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分析二战前绥靖主义产生的原因

来源 :大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n_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绥靖政策的产生,不是由任意一个国家单独能够决定的。而是在当时的领导人和各国所需要的利益的情况下综合导致的结果。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一个决定的形成是由于以自己利益最大化为行为准则的经济人所决定的,在国际政治上,这个以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以自身利益最大化进行利益的互换;同时,一国领导人,外交部长的个人决策则影响这这一国家的国家政策。
  【关键词】 绥靖主义 公共选择理论
  一、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是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个分析方法,来研究现实的政治问题与政治现象,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理论学派。虽然它的分析方法来源于经济学,研究学者大都是经济学家,但是其研究对象是政治市场。其分析方法完全不同于传统政治学,公共选择理论又被成为“新政治经济学”或“政治的经济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特征是经济人假设和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
  (一)经济人假设
  公共选择理论作为政治的经济理论是就其分析的方法而言的,它把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移植到政治领域,认为政治领域中的个人也是自利的、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行为准则的经济人;并将经济市场上的交易分析扩展到政治领域,把人们在政治领域的相互作用过程视作“政治上的交易”,认为政治过程和经济过程一样,其基础是交易动机、交易行为,政治的本质是利益的交换。
  经济人假设是公共选择理论和传统的政治理论相区别的根本原因。公共选择理论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来概括一切人的行为动机,保持了个人模型在经济背景和政治背景下的对称和逻辑上的一致性,得到了一系列“政府失灵”的分析结论。
  (二)个人主义
  公共选择理论从决策的角度探究政治问题,探究由不同的个体形成的社会如何进行选择,做出社会决策。公共选择理论对社会选择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所谓社会选择不过是个人选择的集结,只有个人才具有理性分析和思考的能力,个人是基本的分析单位,个人的有目的行动和选择是一切社会选择的起因。
  个人主义的分析方法是相对于整体主义的分析方法而言的,它强调的是分析个体的动机与选择模型对整体行为的影响。公共选择理论基于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对集体决策的考察,认为个人是集体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国家作为一个超个人的单位而存在,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被视为是独立于个人利益而存在的。在公共选择理论模型中,个人被认为在他们的私人行动和社会行动中都有自己独立的目标,公共选择是个人选择通过一定规则的集结。
  二、绥靖政策产生的原因
  (一)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三十多个国家参与,15亿的人口被卷入了战争,伤亡人数3000万,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给世界人民的精神和物质上带来了极大的伤害。英国在一战中直接参加者有600万人,其中伤亡人数达244万,“可怕的战争大屠杀几乎影响到所有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灾难和创伤,使英国人成了强烈的反战、厌战和惧战心理。它逐渐演变成一种社会政治运动。
  和平主义宣扬战争的残酷和破坏性,反对一切战争,认为只要通过宣传就能够消灭战争的根源。17世纪中期,乔治·福克斯在创建基督教公谊会时就把“反对一切暴力和战争”列为该会信奉的宗旨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先后涌现出26位反战的和平主义运动著名人士,并且出现了颇具影響力的“不再战争运动联合会”和最大的“和平誓约协会”等一些和平主义组织及大批的反战文学作品。
  政治学的传统假设是假设政府是代表公民利益的,政府官员和政治家的目标是社会利益最大化。而公共选择理论,经济人假设则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来概括一切人的行为动机。当时英国首相是二度任职的麦克唐纳,英国社会危机严重,国内和平主义思潮盛行,英国民众不再愿意发动战争,面对意大利与德国的帝国主义行为,麦克唐纳没有足够的精力与资金来遏制意大利与德国的帝国主义行为。因此,英国政府顺应了公众的社会心理,尽可能的退让避免战争爆发战争来对付希特勒的军事威胁。另一方面,当时西方大多数的政治家不能准确认清希特勒的本质,相信德国是抵御共产主义向西欧扩张的坚强堡垒,相信通过让步能将德国重新纳入维护欧洲安全的多边体系中来。
  (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400万亿美元,英国的力量受到了相当大程度的消弱,它在战争中被消耗了1/3的国民财富。1929年至1933年期间,英国工业生产下降28.4%,1993年英国失业人口四百万。经济上受到的损失直接影响英国的军事实力,为了解决国内人民生活窘迫的现状,英国政府不得不缩减军费来之。1933-1938年英国军费开支为12亿英镑,同时期的德国军费开支为28.6英镑,苏联军费开支为28.08英镑,日本军费开支为12.6亿英镑;1934-1938年,英国军费开支增长率为25%,同期德国的军备开支增长率为47%,苏联军备开支增长率为37%,日本军备增长率为45%。
