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中性的,它们本身并不必然产生某种特定的后果,能够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全在于人的运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各有其特点,因而它们两者是互补的,两者缺一不可。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并进发展,对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有很大作用的。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融合;工具理性;实用理性;
中图分类号:G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02)06-0038-05
改革开放以来,科学在技术上的价值和对于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①的功能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形成了广泛的共识。但是,对于科学精神以及科学精神在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对于科学精神在社会精神生活中的地位,以及科学精神对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影响重视不够,导致人们在运用和享受科学的技术性成果的同时,产生大量的精神上的困惑。譬如对科学的价值和人类的未来产生怀疑和悲观失望情绪等等,这些都影响了科学的社会总体功能的发挥。因此,正确认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辩证处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关系,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将是不可忽视的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近代以来,科学作为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实践活动和社会建制,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而且为人类的心智成熟和精神完善奠定了文化基础。这种心智成熟和精神完善的重要标志就是科学精神。所谓科学精神就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意识和态度,是"一套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②。它是尊重事实、追求真理、敢于怀疑、不断进取、宽容开放、坦诚无私、严肃认真、批判创新的精神。尼采曾把人类精神形象地比喻成骆驼、狮子和儿童,恰如其分地容摄了科学精神的实质。那忍辱负重跋涉荒漠的骆驼象征着献身真理的执著,那百威无故弱肉强食的狮子代表着改造自然的勇气,天真烂漫的儿童则预示着人类的黎明和科学的新生③。事实证明,科学精神不仅能够通过科学知识的创造、普及和传播,提高人的智慧和理智,增强抵御愚昧和野蛮的能力,推进社会行为方式的文明化,而且能够通过科学精神注入社会,推进人的思想和行为道德化。科学史上著名的哥自尼、布鲁诺、伽利略、刻卜勒、波义耳、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们的伟大人格,不仅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和源泉,也成为人类道德文明的宝贵财富。更重要的是,科学精神作为蕴含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之中的观念形态,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在总结19世纪中叶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
历史上的科学精神可分为近代科学精神、现代科学精神和后现代科学精神三种形态。近代科学精神产生于近代科学的基础之上,它是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机械力学占统治地位的时代精神的反映,总的特征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现代科学精神是在原子物理学、分子生物工程和电子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反映了关于自然的认识和关于人的认识的相互关联,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融是现代科学精神的特点。后现代科学精神则主张差异性、多元化、相对性、不确定性和非连续性等,一定程度上走上了与近代科学精神相反的另一极端,呈现试图以人文精神消弥科学精神的倾向。可见,与人文精神的关系问题,是科学精神历史发展的重大主题。
人文精神是指蕴含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主要包括人的信念、理想、人格和道德等。现代人文精神是在经济转轨时期,为克服"工业经济时代"出现的、为追求财富和利润使人沦为机器和技术的奴隶,避免在谋求物质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指导下人类文明畸形发展的灾难,为捍卫人的价值和尊严,谋求人类的长远利益而提出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文精神有其时代的主题和历史痕迹。迄今为止,它被分为西方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三大类型④。西方文化的人文精神发端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它以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为口号,宣传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的强大思想武器。但是,资产阶级人文精神从人的抽象本质出发,解决不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因而仍然是充满矛盾、残缺不全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远流长,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以"仁爱"为核心的、极富民族特色的伦理道德思想。然而,它具有明显的农业社会的特点并且与封建专制相结合,从本质上背离和消解了人文精神的底蕴。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虽然根植于西方人文主义的土壤,但是它从现实的人出发,主张经过实践斗争实现人类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建设新的人文精神指明了方向。今天,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生产力水平,追求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如果不能正确地处理物欲与精神追求的关系,将使人总体上难以摆脱物质财富的诱惑和支配,人的精神追求受到对物的依赖性影响,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将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充分吸收和借鉴西方人文精神的精华,构建当代人文精神,才能担负起时代的重任。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关系
