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和柬埔寨于1958年建立外交关系后翻开了友好的新篇章。建交之初,柬埔寨即宣布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进入新时代以来,两国高层交往频繁,习近平主席提出“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打造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进一步加强中柬两国政治互信,推进在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的交往与合作。中国连续六年成为柬埔寨最大外资来源国,也是柬埔寨最大的援助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柬埔寨在媒体交往和相互构建影响力方面也日益密切,人民交往更在持续升温,而两国间的互动所带来的传播活动也日益频繁。
柬埔寨媒体生态基本情况
1991年,柬埔寨各方签署了《柬埔寨和平协定》,正式结束了长达20多年的内战,国家重新走向稳定发展,其新闻传播业获得了宝贵的和平生存发展的条件。目前柬埔寨新闻传播业形成了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格局。
1.传统媒体生态
当前,柬埔寨国内存续11种在全国发行的报纸,包括6种英文报纸,3种中文报纸,2种法语报纸,另外还有15种英文杂志。较有影响的是几家国际性的独立大报,即《柬埔寨之光》《金边邮报》《高棉时报》《和平之岛报》等。目前发行较正规、影响较大的中文报纸有《华商日报》和《柬华时报》。①
《柬埔寨之光》创刊于1993年,属于高棉语日报,是柬埔寨国内的主流报纸之一。该报由柬埔寨富商藤博玛(Teng Boonma)和泰国轮回出版集团(Wattachak Publishing Company)联合创办,发行量2万份,收入70%来自广告,读者主要是大学生和政府工作人员。
《金边邮报》(The Phnom Penh Post)由出版商迈克尔·海耶斯于1992年7月在柬埔寨金边创立,是柬埔寨仍在发行的历史最悠久的英文报纸,目前《金边邮报》也出版柬文版。
《高棉时报》(Khmer Times)是柬埔寨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报刊之一,由马来西亚籍媒体人T.Mohan于2014年创办。雇员主要以柬埔寨当地记者为主,同时拥有来自欧美等国家的记者团队,在东南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该报周一到周五每日发行,同时拥有网站、脸书、推特、优兔等新媒体客户端和社交账号。而由外籍新闻业精英所组成的新闻小组则负责新闻采写、编辑以及摄影,并以西方文化的角度来解读柬埔寨当地的社会事件。
《和平之岛报》是1993年由宋玉潘(Thong Uy Pang)复刊的高棉文日报。作为柬埔寨发行量较大的日报,其高棉语网站是柬埔寨最大的门户网站,除了新闻,还提供天气、旅游等生活资讯,风格活泼,面向社会大众。
《华商日报》于1993年由加华集团董事长方侨生创办,这成为柬埔寨内战后第一份华文报刊。随后《柬华时报》等华文报刊纷纷创刊。
柬新社(AKP)为柬埔寨唯一的官方通讯社,成立于1980年。柬新社是柬埔寨信息部下属的四个部门之一,负责传播新闻和信息工作。
目前,柬埔寨共有12个电视台,约60个广播电台。柬埔寨国家电视台成立于1966年,是柬埔寨当时唯一的公共电视台。柬埔寨国家电视台报道的社区新闻非常受欢迎,报道覆盖全国。
福瑞斯新闻(Fresh News)电视台于2014年在柬埔寨首相洪森的支持下成立,CEO为林杰武塔。目前已发展为拥有电视台、新闻网站、在线广播电台、社交媒体等多种传播渠道的传媒集团,是柬埔寨最有影响力的传媒集团之一。
柬埔寨的广播电台主要有蜂巢广播电台、金边广播电台、DAP广播电台、柬埔寨国家广播电台、巴扬广播电台、仙女广播电台、高棉微笑广播电台等。蜂巢广播电台成立于1996年,成立之初开办“高棉人帮高棉人”的节目,以報道贫困人口的生活情况和就业消息为主。②
2008年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柬埔寨国家电视台合作运行的“中柬友谊台”在金边开播,2011年在暹粒开播。“中柬友谊台”每天从早上6时到晚上24时分别用柬埔寨语、汉语普通话、汉语方言潮州话和英语播出节目,内容包括中国资讯、世界新闻、中柬音乐、学汉语等。
