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综合素养较高的人更容易受到青睐。而高中语文是一门将人文与审美相结合的学科,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阶段是学生自我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语文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提高综合能力的关键因素。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中包含了很多丰富的德育内容,德育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所以,将高中语文教育与德育相结合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27-02
随着社会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不断提高,德育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如何让学生接受更好的德育教育,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其与高中的教学内容相结合。由于语文教育的发展历史比较悠久,从古代的科举制到如今的高考,语文都是一门不可缺少的科目。受历史的影响,语文的教学内容与德育教育内容最为相似,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将高中语文教育与德育合理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重视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爱国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主要指的是人们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沉淀成果,是推动祖国历史前进的伟大力量,在我国正在蓬勃发展、阔步向前的今天,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是描绘我国的大好河山或者是赞美我国壮丽山河的,亦或是表达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等,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切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与可爱,进而萌发浓烈的爱国之情,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对一些文章作者的事迹介绍,揭示他们的爱国情怀和伟大人格,进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举个例子,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直被广泛吟诵,流传至今,充分表现出作者“忧天下,爱民众”的思想,高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本段内容进行背诵,加深学生对作者中心思想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可以对范仲淹的生平进行简单的介绍,对其爱国行为进行简单评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作者的行为也可以充分的体现出其爱国思想,比如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接受美国的救济粮、钱学森为了回国进行国防建设冲破重重阻碍、鲁迅意识到“医心比医病”更重要时就毅然决然地弃医从文,这些事件都是很好的进行爱国教育的例子,通过对这些事例的讲述可以使学生树立爱国思想,激发爱国情况,增加民族自豪感,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推动作用。
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语文教学本身就负有教学文与教学做人的双重使命,而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二十一世纪是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当代青年面临的最大课题是怎样做人的问题,所以青少年加强人格培育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语文教学对学生人格的培育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中学语文教学是渗透人文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是每一个中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培养健康人格。
1.引导学生阅读
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浓浓的鲜活的民族文化的血液,引导学生阅读它们,就是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的力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既感受、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生命力,又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尤其是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本,把情感教育以单元的形式归类,重点突出,思路非常清晰。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马克思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即人需要有责任心,人只有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和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才能在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发展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机会。教会学生在生活中更多地体验相互帮助,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形成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具有对他人负责的良好精神境界。同时,要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的参与中树立这样一种意识,集体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就是集体的主人,形成一种主动,参与的行为倾向。将语文社会的密切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加以渗透,可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通过情景教学,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高中语文教学虽然任务重时间紧,但是作为教师还是应该安排一些情景教学给学生锻炼的机会。比如诗歌朗诵、主题演讲、辩论会等,这些活动实质上并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够为素质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诗歌朗诵能激发学生对于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体会祖国语言之美,并且能增强学生学习语音的兴趣。主题演讲不论爱国题目或者理想题目都能通过学生的自我实践过程得到感情上的强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除去以上,还要着重指出教师的个人魅力也是高中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一个关键因素。笔者曾就教师个人魅力对于学生的影响做过调查,发现从事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师更需要具备人格魅力,学生也更加看重教师的人格魅力。所以高中语文教学想要成功地渗透德育教育,教师自身也要有相应的素质和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准,才能更好地给予学生思道德教育方面的引导。
感觉语文教学中处处可见德育教育的题材,如果高中语文教师能够很好地运用这些素材服务于德育教育,渗透德育教育,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成为21世纪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道德基础,那么不仅能实现语文教育的目标,更能实现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语文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27-02
随着社会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不断提高,德育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如何让学生接受更好的德育教育,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其与高中的教学内容相结合。由于语文教育的发展历史比较悠久,从古代的科举制到如今的高考,语文都是一门不可缺少的科目。受历史的影响,语文的教学内容与德育教育内容最为相似,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将高中语文教育与德育合理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重视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爱国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主要指的是人们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沉淀成果,是推动祖国历史前进的伟大力量,在我国正在蓬勃发展、阔步向前的今天,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是描绘我国的大好河山或者是赞美我国壮丽山河的,亦或是表达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等,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切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与可爱,进而萌发浓烈的爱国之情,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对一些文章作者的事迹介绍,揭示他们的爱国情怀和伟大人格,进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举个例子,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直被广泛吟诵,流传至今,充分表现出作者“忧天下,爱民众”的思想,高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本段内容进行背诵,加深学生对作者中心思想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可以对范仲淹的生平进行简单的介绍,对其爱国行为进行简单评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作者的行为也可以充分的体现出其爱国思想,比如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接受美国的救济粮、钱学森为了回国进行国防建设冲破重重阻碍、鲁迅意识到“医心比医病”更重要时就毅然决然地弃医从文,这些事件都是很好的进行爱国教育的例子,通过对这些事例的讲述可以使学生树立爱国思想,激发爱国情况,增加民族自豪感,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推动作用。
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语文教学本身就负有教学文与教学做人的双重使命,而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二十一世纪是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当代青年面临的最大课题是怎样做人的问题,所以青少年加强人格培育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语文教学对学生人格的培育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中学语文教学是渗透人文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是每一个中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培养健康人格。
1.引导学生阅读
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浓浓的鲜活的民族文化的血液,引导学生阅读它们,就是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的力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既感受、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生命力,又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尤其是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本,把情感教育以单元的形式归类,重点突出,思路非常清晰。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马克思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即人需要有责任心,人只有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和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才能在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发展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机会。教会学生在生活中更多地体验相互帮助,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形成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具有对他人负责的良好精神境界。同时,要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的参与中树立这样一种意识,集体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就是集体的主人,形成一种主动,参与的行为倾向。将语文社会的密切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加以渗透,可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通过情景教学,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高中语文教学虽然任务重时间紧,但是作为教师还是应该安排一些情景教学给学生锻炼的机会。比如诗歌朗诵、主题演讲、辩论会等,这些活动实质上并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够为素质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诗歌朗诵能激发学生对于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体会祖国语言之美,并且能增强学生学习语音的兴趣。主题演讲不论爱国题目或者理想题目都能通过学生的自我实践过程得到感情上的强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除去以上,还要着重指出教师的个人魅力也是高中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一个关键因素。笔者曾就教师个人魅力对于学生的影响做过调查,发现从事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师更需要具备人格魅力,学生也更加看重教师的人格魅力。所以高中语文教学想要成功地渗透德育教育,教师自身也要有相应的素质和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准,才能更好地给予学生思道德教育方面的引导。
感觉语文教学中处处可见德育教育的题材,如果高中语文教师能够很好地运用这些素材服务于德育教育,渗透德育教育,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成为21世纪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道德基础,那么不仅能实现语文教育的目标,更能实现教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