在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很多误解。这些误解导致了人们对科学和人文的不公正态度。
(一)对科学精神的误解
对科学的误解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反科学的,另一方面是拥护科学的,这两个方面对科学的看法都有欠公允。
反对科学的人指责科学给人们带来了种种灾难,导致了人的非人性化生存。
马斯洛的观点代表着人们的一个普遍看法:"我们关于科学的正统观念是机械的和非人性化的。我认为,这也是一种更宏大、更庞杂的机械式和非人世界观的局部体现和反映"⑤在现代科学高度发展的状况下,在现代科学体系占统治地位的工厂或公司中,确实存在着人的非人化、机械化或机器化这种情况,在工厂里,人几乎成了机器的一部分,甚至是无足轻重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必须按照操作机器的固定规程和工厂里的严格制度来工作,所有的人都一个腔调,没有个性,也不需要个性。但是由此就指责科学导致了非人道状况,则有失公允,这种指责好像是说过去曾经很人道,现在由于科学的发展反而导致了不人道、非人性化。对于这个问题应当历史地来看:第一步我们可以把这种状况与近代开始以前的封建社会相比,我们能够说那时候人的个性比现代人发展的程度更高吗?显然不能。那时候根本谈不到个性的发展,在西方有极端专制的宗教,不允许人们有自己的思想,有严厉的宗教裁判所管制人们的思想,还有各级宗教机构监督人们的行为;在东方实行的也是专制制度,个性也同样得不到发展。那时候才是真正非人性化的。而随着科学的进步,民主精神得到前所未有的弘扬,科学也破除了过去的种种迷信,人们的生活才变得更人道了,人们的个性才有了真正的发展,人们的健康大大改善,寿命比以前延长了许多;第二步我们可以比较近代以来的变化:近代工业化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劳动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总的趋向是越来越人道,现在的劳动条件、劳动强度与工业化初期相比,已有天壤之别,我们怎么能够说现代科学导致了非人性化呢?难道说取消了现代科学才能更人道、更人性吗?按照他们这种观点,好像原先曾经有过人性化的社会,现在由于科学的出现而使人丧失了原来的人性化状态;而且从逻辑上来说,也只有以前曾经存在过人性化的状态,才能够说"导致了非人性化"--这句话的意思必定是"由人性化走向了非人性化",如果原先就没有人性化的状态,原先就是非人性化,就不存在导致非人性化的问题。可是,这显然是不成立的,因为在现代科学产生之前从来就没有存在过这种人性化的社会,所以这个观点从历史的角度看是没有根据的。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科学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比如核弹、生态失衡、污染、物种灭绝及由此导致的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由生态失衡而导致的沙漠增加等。这些问题是否是由科学本身所引发的尚且不说,仅就这些批评而言也是片面的:事实上确实存在着这些问题,但批评者忽视了科学在此同时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益处--生产力的提高、效益的增加、财富的增长、生活的改善等等,人们现在的生活状态、信息共享财富共享的程度也是近代以前的社会所无法比拟的。
人们埋怨人口膨胀消耗了财富的增长,可是人们忘记了人口膨胀的含义--它意味着医疗条件的巨大改善、人们寿命的增加,这不正是科学的功劳吗?近代以前的社会人口增长的速度很慢,人的寿命也很短暂,主要原因就是医疗条件太差,医学不发达。现代社会的人口膨胀的根本原因就是医疗条件的提高和医学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这虽然带来了社会问题,但不能由此就抹杀科学的积极作用。
人们埋怨现代科学的发展虽然使交通快捷方便,但却使人失去了田园诗殷的宁静和悠闲。对此我们不妨反问一句:让你退回到古代社会的宁静生活中你愿意吗?我们同样也可以问一问那些反科学的人:你愿意完全放弃科学技术而回到古代社会吗?如果回答"愿意",他就是真反科学的人;如果回答"不愿意",那么他就是伪反科学的人。我相信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后者--那些反科学的人不是也在用着电脑、听着音响、看着电视吗?
另一方面是科学至上主义者,也可以说他们是科学万能论者。科学几乎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的宗教,科学成为衡量一切真理的标准,非科学莫谈,非科学勿做。科学确实成了一种意识形态,不符合科学的人往往受到排挤,不符合科学的学说常常被他们斥之为伪科学。这样的人非常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中,不仅有科学家、政治家,还有广大的民众,科学实在是已经深入人心了。到处听到的是"科学的"、"不科学的"。连那些跟科学不沾边的东西,比如算命、相面之类也都不得不冠以"科学"的幌子。科学已经被非科学化了。
这种思潮在哲学上的代表就是实证主义或者说科学主义及分析哲学等。若按照他们的原则来衡量,那么我们的大部分话语都是没有意义的废话,因而也就没有说的必要了。例如,传统哲学的所有命题差不多都是无意义的,那么应该取消;我们日常的许多话语也是无意义的,如中国人的"国问""你吃饭了没有?"就是一句无意义的话,因为即便对方没有吃饭他也绝对不会请他一顿的,所以这不"科学";人们在恋爱中的话大部分也应该取消,因为恋爱中的话大多数是谎言--真不知道实证主义者是怎样谈恋爱的。我们的小说、诗歌、绘画等也都应该取消,因为它们不科学、不实证。
无论是对科学的否定还是对科学的崇拜,都是对科学的误解,都是没有摆正科学的位置。科学既不是唯一的真理而用以拯救人类,也不会必然地给人类带来灾难。科学不过是一种工具,是中性的,它本身无所谓好坏,它究竟能给人带来什么东西,完全取决于人类对它的运用。
(二)对人文精神的误解
随着科学的逐步发展,人文精神和人文学科有衰微的趋势,被科学排挤到了边缘的地位。在一定意义上这是科学精神过度膨胀的结果。人文学科大都不具有实用性,难以创造经济效益,且不能被实证,多局限于纯理论和观念的领域,因而被人忽视是很自然的事。这是对人文精神一个方面的误解。另一个方面的误解来自批评科学的那一派。他们指出了科学的种种弊端和不足,然后就开出了拯救科学的药方:用人文精神来拯救科学精神,在他们看来,似乎只要重新振兴人文精神,重视人文教化,关怀人生的终极意义,就可以避免科学的种种弊端。
我们认为,这两种看法同样都有偏颇。人文既非毫无用处,同时其作用也远非某些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大。一方面,科学所造成的后果是好还是坏,并不取决于科学本身,通常取决于我们的人文观念;另一方面,人文观念并非都是正确的、善意的,因而按照人文观念办事不见得就有好的结果,不一定比按照科学观念办事更好。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关系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首先是一种互补的关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种极端存在方式,他们对人类文化的创造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因而仅有其中的一种是不行的,只有这两种思维方式的互补才构成完整的人类思维和文化。所以,想用其中的任何一种来代替另一种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这两者中的任何一种都存在着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只有在另一种那里才能得到某种程度的克服。
