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学生放在驾驶员的座位上,比让家长进行操作,更有利于孩子选择前进的方向,孩子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从而获得一个幸福的大学和职业生活。
编辑_罗布泊供图_益孟德设计_杜亚娜
过去的三十多年,我在中國北京、上海、香港,美国旧金山等大城市教过书,也在美国内陆地区堪萨斯州一个不到三万人的小镇(Garden City)当过校长。除此之外还在堪萨斯的州立大学兼职教过申请教师证照所要求的大学课程。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接触过从小学到高中等不同阶段的学生和家长。
在任教期间,我深感中美两国在教育上有较大的区别。简单来说,这些区别体现在强调基础知识、学习的个性化思维、学生的动手能力等;但深入思考后发现,更大的区别是父母在对孩子教育和前途安排上的干涉,并且近年来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
八十年代后
补习成为一种风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上海一家中学任教,并担任教研组长。那时的高考招生比率比现在低很多,为提高升学率,学校的教研组长都被委以重任,加班加点为学生补课、辅导。虽然那时就有补课的传统,但远不如今天的努力程度,当时的社会没有种类繁多的补习机构,也没有家长会在每个周末送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补习 班。
更重要的是,家长很少给学生或学校压力,基本不干预学生的选择,学生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课程,报考自己喜欢的学校和学科。在当时,中国的教育情况和现在美国大多数学生的情况颇为相似。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以及期待发生了变化。也许是经济越来越好,家庭收入得到快速增长,上补习课、出国留学成了一种风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美国的学校里就有不计其数的台湾(小)留学生。
2000年,我回香港工作时,震惊于香港铜锣湾的唐楼墙上,竟然悬挂多幅“补课皇帝与皇后”的肖像,每张像片旁边还有大字详细介绍他们一年高达千万的收入。
在我当时工作学校就读的学生家长,多为全职家长,条件略差的,将孩子送去各种补习班;条件优渥的家庭请老师上门辅导。但可惜的是,所有家长对孩子学什么、补什么并没有过多关注,参加补习大都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者是家长在提前为孩子的未来“作准备”。
今天,中国的家长们都认为应该从小对孩子加强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和教育,因此,孩子们从幼儿园就开始认字、数数、学英语、背古诗词等。不少家长甚至为了孩子顺利进行幼升小,就把尚在幼儿园的孩子送到培训机构,花费两三年的时间准备小学入学考试,更不用讲为了小升初、初升高、升大学以及出国留学所做的拼搏了。补习现象在中国越发严重,甚至漫延到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也不是单纯的进行体能训练和技能学习,而是抱着某项运动也许可以为孩子升学“加分”的目的。
家长梦想强加孩子
愿望与现实适得其反
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不少家长根据自己的的想法,或者以前没有能实现的理想,为自己孩子的未来铺路。一个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尚小,对自己的将来是没有明确想法的,所以,家长认为什么重要、有趣、有用,就千方百计地安排孩子们去“学”去“做”。这种做法不是中国家长特有的,海外华人和亚洲其他地方的家长也常有这种做法。
我在旧金山的朋友中不少都是第一代的移民,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最近几年移民美国的都有。因此,不同年代、不同条件的移民家庭,都可能带来不同的生活和教育习惯,其中当然就会有按自己的意志或理解,来为孩子安排一切的家长,他们不辞辛苦的送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或者请种类繁多的家教。其中不乏夸张事例,最后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一位相识的家长相信,孩子学会弹钢琴,将来可能会显得更有文化和修养,也许还可以参加表演而在学校出名,最后对上大学有好处。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虽然孩子只有六岁,一到旧金山,这位朋友就千方百计地托人打听好的钢琴老师,并花费不菲的价钱,邀请一名从欧洲音乐学院毕业的老师上门授课,一星期两次。无奈,孩子并不喜欢钢琴,除了上课时不得不弹,平时除非妈妈坐在背后看着,孩子基本不会去碰琴。有一次星期五的晚上,我们上他们家外,客,一大伙人坐在厨房里聊天,孩子被要求必须在客厅里练习前一天学到的曲子。
