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音乐不但具有十分丰厚的底蕴,更是蕴含着大量的传统精华以及艺术精髓,是我国传统艺术领域的瑰宝之一。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戏曲音乐对于我国近现代的声乐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其中民族声乐最为明显。本文也试着从戏曲音乐对民族声乐影响的角度浅谈几点分析。
【关键词】戏曲音乐;民族声乐;影响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文化艺术领域的历史长河中,戏曲音乐作为传统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星,其无论在历史的任何阶段都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对同阶段的其他艺术领域产生着不可言说的影响。对于近现代的民族声乐而言,由于民族声乐起源于民间,其受众就是廣大劳动人民,而戏曲音乐作为一项民众基础较好的音乐艺术形式,对于民族声乐的影响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文化、艺术领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某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已经很难满足人们日益膨胀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许寻求融合才是当代民族声乐的发展之道。
一、戏曲音乐与民族声乐的相同点
(一)相同的地域文化性特征
谈到戏曲音乐与民族声乐,人们往往会想到穿着传统的艺术服饰,载歌载舞的场面。这也是戏曲音乐与民族声乐重要的相通之处:文化地域性特征。也就是说,无论是戏曲音乐还是民族声乐,从起源上来说都是来自于民间的艺术形式,其同根同源,具有深厚的地域性特征。比如说,陕北的民歌总给人嘹亮、悠远的感觉,而黄土高原的歌唱艺术形式则是另外一种韵味,内蒙古的歌曲一般比较铿锵有力,柔情似骨等等。同时,戏曲的发展中地域性也十分明显,比如说京剧、豫剧等等,都是以地区的命名规则进行命名的,可见其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再加上各地的民风民俗有所不同,对于不同戏曲音乐的创作侧重点也不尽相同,这才逐渐融合、发展,形成了今天戏曲与民族声乐的格局分布,为我国的现代化艺术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及融合特征。
(二)相同的文化底蕴特征
无论是从发源还是从传承的角度上来看,戏曲音乐以及民族声乐作为我国文化艺术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文化底蕴方面的特征是十分相似的。作为戏曲音乐来说,中国戏曲从组成上来讲,其不但包含了音乐的创作以及表现形式,同时还融合了例如舞蹈、文学创作甚至杂技等其他文化艺术领域的内容,并将这些内容巧妙地融合在一种文化艺术形态中,这就是中国戏曲。与西方的悲喜剧相比,中国戏曲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不但融合了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民风民俗、服饰甚至饮食文化等等,更是、将舞蹈、杂技的技巧融合在民族音乐之中,通过一定的编排展现在观众面前。
二、戏曲音乐对民族声乐的影响
(一)戏曲音乐对民族声乐表现手法的影响
在戏曲音乐中,戏曲艺术表演者往往会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来实现不同的演唱效果,其中戏曲的板式也常被称作板眼,其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般来说,我们常说的一板一眼就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还有一板三眼、有板无眼,另外一种是无板无眼。其实从现代音乐的角度来看,所谓的板,指的就是音强,而眼指的就是音弱,一板一眼也就是强弱强弱。所以说,戏曲中表现手法的实质也就是声乐中的节拍,戏曲通过强弱来达到表现情感的目的,较为舒缓的慢板则用来表达细腻真实的情感,而快板则是用来展示激动或者紧张的情绪,再通过搭配上相关的音乐,从而实现更加全面的艺术效果。由于戏曲音乐在表现这些情感内容时往往也要借助节奏的强弱以及快慢,不知不觉就受到了传统戏曲音乐的影响,两者在表现手法上具有相似之处,但是又各自具有独特的表现特征,这也为我国当地的艺术文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素材。
(二)戏曲音乐对民族声乐唱腔方面的影响