若只有科学精神,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失去诗意,将变得毫无趣味可言。诗歌、绘画等艺术都将消失,我们平时的一些客气话、问候语也会变得没有意义,我们将丧失幻想的乐趣。可以想象,生活在一个绝对真实的世界里,必定是枯燥乏味的。
事实上,科学所允诺的真实、精确、客观、理性、普遍、定量化等,是很难完全实现的。首先在人类日常生活中难以实现。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我们无法真实,相当多的情况下说的都是无实际意义的话或谎话。道德领域的事情是不能用科学来衡量的,它们只是一种习惯,是没有什么道理好讲的,无法符合科学。例如一夫一妻制,曾有人论证说之所以形成这种制度是因为它符合科学。可是历史并非如此,它只是历史或风俗演化的结果,古代人并不懂得什么科学,即并非由于古人认识了某种科学道理然后才实行一夫一妻制。这种演化过程类似于宗教的演化过程--由多神教向一神教演化,婚姻制度也同样由多妻制或多夫制向一夫一妻制演化。如果一个人在日常交往中讲求精确,要定量化,那么他的交往就是失败的,因为这就意味着斤斤计较,谁愿意与这样的人交往呢?在许多方面我们也无法理性,像感情问题就是如此,那些"第三者"并不是不知道"第三者插足"不好,恐怕主要还是感情难以控制;那些陷入单相思的人,从理性上讲明明知道对方并不喜欢他(她),但感情上却难以摆脱;那些犯罪的人并非不知道它们是在犯罪,杀人的人并非不知道杀人要偿命,但利令智昏,他们无法理性。如果人人都能够绝对理性,我们的社会就不会有那么多罪犯了。情感、非理性毕竟是人的本性的组成部分,因而是不可消除的,也是不能用理性绝对控制的。在价值和人文的领域中不存在绝对普遍的东西,利和名是大多数人所追求的东西,但古往今来却有许多人视之为粪土;同样一个人,有的人觉得很美,有的人却觉得很丑;对于人生的活法几乎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所以无法达到所有人甚至大部分人的普遍同意。
其次,科学所追求的目标即使在科学的范围本身之内也是难以达到的。对于世界的性质或某一个事物的性质,科学常常不能予以确定,科学家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例如波粒二象性问题就是如此。可见科学也难以达到绝对的真实和精确。任何科学成果都是一定时期的科学家所达到的一种有限的、相对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所以它不可能是绝对客观的认识。"客观的认识"这种说法本身就包含着自相矛盾,认识是主观的东西,怎么会是客观的呢?即便它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它是有主观性的人的一种认识这一点就决定了它不可能脱离主观性,"客观的认识"是一种要求在认识过程中竭力排除主体的作用、把认识者排除到认识之外的一种观点,是行不通的。再者,这种认识只是具有我们这样的器官的生物所能够达到的一种认识,在别的生物眼中的世界会与我们眼中的世界大为不同。科学所追求的定量化也难以在所有科学领域达到,许多科学成果都是"大约",地质学上的年代经常可以误差数千万年。某些科学家对科学的崇拜态度很难说是理性的,科学家们在处理他们之间的相互争论时常常借助于非科学的手段,这恐怕不能说是理性的,许多科学家甚至一些大科学家在发表他们的科学数据时,往往会删除对他们的观点不利的数据,而只保留那些于他们有利的,如牛顿、道尔顿、孟德尔等就有这种行为⑥,这既不理性,又不真实。即便那些公认的科学定律也难以达到普遍的同意,如相对论可说是我们时代公认的科学,但仍有人反对,国际上每两年就举行一次反相对论大会。既然科学本身就是相对的,那么有什么理由把它看作是唯一真理呢?既然它是相对的,那就意味着我们现代的科学数千年以后可能会变成谬误,就像数百年前的科学现在被我们认为是谬误一样,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绝对相信现在的科学呢?布劳德和韦德说得好:"科学家获得新知识,并不单纯靠逻辑性和客观性,巧辩、宣传、个人成见之类的非理性因素也起了作用。科学家并不全靠理性思维,而理性思维也不是他们所垄断的。科学不应被视为社会中理性的卫士,而只是其文化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⑦只要我们看一看科学发现的具体过程,就可以知道科学家们之所以能作出科学发现并非完全依赖理性,他们同样需要激情和想象,一个没有激情和想象的科学家是不可能有什么成就的。许多科学家从事某种研究,并不是因为它真实,而是因为它美。
科学也不是万能的,因而我们没有理由用科学的方法来代替一切、衡量一切。科学不能解决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是不确定的,而且人也是变化的,这样就无法对人的行为和态度做出精确的预测,甚至不精确的预测也难以达到。科学也不能给人生的意义提供一个终极的答案,若是按照科学的观点来看待人生,也许人生就显得毫无意义,因为根据科学的分析,人只是一种物质现象,他的存在过程只是物质的新陈代谢过程而已,此外看不出有什么意义。人生意义的问题是不可能有终极答案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答案,完全由个人自己的探索来得出。在这方面,要得出一个像科学定律那样获得较为普遍同意的结论是不可能的,所以科学在这里无能为力。当然,人文也不能为之提供终极答案,那种认为人文可以为人生意义问题提供终极答案的说法,是不成立的,因为实际上人生根本不存在终极意义,终极意义不过是人自身的一个虚构。退一步,即便有,我们人类也没有能力去认识它,或者说,我们没有能力知道有没有终极意义,因为这个宇宙有什么终极意义、有没有终极意义我们是不知道的,宇宙为什么存在、为什么这样存在、从何处来、往何处去,我们是没有能力知道的--无论是科学还是哲学和宗教,都无法说清--我们不知道宇宙,何以知人生?科学也不能解决人的感情问题和价值观念问题。我们没有办法用科学的方法让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主感情,感情是无法用数学来计算的,如果科学能够解决人的价值观念问题,就不会有罪犯了。
另一方面,如果只有人文精神或人文学科,也是同样有害的,而且也不现实。一方面,人类不能仅仅生活在诗意和想象之中,人类毕竟是一种动物,他不仅要吃喝,还有尊严的需要,还要追求更高级的生活,他还有好奇心和控制欲,有无限扩张的欲望--这是不能被去除的,因而他不可能摆脱物质生活,这就需要科学这种实用理性或工具理性;另一方面,科学既然已经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就不可能再退回到原始的物我不分或科学不发达的状态,不可能将现有的科学消灭掉。如果只有人文精神,不要求真的精神,那么人类就会生活在虚无缥缈的虚幻世界之中,这种艺术理性的无限制发展,将会使人类精神陷入混乱的、甚至是疯狂的状态。实际上,在世界历史上这种疯狂状态已经不止一次地出现过。近的有多年以来在我国气功运动中出现的一些极端行为,许多自封为特异功能大师的人靠自己的想象和宣传,成为"神人",号称能穿墙破壁等;远的有西欧中世纪对女巫的迫害运动,当时宗教机构甚至还出版了鉴定女巫的手册,迫害女巫运动达300年之久,致使几十万人被迫害致死⑧;还有西欧宗教裁判所对异端、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异端的迫害,如果不是科学实验的检验和科学的大发展,宗教的种种谎言以及它对科学异端的迫害恐怕现在还不会终止。由此可见,没有科学会出现怎样的后果。由上述可知,科学与人文具有某种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关系。相互补充,是因为它们各有长短、各有不同,是因为它们任何一方都不是万能的;相互制约,是因为它们各自朝不同的方向、甚至是相反的方向发展,艺术大师具有反科学的倾向,而科学也具有反艺术的倾向--尽管有人认为科学也是一种艺术,但这种"艺术"与艺术本身在精神上有着本质的不同。
