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工科等新型教育模式以及信息技術不断发展,为信管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也对信管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首先通过访谈法对信管专业371位校友就“信管专业能力提升”问题开展了访谈,形成了68份访谈报告(约2.8万字),再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借助NVivo 10软件进行质性研究,以毕业校友的视角构建了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影响因素模型,并借助问卷数据对此模型开展了实际验证。研究发现新工科背景下样本高校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存在四个问题:学校资源需要更新完善且学生对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学生自我提升意识淡薄、对实习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高、部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结构设置不够合理。针对问题,在扎根理论构建的信管专业能力提升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基于新工科的建设背景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给出了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路径。其一,学生应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新工科技术应用和创新思维,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积极参与社会思想提高就业能力;其二,学校应大力推行新工科教育建设,完善教学资源,切实提高信管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将实践教学作为主要提升点,注重专业师资教学能力培养,建立以新工科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合理的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其三,社会与学校加强信息共享、及时反馈社会发展信息,加强合作,信息共享。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新工科;学生能力提升策略;扎根理论方法;人才培养路径
Abstract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ew education models such as new engineering course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vides mor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and also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Sixty eight interview reports (approximately 28,000 words) were after interviews with 371 alumni of this discipline on the issue of "improving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credit management", and then grounded theory methods was used to conduct qualitative research with NVivo 10 software to from the model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improvement of abilities for the undergraduat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aduate alumni, and actual verification of this model was carried out with the help of questionnaire data.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re are four problems i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abilities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ajors in sample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school resources need to be updated and improved, and th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by students is low, students' self-improvement awareness is weak, the importance of training practical ability is not high, and som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s and curriculum structure settings are not reasonable. In response to the problem, on the basis of a grounded theoretically-constructed model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he study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students, the school and the society gave a path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irstly, student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of new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improve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social thinking to improve employability; secondly, the school should vigorous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engineering education, improve teaching resource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of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ake practical teaching as the main point of improvement,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and establish a talent training model based on new engineering, formulate a reasonable training plan and course content f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Thirdly, the society and schools should strengthen information sharing, timely feedback social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strengthen cooperation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Key word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new engineering course;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students' ability; grounded theory; talent training path
1 引言
新工科等新型教育模式、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为信管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也对信管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教育部招生阳光工程制定平台“阳光高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共有606所高校招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的本科生,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然而,根据2020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信管专业被13所高校撤销,排在所有专业的第三位,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以及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分别有138所和52所高校新增,排在所有专业的第二位和第五位[1],这两个专业的内容与信管专业相近,可视为信管专业随时代发展的结果。
信管专业自1998年初始设立,虽较为新兴,但该专业产生于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与时俱进的特点十分明显,对信管专业的学生而言,这样的时代背景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信管专业是以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和系统科学等为主要支撑的交叉融合型专业,2016年,在里瑟琦智库高等教育委员会发布的本科专业备案与审批结果中,信管专业正式成为新工科建设专业[2]。新工科建设理念和发展模式的不断推进下,对于信管专业的人才素质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的培养不仅看重数量,更要看重质量,尤其是在新工科这一理念提出后如何培养高质量的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等领域职责是能力并重且能主动适应大数据环境下的海量信息管理的需求。传统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信管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需要,单一学科导向的教学开始向应用型和情境性转型[3]。教授以应用为导向,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性知识成为新工科时代工程教育的主要任务[4]。
虽然近些年来信管专业对于人才的培养抓住社会发展趋势的机遇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信管专业人才能力进一步提升的一大阻碍。具体主要体现在学生和信管专业教学两个方面。因信管专业在专业设置及课程教学上呈现出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常会呈现出发展不清晰、定位不准确的现象,无暇顾及个人能力提升策略,对专业的认同及专业技能的提升缺乏系统的认知与规划,更没有内化为自我提升的宝贵财富。而信管专业教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轨,没有依据具体的市场需求制定专业教学培养目标;专业的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课程之间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学生难以学以致用;专业实践教学学时较多,但学生在工程能力训练方面不足[5]。
基于新工科建设与社会需求对于信管专业人才能力提升提出的新要求和本专业学生陷入的能力提升困境的现实,本文通过信管专业毕业生的对专业评价、能力提升等维度的访谈文本数据,利用扎根理论对校友的访谈文本资料进行分析,从中挖掘出信管专业学生目前提升能力存在的问题和应从哪些方面提升能力等关键要素,旨在助力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锻炼更多有用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从而助力学生更好就业或升学,助力其更好更长远的发展。本研究以“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为研究方法,以信管专业校友访谈文本总结为分析主体资料,为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策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对如何提升信管专业学生综合能力提供对策和建议。