我们在厨房里聊天,时不时隐约听见客厅的琴声传来。可是时间一长,就发现琴声不成曲子。出去一看,原来女孩手里拿着一本书,躺在琴凳上,两只脚在琴键上移动。
难怪,琴声不成曲子。
从此,妈妈放弃了将孩子培养成钢琴家的梦想。由于孩子喜欢读书,上一年级就对当老师的工作无限向往,有空就把自己的各种娃娃在地毯上排成一圈,让这个做什么,让那个坐好,一本正经地自己当起了小“老师”,这种爱好一直维持到上大学。本科毕业后的孩子在完成UCLA的教育学硕士学习后,成了一名非常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小学老师,生活得非常愉快。
让孩子坐在驾驶席上
选择前进的方向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但总体来说,我在美国遇到的家长,在为孩子的学习和职业前途做计划时,学生对自己前途的选择相对要自由得多。
幼儿园和小学当然不会给孩子任何关于上大学的压力。而从初中开始,学校就不断地通过学校课程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探索和开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家长对去哪里上大学少了我们那种非名校不可的要求,这可能和美国学校有比较完整、比较系统的升学辅导理念有一定关系。学校相信,在学习和职业趋向的准备过程中,把学生放在驾驶员的座位上,比让家长进行操作,更能选择前进的方向,孩子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从而获得一个幸福的大学和职业生活。
其实,孩子上学不一定要上名校,对孩子来说,最合适的学校也许就是最好的学校。一个孩子在学校受到的教育足够让他/她学到和年龄想匹配的知识和技能,学会如何学习,就是好学校。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帮助孩子们逐步发现并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到高中阶段,学校就更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地对自己的学业和职业前途进行思考和发掘。虽然,美国的大学对学生学习专业的选择没有任何压力,本科生甚至可以以Undecided Major毕业,但这不代表这种学生是糊里糊涂地离开大学的。其实,他们往往可能是很有想法的学生,而且这种对专业选择的推迟可能要比在家长的压力下选择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更为明智。
编辑_罗布泊供图_益孟德设计_杜亚娜
过去的三十多年,我在中國北京、上海、香港,美国旧金山等大城市教过书,也在美国内陆地区堪萨斯州一个不到三万人的小镇(Garden City)当过校长。除此之外还在堪萨斯的州立大学兼职教过申请教师证照所要求的大学课程。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接触过从小学到高中等不同阶段的学生和家长。
在任教期间,我深感中美两国在教育上有较大的区别。简单来说,这些区别体现在强调基础知识、学习的个性化思维、学生的动手能力等;但深入思考后发现,更大的区别是父母在对孩子教育和前途安排上的干涉,并且近年来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
八十年代后
补习成为一种风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上海一家中学任教,并担任教研组长。那时的高考招生比率比现在低很多,为提高升学率,学校的教研组长都被委以重任,加班加点为学生补课、辅导。虽然那时就有补课的传统,但远不如今天的努力程度,当时的社会没有种类繁多的补习机构,也没有家长会在每个周末送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补习 班。
更重要的是,家长很少给学生或学校压力,基本不干预学生的选择,学生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课程,报考自己喜欢的学校和学科。在当时,中国的教育情况和现在美国大多数学生的情况颇为相似。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以及期待发生了变化。也许是经济越来越好,家庭收入得到快速增长,上补习课、出国留学成了一种风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美国的学校里就有不计其数的台湾(小)留学生。
2000年,我回香港工作时,震惊于香港铜锣湾的唐楼墙上,竟然悬挂多幅“补课皇帝与皇后”的肖像,每张像片旁边还有大字详细介绍他们一年高达千万的收入。
在我当时工作学校就读的学生家长,多为全职家长,条件略差的,将孩子送去各种补习班;条件优渥的家庭请老师上门辅导。但可惜的是,所有家长对孩子学什么、补什么并没有过多关注,参加补习大都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者是家长在提前为孩子的未来“作准备”。