三、探讨两者关系的重要意义
探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互融的时代精神,不仅能够从理论上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以及彼此间的辩证关系,而且对于我们自觉在这一时代精神的引导下,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战略目标,培养既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和科学精神,又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回顾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大体经历了由占绝对优势的古典文科教育到古典文科教育受到动摇、科学教育逐渐兴起,直到科学教育独领风骚、人文教育受到冷落的过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这种此消彼长,维系了几千年之久。按照现代人应有的文明水准,按照现代科学技术所提供的先进教育手段,历史的这种摇摆将在21世纪逐步收敛,而趋近于一个新的平衡点。也就是说,人类教育在经历了漫长的古典人文教育、独领风骚的现代科学教育之后,将进入更加成熟的现代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并重的时代。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已经丧失过两次历史机遇:第一次是近代以来,当世界上许多国家从人文教育向科学教育发展的时候,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封建的政治体制、强大的儒学正宗文化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腾飞。因此,当欧洲科学革命的狂飚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下,把西方科学迅速推进到近代,中国却由过去的昌盛时代逐渐滑落了下来。第二次机遇是二战以后,当许多国家的著名学府在发展科学教育中冷静地保持了人文传统,并适度地推进了通识教育或普通教育时,我们却在相当程度上实行重理工轻人文的教育,并采取了过窄的专业教育模式。目前,当21世纪即将到来时,我们面临着第三次机遇,即人们正在以新的眼光审视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现代条件下的平衡与互补⑨。
面对这一历史机遇,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畸形的教育模式。如理工科教育学科环境偏于单一,文化陶冶偏弱,作为大学最基本的综合性、学术性、人文性要求,却得不到必要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深厚的思想底蕴;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薄弱,导致学生在学术研究和事业发展中缺乏科学的思维方式、精神状态和科学的方法、手段。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功利导向过重,学科设置纷纷向有利于近期市场需求方向调整,使学生的全面索质培养和扎实的基础训练受到影响。面对这些现象,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素质教育是当务之急。邓小平关于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接班人的教育思想,为高等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德、智、体、美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的要求。毫无疑问,迎接世界科学技术革命的挑战,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科技教育,但是不能把学生培养成"机器奴隶";面对全球范围内拯救人文精神的浪潮,要求我们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同时,不能放松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尤其在高科技时代要防止学生成为被封建迷信所俘虏的"科盲";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要求我们调整教育机制,但是不能把学生培养成"经济动物";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我们满足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然而更要求我们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对于高等理工科教育,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能力,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整体结构,强调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继承与综合,努力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逐步建立起有效的人文教育体系。这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总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互融的时代精神,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提供了内在依据,有利于在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中自觉实践。同时,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也必将从更大程度上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融,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促进全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
注: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7页. ②[美]默顿.《科学社会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26页. ③董光璧.《科学与我们的时代》,北京:《新华文摘》1994年第4期,第166-168页. ④郭国勋.《塑造新世纪的人文精神》,沈阳:《社会科学辑刊》1997年第6期,第6-15. ⑤马斯洛著、邵威译.《科学与科学家的心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⑥[德]布老德、韦德.《背叛真理的人们--科学中的弄虚作假》,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8页. ⑦同上,第3页. ⑧[德]赖德尔著、郭二民译.《死刑的文化史》,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79页. ⑨文辅相.《我国本科教育目标应作战略调整》,北京:《新华文摘》1997年第2期,第168-170页. 〔责任编辑:彭书贵〕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融合;工具理性;实用理性;