2 文献综述
在大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很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如,张娜娜和陈静[6]分析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题的影响因素并给出了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策略;于沂仟[7]研究分析了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对相关实例的分析给出了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策略;宋艳辉[8]剖析了我国本科高校在提升教学质量时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必要性,并从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万力群[9]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构建出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从个人、高校、政策的层面提出了建议;胡洋等[10]研究了大数据背景下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各个主要环节,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中如何有效体现新IT与现代管理学等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的方式、方法和措施;楊晓梅和白尚旺[11]基于学生教学满意度评价的视角,对教学过程中所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出相应的信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张海龙和沈倩倩[12]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对影响大学生学习质量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从高校和学生两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徐涌金和郑磊[13]指出大学生素质拓展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化、规范化,是有效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体现。
目前,扎根理论用在课程建设、教学管理方面的研究日益成熟。如,陈向明[14]以一个课堂教学实例分析了扎根理论如何运用于我国的教育研究;赵蕾[15]运用扎根理论,分析了大学生课程学习投入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构建了大学生课程学习投入度影响因素理论分析模型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课程学习投入度的方法路径;王涵和崔旭[16]采用扎根理论,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对图情档专业学生感知对图档专业翻转课堂进行了研究,从而得到了图档专业翻转课堂建设模型;畅军亮和吴丹[17]基于扎根理论,采用访谈的方式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找出了目前大学生学习上产生懈怠的原因并构建了相关的理论模型,提出了防止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于如何提升信管专业学生能力的研究和应用已经非常成熟,扎根理论用在课程建设、教学管理方面的相关研究已经出现。已有研究为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但目前对于如何提升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的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大多研究偏向于某一理论的探讨,实证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丰富,主要体现在:(1)研究内容上,更多的研究是对于目前信管专业学生素质提升现状的揭示,在研究视角上鲜少基于信管专业毕业校友的视角,尤其是对信管专业学生素质提升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的相关研究较少,此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2)研究方法上,略显单一。虽然质的研究方法已经涉及课程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但多从定量方面加以开展,利用调查问卷等收集数据,然后进行统计分析,此类研究缺乏对背后原因的深入挖掘和分析。本研究与以往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采用了毕业校友这一“过来人”的研究视角,二是面向了新工科建设的时代背景。本研究通过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对校友的访谈文本资料进行分析,从中挖掘出信管专业学生目前提升素质存在的问题和应从哪些方面提升等关键要素,构建出信管专业学生素质提升策略理论模型,以期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助力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使得信管专业毕业生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能够更好地把握机遇和面对挑战。 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借助扎根理论方法加以开展,其核心是旨在从所获取的经验资料中进行分析并建立理论[18]。该研究方法要求研究人员不提前对研究结论做出设想,而是直接对初始文本资料进行挖掘分析,得到一些初始概念和经验概括;然后将得到的初始概念进行整合,考虑这些初始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并将这些关系通过某种方式连接起来;最后对挖掘整合得到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并构建出具有实际意义的理论。本研究遵循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一般操作步骤,基于文本分析得出助力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的理论模型。
3.2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关于大学生能力的培养相关研究已有涉及,视角大都是放在学生、教师和教学模式等三个方面上。本文选择了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研究对象,从其信管专业毕业校友的视角加以分析,相较于以往研究,校友有其独特“优势”,主要体现于校友是大学生活的“经历者”和“过来人”,具备一定的社会阅历和职场经验,能够从“经历者”和“过来人”角度结合市场需求提出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提升策略。
在扎根理论方法中样本数确定的原则是编码分析不再产生新的概念类属时的样本数量即为研究所需的样本数。但在实际操作层面,近乎完美的理论饱和度难度较大,因为全部联系上信管专业的全部校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由此,本研究基于研究实际,选择了371位样本高校校友作为访谈对象,原始访谈内容的采集主要通过访谈的方式加以开展,再转化为文本信息供研究所需,具体步骤为:(1)将校友信息进行统计与整理,相关信息主要包括姓名、就读年份、联系方式、毕业时就职单位等信息;(2)对访谈人进行培训与辅导以期在较为统一的开放式访谈提纲指导下开展访谈;(3)访谈人开展访谈,访谈过程可通过即时聊天工具或电话,记录访谈关键信息后形成访谈文本数据。
4 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影响因素范畴提炼与模型构建
本研究原始数据的收集历时半年,访谈提纲的设计、访谈对象的选择与确定、以及访谈人员培训历时3个月,访谈过程的开展历时2个月,访谈记录的收集整理历时1个月,最终收集到68份调研报告,涉及371位校友的访谈记录,共计28000余字。在实际编码过程中随机选择60份(320位校友)调研报告进行编码,另外8份(51位校友)调研报告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在编码过程中严格依据扎根编码技术程序加以开展。
4.1 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是扎根理论编码分析的第一步,是对访谈文本资料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的过程。开放式编码按照逐句审读与编码的方式,借助质性数据分析工具NVivo 10加以开展。在NVivo 10中通过自由节点的输出和树节点的构建灵活动态地展开,同时在编码过程中不断比较与反思,借助节点的新增、删除、移动、合并等操作,逐步明晰概念及范畴。在开放式编码的过程中借鉴了Strauss的方式加以开展[19],通过成员的校验、备忘录的撰写及团队分析的方式来保障编码过程的严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研究的编码过程是一个“背对背”的过程,编码人员共有3位研究者构成,其中2名独立编码并撰写编码备忘录,编码交由第三位研究者进行核实及检验,总结不一致点,研究团队定期针对不一致点加以讨论,不断比较,反复核实,并探索性提问,力求通过三角互证的策略保障研究信度。囿于篇幅,笔者给出了开放式编码过程的示例(见表1),在开放式编码阶段共提取出115个初始概念,在此基础上根据初始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归纳和合并,最终提炼归纳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个人能力提升、就业能力培养、考级与考证、学历提升、专业知识学习、企业需要复合型人才等26个范畴(A1-A26)。
4.2 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是在开放式编码识别的范畴基础上进行,通过聚类的方式,识别出各个范畴之间潜在的关系,进一步形成更加凝练的类属,发展并检验各类属之间的关系,建立各独立范畴之间的关联[20-21]。根据研究目标与研究对象的特性,研究团队对开放式编码过程中已归纳的26个范畴重新归类,归纳出内在提升驱动、社会需求驱动、实习实践驱动、外部资源驱动4个主范畴(B1-B4),并得出其与开放式编码范畴的对应关系(见表2)。
4.3 选择性编码
选择编码是指再次挖掘比较资料和主轴编码,进一步梳理范畴的相互关系,挖掘出范畴中的核心范畴,通过一个整合图示或者“故事线”将核心范畴与其他范畴予以系统性联结[22],从而系统展示“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影响因素”,实现其与内在提升驱动、社会需求驱动、实习实践驱动、外部资源驱动4个主范畴中典型结构的揭示。
4.4 模型構建
将主范畴和其他范畴与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影响因素之间的联结关系架构定义为信管专业学生能力影响因素模型(见图1)。
基于371位信管专业校友访谈报告的扎根理论研究结果,结合理论模型,可将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可归纳为个人、学校及社会3个方面。
内在学习动机驱动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并占主导作用。扎根理论编码结果表明,诸多因素决定着学生素质的提升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多位校友在访谈中反复提及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的重要性,此能力的培养既符合时代潮流,也推动着信管专业学生能力的提升;多维的个人能力的培养。如规划能力、执行能力、自我反思和总结的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自控能力、学习能力等,此部分构成了内在驱动力的重要构成。专业知识的掌握及运用能力。信管专业与时代联系的紧密性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的掌握和运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专业知识的掌握及运用能力是提升信管专业学生能力的基石。考级考证与学历提升能力。考级考证与学历提升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能力的直接证明。 学校提供的外部资源驱动学生能力提升和学习效果,具体表现为:校园硬件设施建设决定着学习、生活的环境;专业师资团队的建设可保障学生接受领域前沿知识;线上线下相互联接的课堂资源建设保障了学生多元化的课堂学习方式,此外学校外部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图书馆资源、自习室资源、专业实验室建设等均影响学生的能力提升。