  意大利发动大规模侵略后,国联迫于压力对意大利进行了经济制裁,但实际上在英法的操纵下,国联制裁委员会并未把重要的军用物资如石油、刚、铁等列入禁用范围。虽然美国国会通过了《中立法》,并在1935年10月5日宣布交战双方都实施中立法,但1935年中立法并没有禁止向交战国输出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在此期间美国商人对意大利的贸易反而有增无减。1935年10月,美国对意大利的石油出口比平时增加了一倍,11月增加了2倍。30年代,美国对日本的财政投资总额达24500万美元,占美国远东投资总额的1/3。正式由于美国的石油输出和财政支持,才使得意日有能力发动侵略战争。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利益集团对公共选择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英国是依赖国际贸易为主的国家,一旦战争爆发,英国的贸易通道就会中断,英国世界市场的地位就会崩塌,财政来源就会枯竭。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为了维持本国经济的发展,英美法不仅没有对德意日的侵略战争做出强烈的制止,还靠牺牲小国的利益向侵略国出售军用物资,以获得贸易出口额的增加。正式由于这些利益集团的选择下,才使得德意日法西斯肆无忌惮的进行侵略战争。   (三)欧洲外交惯性力量的推动
  西方国际关系现实主义思想家汉斯·摩根索( Hans J. Morgenthau) 认为: “绥靖是一种企图用适宜于现状政策的方式来对付帝国主义威胁的外交政策。
  纵观英国近代几百年来的历史,从外交思想的策划到其最终在现实中的具体策略实践,均势政策占有极其大的比重,可以说是英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特点之一。英国“均势外交”政策的含义就是,英国为了维护本国自身在欧洲乃至全世界的霸主地位,依靠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而采取相应的外交策略和手段,以达到欧洲大陆的各个列强之间相互牵制和相互争夺,阻止任何一强称霸操纵欧洲的目的。其实质是,英国企图利用该政策来维持海上霸权,操纵欧洲政的治天平,达到其维护在欧洲大陆既得利益的野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法国成为欧洲第一强国,德国一直是法国的潜在威胁。因此,从凡尔赛会议开始,法国就一直谋求东部边界的安全保障,法国为维护自身在欧洲的霸权组建了小协约国同盟体系和签订《洛迦诺条约》。战后的英国在欧洲继续实施传统的“均衡”政策其根本目的是确保欧洲的和平稳定,以便尽快使欧洲经济和市场正常化,为英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机会,正如外交部在 1926 年的一份备忘录中所说的,“我们唯一的目标是维护好我们所拥有的,并和平的生活”。因此,英国采取了扶德抑法的政策,“一旦德国垮了,欧洲的均势就会消失。
  虽然美国在一战后奉行“独立主义”和《中立法》,但在停战协议后,随着所有协约国对美国过剩产品的需求减少,美国急需尽快恢复与德的商业关系来消除国内的过剩产品。对于美国而言,恢复与德国的经贸关系是美国对德政策的重要内容。因此,美德在1921年簽订《柏林条约》,恢复了美国和德国的经贸关系,为德国的经济恢复补充力量。与此同时,美国还企图利用德国来反对苏联和镇压欧洲革命,使德国在欧洲大陆上能够与英法相抗衡,达到欧洲大陆实力均衡的外交政策。
  三、结论
  绥靖政策的产生不是由一方造成的,而是多方面作用下的结果。正如公共选择理论所持观点,所谓的社会选择不过是个人选择的集结,个人是基本的分析单位,具有理性分析和思考的能力,个人有目的行动和选择是一切社会选择的起因。在英国的对德外交中,如果没有西蒙的访德,向希特勒传递了“英国政府不但接受德国重新武装的现实,而且还准备和德国就扩展德国海军军备问题作进一步讨论”的信号,希特勒不会提前发动战争。西蒙的这种外交政策,鼓励了希特勒破坏合约的野心。
  作者简介:谢冰莹(1990年2月),女,汉族,新疆。研究生,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
其他文献
【摘 要】 园林景观效果和园林功能的发挥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园林植物配置好坏的影响。在园林工程中,景观植物的配置是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可以建设兼备观赏性和功效性的符合现代城市发展标准的生态园林。  【关键词】 园林工程 植物配置 设计 问题  1、园林植物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植物资源丰富的国家,这为城市绿化提供了丰富的植物资
期刊
【摘 要】 自2012年1月1日试点的“营改增”无论是对微观经济还是宏观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有助于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对于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拉开了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序幕,带动了整个财税体制改革。本文从试点企业行业分析了“营改增”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从地方政府财政收支方面分析了“营改增”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并提出如何解决地方政府财政压力、调整地方与中央财政关系等建议。  【关键词】 营
期刊