中图分类号:G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02)06-0038-05
改革开放以来,科学在技术上的价值和对于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①的功能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形成了广泛的共识。但是,对于科学精神以及科学精神在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对于科学精神在社会精神生活中的地位,以及科学精神对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影响重视不够,导致人们在运用和享受科学的技术性成果的同时,产生大量的精神上的困惑。譬如对科学的价值和人类的未来产生怀疑和悲观失望情绪等等,这些都影响了科学的社会总体功能的发挥。因此,正确认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辩证处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关系,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将是不可忽视的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近代以来,科学作为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实践活动和社会建制,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而且为人类的心智成熟和精神完善奠定了文化基础。这种心智成熟和精神完善的重要标志就是科学精神。所谓科学精神就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意识和态度,是"一套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②。它是尊重事实、追求真理、敢于怀疑、不断进取、宽容开放、坦诚无私、严肃认真、批判创新的精神。尼采曾把人类精神形象地比喻成骆驼、狮子和儿童,恰如其分地容摄了科学精神的实质。那忍辱负重跋涉荒漠的骆驼象征着献身真理的执著,那百威无故弱肉强食的狮子代表着改造自然的勇气,天真烂漫的儿童则预示着人类的黎明和科学的新生③。事实证明,科学精神不仅能够通过科学知识的创造、普及和传播,提高人的智慧和理智,增强抵御愚昧和野蛮的能力,推进社会行为方式的文明化,而且能够通过科学精神注入社会,推进人的思想和行为道德化。科学史上著名的哥自尼、布鲁诺、伽利略、刻卜勒、波义耳、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们的伟大人格,不仅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和源泉,也成为人类道德文明的宝贵财富。更重要的是,科学精神作为蕴含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之中的观念形态,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在总结19世纪中叶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
历史上的科学精神可分为近代科学精神、现代科学精神和后现代科学精神三种形态。近代科学精神产生于近代科学的基础之上,它是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机械力学占统治地位的时代精神的反映,总的特征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现代科学精神是在原子物理学、分子生物工程和电子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反映了关于自然的认识和关于人的认识的相互关联,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融是现代科学精神的特点。后现代科学精神则主张差异性、多元化、相对性、不确定性和非连续性等,一定程度上走上了与近代科学精神相反的另一极端,呈现试图以人文精神消弥科学精神的倾向。可见,与人文精神的关系问题,是科学精神历史发展的重大主题。
人文精神是指蕴含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主要包括人的信念、理想、人格和道德等。现代人文精神是在经济转轨时期,为克服"工业经济时代"出现的、为追求财富和利润使人沦为机器和技术的奴隶,避免在谋求物质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指导下人类文明畸形发展的灾难,为捍卫人的价值和尊严,谋求人类的长远利益而提出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文精神有其时代的主题和历史痕迹。迄今为止,它被分为西方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三大类型④。西方文化的人文精神发端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它以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为口号,宣传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的强大思想武器。但是,资产阶级人文精神从人的抽象本质出发,解决不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因而仍然是充满矛盾、残缺不全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远流长,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以"仁爱"为核心的、极富民族特色的伦理道德思想。然而,它具有明显的农业社会的特点并且与封建专制相结合,从本质上背离和消解了人文精神的底蕴。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虽然根植于西方人文主义的土壤,但是它从现实的人出发,主张经过实践斗争实现人类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建设新的人文精神指明了方向。今天,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生产力水平,追求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如果不能正确地处理物欲与精神追求的关系,将使人总体上难以摆脱物质财富的诱惑和支配,人的精神追求受到对物的依赖性影响,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将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充分吸收和借鉴西方人文精神的精华,构建当代人文精神,才能担负起时代的重任。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关系