2.社交媒体生态
美国研究调查公司维奥思社(We Are Social)2019年1月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柬埔寨总人口为1636万人,目前拥有活跃网民1250万人,占总人口的76%。手机活跃网民达1205万人,占总人口的74%。该国社交媒体用户达840万人,占总人口的51%,而常使用手机登陆社交媒体的用户为810万人,占总人口的49%。各大社交媒体中,脸书以830万用户的数量位居榜首,本地社交媒体用户几乎均开设了脸书账号。使用者多为社会精英、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
2015年9月,柬埔寨首相洪森开设脸书官方账号。此后,洪森充分利用脸书这一社交平台,介绍自己在政治、社会领域的观点甚至个人生活的点滴,与网民频繁互动。
柬埔寨网络传播总体处于全开放、无过滤状态,西方国家在社交媒体上能轻易发起舆论攻势。在柬埔寨脸书粉丝数前十名中,除桑兰西、洪森以及娱乐明星外,美国之音电台、自由亚洲电台、《金边邮报》、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等西方或亲西方媒体占据了排行榜的另外四席,脸书俨然成为柬埔寨政治动员和集体行动的催化剂。
中国国家形象在柬特征及成因
中国与柬埔寨是“好朋友、好邻居、好伙伴、好兄弟”,被广大网友誉为“柬钢”。但柬媒体在建构中国家形象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少现实问题。总体来看,柬埔寨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基调相对中立,尤其是当前热议的“一带一路”相关议题获得柬埔寨各方积极响应和推动。但是由于柬埔寨社会各界对“一带一路”在柬实施的意见反馈各不相同,不同媒体的受众也在不同媒体的框架立场与报道引导下对中国国家形象产生了不同的亲疏远近。③
就中国在柬埔寨的传播来说,我们的问题在于:对官方讲得多,对民众讲得少;对政府讲得多,对学子讲得少;对友好历史讲得多,对与现实结合的当前讲得少;对年龄大的人讲得多,对年轻人讲得少;对“一带一路”对外输出讲得多,对其与柬埔寨“四角战略”的结合讲得少。与柬埔寨的沟通交往中,出现了重精英轻草根、重官方轻民间的失衡现象。同时,我们也没有充分运用柬埔寨的媒体特别是贴近普通民众的媒体进行国家形象传播。④
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在于:
一是缺乏对柬埔寨进行全面、深刻的认识,从普通民众交往层面上来讲,大国心态使我们与柬埔寨民众在交往过程中产生很多无效沟通。
二是由于柬埔寨个别官员的腐败,导致中国援助的大量物资到不了普通民众手中,民众往往对中国产生负面情绪。
三是西方国家在柬埔寨的非政府组织 (NGO) 非常活跃,它们主要关心的就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往往直接接触普通民众,与中国重精英轻草根、重官方轻民间的交往相比,这种方式更容易被普通民众感受和体验。
四是西方媒介在柬埔寨对中国进行妖魔化的报道有一定市场,西方将“一带一路”倡议称之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新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等,对湄公河的上游中国段澜沧江的水利设施肆意污蔑攻击。
五是部分在柬埔寨投资的中国企业和个人出现的违规甚至违法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六是在传播中国声音时,缺乏持续性、灵活性,并且在运用柬媒体时没有采取融合的方式选择媒体组合,缺乏系统的国家形象传播统一理念。
综上所述,中柬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互动合作的过程中,社会舆论必然会多元而复杂,一边倒的叫好是不可能的。我们应当直面社会反馈出的负面声音,吸纳疑虑与批评性意见,并进行合理的话语解释和适当的行为修正。
「注释」
①翁卡纳卡、褚骁骥:《柬埔寨媒体概况》,《中国投资》2017年第21期。
