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陆画是我国寺庙举办水陆法会时悬挂在大殿的宗教画,而水陆法会则是中国佛教界历史最长、规模最大、仪式最隆重的一种法事活动。水陆法会源于南朝梁武帝萧衍时期,到元、明时最为兴盛,清末逐渐衰落,新中国成立后,基本消失。改革开放之后,虽有寺庙恢复了水陆法会,但仅设斋礼佛、诵经拜忏,有时也放焰口,古老的水陆画基本没有,有时会用新制的或电脑喷绘的水陆画,但其形式远不如古时的规模。
水陆画及水陆法会远离现代人的生活,许多人对此不甚了解,或知之甚少。水陆法会的复苏,使水陆画得到重新应用,使这一古老的宗教文化艺术焕发了青春。
一、水陆画的地域分布及特征
水陆画一般出自民间画师之手,色彩以赭红配绿色调,视觉效果非常强烈,尤以神佛菩萨画像最为精湛。以丰富流畅的线条,把人物的形象、服饰完美地勾画出来,运笔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把丰富多彩、各式各类的人物刻画得富有个性、栩栩如生。
水陆画的质地主要为绢、纸、布,设色多为工笔重彩,采用石青、石绿、朱砂或金银粉等矿物颜料绘制,颜色虽经数百年,至今仍鲜亮如故。
黄河流域水陆画的分布及特征。
古代佛教从印度传入西域,再向中原一带延伸,在黄河流域的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地保留下来许多不同类别的水陆画。
近几年来,甘肃遗存的五六百余幅水陆画公诸于世,引起研究者的极大关注。由于敦煌自元代以后,基本处于荒芜阶段,这里的壁画艺人为了生计,大都流落在河西走廊及附近区域,为这里的寺庙绘制了大量的壁画和水陆画。我收藏到兰州、白银、文县、徽县、庆阳等地精美水陆画二十余幅,大都为绢本和布本(图1)。
陕西自古都是佛教文化中心,关中地区保留着大量的佛教、道教寺庙,其中彬县大佛寺、长安兴教寺、安康平利县古刹等均有不同类别的明清水陆画。目前,有纪年款最早的为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藏元代大德年间的江西五岳庙水陆画。
陕西水陆画的存世数量仅次于山西、甘肃,但是,陕西的博物馆目前没有本省的水陆画藏品。我在陕西靖边、彬县、陇县、凤县、镇巴、蒲城和长安等地,收藏陕西水陆画五十余幅(图2、图3)。
中国寺观水陆画保存的最集中、最精彩的省份当属山西省,尤其是现存的元、明两代水陆画最为成熟、精彩。在山西很多市、县博物馆都藏有水陆画,如宝宁寺的水陆画即为有名的宫廷画师所绘。我收藏的山西水陆画有大同、代县、五台山、平遥、柳林、侯马、运城等地的(图4)。
河北、山东、北京等地也有不少水陆画存世,其中以首都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入藏最为丰富、精彩。首都博物馆收藏的50余幅明代慈圣皇太后李氏所绘水陆画尤为精美,还有山东泰安市博物馆藏岱庙水陆画,亦十分精美。
综上所述,北方水陆画的质地多为绢本,布本和纸本较少,佛教题材占主流,其尺幅较大,以八尺画工最为精彩,人物众多,可与寺庙壁画媲美。北方还具有气候干燥,易于保存水陆画的特点。
长江流域南方水陆画分布及特征
水陆法会自古有“南水陆”和“北水陆”之分,南方寺庙远不如北方寺庙的规模,但分布在南方大大小小的寺庙数量却远多于北方。水陆画历史悠久,传统深厚,唐末至北宋水陆画流行之时,也是朝廷崇道之期,这个传统也为后世所继承,所以南方以道教信仰为主,水陆画题材亦以道教诸神为主,佛教水陆画相对较少。南方水陆画质地以纸本为主,其次为布本,绢本较少,尺幅一般为六尺、四尺最多,大幅较少。
四川省因战争灾祸较少,至今仍保留大量的水陆画。如成都博物馆入藏水陆画一万余幅,是国内收藏水陆画最多的博物馆。我藏有四川水陆画二十余幅,均为布本、纸本,内容佛、道兼容,道教色彩浓于佛教色彩(图5)。
湖南自古是一个“好神鬼”重淫祀的地域,水陆画历史久远,分布面广泛,仅次于四川的水陆画遗存。除道教水陆画、佛教水陆画,还有一种巫教水陆画。我国水陆画收藏大家好多都出自湖南,研究水平也在全国之首。我收藏的南方水陆画近七十幅,其特别之处为水陆画供养人落款较多,是区分年代的最好佐证(图6)。
贵州处于大山之中,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相对偏僻,战事较少,“文革”冲击也较少,保留下许多珍贵的水陆画,其风格与四川、湖南较为接近,不同的是,绘画中除用描金外,还有不少描银水陆画,这在其他省份不多见,可能与当地习惯用银有关。我收藏有十余幅来自遵义、铜仁、黎坪等地的水陆画,从中可看出当地的水陆画风格特征(图7)。
湖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等地,都有水陆画遗存,如江西萍乡博物馆和广东佛山博物馆,都有不少明清水陆画藏品。从精细程度上看,安徽、广东、江西水陆画技艺水平较高(图8、图9)
二、水陆画的收藏标准及研究价值
