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另类社区的价值

来源 :商业价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hp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乎创始人周源喜欢将一个社区比喻成一个城市,管理一个社区,其实就是在管理一座逐渐变大的城市。

  “得丝者得天下”,这似乎成了中国互联网的不二法则。
  9158、多玩YY等低调公司的逆袭上岸,其用户群的特殊、极恐怖的APRU值,让人瞠目结舌。中国互联网,也并非这几年突然发现了草根的价值,细想如今的大公司腾讯、百度、阿里,无一不靠抓住草根用户才有今天。多玩游戏网总裁李学凌便表示,草根才是中国互联网最核心的用户,任何一个真正成功的公司,必须抓住草根用户。没做到这一点,基本上还飘在天上。
  然而有一款产品自始至终就不打算遵循这套规则,它一直强调生产“高质量”的内容。它就是知乎,一个知识型问答社区。
  最初两年知乎一直都很慢。它于2011年1月26日正式上线,初期实行严格的邀请制和审核制,用户增长不快,也没有新产品推出。今年3月20日,知乎开放注册,短短半年时间,日活跃用户达到70万,月活跃用户达到1100万,增长10多倍。
  5月26日,知乎再有新动作,发布一款新闻资讯应用——知乎日报。知乎创始人周源将这款产品形容为“一个超级印刷机”。这台印刷机每天印一张“报纸”,内容是知乎社区中的十来条问答,它们大多结合时事热点,人们喜闻乐见。2个月时间里,这款产品获得100万下载量,已经频繁出现在朋友圈、微博的分享中。
  两年半时间里,知乎并未如当初有些人预测的那样无法长大,反而以一种逆潮流的方式在持续进步,这是怎么做到的?未来,它有多大想象空间?

碎片化时代的高质量信息


  Keso是知乎最早期用户之一,他在知乎上一共回答了955个问题。有人问他为什么在知乎上这么活跃?他的答案是:说明中国互联网在满足像我一样的人的需求方面,做得太少。
  恰恰当所有人都看到了丝的机会时,另一群人被忽略和淹没了。这群人富有好奇心,追求认真、专业的表达和交流,中国互联网却没有这样的场合。
  最先论坛上聚集了这样一群人,然后博客出现,它更适合个人的完整表达,于是他们纷纷转移到博客上。但论坛和博客有先天缺陷,已经大量没落。2009年开始,微博以摧枯拉朽的姿态扫荡互联网世界,论坛、博客等产品纷纷进一步被冲散,内容生产者纷纷来到微博。然而,微博本身的产品特性决定了它的极度碎片化,它无法满足人对完整、高质量、深度信息的需求。
  这是知乎得以成长的空间。
  它一开始就以精英的身份降临。早期知乎采用严格邀请制,第一批用户包括李开复、薛蛮子、徐小平、雷军、Keso等业内知名人士,还有很多投资圈、媒体圈人士。这群人被周源称为“种子用户”。他们不仅奠定了知乎这个产品基调的基石,也带动了其在短时间内的迅速蹿红。
  针对这些人,周源会尽量去认识每一个。他会给每个人发邮件,询问产品的使用情况,如果对方没有提问和回答,他会询问具体原因是什么。他想通过跟这些早期用户的交流,知道用户在使用知乎的过程中,因为什么事情比较兴奋,是否能在知乎上获得价值?
  经过这段时间的研究,周源发现,即便一个产品的形态有不完善的地方,性能也会经常不稳定,但如果真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效果会超乎想象。他举了Twitter的例子,这看起来是一个多么粗糙的产品,它已经有7年历史,仍然保持着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浅薄时代尤其需要高质量内容,这些东西存在于一个人的大脑里,未经分享,知乎将它们激发出来,对他人产生价值。
  跟传统的博客写作不同的是,知乎是一种新的信息生产方式。周源和一些知乎用户都曾有个有趣的比喻:如果说人是一个茶壶,他所具备的经验、知识、见解就是里面装满的饺子,这些东西平时倒不出来。知乎所采取的问答形式的好处是,将茶壶盖掀开了。传统的写博客、写文章的过程被拆分开来,问题已经都由其他人提好,你不用苦思冥想找选题,直接写就行了。并且别忘了,已经有一群观众等在那里,无形中又给倒饺子这个过程加了把劲。