②陈力丹、李熠棋:《历经劫难而重生的柬埔寨新闻传播业》,《新闻界》2015年第21期。
③程曼丽、王维佳:《对外传播及其效果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43-144页。
④唐润华、牛天:《多重交互关系下“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重心与策略》,《中国记者》2017年第9期。
责编:谭震
柬埔寨媒体生态基本情况
1991年,柬埔寨各方签署了《柬埔寨和平协定》,正式结束了长达20多年的内战,国家重新走向稳定发展,其新闻传播业获得了宝贵的和平生存发展的条件。目前柬埔寨新闻传播业形成了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格局。
1.传统媒体生态
当前,柬埔寨国内存续11种在全国发行的报纸,包括6种英文报纸,3种中文报纸,2种法语报纸,另外还有15种英文杂志。较有影响的是几家国际性的独立大报,即《柬埔寨之光》《金边邮报》《高棉时报》《和平之岛报》等。目前发行较正规、影响较大的中文报纸有《华商日报》和《柬华时报》。①
《柬埔寨之光》创刊于1993年,属于高棉语日报,是柬埔寨国内的主流报纸之一。该报由柬埔寨富商藤博玛(Teng Boonma)和泰国轮回出版集团(Wattachak Publishing Company)联合创办,发行量2万份,收入70%来自广告,读者主要是大学生和政府工作人员。
《金边邮报》(The Phnom Penh Post)由出版商迈克尔·海耶斯于1992年7月在柬埔寨金边创立,是柬埔寨仍在发行的历史最悠久的英文报纸,目前《金边邮报》也出版柬文版。
《高棉时报》(Khmer Times)是柬埔寨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报刊之一,由马来西亚籍媒体人T.Mohan于2014年创办。雇员主要以柬埔寨当地记者为主,同时拥有来自欧美等国家的记者团队,在东南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该报周一到周五每日发行,同时拥有网站、脸书、推特、优兔等新媒体客户端和社交账号。而由外籍新闻业精英所组成的新闻小组则负责新闻采写、编辑以及摄影,并以西方文化的角度来解读柬埔寨当地的社会事件。
《和平之岛报》是1993年由宋玉潘(Thong Uy Pang)复刊的高棉文日报。作为柬埔寨发行量较大的日报,其高棉语网站是柬埔寨最大的门户网站,除了新闻,还提供天气、旅游等生活资讯,风格活泼,面向社会大众。
《华商日报》于1993年由加华集团董事长方侨生创办,这成为柬埔寨内战后第一份华文报刊。随后《柬华时报》等华文报刊纷纷创刊。
柬新社(AKP)为柬埔寨唯一的官方通讯社,成立于1980年。柬新社是柬埔寨信息部下属的四个部门之一,负责传播新闻和信息工作。
目前,柬埔寨共有12个电视台,约60个广播电台。柬埔寨国家电视台成立于1966年,是柬埔寨当时唯一的公共电视台。柬埔寨国家电视台报道的社区新闻非常受欢迎,报道覆盖全国。
福瑞斯新闻(Fresh News)电视台于2014年在柬埔寨首相洪森的支持下成立,CEO为林杰武塔。目前已发展为拥有电视台、新闻网站、在线广播电台、社交媒体等多种传播渠道的传媒集团,是柬埔寨最有影响力的传媒集团之一。
柬埔寨的广播电台主要有蜂巢广播电台、金边广播电台、DAP广播电台、柬埔寨国家广播电台、巴扬广播电台、仙女广播电台、高棉微笑广播电台等。蜂巢广播电台成立于1996年,成立之初开办“高棉人帮高棉人”的节目,以報道贫困人口的生活情况和就业消息为主。②
2008年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柬埔寨国家电视台合作运行的“中柬友谊台”在金边开播,2011年在暹粒开播。“中柬友谊台”每天从早上6时到晚上24时分别用柬埔寨语、汉语普通话、汉语方言潮州话和英语播出节目,内容包括中国资讯、世界新闻、中柬音乐、学汉语等。
2.社交媒体生态
美国研究调查公司维奥思社(We Are Social)2019年1月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柬埔寨总人口为1636万人,目前拥有活跃网民1250万人,占总人口的76%。手机活跃网民达1205万人,占总人口的74%。该国社交媒体用户达840万人,占总人口的51%,而常使用手机登陆社交媒体的用户为810万人,占总人口的49%。各大社交媒体中,脸书以830万用户的数量位居榜首,本地社交媒体用户几乎均开设了脸书账号。使用者多为社会精英、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
