方协调征集,首次汇聚面世。其中,1958年5月1日中国邮政发行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首日封与邮票、发表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初中课本等与纪念碑有关的文化产品更加引发了很多观众的时代记忆。
“开篇大作”是这次展览的主题,旨在呈现人民英雄纪念碑在新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为了完美地呈现这个主题,主办方采用了多种手法,一方面把人民英雄纪念碑艺术还原到她的生成过程之中,动态地呈现每一幅浮雕乃至整个人民英雄纪念碑,从讨论酝酿,到设计草稿,再到制作模型,一直到最后落成的过程。另一方面把人民英雄纪念碑艺术放在新中国美术史的大背景之中,呈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艺术地位。作为新中国最早的大型公共艺术,人民英雄纪念碑不仅仅是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工程本身也成就了一大批新时期的艺术家。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工程人员在竣工以后进入了由国家成立的北雕工厂,又参与了北京地区乃至全国的相当一批革命题材的建筑、雕塑工程。通过这些人,人民英雄纪念碑艺术对新中国其它一大批建筑、雕塑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军事博物馆雕塑,农展馆圆雕,还有毛主席纪念堂的雕塑等。
这次展览为今天的人们走近人民英雄纪念碑、重读50年前经典大作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在当今红色激情已成历史往事,高尚伟大淡出价值观念,各色各样的当代艺术争相角逐主流地位的社会现状之下,再来重读革命题材、英雄精神、写实主义,无疑,纪念碑不应该因为她的政治主题而被否定,而时代所要求的创新精神同样也并不等同于否定传统,民族的发展不能建立在文化的真空之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艺术风格取向体现了一个民族对待自己传统的态度:继承传统,发扬创新,这也是它为我们当下美术创作所带来的启示。
2008年4月29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开篇大作——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五十周年纪念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拉开帷幕。
当天上午,召开了本次纪念展的专题研讨会,会议由殷双喜博士主持。下午2时30分,人民英雄纪念碑工程参与者、中国当代雕塑界著名艺术家以及理论界权威学者共计50余人佩戴着由主办方专门制作、印有纪念标识的红领巾,齐聚北京画院美术馆前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工程参与者50年后再聚首”活动。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烧鸦片》的主稿艺术家、101岁高龄的中国当代雕塑界泰斗级艺术家曾竹韶老先生亲临现场,与钱绍武、白澜生、曹春生等著名雕塑家欢聚一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工程参与者李祯祥、陈光铭等五十年后再度重逢合影,留下了难忘的历史瞬间。这是纪念碑工程参与者的盛会,也是中国雕塑界的盛会。老人们向观众口述历史,讲解亲身经历,把观众带进了一个零距离历史空间。
这次展览的展品包括图片与实物共计200余件,一大批珍贵的纪念碑工程机密文献图片、原始音像材料、艺术家创作手稿以及浮雕小稿在此首次公开,与纪念碑有关的许多重要文物、文献、影像材料也得到了汇集与整理。其中重点文物主要包括毛泽东手书碑文双钩摹本、负责历史浮雕主稿工作的著名艺术家刘开渠、滑田友等人的雕塑小稿原作,张松鹤的构图草稿原件,建筑师梁思成的设计图纸、已经做成草型最后没有采用的长征题材浮雕《强渡大渡河》、王临乙在建国之初完成的新中国最早的大型浮雕《民族大团结》、几代雕塑家的经典教材《老边头儿像》、工程人员工作证件、雕刻工具等共计30余件,这些珍贵的文物为各地博物馆、档案馆或者私人秘藏多年,经过组织者多方协调征集,首次汇聚面世。其中,1958年5月1日中国邮政发行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首日封与邮票、发表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初中课本等与纪念碑有关的文化产品更加引发了很多观众的时代记忆。
“开篇大作”是这次展览的主题,旨在呈现人民英雄纪念碑在新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为了完美地呈现这个主题,主办方采用了多种手法,一方面把人民英雄纪念碑艺术还原到她的生成过程之中,动态地呈现每一幅浮雕乃至整个人民英雄纪念碑,从讨论酝酿,到设计草稿,再到制作模型,一直到最后落成的过程。另一方面把人民英雄纪念碑艺术放在新中国美术史的大背景之中,呈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艺术地位。作为新中国最早的大型公共艺术,人民英雄纪念碑不仅仅是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工程本身也成就了一大批新时期的艺术家。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工程人员在竣工以后进入了由国家成立的北雕工厂,又参与了北京地区乃至全国的相当一批革命题材的建筑、雕塑工程。通过这些人,人民英雄纪念碑艺术对新中国其它一大批建筑、雕塑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军事博物馆雕塑,农展馆圆雕,还有毛主席纪念堂的雕塑等。
这次展览为今天的人们走近人民英雄纪念碑、重读50年前经典大作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在当今红色激情已成历史往事,高尚伟大淡出价值观念,各色各样的当代艺术争相角逐主流地位的社会现状之下,再来重读革命题材、英雄精神、写实主义,无疑,纪念碑不应该因为她的政治主题而被否定,而时代所要求的创新精神同样也并不等同于否定传统,民族的发展不能建立在文化的真空之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艺术风格取向体现了一个民族对待自己传统的态度:继承传统,发扬创新,这也是它为我们当下美术创作所带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