今天,中国的家长们都认为应该从小对孩子加强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和教育,因此,孩子们从幼儿园就开始认字、数数、学英语、背古诗词等。不少家长甚至为了孩子顺利进行幼升小,就把尚在幼儿园的孩子送到培训机构,花费两三年的时间准备小学入学考试,更不用讲为了小升初、初升高、升大学以及出国留学所做的拼搏了。补习现象在中国越发严重,甚至漫延到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也不是单纯的进行体能训练和技能学习,而是抱着某项运动也许可以为孩子升学“加分”的目的。
家长梦想强加孩子
愿望与现实适得其反
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不少家长根据自己的的想法,或者以前没有能实现的理想,为自己孩子的未来铺路。一个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尚小,对自己的将来是没有明确想法的,所以,家长认为什么重要、有趣、有用,就千方百计地安排孩子们去“学”去“做”。这种做法不是中国家长特有的,海外华人和亚洲其他地方的家长也常有这种做法。
我在旧金山的朋友中不少都是第一代的移民,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最近几年移民美国的都有。因此,不同年代、不同条件的移民家庭,都可能带来不同的生活和教育习惯,其中当然就会有按自己的意志或理解,来为孩子安排一切的家长,他们不辞辛苦的送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或者请种类繁多的家教。其中不乏夸张事例,最后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一位相识的家长相信,孩子学会弹钢琴,将来可能会显得更有文化和修养,也许还可以参加表演而在学校出名,最后对上大学有好处。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虽然孩子只有六岁,一到旧金山,这位朋友就千方百计地托人打听好的钢琴老师,并花费不菲的价钱,邀请一名从欧洲音乐学院毕业的老师上门授课,一星期两次。无奈,孩子并不喜欢钢琴,除了上课时不得不弹,平时除非妈妈坐在背后看着,孩子基本不会去碰琴。有一次星期五的晚上,我们上他们家外,客,一大伙人坐在厨房里聊天,孩子被要求必须在客厅里练习前一天学到的曲子。
我们在厨房里聊天,时不时隐约听见客厅的琴声传来。可是时间一长,就发现琴声不成曲子。出去一看,原来女孩手里拿着一本书,躺在琴凳上,两只脚在琴键上移动。
难怪,琴声不成曲子。
从此,妈妈放弃了将孩子培养成钢琴家的梦想。由于孩子喜欢读书,上一年级就对当老师的工作无限向往,有空就把自己的各种娃娃在地毯上排成一圈,让这个做什么,让那个坐好,一本正经地自己当起了小“老师”,这种爱好一直维持到上大学。本科毕业后的孩子在完成UCLA的教育学硕士学习后,成了一名非常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小学老师,生活得非常愉快。
让孩子坐在驾驶席上
选择前进的方向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但总体来说,我在美国遇到的家长,在为孩子的学习和职业前途做计划时,学生对自己前途的选择相对要自由得多。
幼儿园和小学当然不会给孩子任何关于上大学的压力。而从初中开始,学校就不断地通过学校课程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探索和开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家长对去哪里上大学少了我们那种非名校不可的要求,这可能和美国学校有比较完整、比较系统的升学辅导理念有一定关系。学校相信,在学习和职业趋向的准备过程中,把学生放在驾驶员的座位上,比让家长进行操作,更能选择前进的方向,孩子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从而获得一个幸福的大学和职业生活。
其实,孩子上学不一定要上名校,对孩子来说,最合适的学校也许就是最好的学校。一个孩子在学校受到的教育足够让他/她学到和年龄想匹配的知识和技能,学会如何学习,就是好学校。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帮助孩子们逐步发现并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到高中阶段,学校就更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地对自己的学业和职业前途进行思考和发掘。虽然,美国的大学对学生学习专业的选择没有任何压力,本科生甚至可以以Undecided Major毕业,但这不代表这种学生是糊里糊涂地离开大学的。其实,他们往往可能是很有想法的学生,而且这种对专业选择的推迟可能要比在家长的压力下选择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更为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