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来源 :民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bb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2-0214-01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教育质量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课堂效率的高效性也提上了日程,打造高效的课堂成为每一位教师的愿望。那么怎样才能打造出我们高效的数学课堂呢?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这些词句目前是很响亮的,课堂上也确实呈现出一派 “热闹”的景象,然而,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其实所谓新理念下的课堂活动存在很大问题。
  一 问题的设置要有思维含量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是教学思维的动力,且是思维的方向;数学思维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当然不反对课堂活动的创新,课堂也需要营造民主、活跃、和谐的气氛,但是一些教师为了让课堂体现出这样的氛围,便大搞学生“活动”,单从数量上统计,学生活动的人数、广度真可谓“轰轰烈烈”,貌似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试想,如果这样为活动而活动,淡化学生的思维参与,又有什么实际价值呢?充其量使学生参与了“凑热闹”。我们的问题设置必须要有思维含量,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交流。否则教师提出的问题就是多余的,不能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就能马上回答“能”、“不能”或“是”、“不是”。这样的问题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貌似学生活动活跃,实际上是教师的问题问的没有实际价值,没有让学生进行真正的思考。这样的问题不问也罢。
  二 让学生真正的参与进来
  数学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没有学生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而思考问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关键是教师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多少思考时间。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但如果操作不当,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培养学生思维懒惰、人云亦云等不良习惯。在课堂上,我们常会看到一些教师一抛出问题便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岂不知学生解决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要经过较为复杂的思维过程才能完成,如果没有充足时间的独立思考,充其量只能是蜻蜓点水。因为没有独立思考,就不可能生成真正的问题,合作探究就失去了目标,交流讨论就会流于形式。所以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想让学生真正的参与进来,就要给学生真正的思考时间。
  三 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的运用
  我们若要课堂上的活动真实有效,活动的内容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师安排学生活动,其依据应是根据课标、教材和学情所制定的真实的教学目标。活动的内容真实,才会减少盲目性,增加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为此,教师就要提出或鼓励、引导学生提出一些与预设目标(特别是重点)有关的具有启发性、可探究性的问题。
  (1)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设疑。指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点的联结处设疑;在易混淆之处设疑;在教材的关键处设疑。这样久而久之,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不是没有疑问,而是自己不善于设疑。
  (2)课堂上让学生担当“主角”,努力让学生做到动脑、动口、动手,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结论。
  (3)运用游戏激发学习兴趣。在游戏中引出问题,开启思路,将认知要求、技能训练融于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玩乐中轻松愉快的学习。
  四 加强对学生调控指导
  新课程课堂教学既是可预设的,又是动态生成的;既有课前筹划,又有“即席创作”。在这种动态的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教师积极主动的调控指导。
  新课堂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是说教师就该“靠边站”了。一些课堂上,学生活动充分自由、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而教师或袖手旁观或穿行于学生之间但只是默默无语,这样放任学生自由,不等于尊重了学生的主体。让学生自主,不是让学生“自由”。像传统课堂忽视学生的主体是片面的一样,新课堂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事实上,缺少了教师的指导和调控,学生的活动将会变得杂乱无序,难以或根本无法生成教学目标。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学生随时都会有新思想和新问题生成,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引导和解决,往往会阻碍交流讨论、合作探究的顺利进行。同时,活动中学生独到的见解或创新的思维,也需要教师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以激发、巩固他们继续探讨的兴趣和热情。
  新课堂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的同时,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要合理的扮演自己的角色,才不至于使课堂处于“无政府状态”。课堂教学调控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这要求教师有极强的随机应变的能力,以灵活的教学方法处置教学中出现的种种复杂局面,以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为依据,随时控制和调节教学进度。
  五 养成思考的习惯,形成思维模式
  1.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明确的思考对象,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思考对象不仅要在课标的要求之内,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要善于从枯燥的数学公式里选取能引发学生思考的突破口,来作为课堂教学的“引线”,点燃学生思考的“炉火”。
  2.要让学生做思考的主宰。老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也不能把学生的思维套入圈套。让每个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围绕着所要解决的问题,自己去思考、去探究、去发现,这样才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对学生思考的总结和提升是教师把握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效益的有效环节。教师给予启发性指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督促学生进行解题后的反思和总结,有利于思维的深入发展。
  学生思考习惯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而思维模式的形成则需要学生自身的领悟,需要重组原有的知识群落,需要有意识地纠正不正确的思维习惯,并对理想的思维习惯加以稳固和发展。这一过程不仅体现在一节数学教学的课堂,而且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的过程之中。这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思考习惯是一个量变的过程,思维习惯是质变的结果。
  只要教师注意到自己教学的不足,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这一目标就能实现。那么我们课堂改革也就会出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繁荣景象,从而打造出我们高效率的数学课堂。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大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体育教学也应适应这样的教育使命.为进一
摘要 近年来,海外代购迅速兴起,并对消费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数量巨大且种类繁多的商品运用各种方式通过海关入境,海关的工作也更加复杂。虽然我国早已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国务院,海关等部门也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行政法规,但是以行政法原则为视角审视海关的监管实践,还存在一系列不完善的地方。文章以近年火热的“海淘”为引入点,在行政法原则视角下审视海关监管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一系列制度设想。  关键词
现代人埋首在计算机前的时间越来越长,长时间近距离使用计算机或看电视,容易导致屈光不正、眼睛疲劳、近视度数增加及散光加重的情形。中医认为,眼与全身脏腑和经络的联系密
“型”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因素.阐明“型”与日本文化的关系,可以更好地弘扬日本的传统文化.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地籍测绘的应用满足了城市的发展需求和促进城市发展,为城市管理提供全面的资料.地籍测绘对于不动产管理与税收有重要的作用,全权为土地管理进行服务
近20年来,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凸现,民营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推动市场经济改革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是,与民营企业的巨大贡献和在国民经济中日趋重
统计数据的精准精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统计数据质量又是统计工作的根本,只有数据信息可靠,才能确保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目前我国统计工作
物理实验具有真实、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在实验教学中,可以通过演示自制简易小实验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对于物理的兴趣;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已有的器材,
高校辅导员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先进理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不能空话连篇.力求把主流理论观点通过理论转化为真实可信,使学生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