社区的加减法


  一个良好的社区,总是对破坏者具有排斥性。知乎想要保持高质量内容,并持续吸引一群专业人士,需要管理好社区的氛围。其他社区倾向于人工干预,知乎则选择用机制来管理,这在最初引发了外界的不少担忧。
  “公共编辑”机制是其中之一。在知乎中,一个问题被提出后,其他用户有权限修改这个问题。它的初衷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人可能问不出好问题,可当别人能帮忙修改时,好问题就能诞生了。
  外界的担忧在于,中国互联网的大环境是娱乐氛围比较重,同时,多年的论坛文化也渗透较深,盖楼、灌水等形式数见不鲜,如果将修改问题的权限交给所有用户,会带来很多不可预知的问题。
  知乎坚持采用这一机制,只不过在实行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效果,对它做了多次改进。最开始,一个问题被修改后,修改者不会接到提醒。一段时间后,周源发现这样行不通,会出现误解。接着,规则被改成只要一个问题被修改,所有参与、关注这个问题的人都会收到通知。结果发现,那些关注这个问题的人其实并不对问题的修改感兴趣,会对他们造成打扰。最终的结果是,一个问题被修改,只有问题的参与者知道。
  这个机制存在至今,运作良好。这说明即便中国互联网,靠机制来管理一个社区也是行得通的。只要机制够好,就能对人的行为产生约束,并将其引导到好的方向上。
  周源喜欢将一个社区比喻成一个城市,管理一个社区,其实就是在管理一座逐渐变大的城市。在一座城市里,肯定很多人在丢垃圾,有人迷路,社区管理员不可能顾及到每一部分,不可能给每一个新来的人指路,而是要靠这个城市里完善的交通指示牌,以及社区已有的文化和氛围。   整个知乎社区只有一个管理员,他主要负责处理投诉等信息,其他一切都靠机制来解决。但这套机制并非来自管理者一厢情愿的设想,管理者也不能随心所欲地给这个社区增加新东西。事实上,知乎社区的机制都由细节一点点堆积起来,新产品的出现也都是自然生长的结果。不过,真正意识到这一点,也是走了弯路后的教训。
  “领域”,这个已经关闭的产品影响了周源对社区运营的想法。
  2011年底,在经过几个月的讨论和准备后,知乎上线“领域”栏目。最初的想法是,既然知乎已经有了这么多内容,是否可以将某个领域的内容集中呈现,这样对这个领域感兴趣的用户就可以很方便的看到。
  看上去顺理成章,用户却不买账。周源事后总结,用户在知乎上的行为更接近现实中的聊天,其中有一种探索的乐趣,而“领域”则是一种纯阅读的形式,用户并未对知乎有这种需求,或者说,需求还不够迫切。
  上线半年后,“领域”被下线。
  “这就属于自己想太多,跟用户脱节的一个设计。”这件事之后,知乎再想上线新产品或新功能,周源都会拿这件事提醒自己,不要远离用户的真实需求,而把社区变复杂。
  这种社区运营思路,让人想起豆瓣CEO阿北对社区运营的经验总结——不运营。阿北认为,所谓的运营,其实可以通过产品手段来解决。举个例子,为防止豆瓣的小组讨论出现水化现象,在做设计的时候,把回贴按钮放在所有留言的后面,而不是主帖的后面,当你回复的时候,你需要看完所有回帖,这样你可能会发现想说的已经有人说过了。
  这种做法的实质其实是将编辑的工作众包给用户。相信用户,并将权力交给用户,这种做法可能并不完美,但至少目前来看,值得一试。如果成功,会对以后的社区运营产生深远影响。