无论是在戏曲音乐的表演中还是在民族声乐的表演中,唱腔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往往影响着整部作品的质量。从唱腔的发源上来分析,由于其来源于不同民族的生产生活之中,所以往往具有浓厚的地域风情以及语言特色,在这一点上中国戏曲与民族声乐不谋而合。另外,作为戏曲音乐的核心以及灵魂,不同的唱腔往往是区别不同戏曲曲种的重要依据,同时在民族声乐的发展过程中,民族声乐艺术家也是在认识到唱腔在戏曲中发展的重要性的同时开始逐渐注意唱腔的特点的。尽管很多人说民族声乐中的唱腔是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戏曲唱腔文化的,但实际上笔者并不这么认为。首先从发源上来说,民族声乐发源于生产生活之中的劳动人民,他们在总结独特的民族唱法的同时也借鉴了传统曲艺中唱腔的影响,这才是传承的真正面目。从民族唱腔的现代化发展来看,也证实了笔者的观点,尽管民族声乐唱腔与中国戏曲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其仍然具有完全独立于戏曲之外的自己的特点与优势,也就是说民族声乐的发展是借鉴了传统戏曲由民族声乐艺术家结合自身经验进行的再创新,这也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大的方向。
(三)戏曲音乐对民族声乐在技巧方面的影响
在民族声乐的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往往擅长使用高超的演唱技巧来调动观众的情感,包括准确的咬字、发音以及节奏感的掌握,同时还要结合气息的调动以及轻重音的结合等等。但是在民族声乐的演唱过程中,往往会存在演唱者本身情绪调动不足的情况,这个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演唱者自身的训练程度不够,不擅长调动自己的演唱积极性,另一方面还是由于没有结合好戏曲中的部分。在戏曲演唱过程中,戏曲艺术家最擅长的就是通过各种腔调调动自己的情感来实现感染观众的目的,比如哭腔就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调动观众的情绪,达到悲伤的表现效果。
三、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革,再加上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当前各类艺术形式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各种艺术之间的融合也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潮流,如何在这样的潮流中实现不丢失传统并融入新的元素,提升传统文化的竞争力,是每个传统文化继承者都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佳.戏曲音乐对民族声乐的影响分析[J].黄河之声, 2015(06):98.
[2]孙梦洁.浅谈戏曲音乐对民族声乐的影响[J].戏剧之家,2015(13):95-96.
【关键词】戏曲音乐;民族声乐;影响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文化艺术领域的历史长河中,戏曲音乐作为传统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星,其无论在历史的任何阶段都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对同阶段的其他艺术领域产生着不可言说的影响。对于近现代的民族声乐而言,由于民族声乐起源于民间,其受众就是廣大劳动人民,而戏曲音乐作为一项民众基础较好的音乐艺术形式,对于民族声乐的影响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文化、艺术领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某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已经很难满足人们日益膨胀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许寻求融合才是当代民族声乐的发展之道。
一、戏曲音乐与民族声乐的相同点
(一)相同的地域文化性特征
谈到戏曲音乐与民族声乐,人们往往会想到穿着传统的艺术服饰,载歌载舞的场面。这也是戏曲音乐与民族声乐重要的相通之处:文化地域性特征。也就是说,无论是戏曲音乐还是民族声乐,从起源上来说都是来自于民间的艺术形式,其同根同源,具有深厚的地域性特征。比如说,陕北的民歌总给人嘹亮、悠远的感觉,而黄土高原的歌唱艺术形式则是另外一种韵味,内蒙古的歌曲一般比较铿锵有力,柔情似骨等等。同时,戏曲的发展中地域性也十分明显,比如说京剧、豫剧等等,都是以地区的命名规则进行命名的,可见其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再加上各地的民风民俗有所不同,对于不同戏曲音乐的创作侧重点也不尽相同,这才逐渐融合、发展,形成了今天戏曲与民族声乐的格局分布,为我国的现代化艺术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及融合特征。
(二)相同的文化底蕴特征