社会需求驱动力也是提升信管专业能力的重要一环。社会为学生提供检验理论、实习实践的机会,能够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求职就业、工作等方面的实践能力。社会企业及时的向学校和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甚至成为学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一环,与社会的良好接轨可帮助学生更准确地选择努力方向。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学生主体、学校、社会三者并非独立存在,切实提升信管专业学生素养需要三者充分联动。如社会作为人才的需求方,及时准确地反馈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社会需求有助于学生明晰努力方向;学校可依赖企业内的行业师资开展面向产业、场景驱动的教学;学校与社会共同合作,建立校企共建实验室,为信管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
4.5 理论饱和度检验
理论饱和度检验的主要任务是确认原始文本资料不能再产生新的概念类属,确定已产生的概念类属足以涵盖所有后续收集到资料[23]。通过对预留的8份(51人次)调研报告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检验过程同样采用“背靠背”的方式加以开展,结果显示模型中的概念范畴已经足够饱满,没有发现新的重要概念、范畴与典型关系,因此所构建的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模型是饱和的。
5 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理论模型的问卷验证
371位校友访谈记录的扎根理论分析所得出的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理论模型依赖于“过来人”的视角,为最大限度地提升模型的可推广性,更好地验证核心类属对“正在经历者”的影响程度,研究团队以扎根理论分析所得模型的4个核心类属及其相关范畴作为核心内容,设计了针对信管专业在读本科生的调查问卷,问卷主体的内容为四个驱动力相关因素重要程度的矩阵五级量表题(5分制,1-5分分别对应了很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很重要)。问卷发放依托“问卷星”平台,历时1周,共回收问卷94份答卷,有效问卷92份,受访对象分布于样本高校信管专业的四个行政班,基于问卷数据开展可推广性验证分析。
5.1 学生内在提升驱动相关因素验证分析
对学生内在驱动力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得出平均得分(见表3),绝大部分认为学生内在能力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因素具备着重要及以上的重要性。数据结果表明,得分最高项为个人能力提升需要,为4.16分,得分最低项为考级考证需要,为3.88分。信管在校生普遍认为内在驱动在能力提升方面起重要作用,该结果与符合实际,因为在个人能力提升方面,学生涉及较为广泛。在内在驱动核心范畴中的专业能力提升需要也受到了信管在校生的重视,而考级考证需要重要程度平均分较低,侧面表明部分信管专业在校生认为“实践能力”“实操能力”是信管专业学生的主要能力之一,而考级考证更多倾向于“应试”能力,学生认同度较低。
5.2 实习实践驱动相关因素验证分析
实习实践驱动力相关因素的数据表明(见图2),绝大部分受访者都给出了3分及以上的评价得分,各相关因素的平均分为3.93分,可见实习实践驱动能力提升在专业内部具备了较为广泛的认可。“在实习实践中积累经验和培养能力”获得了最高得分,为4.25分,获得评分较低的为“参加兼职活动”,得分3.52分,表明受众对信管专业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的专业已具备了较为充分的认识,但与专业无关的兼职活动对能力提升的效果未得到充分的认可。
5.3 外部资源驱动相关因素验证分析
对外部资源驱动力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见表4),发现其得分均为4分左右,平均得分为4.05分,表明信管专业在校学生对外部资源在能力提升方面的驱动作用较为认可,所涉及的相关因素重要程度相当。“信管人才培养改革”因素获得了最高的评分,可见在校生对大数据时代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更新尤为迫切。
5.4 社会需求驱动相关因素验证分析
社会需求驱动相关因素主要包括企业需要复合型人才,社会对信管专业学生需求量大,数据分析是目前社会人才需求的热点方向三个具体范畴,其内涵是社会企业将用人要求反馈给高校以及社会发展热点对星光专业能力提升的驱动,因此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衡量。结果表明社会需求驱动重要程度的平均分为4.13分,处于“重要”水平,高达87%的学生对于社会需求驱动对于提升信管专业学生能力重要性给出了4分以上的评分(见图3)。可见,学生对于社会需求驱动力的实际认可程度是比较高的,验证了扎根分析所得的社会需求驱动力的实际意义。
5.5 问卷验证总结
通过对扎根理论编码所形成的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四个驱动力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总平均得分为4.02分,处于“重要”程度,表明“过来人”的经验分享获得了“经历者”的普遍认可,因此本研究在四个驱动力的基础上形成的理论模型对于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有一定的可推广性,基于其所开展的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问题识别及其提升策略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6 新工科背景下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问题分析
在经过“过来人”访谈文本扎根理論分析及“经历者”问卷验证的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模型指导下,本研究发现在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过程中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6.1 外部资源的支持不足
新工科作为新经济环境下的新型教育模式,更加注重新技术的发展和新模式的创新,对信管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因此需要学校、社会和企业等外部资源的更多关注和投入以及学生主体。然而,研究发现这些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其一,学校作为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样本高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气息、硬件设施投入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良好的校园文化可提升学生的集体归属和自我认同,助力学生能力提升;在硬件设施方面,扎根理论分析表明目前样本高校教室的部分多媒体教学设施尚未得到及时充分的维护和更新,信管类核心课程的开展缺乏人机交互、智能信息处理等新型的教学设备的支撑,数据分析类实验室平台的构建尚未完善,部分实验设备老旧亟待更新,此现状不利于以丰富的教学形式助力学生能力提升。其二,样本高校信管专业的开展缺乏社会资源的支持。新工科背景下,信管专业学生能力的提升需要与“社会场景”高度融合,但目前样本高校信管专业的建设缺乏“场景驱动的课程教学”,社会的缺乏支持使得学生难以获取社会实践提升能力。 6.2 学生内在能力自我提升意识淡薄
专业知识和实践知识来源于学习,新工科教育倡导参与式、关联式学习、实践性学习,包括个体学习和团队学习。从个体角度看,专业知识和实践知识来自个人学习和经验积累,需要较强的自我提升意识。然而,校友访谈结果表明,在校期间其理论学习、实践学习方面均表现出自我提升意识薄弱的问题,自主学习能力差,信息素养不高,造成了其在校期间很难明晰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更无自我提升的意识。具体的表现为专业知识学习不系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信管专业的实践性,“高分低能”者较多;在课堂组织和开展中,师生鲜少互动,课堂互动沉默,翻转式课堂形式化,考前突击应付考试,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在校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进一步加剧了其学习效果差,而信息素养的缺乏,使得其遇到专业问题后难以寻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6.3 学生对实习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高
实践能力是新工科教育目标的根本要求,在专业实践的基础上强调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新工科建设的基本要义[2]。新工科背景下信管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应具有与时俱进、交叉融合、跨界创新的特征。实习实践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学生后续走上社会的工作就业能力和升学的科研能力,构成信管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在新工科背景下对学生实习实践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升,然而,在样本高校信管专业与企业的合作不够深入,甚至是流于表面,缺少高质量的实习、就业机会的提供。多数学生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等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获得创新学分,忽略了真正意义上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学生在选取实习机会时缺乏判断,且存在“短视行为”,就业实习的目的鲜少有学生主动寻找与专业相关的实习机会,而是随意选取、完成任务。
6.4 部分人才培养和课程结构设置不够合理
信管专业是由具有不同学科隶属关系的多个相关专业合并而成,这一特征使得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包容性[24]。新工科产业的兴起,推动信息管理向数据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在新工科背景下,针对信管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是学生素养能力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虽然信管专业的建设这些年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互联网+传统行业”和大数据应用管理越来越热门的背景下,信管专业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中,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结构设置上也要符合社会市场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但是目前情况,在这方面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机构设置都已经与社会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脱节。
7 新工科背景下信管專业学生能力提升路径
7.1 学校层面的提升策略
(1)大力推行新工科教育建设,完善教学资源,切实提高信管专业教育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新工科教育时代的基础。在新工科背景下完善教学制度建设,确立一切改革以学生能力提升为重的目标思路。完善信管专业教学资源建设,积极建设促进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的数据分析与商务智能、智能信息处理与检索、大数据信息可视化等教学资源,积极调研、主动了解信管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的较为紧缺的教学资源,促进高校内、高校间信管专业相关的教学资源共享的同时,主动增加资金的投入,切实提高信管专业教育教学质量。