从内向到开放


  一开始,周源真的没想过知乎会开放。
  他曾在多个场合用一个例子说明自己当初的想法。当知乎只有200名用户的时候,投资人找到他,问他想把知乎做多大,当时周源想,得有个大点的目标,要做100倍,就是2万。投资人觉得没什么前景,转身就走了。没想到年底,知乎的用户数是20万,超出了周源的想象。
  随着知乎的不断壮大,开放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2012年底,知乎用户数40万,用户停留在知乎上的时间是200万小时,每天创造出2000条高质量的问答,产生45000次投票。
  “知乎应该服务更多人”,周源决定,与之而来的担忧是,知乎能否消化开放后涌进来的巨大人流?知乎所追求的高质量内容是否会被冲淡?
  为此,知乎做了3个月的准备。决定开放之后,知乎召集全体员工,将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写在4块白板上,为每一个问题建立一个任务,周源记得很清楚,当时一共列了53个。这些任务中包括技术上的准备、社区机制的加强、用户引导等。
  开放之后,知乎生产的内容更多,另一个想法也自然出现了——怎么把这些有价值的信息传播得更广?这就是知乎日报的诞生。
  如果说知乎这个社区一直在解决的是内容生产问题,知乎日报则是一个传播工具。理论上说,知乎社区里多数人都可以参与讨论,但真正回答的问题的人只能是少数。尽管回答一个问题的可能性每个人都有,但实际参与的概率很小,因为一个人只会偶尔碰见适合自己来回答的问题。另外,知乎给回答问题所设置的高门槛,也将一部分人拦在门外。
  对知乎日报而言,浏览不需要任何门槛,甚至不必是知乎用户。这些人的数量必定比参与知乎社区回答问题的人多几千几万倍,假设每天能发动几万人来生产问题,同时能有几千万人在看这些内容,这在传播上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知乎日报这款产品还有更大的可能性。目前,除了上知乎社区的内容外,知乎日报上已经有了一些专栏。据知乎透露,知乎日报不久将与壹基金合作,开设专栏普及公益知识。如果这款产品的用户足够多,专栏的内容更丰富,未来或许可以成为一款新闻阅读器产品。
  如果说知乎是一块肥沃的土壤,知乎日报就是上面长出来的第一棵大树。它们彼此独立,却又紧密相连。知乎日报让知乎影响更多人,知乎给知乎日报源源不断的供应养料。此时,让人纠结的数量和质量问题得到解决,知乎社区在扩大影响力的同时,并不会受到知乎日报广大用户的影响,能仍然坚持高质量内容。