我国幅员辽阔,由于自然、地理和习俗等原因,南北之间表现出一些地域民俗审美习惯上的差异,水陆法会的规模形式亦有所不同,使水陆画在表现形式上也有所不同。一般出自大庙、画工精致的水陆画,多为清中期到明代的作品。到了清晚期和民国时期,精品水陆画数量急剧减少。所以收藏水陆画主要看画工、线条和设色的熟练程度。一般情况下,清中期以前的水陆画质量较高,清晚期和民国的水陆画质量普遍偏低。
由于水陆画大多都不落款,断代问题就成为收藏的重点和难点。水陆画中的神、佛、仙都是中国老百姓所敬奉的,从中可看出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和精神寄托。出于对佛教的信仰敬畏,绘制佛画时,作者在水陆画中都不会留下自己的姓名,这就给水陆画的断代带来一定的难度。所幸的是有一部分水陆画留下了供养人的姓名、捐款、祈福和年代日期,这就成为水陆画断代标准的参照物。所以,在收藏过程中,对有纪年落款的水陆画要尤为重视。
现在看来,许多精品水陆画均出自名家之手,遗憾的是,由于没有落款,就很难说出这幅水陆画出自谁人之手。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民间艺人,用辛勤的汗水为许多寺庙绘制了无数的水陆画,同时为我们留下珍贵的宗教文化遗产。 书画艺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水陆画价值的基本因素。由于水陆画大多为民间艺人所绘,艺术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要看画工、运用线条的功力和运笔程度,人物面部的描绘是否自然协调,重彩设色是否合乎画面敷彩要求。一般情况下,寺庙的专职画师水平最高,其次是民间水陆画老艺人,民间作坊画较次些。品相是指书画的完好程度。水陆画在民间流行,不像文人画那么受重视,几百年来,水陆画只有在寺庙召开水陆法会时才使用,平常不允许外挂,而保存在寺庙中,除了烟熏火燎或人为疏忽受水浸外,自然损耗相对较少。在民间,许多珍贵的红木家具损坏了,即当柴烧,而水陆画再破旧也无人敢烧,这就是中国民间对神佛的虔诚信仰,也是一些水陆画保存至今的重要因素。所以南北气候的差异,使北方水陆画品相相对较好,而南方品相较差。近几年的古代书画拍卖会上,基本是明至清中期的佛教绢本水陆画,价值亦呈逐年上升趋势。
至现代,不少寺庙已荡然无存,人们的宗教信仰也早被游乐、购藏习俗所取代。但先辈们经历坎坷、百代相传,依然保留下来许多水陆画,这些经数百年遗存下来的水陆画,成为研究民族宗教信仰及当时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水陆画被称为“可移动的敦煌壁画”,其艺术价值可见一斑。但是,人们往往习惯于把沾官带爵的出土文物和名门望族的传世文物视为重大内容,而对于民间作品,哪怕再精美绝伦,都常常会因偏颇的文化惯性而被忽略掉,如现阶段主要靠国家拨款存在的博物馆,也将有限的资金考虑到重大项目的收集和整理上。水陆画因在中国美术史、工艺美术史上的地位偏低,几百年来一直背负着工匠画的名声,就连民国时期张大千在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也被人讥以“工匠画”,并深为他感到婉惜。
但近几年由于水陆画的复苏,逐渐得到有关专家、学者和收藏家的重视,出版了许多水陆画的图书及发表了一些与其有关的研究文章。全国有几十家博物馆收藏有精品水陆画,如山西博物馆、首都博物馆、陕西洛川民俗博物馆等。水陆画网上成交量也呈上升趋势,如雅昌艺术网水陆画成交比率达66.6%,其中香港佳士得和澳门中信拍品数量创最高纪录。
目前,我国水陆画的研究还很不够,法国、加拿大、韩国和日本及台湾,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成果远超我们。所以,研究收藏水陆画是一项学术水平要求很高的工作,不但要懂得历史,还要对佛教、道教及民间技艺全面了解,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就很难理解画中的意义,更不用说深入研究了。
水陆画反映了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因果报应、惩恶扬善,更真实地体现了旧时人们的生活原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欣赏水陆画艺术之美的同时,我们应当珍惜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并有责任去保护好它。(责编:李禹默)
水陆画及水陆法会远离现代人的生活,许多人对此不甚了解,或知之甚少。水陆法会的复苏,使水陆画得到重新应用,使这一古老的宗教文化艺术焕发了青春。
一、水陆画的地域分布及特征