(2)实践教学成为新工科时代的教学“主战场”,应注重信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学科领域对信管专业人才提出较高要求的同时也对师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工科背景下注重“大数据”等领域师资的引进同时,应定期组织信管专业教师参加大数据、数据分析与挖掘等相关的领域的培训,切实助力教师提升数据思维;此外培训教师充分将新时代的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有机融合,建立线上教学平台,线上实验室等,探索“云教学”实践。针对信管专业实践教学的特征,鼓励教师开展项目化教学,着力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建立以新工科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合理的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其一,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应当时刻关注社会发展前沿和产业发展趋势, 确定市场对信管人才的需求变化;其二,要落实好人才培养目标,要将信管人才能力要求标准化并且形成对应可执行的知识能力教学纲要,然后将知识能力教学纲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其三,结合新工科的新特征,注重新产业需求,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剔除与社会需求脱轨的课程,增加社会未来发展热点方向的课程;其四,要注意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和课程设置时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即要将企业的产业理念和技术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设置。
7.2 学生个体层面的提升策略
(1)注重专业知识学习,提升新工科技术应用和创新思维。将新技术与信管专业专业知识进行深度融合,强化自然科学、数据科学、工程科学、人文社科等多领域和综合化的学科专业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是提升信管专业学生能力的重中之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要根据社会发展的热点发现自我兴趣所在,及时明确深入钻研学习的方向。作为信管专业的学生应当重视编程、数据库及数据分析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汇总注重将数据结构、数据库课程与大数据实验、Python实验资源充分融合,融合贯通,注重在实际项目中提升能力。
(2)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专业技能。大数据技术与信息管理的融合创新、以万物互联为基础的智能化发展趋势、数字技术与人文历史的结合等无不要求信管专业学生具备扎实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信管专业的学生应当主动学习和自律学习,这是提升学习效果,促进能力提升的关键。一方面,大学生应该培养自己的规划能力和执行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应当严格加强自律,主动克服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诱惑,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的时间,劳逸结合。 (3)积极参加实习实践。新工科突出以创新实践项目或平台为基础,信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十分重要。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中,学生应当积极参与校内实习实践活动:科研活动、社会公益、实验课、专业实习活动等,在实际项目中切实锻炼数据可视化、数据处理与挖掘等信管专业的核心技能。此外,要注重在社会企业中锻炼自己的项目能力,积极参加专业相关的校外实习,在实习实践还应当注重培养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和理论运用的实践能力。
(4)提高就业能力,成为面向新经济和新产业所需要的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现代化工程技术人才。新经济的迅猛发展、新产业的快速革新和新职业的巨大缺口,对信管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确看待就业形式,转变就业观念。明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变化,如目前企业需要大量的大数据方面的人才,信管专业的学生应当主动深入学习大数据相关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在大数据行业的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能力还需要提高求职应聘能力,主动通过各种招聘网站了解招聘要求并有针对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还要学习简历制作和面试技巧,以专业技能实现高质量就业。
7.3 社会层面的提升策略
(1)社会发展信息要及时反馈给高校学生。在新经济模式下,新技术、新问题不断涌现,社会应当成立相关的信息部门搜集行业发展前沿信息及时反馈给高校,让信管专业能够紧抓社会发展动态,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内容的调整。
(2)社会企业加强与学校的合作。适合信管专业学生就业的企业应当提高企业开放度,对接信管专业,提供专业职能培训,提高信管专业学生在社会场景中的实际工作能力。努力拓展校企合作办学,通过校企共建实验室、校企合作教学等方式培养能够“毕业即就业”的信管专业人才,相关企业应帮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通过校企合作的综合性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采用互联网思维和计算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 结语
新工科等新型教育模式、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为信管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也对信管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面向新工科背景下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采用质的研究方式,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基于信管专业371位校友的访谈文本资料,开展了扎根理论分析。在扎根理论编码过程中,借助Nvivo 10软件,严格依据扎根编码技术程序加以开展的方式,形成了“培养工作与实践能力”“培养规划能力”等115个初始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归纳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个人能力提升、就业能力培养等26个范畴,通过主轴编码的方式最终确定了内在提升驱动、社会需求驱动、实习实践驱动、外部资源驱动4个主范畴,形成了影響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的核心影响因素,并基于核心范畴构建了面向学校、个人及社会的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策略理论模型,并将其在在读大学生中进行了数据验证,以确保研究的可推广性。
通过对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理论模型的分析,研究发现目前信管专业学生在提升能力时在以下四个方面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外部资源的支持、学生内在因素、实习实践能力培养、人才培养和课程结构设置。在分析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信管专业学生能力的提升策略,主要从学校、个人和社会三个方面开展了提升策略研究。学校应当结合新工科的背景,大力推行新工科教育建设,不断完善教学资源;学校应注重信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制定合理的、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方案,从学校层面助力学生能力提升;学生个人作为学习活动的发起者,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积极参加实习实践提升就业能力,努力成为面向新经济和新产业所需要的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现代化工程人才;在社会方面一方面应该注重社会信息的及时反馈及发布另一方面,社会应依据其所具备的案例及场景,与学校深度融合,探索校企共建实验室、共同培养人才等,助力学生能力提升。
对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的分析,实际上也从侧面反映了影响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制约因素。本研究通过有针对性的问题识别及提升策略研究,探索了新工科背景下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策略,可以助力提升信管专业学生人才培养质量,为信管专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未来将针对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影响因素的内在机理开展深层次的挖掘与探索,以期切实提升新工科背景下信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EB/OL].[2020-09-1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1034/s4930/202003/t20200303_426853.html.
[2] 李立睿.新工科视角下信息管理类本科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9(3):18-23.
[3] 张海生,张瑜.多学科交叉融合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与发展策略[J].重庆高教研究,2019,7(6):81-93.
[4] 陈国栋,夏火松.新工科视域下信息管理类大学生实践知识创生路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5):37-42.
[5] 贺玉珍,张海江.新工科背景下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32):123-124.
[6] 张娜娜,陈静.“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78):111-115.
[7] 于沂仟.提升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6.
[8] 宋艳辉.“以学生为中心”视角下的本科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19. [9] 万力群.大学生创新型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9.
[10] 胡洋,郭勇,于骐鸣.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39(4):83-86.
[11] 楊晓梅,白尚旺.信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基于学生满意度评价视角[J].教育观察,2019,8(23):80-82.
[12] 张海龙,沈倩倩.大学生学习过程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9(12):70-74.
[13] 徐涌金,郑磊.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的有效路径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4(3):105-109.
[14] 陈向明.扎根理论在中国教育研究中的运用探索[J].北京大学教育论,2015,13(1):2-15,188.
[15] 赵蕾.大学生课程学习投入度的影响因素分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16] 王涵,崔旭.基于图情档专业学生感知的翻转课堂研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9(11):72-77.
[17] 畅军亮,吴丹.基于扎根理论的大学生学习倦怠研究——以X大学为例[J].高教探索,2016(8):62-65,79.
[18] Glaser B G,Strauss A L,Strutzel E.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J].Nursing research,1968,17(4):364.
[19] Strauss A L,Corbin J M.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M].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Inc.1998.
[20]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1] Strauss A,Corbin J.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M].Newbury Park:Sage, 1990.
[22] 柯平,张文亮,李西宁,等.基于扎根理论的馆员对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感知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40(3):37-49.