知乎的未来


  知乎社区最有价值的资产无外乎两种:信息和人。
  知乎的信息生产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众包形式,它有几万个作者,涵盖了无数个专业领域,并仍在扩大中。另外,之前的信息生产可以说都是单向的1.0模式,作者琢磨读者可能会喜欢什么、需要什么,知乎的生产方式则是2.0版,先产生读者需求,再生产定制信息。
  每天知乎上都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原创的、高质量的内容,这已经是一种新的、值得重视的内容生产方式。有了这些内容,所有关于信息的商业模式知乎都可以尝试,比如传播、出版。
  知乎日报正是在知乎传播上的一个尝试。出版上,知乎也将与Kindle电子书城合作,推出《知乎周刊》。以后甚至还可以与出版社合作,就某个领域或某个话题结集出书,也可以找知乎上某个领域的专业作者出书……
  在这个方向上,已经有了先行者——盛大文学。它同样由UGC产生内容,牢牢抓住上游的内容,往各个产业链打通,从最基本的出版,到影视剧、漫画等,想象空间很大。
  差别在于,二者的内容和用户不同。盛大文学的成功,真正是抓住了互联网上“丝”用户的需求。但有个不容忽视的趋势是,中国社会和中国互联网的人群结构一直在变化。盛大文学最初的用户,如今已经而立之年,他们开始对专业、非虚构的内容产生需求,这是一块正在成长起来的市场。
  信息之外,产生信息的这些人更有想象空间。他们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回答问题只发挥了一部分价值。
  一直以来,中国的互联网价值就是流量。流量能转换成广告点击量,转换成下载量,转换成电商订单量,却没人关注流量背后的人的价值。这些人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这些人最关心什么?
  有了社交网络后,人才真正成为主体。但在中国互联网,并没有一个真正的社交平台。新浪微博曾被寄予厚望,但从最终的产品形态看,它的核心仍然是传播,最后看的还是转发量。在开启商业化之后,它则彻底沦为流量平台。
  社交网络是什么?它其实并非指某种特定类型产品,而代表一类产品。它的要素在于,人在其中彼此连接,并因为这种连接产生价值。Facebook由现实社交网络发展而成, Linkedin是工作网络,而知乎则是一个人与人之间因为问答而建立起来的连接。
  “知乎也许可以考虑向LinkedIn方向发展。”谷歌中国前高管、兰亭集序创始人郭去疾在微博上写道。
  二者确实有共同点。人们在Linkedin 中能更好的展示自己专业能力,能更方便彼此连接,知乎也如此,只是连接的媒介不同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讲,知乎已经部分是Linkedin了。而后者,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络,有超过2亿用户。《财富》杂志曾在封面文章中评价:Linkedin不仅是用户喜闻乐见的社交网络,也是深得华尔街欢心的企业软件公司。
  最后,知乎可能成为中国的Linkedin。有趣的是,本为职业社交网络的 Linkedin,最近却在开展媒体业务,提供社区中专业人士的知识和见解。这不正是知乎在做的吗?这两家公司,从不同的起点出发,似乎正朝着同一个方向迈进。
  在中国,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精细的专业化分工将是一个趋势。人们对如健身教练、律师、医生、财务顾问等专业人士的需求将越来越旺盛, 知乎所聚集的那群专业人士就越有价值。Linkedin 已经尝试成功的事情都可以成为知乎的考虑方向,比如专业人才招聘,这是目前Linkedin的主要业务之一。
  事实上,这并非天马行空的想象,知乎社区自身已经萌发了这样的苗头。知乎上有个问题是“怎么在知乎上找工作”,在下面的回答里,有人特地贴出了自己收到的私信,清一色的各种求职信。
  一个良好社区的魅力正在于此,它会自己生长,管理者只需在适当的时候收割果实。知乎坚持高质量的信息,吸引了一群专业人士,这些人再产生内容,形成一个正向循环。某种程度上,人和信息其实是一回事。这些人在知乎上通过信息产生连接,连接就能产生价值。知乎可以做的才刚刚开始。
其他文献
信息是理解世界的维度之一,如果说信息是软件,那么科技就是硬件,通过科技的硬件,信息才能产生并传播,这其实就是互联网在做的事情。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数据就好比硬件 。  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的一部分,互联网是IT的一部分、信息科技的一部分,现在大家经常会把联想、戴尔称之为IT企业,后面有互联网企业,我去年很受冲击,在上海跟朋友聊天,他说以往跟朋友聊天时候都说传统产业怎么怎么样,互联网产业怎么样,他们说最
