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力太科技的产品是EMS(制造执行系统。是ERP的下一层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终端和软件系统。其中重要的技术攻关,让这款产品(数据采集终端)成为世界第一台。制造工厂安装这套设备后可以至少提高20%的产能,并在14个月内收回这个产品的成本。现在,力太科技CE0李善通非常忙,有不少企业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安装他的产品。力太去年收入是200多万元,现在是每个月300万元,并且还在快速增长。但李善通不想太快,他希望在市场发展前期不出任何差错,为未来大规模扩展打下好基础。
力太科技的产品服务于离散制造业。制造业分几种类型:像石油、化工等,产品在管道里流通,是连续性的。像钢厂生产的钢材是一批一批的,叫批处理。比如汽车零件生产商,一个汽车商下面可能有500家供应商,这500家供应商中的每一家下面又各自有500家供应商,他们生产的都是极小的零件,这个就叫离散型制造。离散型制造业在全国所有工厂中占99%,是最多的一种工厂类型。
其实类似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已经不少。比如西门子就有不错的EMS(制造执行系统),但它的系统不能和别的厂商兼容。如果工厂用的是另外一个品牌的生产设备,就不能使用西门子的EMS,原因是各个厂商的系统中都有一个数据协议,只有知道协议规则,才能解释数据包,读出数据。就好像发给你一个电报密码,你得把它翻译出来才知道那是什么字。对于各个自动化设备厂商来说,这个协议是他的命根子,不会让外人知道。德国的工厂自动化系统实施得最早,是因为在德国,西门子一家独大,很多厂商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都是西门子一家的,这样所有设备很快能够连起来,自动化很容易实现。但是中国不行,在我们的工厂里,设备来源五花八门,什么品牌都有,要安装自动化控制系统,除非全部换成一家,比如西门子设备。显然整套地换设备费用太高昂,这也是西门子到现在也无法大规模进入中国的原因,中国只有二三十家厂商使用西门子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力太的产品为什么能和任何品牌的生产设备兼容呢?这就需要提到力太科技独一无二的技术攻关:跨过数据协议,到它的前面去采集数据。所谓的协议就是对数据的读懂,就是01,01,二进制,然后译出来就知道代表什么意思。力太越过了这个01,01,不解释它是什么意思,而跑到它前面去,利用高低电压,高电压是1,低电压是0(比如开关,按下去是1,抬起来是0),就这样采集到电压信号,然后自己制定规则,自己解释。至于系统和设备是哪个厂家的,就无关紧要了。
基于这个技术,力太科技研制出了一个数据终端,通过它可以随时随地采集生产车间中各个设备和原料的数据,上面一层就是连接到企业ERP系统。比如生产手机,是由1000个零件构成,只要有一个零件还没有生产出来,其他的999个零件都得积压在车间,手机就组装不起来,产品、物流就会积压,整个效率就没了。这就需要适时观察这1000个零件的生产进度,哪个慢了,快了,随时指挥调度才行,不能去等。传统的工厂生产靠人工统计,但等到统计出来已经慢了,就会降低效率。而力太科技的数据采集终端会连到每一台设备上,随时采集数据提供给管理人员以调配生产。
这个产品的价值还在于精确的数据改进设备,“它类似飞机的黑匣子,如果把里面的数据提供给生产设备的厂家,那改进的速度可以缩短到原来的六分之一左右。我们国家的装备业一旦发展起来,就不会有那么多进口,并且还会有出口,那么我们的力量就会变得很强大。”李善通说。
为了开发这个产品,李善通一年跑了两百家工厂,整整跑了十年,看过一千多家工厂。早在2000年的时候,他就通过考试,成为北美三大汽车(通用、福特、克莱斯勒)授权在中国的质量整合员,任务是查看全国各地的厂商是不是可以做三大汽车公司的供应商。此举的效果就是:第一,总结了那么多工厂实际的生产需求;第二,李善通将国际标准作为参考,来做自己的产品。“而国内宣称自己有MES的也有十多家,但他们部不是国-际标准。”李善通说。李善通之前开设过一个咨询公司,是关于精益生产(日本提出的一种生产管理模式),倒把咨询公司赚的钱都投入到了现在这个产品的研发上。
李善通还在另一个地方秘密设置了开发团队,专门做下一代产品。新产品会把现在的按键改成触摸屏,并把蓝牙技术整合进去。
这款产品的客户分布在各领域:机电、塑料、机械、钢铁等。初期安装客户已经有13家,后面还有几家等待安装。平均起来,一家需要100万左右来安装设备。“现在情况是一个开发区如果有一家工厂用了我们的产品,其他的就会蠢蠢欲动。但我们产品今年刚推出,稳定性需要检验。初期我们把它很快地推开的话,销售额就会做得很大,但是如果出了问题,到时候赔都赔不起。所以到今年12月底,我主要是把产品搞完善,做稳定,明年可以批量扩展。”李善通介绍说,“现在还有一批客户等着安装,我们没有人员。”
现在力太的员工只有24人。“我是自由化的一个人,老的人员跟我一样,在研发过程中自由惯了的。现在我要求规范化。我找管理层很注意,一定要大公司出来的,把大公司规范运作的经验直接带过来。”李善通说。他现在已经找到一位原神州数码的渠道总监做副总。