无论是从发源还是从传承的角度上来看,戏曲音乐以及民族声乐作为我国文化艺术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文化底蕴方面的特征是十分相似的。作为戏曲音乐来说,中国戏曲从组成上来讲,其不但包含了音乐的创作以及表现形式,同时还融合了例如舞蹈、文学创作甚至杂技等其他文化艺术领域的内容,并将这些内容巧妙地融合在一种文化艺术形态中,这就是中国戏曲。与西方的悲喜剧相比,中国戏曲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不但融合了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民风民俗、服饰甚至饮食文化等等,更是、将舞蹈、杂技的技巧融合在民族音乐之中,通过一定的编排展现在观众面前。
二、戏曲音乐对民族声乐的影响
(一)戏曲音乐对民族声乐表现手法的影响
在戏曲音乐中,戏曲艺术表演者往往会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来实现不同的演唱效果,其中戏曲的板式也常被称作板眼,其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般来说,我们常说的一板一眼就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还有一板三眼、有板无眼,另外一种是无板无眼。其实从现代音乐的角度来看,所谓的板,指的就是音强,而眼指的就是音弱,一板一眼也就是强弱强弱。所以说,戏曲中表现手法的实质也就是声乐中的节拍,戏曲通过强弱来达到表现情感的目的,较为舒缓的慢板则用来表达细腻真实的情感,而快板则是用来展示激动或者紧张的情绪,再通过搭配上相关的音乐,从而实现更加全面的艺术效果。由于戏曲音乐在表现这些情感内容时往往也要借助节奏的强弱以及快慢,不知不觉就受到了传统戏曲音乐的影响,两者在表现手法上具有相似之处,但是又各自具有独特的表现特征,这也为我国当地的艺术文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素材。
(二)戏曲音乐对民族声乐唱腔方面的影响
无论是在戏曲音乐的表演中还是在民族声乐的表演中,唱腔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往往影响着整部作品的质量。从唱腔的发源上来分析,由于其来源于不同民族的生产生活之中,所以往往具有浓厚的地域风情以及语言特色,在这一点上中国戏曲与民族声乐不谋而合。另外,作为戏曲音乐的核心以及灵魂,不同的唱腔往往是区别不同戏曲曲种的重要依据,同时在民族声乐的发展过程中,民族声乐艺术家也是在认识到唱腔在戏曲中发展的重要性的同时开始逐渐注意唱腔的特点的。尽管很多人说民族声乐中的唱腔是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戏曲唱腔文化的,但实际上笔者并不这么认为。首先从发源上来说,民族声乐发源于生产生活之中的劳动人民,他们在总结独特的民族唱法的同时也借鉴了传统曲艺中唱腔的影响,这才是传承的真正面目。从民族唱腔的现代化发展来看,也证实了笔者的观点,尽管民族声乐唱腔与中国戏曲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其仍然具有完全独立于戏曲之外的自己的特点与优势,也就是说民族声乐的发展是借鉴了传统戏曲由民族声乐艺术家结合自身经验进行的再创新,这也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大的方向。
(三)戏曲音乐对民族声乐在技巧方面的影响
在民族声乐的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往往擅长使用高超的演唱技巧来调动观众的情感,包括准确的咬字、发音以及节奏感的掌握,同时还要结合气息的调动以及轻重音的结合等等。但是在民族声乐的演唱过程中,往往会存在演唱者本身情绪调动不足的情况,这个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演唱者自身的训练程度不够,不擅长调动自己的演唱积极性,另一方面还是由于没有结合好戏曲中的部分。在戏曲演唱过程中,戏曲艺术家最擅长的就是通过各种腔调调动自己的情感来实现感染观众的目的,比如哭腔就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调动观众的情绪,达到悲伤的表现效果。
三、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革,再加上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当前各类艺术形式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各种艺术之间的融合也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潮流,如何在这样的潮流中实现不丢失传统并融入新的元素,提升传统文化的竞争力,是每个传统文化继承者都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佳.戏曲音乐对民族声乐的影响分析[J].黄河之声, 2015(06):98.
[2]孙梦洁.浅谈戏曲音乐对民族声乐的影响[J].戏剧之家,2015(13):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