2015年9月,柬埔寨首相洪森开设脸书官方账号。此后,洪森充分利用脸书这一社交平台,介绍自己在政治、社会领域的观点甚至个人生活的点滴,与网民频繁互动。
柬埔寨网络传播总体处于全开放、无过滤状态,西方国家在社交媒体上能轻易发起舆论攻势。在柬埔寨脸书粉丝数前十名中,除桑兰西、洪森以及娱乐明星外,美国之音电台、自由亚洲电台、《金边邮报》、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等西方或亲西方媒体占据了排行榜的另外四席,脸书俨然成为柬埔寨政治动员和集体行动的催化剂。
中国国家形象在柬特征及成因
中国与柬埔寨是“好朋友、好邻居、好伙伴、好兄弟”,被广大网友誉为“柬钢”。但柬媒体在建构中国家形象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少现实问题。总体来看,柬埔寨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基调相对中立,尤其是当前热议的“一带一路”相关议题获得柬埔寨各方积极响应和推动。但是由于柬埔寨社会各界对“一带一路”在柬实施的意见反馈各不相同,不同媒体的受众也在不同媒体的框架立场与报道引导下对中国国家形象产生了不同的亲疏远近。③
就中国在柬埔寨的传播来说,我们的问题在于:对官方讲得多,对民众讲得少;对政府讲得多,对学子讲得少;对友好历史讲得多,对与现实结合的当前讲得少;对年龄大的人讲得多,对年轻人讲得少;对“一带一路”对外输出讲得多,对其与柬埔寨“四角战略”的结合讲得少。与柬埔寨的沟通交往中,出现了重精英轻草根、重官方轻民间的失衡现象。同时,我们也没有充分运用柬埔寨的媒体特别是贴近普通民众的媒体进行国家形象传播。④
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在于:
一是缺乏对柬埔寨进行全面、深刻的认识,从普通民众交往层面上来讲,大国心态使我们与柬埔寨民众在交往过程中产生很多无效沟通。
二是由于柬埔寨个别官员的腐败,导致中国援助的大量物资到不了普通民众手中,民众往往对中国产生负面情绪。
三是西方国家在柬埔寨的非政府组织 (NGO) 非常活跃,它们主要关心的就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往往直接接触普通民众,与中国重精英轻草根、重官方轻民间的交往相比,这种方式更容易被普通民众感受和体验。
四是西方媒介在柬埔寨对中国进行妖魔化的报道有一定市场,西方将“一带一路”倡议称之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新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等,对湄公河的上游中国段澜沧江的水利设施肆意污蔑攻击。
五是部分在柬埔寨投资的中国企业和个人出现的违规甚至违法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六是在传播中国声音时,缺乏持续性、灵活性,并且在运用柬媒体时没有采取融合的方式选择媒体组合,缺乏系统的国家形象传播统一理念。
综上所述,中柬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互动合作的过程中,社会舆论必然会多元而复杂,一边倒的叫好是不可能的。我们应当直面社会反馈出的负面声音,吸纳疑虑与批评性意见,并进行合理的话语解释和适当的行为修正。
「注释」
①翁卡纳卡、褚骁骥:《柬埔寨媒体概况》,《中国投资》2017年第21期。
②陈力丹、李熠棋:《历经劫难而重生的柬埔寨新闻传播业》,《新闻界》2015年第21期。
③程曼丽、王维佳:《对外传播及其效果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43-144页。
④唐润华、牛天:《多重交互关系下“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重心与策略》,《中国记者》2017年第9期。
责编:谭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