[23] Glaser,B.(1978).Theoretical sensitivity.Mill Valley:The Sociology Press,61 Strauss,A & Corbin,J.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M].Newbury Park:Sage,1990.
[24] 卢志平,马璐,廖志高.行业特色视阈下的信息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5):14-18.
作者简介:徐浩,男,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智能信息处理、创新创业研究等;解春艳,女,南京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王子豪,男,南京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生;邓三鸿,男,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智能信息处理和检索。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新工科;学生能力提升策略;扎根理论方法;人才培养路径
Abstract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ew education models such as new engineering course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vides mor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and also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Sixty eight interview reports (approximately 28,000 words) were after interviews with 371 alumni of this discipline on the issue of "improving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credit management", and then grounded theory methods was used to conduct qualitative research with NVivo 10 software to from the model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improvement of abilities for the undergraduat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aduate alumni, and actual verification of this model was carried out with the help of questionnaire data.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re are four problems i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abilities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ajors in sample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school resources need to be updated and improved, and th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by students is low, students' self-improvement awareness is weak, the importance of training practical ability is not high, and som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s and curriculum structure settings are not reasonable. In response to the problem, on the basis of a grounded theoretically-constructed model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he study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students, the school and the society gave a path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irstly, student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of new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improve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social thinking to improve employability; secondly, the school should vigorous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engineering education, improve teaching resource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of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ake practical teaching as the main point of improvement,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and establish a talent training model based on new engineering, formulate a reasonable training plan and course content f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Thirdly, the society and schools should strengthen information sharing, timely feedback social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strengthen cooperation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Key word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new engineering course;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students' ability; grounded theory; talent training path
1 引言
新工科等新型教育模式、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为信管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也对信管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教育部招生阳光工程制定平台“阳光高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共有606所高校招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的本科生,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然而,根据2020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信管专业被13所高校撤销,排在所有专业的第三位,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以及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分别有138所和52所高校新增,排在所有专业的第二位和第五位[1],这两个专业的内容与信管专业相近,可视为信管专业随时代发展的结果。
信管专业自1998年初始设立,虽较为新兴,但该专业产生于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与时俱进的特点十分明显,对信管专业的学生而言,这样的时代背景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信管专业是以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和系统科学等为主要支撑的交叉融合型专业,2016年,在里瑟琦智库高等教育委员会发布的本科专业备案与审批结果中,信管专业正式成为新工科建设专业[2]。新工科建设理念和发展模式的不断推进下,对于信管专业的人才素质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的培养不仅看重数量,更要看重质量,尤其是在新工科这一理念提出后如何培养高质量的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等领域职责是能力并重且能主动适应大数据环境下的海量信息管理的需求。传统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信管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需要,单一学科导向的教学开始向应用型和情境性转型[3]。教授以应用为导向,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性知识成为新工科时代工程教育的主要任务[4]。
虽然近些年来信管专业对于人才的培养抓住社会发展趋势的机遇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信管专业人才能力进一步提升的一大阻碍。具体主要体现在学生和信管专业教学两个方面。因信管专业在专业设置及课程教学上呈现出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常会呈现出发展不清晰、定位不准确的现象,无暇顾及个人能力提升策略,对专业的认同及专业技能的提升缺乏系统的认知与规划,更没有内化为自我提升的宝贵财富。而信管专业教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轨,没有依据具体的市场需求制定专业教学培养目标;专业的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课程之间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学生难以学以致用;专业实践教学学时较多,但学生在工程能力训练方面不足[5]。
基于新工科建设与社会需求对于信管专业人才能力提升提出的新要求和本专业学生陷入的能力提升困境的现实,本文通过信管专业毕业生的对专业评价、能力提升等维度的访谈文本数据,利用扎根理论对校友的访谈文本资料进行分析,从中挖掘出信管专业学生目前提升能力存在的问题和应从哪些方面提升能力等关键要素,旨在助力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锻炼更多有用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从而助力学生更好就业或升学,助力其更好更长远的发展。本研究以“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为研究方法,以信管专业校友访谈文本总结为分析主体资料,为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策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对如何提升信管专业学生综合能力提供对策和建议。
2 文献综述