在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很多误解。这些误解导致了人们对科学和人文的不公正态度。
(一)对科学精神的误解
对科学的误解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反科学的,另一方面是拥护科学的,这两个方面对科学的看法都有欠公允。
反对科学的人指责科学给人们带来了种种灾难,导致了人的非人性化生存。
马斯洛的观点代表着人们的一个普遍看法:"我们关于科学的正统观念是机械的和非人性化的。我认为,这也是一种更宏大、更庞杂的机械式和非人世界观的局部体现和反映"⑤在现代科学高度发展的状况下,在现代科学体系占统治地位的工厂或公司中,确实存在着人的非人化、机械化或机器化这种情况,在工厂里,人几乎成了机器的一部分,甚至是无足轻重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必须按照操作机器的固定规程和工厂里的严格制度来工作,所有的人都一个腔调,没有个性,也不需要个性。但是由此就指责科学导致了非人道状况,则有失公允,这种指责好像是说过去曾经很人道,现在由于科学的发展反而导致了不人道、非人性化。对于这个问题应当历史地来看:第一步我们可以把这种状况与近代开始以前的封建社会相比,我们能够说那时候人的个性比现代人发展的程度更高吗?显然不能。那时候根本谈不到个性的发展,在西方有极端专制的宗教,不允许人们有自己的思想,有严厉的宗教裁判所管制人们的思想,还有各级宗教机构监督人们的行为;在东方实行的也是专制制度,个性也同样得不到发展。那时候才是真正非人性化的。而随着科学的进步,民主精神得到前所未有的弘扬,科学也破除了过去的种种迷信,人们的生活才变得更人道了,人们的个性才有了真正的发展,人们的健康大大改善,寿命比以前延长了许多;第二步我们可以比较近代以来的变化:近代工业化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劳动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总的趋向是越来越人道,现在的劳动条件、劳动强度与工业化初期相比,已有天壤之别,我们怎么能够说现代科学导致了非人性化呢?难道说取消了现代科学才能更人道、更人性吗?按照他们这种观点,好像原先曾经有过人性化的社会,现在由于科学的出现而使人丧失了原来的人性化状态;而且从逻辑上来说,也只有以前曾经存在过人性化的状态,才能够说"导致了非人性化"--这句话的意思必定是"由人性化走向了非人性化",如果原先就没有人性化的状态,原先就是非人性化,就不存在导致非人性化的问题。可是,这显然是不成立的,因为在现代科学产生之前从来就没有存在过这种人性化的社会,所以这个观点从历史的角度看是没有根据的。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科学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比如核弹、生态失衡、污染、物种灭绝及由此导致的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由生态失衡而导致的沙漠增加等。这些问题是否是由科学本身所引发的尚且不说,仅就这些批评而言也是片面的:事实上确实存在着这些问题,但批评者忽视了科学在此同时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益处--生产力的提高、效益的增加、财富的增长、生活的改善等等,人们现在的生活状态、信息共享财富共享的程度也是近代以前的社会所无法比拟的。
人们埋怨人口膨胀消耗了财富的增长,可是人们忘记了人口膨胀的含义--它意味着医疗条件的巨大改善、人们寿命的增加,这不正是科学的功劳吗?近代以前的社会人口增长的速度很慢,人的寿命也很短暂,主要原因就是医疗条件太差,医学不发达。现代社会的人口膨胀的根本原因就是医疗条件的提高和医学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这虽然带来了社会问题,但不能由此就抹杀科学的积极作用。
人们埋怨现代科学的发展虽然使交通快捷方便,但却使人失去了田园诗殷的宁静和悠闲。对此我们不妨反问一句:让你退回到古代社会的宁静生活中你愿意吗?我们同样也可以问一问那些反科学的人:你愿意完全放弃科学技术而回到古代社会吗?如果回答"愿意",他就是真反科学的人;如果回答"不愿意",那么他就是伪反科学的人。我相信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后者--那些反科学的人不是也在用着电脑、听着音响、看着电视吗?
另一方面是科学至上主义者,也可以说他们是科学万能论者。科学几乎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的宗教,科学成为衡量一切真理的标准,非科学莫谈,非科学勿做。科学确实成了一种意识形态,不符合科学的人往往受到排挤,不符合科学的学说常常被他们斥之为伪科学。这样的人非常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中,不仅有科学家、政治家,还有广大的民众,科学实在是已经深入人心了。到处听到的是"科学的"、"不科学的"。连那些跟科学不沾边的东西,比如算命、相面之类也都不得不冠以"科学"的幌子。科学已经被非科学化了。
这种思潮在哲学上的代表就是实证主义或者说科学主义及分析哲学等。若按照他们的原则来衡量,那么我们的大部分话语都是没有意义的废话,因而也就没有说的必要了。例如,传统哲学的所有命题差不多都是无意义的,那么应该取消;我们日常的许多话语也是无意义的,如中国人的"国问""你吃饭了没有?"就是一句无意义的话,因为即便对方没有吃饭他也绝对不会请他一顿的,所以这不"科学";人们在恋爱中的话大部分也应该取消,因为恋爱中的话大多数是谎言--真不知道实证主义者是怎样谈恋爱的。我们的小说、诗歌、绘画等也都应该取消,因为它们不科学、不实证。
无论是对科学的否定还是对科学的崇拜,都是对科学的误解,都是没有摆正科学的位置。科学既不是唯一的真理而用以拯救人类,也不会必然地给人类带来灾难。科学不过是一种工具,是中性的,它本身无所谓好坏,它究竟能给人带来什么东西,完全取决于人类对它的运用。
(二)对人文精神的误解
随着科学的逐步发展,人文精神和人文学科有衰微的趋势,被科学排挤到了边缘的地位。在一定意义上这是科学精神过度膨胀的结果。人文学科大都不具有实用性,难以创造经济效益,且不能被实证,多局限于纯理论和观念的领域,因而被人忽视是很自然的事。这是对人文精神一个方面的误解。另一个方面的误解来自批评科学的那一派。他们指出了科学的种种弊端和不足,然后就开出了拯救科学的药方:用人文精神来拯救科学精神,在他们看来,似乎只要重新振兴人文精神,重视人文教化,关怀人生的终极意义,就可以避免科学的种种弊端。
我们认为,这两种看法同样都有偏颇。人文既非毫无用处,同时其作用也远非某些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大。一方面,科学所造成的后果是好还是坏,并不取决于科学本身,通常取决于我们的人文观念;另一方面,人文观念并非都是正确的、善意的,因而按照人文观念办事不见得就有好的结果,不一定比按照科学观念办事更好。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关系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首先是一种互补的关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种极端存在方式,他们对人类文化的创造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因而仅有其中的一种是不行的,只有这两种思维方式的互补才构成完整的人类思维和文化。所以,想用其中的任何一种来代替另一种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这两者中的任何一种都存在着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只有在另一种那里才能得到某种程度的克服。
