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喂养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来源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19450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综合喂养干预对早产儿喂养质量及体重增长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81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41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喂养干预,包括改良Y型胃管、俯卧位重力管饲喂养方式、口腔运动干预、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开展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喂养进程的变化,观察两组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

结果

干预组管饲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出生体重、出院时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1周后日均体重生长速率[g/(kg·d)]高于对照组,1周时奶量[ml/(kg·d)]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胃潴留、腹胀、呕吐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仅胃潴留发生率(24.4%,4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24.39%)明显低于对照组(4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综合喂养护理干预,可缩短早产儿管饲时间,促进早产儿体重的增长,改善喂养质量,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降低早产儿住院日,从而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家长满意度上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呼吸间接测热法(IC)与HB系数法测定脓毒症患者营养支持开始后2周内能量消耗的差异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10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且适宜营养支持并具备呼吸间接测热条件的脓毒症患者60例。60例脓毒症患者于营养支持第0、3、7、14天同时以IC及HB系数法(即Harris-Benedict公式×应激系数)计算得出静息能量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