在大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很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如,张娜娜和陈静[6]分析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题的影响因素并给出了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策略;于沂仟[7]研究分析了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对相关实例的分析给出了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策略;宋艳辉[8]剖析了我国本科高校在提升教学质量时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必要性,并从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万力群[9]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构建出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从个人、高校、政策的层面提出了建议;胡洋等[10]研究了大数据背景下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各个主要环节,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中如何有效体现新IT与现代管理学等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的方式、方法和措施;楊晓梅和白尚旺[11]基于学生教学满意度评价的视角,对教学过程中所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出相应的信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张海龙和沈倩倩[12]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对影响大学生学习质量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从高校和学生两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徐涌金和郑磊[13]指出大学生素质拓展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化、规范化,是有效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体现。
目前,扎根理论用在课程建设、教学管理方面的研究日益成熟。如,陈向明[14]以一个课堂教学实例分析了扎根理论如何运用于我国的教育研究;赵蕾[15]运用扎根理论,分析了大学生课程学习投入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构建了大学生课程学习投入度影响因素理论分析模型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课程学习投入度的方法路径;王涵和崔旭[16]采用扎根理论,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对图情档专业学生感知对图档专业翻转课堂进行了研究,从而得到了图档专业翻转课堂建设模型;畅军亮和吴丹[17]基于扎根理论,采用访谈的方式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找出了目前大学生学习上产生懈怠的原因并构建了相关的理论模型,提出了防止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于如何提升信管专业学生能力的研究和应用已经非常成熟,扎根理论用在课程建设、教学管理方面的相关研究已经出现。已有研究为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但目前对于如何提升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的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大多研究偏向于某一理论的探讨,实证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丰富,主要体现在:(1)研究内容上,更多的研究是对于目前信管专业学生素质提升现状的揭示,在研究视角上鲜少基于信管专业毕业校友的视角,尤其是对信管专业学生素质提升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的相关研究较少,此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2)研究方法上,略显单一。虽然质的研究方法已经涉及课程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但多从定量方面加以开展,利用调查问卷等收集数据,然后进行统计分析,此类研究缺乏对背后原因的深入挖掘和分析。本研究与以往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采用了毕业校友这一“过来人”的研究视角,二是面向了新工科建设的时代背景。本研究通过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对校友的访谈文本资料进行分析,从中挖掘出信管专业学生目前提升素质存在的问题和应从哪些方面提升等关键要素,构建出信管专业学生素质提升策略理论模型,以期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助力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使得信管专业毕业生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能够更好地把握机遇和面对挑战。 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借助扎根理论方法加以开展,其核心是旨在从所获取的经验资料中进行分析并建立理论[18]。该研究方法要求研究人员不提前对研究结论做出设想,而是直接对初始文本资料进行挖掘分析,得到一些初始概念和经验概括;然后将得到的初始概念进行整合,考虑这些初始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并将这些关系通过某种方式连接起来;最后对挖掘整合得到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并构建出具有实际意义的理论。本研究遵循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一般操作步骤,基于文本分析得出助力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的理论模型。
3.2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关于大学生能力的培养相关研究已有涉及,视角大都是放在学生、教师和教学模式等三个方面上。本文选择了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研究对象,从其信管专业毕业校友的视角加以分析,相较于以往研究,校友有其独特“优势”,主要体现于校友是大学生活的“经历者”和“过来人”,具备一定的社会阅历和职场经验,能够从“经历者”和“过来人”角度结合市场需求提出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提升策略。
在扎根理论方法中样本数确定的原则是编码分析不再产生新的概念类属时的样本数量即为研究所需的样本数。但在实际操作层面,近乎完美的理论饱和度难度较大,因为全部联系上信管专业的全部校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由此,本研究基于研究实际,选择了371位样本高校校友作为访谈对象,原始访谈内容的采集主要通过访谈的方式加以开展,再转化为文本信息供研究所需,具体步骤为:(1)将校友信息进行统计与整理,相关信息主要包括姓名、就读年份、联系方式、毕业时就职单位等信息;(2)对访谈人进行培训与辅导以期在较为统一的开放式访谈提纲指导下开展访谈;(3)访谈人开展访谈,访谈过程可通过即时聊天工具或电话,记录访谈关键信息后形成访谈文本数据。
4 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影响因素范畴提炼与模型构建
本研究原始数据的收集历时半年,访谈提纲的设计、访谈对象的选择与确定、以及访谈人员培训历时3个月,访谈过程的开展历时2个月,访谈记录的收集整理历时1个月,最终收集到68份调研报告,涉及371位校友的访谈记录,共计28000余字。在实际编码过程中随机选择60份(320位校友)调研报告进行编码,另外8份(51位校友)调研报告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在编码过程中严格依据扎根编码技术程序加以开展。
4.1 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是扎根理论编码分析的第一步,是对访谈文本资料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的过程。开放式编码按照逐句审读与编码的方式,借助质性数据分析工具NVivo 10加以开展。在NVivo 10中通过自由节点的输出和树节点的构建灵活动态地展开,同时在编码过程中不断比较与反思,借助节点的新增、删除、移动、合并等操作,逐步明晰概念及范畴。在开放式编码的过程中借鉴了Strauss的方式加以开展[19],通过成员的校验、备忘录的撰写及团队分析的方式来保障编码过程的严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研究的编码过程是一个“背对背”的过程,编码人员共有3位研究者构成,其中2名独立编码并撰写编码备忘录,编码交由第三位研究者进行核实及检验,总结不一致点,研究团队定期针对不一致点加以讨论,不断比较,反复核实,并探索性提问,力求通过三角互证的策略保障研究信度。囿于篇幅,笔者给出了开放式编码过程的示例(见表1),在开放式编码阶段共提取出115个初始概念,在此基础上根据初始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归纳和合并,最终提炼归纳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个人能力提升、就业能力培养、考级与考证、学历提升、专业知识学习、企业需要复合型人才等26个范畴(A1-A26)。
4.2 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是在开放式编码识别的范畴基础上进行,通过聚类的方式,识别出各个范畴之间潜在的关系,进一步形成更加凝练的类属,发展并检验各类属之间的关系,建立各独立范畴之间的关联[20-21]。根据研究目标与研究对象的特性,研究团队对开放式编码过程中已归纳的26个范畴重新归类,归纳出内在提升驱动、社会需求驱动、实习实践驱动、外部资源驱动4个主范畴(B1-B4),并得出其与开放式编码范畴的对应关系(见表2)。
4.3 选择性编码
选择编码是指再次挖掘比较资料和主轴编码,进一步梳理范畴的相互关系,挖掘出范畴中的核心范畴,通过一个整合图示或者“故事线”将核心范畴与其他范畴予以系统性联结[22],从而系统展示“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影响因素”,实现其与内在提升驱动、社会需求驱动、实习实践驱动、外部资源驱动4个主范畴中典型结构的揭示。
4.4 模型構建
将主范畴和其他范畴与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影响因素之间的联结关系架构定义为信管专业学生能力影响因素模型(见图1)。
基于371位信管专业校友访谈报告的扎根理论研究结果,结合理论模型,可将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可归纳为个人、学校及社会3个方面。
内在学习动机驱动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并占主导作用。扎根理论编码结果表明,诸多因素决定着学生素质的提升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多位校友在访谈中反复提及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的重要性,此能力的培养既符合时代潮流,也推动着信管专业学生能力的提升;多维的个人能力的培养。如规划能力、执行能力、自我反思和总结的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自控能力、学习能力等,此部分构成了内在驱动力的重要构成。专业知识的掌握及运用能力。信管专业与时代联系的紧密性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的掌握和运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专业知识的掌握及运用能力是提升信管专业学生能力的基石。考级考证与学历提升能力。考级考证与学历提升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能力的直接证明。 学校提供的外部资源驱动学生能力提升和学习效果,具体表现为:校园硬件设施建设决定着学习、生活的环境;专业师资团队的建设可保障学生接受领域前沿知识;线上线下相互联接的课堂资源建设保障了学生多元化的课堂学习方式,此外学校外部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图书馆资源、自习室资源、专业实验室建设等均影响学生的能力提升。
社会需求驱动力也是提升信管专业能力的重要一环。社会为学生提供检验理论、实习实践的机会,能够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求职就业、工作等方面的实践能力。社会企业及时的向学校和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甚至成为学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一环,与社会的良好接轨可帮助学生更准确地选择努力方向。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学生主体、学校、社会三者并非独立存在,切实提升信管专业学生素养需要三者充分联动。如社会作为人才的需求方,及时准确地反馈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社会需求有助于学生明晰努力方向;学校可依赖企业内的行业师资开展面向产业、场景驱动的教学;学校与社会共同合作,建立校企共建实验室,为信管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
4.5 理论饱和度检验
理论饱和度检验的主要任务是确认原始文本资料不能再产生新的概念类属,确定已产生的概念类属足以涵盖所有后续收集到资料[23]。通过对预留的8份(51人次)调研报告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检验过程同样采用“背靠背”的方式加以开展,结果显示模型中的概念范畴已经足够饱满,没有发现新的重要概念、范畴与典型关系,因此所构建的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模型是饱和的。