若只有科学精神,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失去诗意,将变得毫无趣味可言。诗歌、绘画等艺术都将消失,我们平时的一些客气话、问候语也会变得没有意义,我们将丧失幻想的乐趣。可以想象,生活在一个绝对真实的世界里,必定是枯燥乏味的。
事实上,科学所允诺的真实、精确、客观、理性、普遍、定量化等,是很难完全实现的。首先在人类日常生活中难以实现。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我们无法真实,相当多的情况下说的都是无实际意义的话或谎话。道德领域的事情是不能用科学来衡量的,它们只是一种习惯,是没有什么道理好讲的,无法符合科学。例如一夫一妻制,曾有人论证说之所以形成这种制度是因为它符合科学。可是历史并非如此,它只是历史或风俗演化的结果,古代人并不懂得什么科学,即并非由于古人认识了某种科学道理然后才实行一夫一妻制。这种演化过程类似于宗教的演化过程--由多神教向一神教演化,婚姻制度也同样由多妻制或多夫制向一夫一妻制演化。如果一个人在日常交往中讲求精确,要定量化,那么他的交往就是失败的,因为这就意味着斤斤计较,谁愿意与这样的人交往呢?在许多方面我们也无法理性,像感情问题就是如此,那些"第三者"并不是不知道"第三者插足"不好,恐怕主要还是感情难以控制;那些陷入单相思的人,从理性上讲明明知道对方并不喜欢他(她),但感情上却难以摆脱;那些犯罪的人并非不知道它们是在犯罪,杀人的人并非不知道杀人要偿命,但利令智昏,他们无法理性。如果人人都能够绝对理性,我们的社会就不会有那么多罪犯了。情感、非理性毕竟是人的本性的组成部分,因而是不可消除的,也是不能用理性绝对控制的。在价值和人文的领域中不存在绝对普遍的东西,利和名是大多数人所追求的东西,但古往今来却有许多人视之为粪土;同样一个人,有的人觉得很美,有的人却觉得很丑;对于人生的活法几乎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所以无法达到所有人甚至大部分人的普遍同意。
其次,科学所追求的目标即使在科学的范围本身之内也是难以达到的。对于世界的性质或某一个事物的性质,科学常常不能予以确定,科学家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例如波粒二象性问题就是如此。可见科学也难以达到绝对的真实和精确。任何科学成果都是一定时期的科学家所达到的一种有限的、相对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所以它不可能是绝对客观的认识。"客观的认识"这种说法本身就包含着自相矛盾,认识是主观的东西,怎么会是客观的呢?即便它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它是有主观性的人的一种认识这一点就决定了它不可能脱离主观性,"客观的认识"是一种要求在认识过程中竭力排除主体的作用、把认识者排除到认识之外的一种观点,是行不通的。再者,这种认识只是具有我们这样的器官的生物所能够达到的一种认识,在别的生物眼中的世界会与我们眼中的世界大为不同。科学所追求的定量化也难以在所有科学领域达到,许多科学成果都是"大约",地质学上的年代经常可以误差数千万年。某些科学家对科学的崇拜态度很难说是理性的,科学家们在处理他们之间的相互争论时常常借助于非科学的手段,这恐怕不能说是理性的,许多科学家甚至一些大科学家在发表他们的科学数据时,往往会删除对他们的观点不利的数据,而只保留那些于他们有利的,如牛顿、道尔顿、孟德尔等就有这种行为⑥,这既不理性,又不真实。即便那些公认的科学定律也难以达到普遍的同意,如相对论可说是我们时代公认的科学,但仍有人反对,国际上每两年就举行一次反相对论大会。既然科学本身就是相对的,那么有什么理由把它看作是唯一真理呢?既然它是相对的,那就意味着我们现代的科学数千年以后可能会变成谬误,就像数百年前的科学现在被我们认为是谬误一样,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绝对相信现在的科学呢?布劳德和韦德说得好:"科学家获得新知识,并不单纯靠逻辑性和客观性,巧辩、宣传、个人成见之类的非理性因素也起了作用。科学家并不全靠理性思维,而理性思维也不是他们所垄断的。科学不应被视为社会中理性的卫士,而只是其文化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⑦只要我们看一看科学发现的具体过程,就可以知道科学家们之所以能作出科学发现并非完全依赖理性,他们同样需要激情和想象,一个没有激情和想象的科学家是不可能有什么成就的。许多科学家从事某种研究,并不是因为它真实,而是因为它美。
科学也不是万能的,因而我们没有理由用科学的方法来代替一切、衡量一切。科学不能解决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是不确定的,而且人也是变化的,这样就无法对人的行为和态度做出精确的预测,甚至不精确的预测也难以达到。科学也不能给人生的意义提供一个终极的答案,若是按照科学的观点来看待人生,也许人生就显得毫无意义,因为根据科学的分析,人只是一种物质现象,他的存在过程只是物质的新陈代谢过程而已,此外看不出有什么意义。人生意义的问题是不可能有终极答案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答案,完全由个人自己的探索来得出。在这方面,要得出一个像科学定律那样获得较为普遍同意的结论是不可能的,所以科学在这里无能为力。当然,人文也不能为之提供终极答案,那种认为人文可以为人生意义问题提供终极答案的说法,是不成立的,因为实际上人生根本不存在终极意义,终极意义不过是人自身的一个虚构。退一步,即便有,我们人类也没有能力去认识它,或者说,我们没有能力知道有没有终极意义,因为这个宇宙有什么终极意义、有没有终极意义我们是不知道的,宇宙为什么存在、为什么这样存在、从何处来、往何处去,我们是没有能力知道的--无论是科学还是哲学和宗教,都无法说清--我们不知道宇宙,何以知人生?科学也不能解决人的感情问题和价值观念问题。我们没有办法用科学的方法让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主感情,感情是无法用数学来计算的,如果科学能够解决人的价值观念问题,就不会有罪犯了。
另一方面,如果只有人文精神或人文学科,也是同样有害的,而且也不现实。一方面,人类不能仅仅生活在诗意和想象之中,人类毕竟是一种动物,他不仅要吃喝,还有尊严的需要,还要追求更高级的生活,他还有好奇心和控制欲,有无限扩张的欲望--这是不能被去除的,因而他不可能摆脱物质生活,这就需要科学这种实用理性或工具理性;另一方面,科学既然已经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就不可能再退回到原始的物我不分或科学不发达的状态,不可能将现有的科学消灭掉。如果只有人文精神,不要求真的精神,那么人类就会生活在虚无缥缈的虚幻世界之中,这种艺术理性的无限制发展,将会使人类精神陷入混乱的、甚至是疯狂的状态。实际上,在世界历史上这种疯狂状态已经不止一次地出现过。近的有多年以来在我国气功运动中出现的一些极端行为,许多自封为特异功能大师的人靠自己的想象和宣传,成为"神人",号称能穿墙破壁等;远的有西欧中世纪对女巫的迫害运动,当时宗教机构甚至还出版了鉴定女巫的手册,迫害女巫运动达300年之久,致使几十万人被迫害致死⑧;还有西欧宗教裁判所对异端、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异端的迫害,如果不是科学实验的检验和科学的大发展,宗教的种种谎言以及它对科学异端的迫害恐怕现在还不会终止。由此可见,没有科学会出现怎样的后果。由上述可知,科学与人文具有某种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关系。相互补充,是因为它们各有长短、各有不同,是因为它们任何一方都不是万能的;相互制约,是因为它们各自朝不同的方向、甚至是相反的方向发展,艺术大师具有反科学的倾向,而科学也具有反艺术的倾向--尽管有人认为科学也是一种艺术,但这种"艺术"与艺术本身在精神上有着本质的不同。
三、探讨两者关系的重要意义