【摘 要】 在建筑工程的建设当中,施工组织管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良好的施工组织管理是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本文从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问题与策略进行入手,进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为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管理 问题 对策  1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的因素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组织管理是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带为背景,对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投资(OFDI)的现状与模式进行分析,指出当前我国制造业对外投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为今后我国制造业更好的“走出去”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一带一路 走出去  引言  “一带一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但是基础设施建设等较为落后,普遍面临着工
期刊
【摘 要】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是图像检索研究领域的核心内容。与传统的依赖文字检索图像的方式不同,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是通过提取图像的特征信息并利用各种分析算法,学习算法将这些特征映射成反映图像本质的语义特征。本课题首先介绍了传统的图像处理技术和一些底层特征的提取方法,然后依据近似匹配的相关算法对底层特征进行分类,提出了根据用户选择满意样本来优化分类结果的思路。  【关键词】 图像检索 底层特征提取
期刊
【摘 要】 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筹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形成了企业的筹资风险。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和经营不善会造成企业失去偿债能力或企业控制力的情况;企业筹资方式的不合理或者企业后续的经营情况不佳也会给企业带来筹资风险,企业筹资风险威胁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国有经济是国家经济的命脉,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与发展的布局,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十分重大。但国有大中型企
期刊
【摘 要】 资源诅咒作为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自从八十年代的提出就倍受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而且大量的实证分析也充分证实了资源诅咒现象的存在,并对其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对其条件性予以充分的证明,理论界普遍认为资源诅咒现象是指与矿业资源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題。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家增长的更慢。经济学家将原因归结为贸易条件的恶化,荷兰病或
期刊
【摘 要】 高校近年来在不断探索如何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日语教师在新国标指导下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及手段。随着新国标的制定与探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際能力也成为了教师工作者不断摸索的课题。本文结合基础日语课程教学现状,就基础日语课程如何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建议。  【关键词】 基础日语 跨文化交际实践教学  新国标的制定要求高等学校外语专业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标准来
期刊
【摘 要】 在推进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绿色施工。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对我国建筑工程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土木工程建设加重了环境的负担,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所以,我们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运用绿色施工技术来降低环境污染,节约资源。  【关键词】 建筑工程 绿色施工 技术应用  一、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技术特点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环保优先为原则,
期刊
【摘 要】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分析了中国革命形势的状况之后,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尤其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在国统区发展以学生运动、工农运动和各阶层人民斗争汇合在一起的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第二条战线的主张。这一战线与人民解放军的军事战线相配合,加速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的崩溃,促进了新中国的诞生。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国统区第二条战线形成的原因。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