5 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理论模型的问卷验证
371位校友访谈记录的扎根理论分析所得出的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理论模型依赖于“过来人”的视角,为最大限度地提升模型的可推广性,更好地验证核心类属对“正在经历者”的影响程度,研究团队以扎根理论分析所得模型的4个核心类属及其相关范畴作为核心内容,设计了针对信管专业在读本科生的调查问卷,问卷主体的内容为四个驱动力相关因素重要程度的矩阵五级量表题(5分制,1-5分分别对应了很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很重要)。问卷发放依托“问卷星”平台,历时1周,共回收问卷94份答卷,有效问卷92份,受访对象分布于样本高校信管专业的四个行政班,基于问卷数据开展可推广性验证分析。
5.1 学生内在提升驱动相关因素验证分析
对学生内在驱动力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得出平均得分(见表3),绝大部分认为学生内在能力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因素具备着重要及以上的重要性。数据结果表明,得分最高项为个人能力提升需要,为4.16分,得分最低项为考级考证需要,为3.88分。信管在校生普遍认为内在驱动在能力提升方面起重要作用,该结果与符合实际,因为在个人能力提升方面,学生涉及较为广泛。在内在驱动核心范畴中的专业能力提升需要也受到了信管在校生的重视,而考级考证需要重要程度平均分较低,侧面表明部分信管专业在校生认为“实践能力”“实操能力”是信管专业学生的主要能力之一,而考级考证更多倾向于“应试”能力,学生认同度较低。
5.2 实习实践驱动相关因素验证分析
实习实践驱动力相关因素的数据表明(见图2),绝大部分受访者都给出了3分及以上的评价得分,各相关因素的平均分为3.93分,可见实习实践驱动能力提升在专业内部具备了较为广泛的认可。“在实习实践中积累经验和培养能力”获得了最高得分,为4.25分,获得评分较低的为“参加兼职活动”,得分3.52分,表明受众对信管专业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的专业已具备了较为充分的认识,但与专业无关的兼职活动对能力提升的效果未得到充分的认可。
5.3 外部资源驱动相关因素验证分析
对外部资源驱动力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见表4),发现其得分均为4分左右,平均得分为4.05分,表明信管专业在校学生对外部资源在能力提升方面的驱动作用较为认可,所涉及的相关因素重要程度相当。“信管人才培养改革”因素获得了最高的评分,可见在校生对大数据时代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更新尤为迫切。
5.4 社会需求驱动相关因素验证分析
社会需求驱动相关因素主要包括企业需要复合型人才,社会对信管专业学生需求量大,数据分析是目前社会人才需求的热点方向三个具体范畴,其内涵是社会企业将用人要求反馈给高校以及社会发展热点对星光专业能力提升的驱动,因此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衡量。结果表明社会需求驱动重要程度的平均分为4.13分,处于“重要”水平,高达87%的学生对于社会需求驱动对于提升信管专业学生能力重要性给出了4分以上的评分(见图3)。可见,学生对于社会需求驱动力的实际认可程度是比较高的,验证了扎根分析所得的社会需求驱动力的实际意义。
5.5 问卷验证总结
通过对扎根理论编码所形成的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四个驱动力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总平均得分为4.02分,处于“重要”程度,表明“过来人”的经验分享获得了“经历者”的普遍认可,因此本研究在四个驱动力的基础上形成的理论模型对于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有一定的可推广性,基于其所开展的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问题识别及其提升策略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6 新工科背景下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问题分析
在经过“过来人”访谈文本扎根理論分析及“经历者”问卷验证的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模型指导下,本研究发现在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过程中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6.1 外部资源的支持不足
新工科作为新经济环境下的新型教育模式,更加注重新技术的发展和新模式的创新,对信管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因此需要学校、社会和企业等外部资源的更多关注和投入以及学生主体。然而,研究发现这些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其一,学校作为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样本高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气息、硬件设施投入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良好的校园文化可提升学生的集体归属和自我认同,助力学生能力提升;在硬件设施方面,扎根理论分析表明目前样本高校教室的部分多媒体教学设施尚未得到及时充分的维护和更新,信管类核心课程的开展缺乏人机交互、智能信息处理等新型的教学设备的支撑,数据分析类实验室平台的构建尚未完善,部分实验设备老旧亟待更新,此现状不利于以丰富的教学形式助力学生能力提升。其二,样本高校信管专业的开展缺乏社会资源的支持。新工科背景下,信管专业学生能力的提升需要与“社会场景”高度融合,但目前样本高校信管专业的建设缺乏“场景驱动的课程教学”,社会的缺乏支持使得学生难以获取社会实践提升能力。 6.2 学生内在能力自我提升意识淡薄
专业知识和实践知识来源于学习,新工科教育倡导参与式、关联式学习、实践性学习,包括个体学习和团队学习。从个体角度看,专业知识和实践知识来自个人学习和经验积累,需要较强的自我提升意识。然而,校友访谈结果表明,在校期间其理论学习、实践学习方面均表现出自我提升意识薄弱的问题,自主学习能力差,信息素养不高,造成了其在校期间很难明晰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更无自我提升的意识。具体的表现为专业知识学习不系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信管专业的实践性,“高分低能”者较多;在课堂组织和开展中,师生鲜少互动,课堂互动沉默,翻转式课堂形式化,考前突击应付考试,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在校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进一步加剧了其学习效果差,而信息素养的缺乏,使得其遇到专业问题后难以寻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6.3 学生对实习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高
实践能力是新工科教育目标的根本要求,在专业实践的基础上强调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新工科建设的基本要义[2]。新工科背景下信管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应具有与时俱进、交叉融合、跨界创新的特征。实习实践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学生后续走上社会的工作就业能力和升学的科研能力,构成信管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在新工科背景下对学生实习实践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升,然而,在样本高校信管专业与企业的合作不够深入,甚至是流于表面,缺少高质量的实习、就业机会的提供。多数学生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等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获得创新学分,忽略了真正意义上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学生在选取实习机会时缺乏判断,且存在“短视行为”,就业实习的目的鲜少有学生主动寻找与专业相关的实习机会,而是随意选取、完成任务。
6.4 部分人才培养和课程结构设置不够合理
信管专业是由具有不同学科隶属关系的多个相关专业合并而成,这一特征使得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包容性[24]。新工科产业的兴起,推动信息管理向数据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在新工科背景下,针对信管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是学生素养能力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虽然信管专业的建设这些年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互联网+传统行业”和大数据应用管理越来越热门的背景下,信管专业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中,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结构设置上也要符合社会市场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但是目前情况,在这方面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机构设置都已经与社会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脱节。
7 新工科背景下信管專业学生能力提升路径
7.1 学校层面的提升策略
(1)大力推行新工科教育建设,完善教学资源,切实提高信管专业教育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新工科教育时代的基础。在新工科背景下完善教学制度建设,确立一切改革以学生能力提升为重的目标思路。完善信管专业教学资源建设,积极建设促进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的数据分析与商务智能、智能信息处理与检索、大数据信息可视化等教学资源,积极调研、主动了解信管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的较为紧缺的教学资源,促进高校内、高校间信管专业相关的教学资源共享的同时,主动增加资金的投入,切实提高信管专业教育教学质量。
(2)实践教学成为新工科时代的教学“主战场”,应注重信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学科领域对信管专业人才提出较高要求的同时也对师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工科背景下注重“大数据”等领域师资的引进同时,应定期组织信管专业教师参加大数据、数据分析与挖掘等相关的领域的培训,切实助力教师提升数据思维;此外培训教师充分将新时代的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有机融合,建立线上教学平台,线上实验室等,探索“云教学”实践。针对信管专业实践教学的特征,鼓励教师开展项目化教学,着力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建立以新工科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合理的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其一,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应当时刻关注社会发展前沿和产业发展趋势, 确定市场对信管人才的需求变化;其二,要落实好人才培养目标,要将信管人才能力要求标准化并且形成对应可执行的知识能力教学纲要,然后将知识能力教学纲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其三,结合新工科的新特征,注重新产业需求,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剔除与社会需求脱轨的课程,增加社会未来发展热点方向的课程;其四,要注意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和课程设置时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即要将企业的产业理念和技术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设置。
7.2 学生个体层面的提升策略