探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互融的时代精神,不仅能够从理论上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以及彼此间的辩证关系,而且对于我们自觉在这一时代精神的引导下,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战略目标,培养既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和科学精神,又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回顾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大体经历了由占绝对优势的古典文科教育到古典文科教育受到动摇、科学教育逐渐兴起,直到科学教育独领风骚、人文教育受到冷落的过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这种此消彼长,维系了几千年之久。按照现代人应有的文明水准,按照现代科学技术所提供的先进教育手段,历史的这种摇摆将在21世纪逐步收敛,而趋近于一个新的平衡点。也就是说,人类教育在经历了漫长的古典人文教育、独领风骚的现代科学教育之后,将进入更加成熟的现代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并重的时代。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已经丧失过两次历史机遇:第一次是近代以来,当世界上许多国家从人文教育向科学教育发展的时候,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封建的政治体制、强大的儒学正宗文化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腾飞。因此,当欧洲科学革命的狂飚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下,把西方科学迅速推进到近代,中国却由过去的昌盛时代逐渐滑落了下来。第二次机遇是二战以后,当许多国家的著名学府在发展科学教育中冷静地保持了人文传统,并适度地推进了通识教育或普通教育时,我们却在相当程度上实行重理工轻人文的教育,并采取了过窄的专业教育模式。目前,当21世纪即将到来时,我们面临着第三次机遇,即人们正在以新的眼光审视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现代条件下的平衡与互补⑨。
面对这一历史机遇,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畸形的教育模式。如理工科教育学科环境偏于单一,文化陶冶偏弱,作为大学最基本的综合性、学术性、人文性要求,却得不到必要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深厚的思想底蕴;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薄弱,导致学生在学术研究和事业发展中缺乏科学的思维方式、精神状态和科学的方法、手段。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功利导向过重,学科设置纷纷向有利于近期市场需求方向调整,使学生的全面索质培养和扎实的基础训练受到影响。面对这些现象,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素质教育是当务之急。邓小平关于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接班人的教育思想,为高等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德、智、体、美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的要求。毫无疑问,迎接世界科学技术革命的挑战,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科技教育,但是不能把学生培养成"机器奴隶";面对全球范围内拯救人文精神的浪潮,要求我们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同时,不能放松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尤其在高科技时代要防止学生成为被封建迷信所俘虏的"科盲";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要求我们调整教育机制,但是不能把学生培养成"经济动物";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我们满足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然而更要求我们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对于高等理工科教育,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能力,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整体结构,强调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继承与综合,努力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逐步建立起有效的人文教育体系。这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总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互融的时代精神,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提供了内在依据,有利于在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中自觉实践。同时,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也必将从更大程度上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融,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促进全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
注: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7页. ②[美]默顿.《科学社会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26页. ③董光璧.《科学与我们的时代》,北京:《新华文摘》1994年第4期,第166-168页. ④郭国勋.《塑造新世纪的人文精神》,沈阳:《社会科学辑刊》1997年第6期,第6-15. ⑤马斯洛著、邵威译.《科学与科学家的心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⑥[德]布老德、韦德.《背叛真理的人们--科学中的弄虚作假》,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8页. ⑦同上,第3页. ⑧[德]赖德尔著、郭二民译.《死刑的文化史》,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79页. ⑨文辅相.《我国本科教育目标应作战略调整》,北京:《新华文摘》1997年第2期,第168-170页. 〔责任编辑:彭书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