“我们计划三年上市。”李善通说。李本人还没有形成“老板”的气场,他身上技术的味道浓厚。“将来的公司我控不控股都无所谓,只要能把中国制造业这块干起来,我股份哪怕是1%也没关系。实际上,中国肯定不能再依靠劳动力优势去生产,有了这个信息化以后,大量数据都被我采集上来,管理人员去分析数据,来改善我们的生产,包括生产装备和生产管理。”
力太科技的产品服务于离散制造业。制造业分几种类型:像石油、化工等,产品在管道里流通,是连续性的。像钢厂生产的钢材是一批一批的,叫批处理。比如汽车零件生产商,一个汽车商下面可能有500家供应商,这500家供应商中的每一家下面又各自有500家供应商,他们生产的都是极小的零件,这个就叫离散型制造。离散型制造业在全国所有工厂中占99%,是最多的一种工厂类型。
其实类似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已经不少。比如西门子就有不错的EMS(制造执行系统),但它的系统不能和别的厂商兼容。如果工厂用的是另外一个品牌的生产设备,就不能使用西门子的EMS,原因是各个厂商的系统中都有一个数据协议,只有知道协议规则,才能解释数据包,读出数据。就好像发给你一个电报密码,你得把它翻译出来才知道那是什么字。对于各个自动化设备厂商来说,这个协议是他的命根子,不会让外人知道。德国的工厂自动化系统实施得最早,是因为在德国,西门子一家独大,很多厂商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都是西门子一家的,这样所有设备很快能够连起来,自动化很容易实现。但是中国不行,在我们的工厂里,设备来源五花八门,什么品牌都有,要安装自动化控制系统,除非全部换成一家,比如西门子设备。显然整套地换设备费用太高昂,这也是西门子到现在也无法大规模进入中国的原因,中国只有二三十家厂商使用西门子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力太的产品为什么能和任何品牌的生产设备兼容呢?这就需要提到力太科技独一无二的技术攻关:跨过数据协议,到它的前面去采集数据。所谓的协议就是对数据的读懂,就是01,01,二进制,然后译出来就知道代表什么意思。力太越过了这个01,01,不解释它是什么意思,而跑到它前面去,利用高低电压,高电压是1,低电压是0(比如开关,按下去是1,抬起来是0),就这样采集到电压信号,然后自己制定规则,自己解释。至于系统和设备是哪个厂家的,就无关紧要了。
基于这个技术,力太科技研制出了一个数据终端,通过它可以随时随地采集生产车间中各个设备和原料的数据,上面一层就是连接到企业ERP系统。比如生产手机,是由1000个零件构成,只要有一个零件还没有生产出来,其他的999个零件都得积压在车间,手机就组装不起来,产品、物流就会积压,整个效率就没了。这就需要适时观察这1000个零件的生产进度,哪个慢了,快了,随时指挥调度才行,不能去等。传统的工厂生产靠人工统计,但等到统计出来已经慢了,就会降低效率。而力太科技的数据采集终端会连到每一台设备上,随时采集数据提供给管理人员以调配生产。
这个产品的价值还在于精确的数据改进设备,“它类似飞机的黑匣子,如果把里面的数据提供给生产设备的厂家,那改进的速度可以缩短到原来的六分之一左右。我们国家的装备业一旦发展起来,就不会有那么多进口,并且还会有出口,那么我们的力量就会变得很强大。”李善通说。
为了开发这个产品,李善通一年跑了两百家工厂,整整跑了十年,看过一千多家工厂。早在2000年的时候,他就通过考试,成为北美三大汽车(通用、福特、克莱斯勒)授权在中国的质量整合员,任务是查看全国各地的厂商是不是可以做三大汽车公司的供应商。此举的效果就是:第一,总结了那么多工厂实际的生产需求;第二,李善通将国际标准作为参考,来做自己的产品。“而国内宣称自己有MES的也有十多家,但他们部不是国-际标准。”李善通说。李善通之前开设过一个咨询公司,是关于精益生产(日本提出的一种生产管理模式),倒把咨询公司赚的钱都投入到了现在这个产品的研发上。
李善通还在另一个地方秘密设置了开发团队,专门做下一代产品。新产品会把现在的按键改成触摸屏,并把蓝牙技术整合进去。
这款产品的客户分布在各领域:机电、塑料、机械、钢铁等。初期安装客户已经有13家,后面还有几家等待安装。平均起来,一家需要100万左右来安装设备。“现在情况是一个开发区如果有一家工厂用了我们的产品,其他的就会蠢蠢欲动。但我们产品今年刚推出,稳定性需要检验。初期我们把它很快地推开的话,销售额就会做得很大,但是如果出了问题,到时候赔都赔不起。所以到今年12月底,我主要是把产品搞完善,做稳定,明年可以批量扩展。”李善通介绍说,“现在还有一批客户等着安装,我们没有人员。”
现在力太的员工只有24人。“我是自由化的一个人,老的人员跟我一样,在研发过程中自由惯了的。现在我要求规范化。我找管理层很注意,一定要大公司出来的,把大公司规范运作的经验直接带过来。”李善通说。他现在已经找到一位原神州数码的渠道总监做副总。
“我们计划三年上市。”李善通说。李本人还没有形成“老板”的气场,他身上技术的味道浓厚。“将来的公司我控不控股都无所谓,只要能把中国制造业这块干起来,我股份哪怕是1%也没关系。实际上,中国肯定不能再依靠劳动力优势去生产,有了这个信息化以后,大量数据都被我采集上来,管理人员去分析数据,来改善我们的生产,包括生产装备和生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