(1)注重专业知识学习,提升新工科技术应用和创新思维。将新技术与信管专业专业知识进行深度融合,强化自然科学、数据科学、工程科学、人文社科等多领域和综合化的学科专业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是提升信管专业学生能力的重中之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要根据社会发展的热点发现自我兴趣所在,及时明确深入钻研学习的方向。作为信管专业的学生应当重视编程、数据库及数据分析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汇总注重将数据结构、数据库课程与大数据实验、Python实验资源充分融合,融合贯通,注重在实际项目中提升能力。
(2)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专业技能。大数据技术与信息管理的融合创新、以万物互联为基础的智能化发展趋势、数字技术与人文历史的结合等无不要求信管专业学生具备扎实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信管专业的学生应当主动学习和自律学习,这是提升学习效果,促进能力提升的关键。一方面,大学生应该培养自己的规划能力和执行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应当严格加强自律,主动克服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诱惑,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的时间,劳逸结合。 (3)积极参加实习实践。新工科突出以创新实践项目或平台为基础,信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十分重要。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中,学生应当积极参与校内实习实践活动:科研活动、社会公益、实验课、专业实习活动等,在实际项目中切实锻炼数据可视化、数据处理与挖掘等信管专业的核心技能。此外,要注重在社会企业中锻炼自己的项目能力,积极参加专业相关的校外实习,在实习实践还应当注重培养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和理论运用的实践能力。
(4)提高就业能力,成为面向新经济和新产业所需要的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现代化工程技术人才。新经济的迅猛发展、新产业的快速革新和新职业的巨大缺口,对信管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确看待就业形式,转变就业观念。明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变化,如目前企业需要大量的大数据方面的人才,信管专业的学生应当主动深入学习大数据相关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在大数据行业的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能力还需要提高求职应聘能力,主动通过各种招聘网站了解招聘要求并有针对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还要学习简历制作和面试技巧,以专业技能实现高质量就业。
7.3 社会层面的提升策略
(1)社会发展信息要及时反馈给高校学生。在新经济模式下,新技术、新问题不断涌现,社会应当成立相关的信息部门搜集行业发展前沿信息及时反馈给高校,让信管专业能够紧抓社会发展动态,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内容的调整。
(2)社会企业加强与学校的合作。适合信管专业学生就业的企业应当提高企业开放度,对接信管专业,提供专业职能培训,提高信管专业学生在社会场景中的实际工作能力。努力拓展校企合作办学,通过校企共建实验室、校企合作教学等方式培养能够“毕业即就业”的信管专业人才,相关企业应帮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通过校企合作的综合性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采用互联网思维和计算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 结语
新工科等新型教育模式、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为信管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也对信管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面向新工科背景下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采用质的研究方式,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基于信管专业371位校友的访谈文本资料,开展了扎根理论分析。在扎根理论编码过程中,借助Nvivo 10软件,严格依据扎根编码技术程序加以开展的方式,形成了“培养工作与实践能力”“培养规划能力”等115个初始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归纳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个人能力提升、就业能力培养等26个范畴,通过主轴编码的方式最终确定了内在提升驱动、社会需求驱动、实习实践驱动、外部资源驱动4个主范畴,形成了影響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的核心影响因素,并基于核心范畴构建了面向学校、个人及社会的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策略理论模型,并将其在在读大学生中进行了数据验证,以确保研究的可推广性。
通过对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理论模型的分析,研究发现目前信管专业学生在提升能力时在以下四个方面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外部资源的支持、学生内在因素、实习实践能力培养、人才培养和课程结构设置。在分析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信管专业学生能力的提升策略,主要从学校、个人和社会三个方面开展了提升策略研究。学校应当结合新工科的背景,大力推行新工科教育建设,不断完善教学资源;学校应注重信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制定合理的、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方案,从学校层面助力学生能力提升;学生个人作为学习活动的发起者,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积极参加实习实践提升就业能力,努力成为面向新经济和新产业所需要的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现代化工程人才;在社会方面一方面应该注重社会信息的及时反馈及发布另一方面,社会应依据其所具备的案例及场景,与学校深度融合,探索校企共建实验室、共同培养人才等,助力学生能力提升。
对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的分析,实际上也从侧面反映了影响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制约因素。本研究通过有针对性的问题识别及提升策略研究,探索了新工科背景下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策略,可以助力提升信管专业学生人才培养质量,为信管专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未来将针对信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影响因素的内在机理开展深层次的挖掘与探索,以期切实提升新工科背景下信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EB/OL].[2020-09-1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1034/s4930/202003/t20200303_426853.html.
[2] 李立睿.新工科视角下信息管理类本科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9(3):18-23.
[3] 张海生,张瑜.多学科交叉融合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与发展策略[J].重庆高教研究,2019,7(6):81-93.
[4] 陈国栋,夏火松.新工科视域下信息管理类大学生实践知识创生路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5):37-42.
[5] 贺玉珍,张海江.新工科背景下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32):123-124.
[6] 张娜娜,陈静.“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78):111-115.
[7] 于沂仟.提升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6.
[8] 宋艳辉.“以学生为中心”视角下的本科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19. [9] 万力群.大学生创新型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9.
[10] 胡洋,郭勇,于骐鸣.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39(4):83-86.
[11] 楊晓梅,白尚旺.信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基于学生满意度评价视角[J].教育观察,2019,8(23):80-82.
[12] 张海龙,沈倩倩.大学生学习过程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9(12):70-74.
[13] 徐涌金,郑磊.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的有效路径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4(3):105-109.
[14] 陈向明.扎根理论在中国教育研究中的运用探索[J].北京大学教育论,2015,13(1):2-15,188.
[15] 赵蕾.大学生课程学习投入度的影响因素分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16] 王涵,崔旭.基于图情档专业学生感知的翻转课堂研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9(11):72-77.
[17] 畅军亮,吴丹.基于扎根理论的大学生学习倦怠研究——以X大学为例[J].高教探索,2016(8):62-65,79.
[18] Glaser B G,Strauss A L,Strutzel E.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J].Nursing research,1968,17(4):364.
[19] Strauss A L,Corbin J M.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M].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Inc.1998.
[20]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1] Strauss A,Corbin J.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M].Newbury Park:Sage, 1990.
[22] 柯平,张文亮,李西宁,等.基于扎根理论的馆员对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感知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40(3):37-49.
[23] Glaser,B.(1978).Theoretical sensitivity.Mill Valley:The Sociology Press,61 Strauss,A & Corbin,J.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M].Newbury Park:Sage,1990.
[24] 卢志平,马璐,廖志高.行业特色视阈下的信息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5):14-18.
作者简介:徐浩,男,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智能信息处理、创新创业研究等;解春艳,女,南京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王子豪,男,南京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生;邓三鸿,男,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智能信息处理和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