期刊
我们这两年来一直在做很多改变,我们改变了很多游戏规则,目前市面上可以看到很多千奇百怪、不同形式的所谓概念型的产品,有些笔记本可以拆开,可以翻转,有的可以360度回转,其实我们一点都不压抑,华硕一直在做这样的事情,而且我们在引领潮流。  移动终端设备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改变?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2010年乔布斯创造出iPad,很快的拉近了用户跟机器的距离,我们以前都在用笔记本或者台式机,广大的用户
期刊
2020年5月中旬,正当新冠疫情令整个社会进入全面封锁时,波士顿的Neuroelectrics公司收到了振奋人心的消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批准了它的临床实验申请,允许它测试一种用于居家治疗抑郁症的新型脑刺激疗法。获批速度很快,距公司提交申请还不到一个月。  在焦虑情绪普遍高涨、好消息寥寥无几的时期,这家远程医疗企业
期刊
疫情危机下,在家办公、远程办公成为热门话题。  高维学堂是线上远程办公模式的国内先行者,自2015年创办以来,一直都采用线上办公。他们没有办公室,没有上下班的概念,没有打卡,没有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关键绩效指标),同事之间一年见不上几次面。前4年,他们保持着每年55%~167%的业绩增长率,人效超过300万元;疫情之后,也能快速补充新业务形态,获得持续增长。
期刊
2021年5月底,我和一群企业老板及企业顾问,怀着很大的好奇心,走访了河北省黄骅市的一家百货零售企业——信誉楼。《中外管理》总编、社长杨光这样评价这家企业:信誉楼是一家商业绩效与口碑令一些明星企业都望尘莫及,很赚钱又很道义,还充满快乐与趣味、修为与文化的个性企业。  信誉楼开业于1985年,创始人张洪瑞说:“我干信誉楼,不是为了发财,就是想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商业发展路子,追求企业健康长寿,给那
期刊
摊一张面,打两个鸡蛋,翻身、刷酱、洒葱花,再夹根油条,煎饼果子这个简单的吃食在大街上随处可见,谁也想不到有家煎饼店能一年内做到4000万估值。这家店是“黄太吉传统美食”, 店面不超过20平米,一共只有16个座位。  除了卖的东西也叫煎饼果子外,黄太吉的做法跟其他所有煎饼店完全不同。  有人统计过,北京街边的煎饼摊,最多一天能卖200张,而黄太吉一天能卖1000多张; 普通煎饼是4~5元,黄太吉的双
期刊
前瞻思维  一个领导人的“六面体” 22  本·伦肖(Ben Renshaw)  我们大多数人从儿时开始,获得奖励与认可的依据都是“做了什么”,从孩提之时的牙牙学语,蹒跚习步,到读书期间的考试得分、工作后的完成业绩目标。长此以往,我们忘记了人之为人,重点在于“成为什么样的人”,而非“做成什么样的事”。如果眼睛只是紧盯着一桩一桩的任务,那么人性就容易丧失,人会变得机械刻板、急功近利。  在这个复杂多
期刊
从一个挑战者到被挑战者,刘强东和京东正在面临什么样的转换?刚刚过去的10个月,这个人和这家公司经历的这个重要节点,将开启京东的下一个10年。  今年是刘强东的思考年。  他的确有一段时间没有“亲自”出现在媒体的视野里了,按照刘强东自己的说法,这个时间会是1~2年——如果放在以前,大家一定会以为,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按捺不住满血复活。但在2013年过去的6个月里,这个人和这家公司似乎真的发生了一些变化。
期刊
印美图:短链的价值  黄昱钊 印美图 创始人  印美图是一个将手机照片与实体卡片,一个虚拟一个实际相结合起来的软硬件一体化的产品。那么印美图的用户体验在哪里呢?  在印美图之前,图片的打印是一个很繁琐的过程。一般需要从相机开始,再经过SD卡、读卡器、电脑、打印机、耗材、Photoshop 等中间体,最终才能打印出想要的照片。这个流程太长了,占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可能一辈子都无法从头到尾走完它。  于是
期刊
今天人们谈到移动互联网的创业,UC会被当作一个样板。其实UC到今年已经第9年了,一路走来,九死一生,如果把过去9年的经验做一个总结,我认为对于创业者有3个重要的阶段——从定位到变量再到新物种。定位:需求越原生,越强烈  过去太长时间里我跟很多创业伙伴交流的时候,大家总爱兴奋地讨论一个话题:就是我们创造了一个新的用户需求。每每听到对方这么说的时候,我真的会打心底为他着急,为什么?创造需求的想法是非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