水陆画一般出自民间画师之手,色彩以赭红配绿色调,视觉效果非常强烈,尤以神佛菩萨画像最为精湛。以丰富流畅的线条,把人物的形象、服饰完美地勾画出来,运笔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把丰富多彩、各式各类的人物刻画得富有个性、栩栩如生。
水陆画的质地主要为绢、纸、布,设色多为工笔重彩,采用石青、石绿、朱砂或金银粉等矿物颜料绘制,颜色虽经数百年,至今仍鲜亮如故。
黄河流域水陆画的分布及特征。
古代佛教从印度传入西域,再向中原一带延伸,在黄河流域的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地保留下来许多不同类别的水陆画。
近几年来,甘肃遗存的五六百余幅水陆画公诸于世,引起研究者的极大关注。由于敦煌自元代以后,基本处于荒芜阶段,这里的壁画艺人为了生计,大都流落在河西走廊及附近区域,为这里的寺庙绘制了大量的壁画和水陆画。我收藏到兰州、白银、文县、徽县、庆阳等地精美水陆画二十余幅,大都为绢本和布本(图1)。
陕西自古都是佛教文化中心,关中地区保留着大量的佛教、道教寺庙,其中彬县大佛寺、长安兴教寺、安康平利县古刹等均有不同类别的明清水陆画。目前,有纪年款最早的为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藏元代大德年间的江西五岳庙水陆画。
陕西水陆画的存世数量仅次于山西、甘肃,但是,陕西的博物馆目前没有本省的水陆画藏品。我在陕西靖边、彬县、陇县、凤县、镇巴、蒲城和长安等地,收藏陕西水陆画五十余幅(图2、图3)。
中国寺观水陆画保存的最集中、最精彩的省份当属山西省,尤其是现存的元、明两代水陆画最为成熟、精彩。在山西很多市、县博物馆都藏有水陆画,如宝宁寺的水陆画即为有名的宫廷画师所绘。我收藏的山西水陆画有大同、代县、五台山、平遥、柳林、侯马、运城等地的(图4)。
河北、山东、北京等地也有不少水陆画存世,其中以首都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入藏最为丰富、精彩。首都博物馆收藏的50余幅明代慈圣皇太后李氏所绘水陆画尤为精美,还有山东泰安市博物馆藏岱庙水陆画,亦十分精美。
综上所述,北方水陆画的质地多为绢本,布本和纸本较少,佛教题材占主流,其尺幅较大,以八尺画工最为精彩,人物众多,可与寺庙壁画媲美。北方还具有气候干燥,易于保存水陆画的特点。
长江流域南方水陆画分布及特征
水陆法会自古有“南水陆”和“北水陆”之分,南方寺庙远不如北方寺庙的规模,但分布在南方大大小小的寺庙数量却远多于北方。水陆画历史悠久,传统深厚,唐末至北宋水陆画流行之时,也是朝廷崇道之期,这个传统也为后世所继承,所以南方以道教信仰为主,水陆画题材亦以道教诸神为主,佛教水陆画相对较少。南方水陆画质地以纸本为主,其次为布本,绢本较少,尺幅一般为六尺、四尺最多,大幅较少。
四川省因战争灾祸较少,至今仍保留大量的水陆画。如成都博物馆入藏水陆画一万余幅,是国内收藏水陆画最多的博物馆。我藏有四川水陆画二十余幅,均为布本、纸本,内容佛、道兼容,道教色彩浓于佛教色彩(图5)。
湖南自古是一个“好神鬼”重淫祀的地域,水陆画历史久远,分布面广泛,仅次于四川的水陆画遗存。除道教水陆画、佛教水陆画,还有一种巫教水陆画。我国水陆画收藏大家好多都出自湖南,研究水平也在全国之首。我收藏的南方水陆画近七十幅,其特别之处为水陆画供养人落款较多,是区分年代的最好佐证(图6)。
贵州处于大山之中,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相对偏僻,战事较少,“文革”冲击也较少,保留下许多珍贵的水陆画,其风格与四川、湖南较为接近,不同的是,绘画中除用描金外,还有不少描银水陆画,这在其他省份不多见,可能与当地习惯用银有关。我收藏有十余幅来自遵义、铜仁、黎坪等地的水陆画,从中可看出当地的水陆画风格特征(图7)。
湖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等地,都有水陆画遗存,如江西萍乡博物馆和广东佛山博物馆,都有不少明清水陆画藏品。从精细程度上看,安徽、广东、江西水陆画技艺水平较高(图8、图9)
二、水陆画的收藏标准及研究价值
我国幅员辽阔,由于自然、地理和习俗等原因,南北之间表现出一些地域民俗审美习惯上的差异,水陆法会的规模形式亦有所不同,使水陆画在表现形式上也有所不同。一般出自大庙、画工精致的水陆画,多为清中期到明代的作品。到了清晚期和民国时期,精品水陆画数量急剧减少。所以收藏水陆画主要看画工、线条和设色的熟练程度。一般情况下,清中期以前的水陆画质量较高,清晚期和民国的水陆画质量普遍偏低。
由于水陆画大多都不落款,断代问题就成为收藏的重点和难点。水陆画中的神、佛、仙都是中国老百姓所敬奉的,从中可看出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和精神寄托。出于对佛教的信仰敬畏,绘制佛画时,作者在水陆画中都不会留下自己的姓名,这就给水陆画的断代带来一定的难度。所幸的是有一部分水陆画留下了供养人的姓名、捐款、祈福和年代日期,这就成为水陆画断代标准的参照物。所以,在收藏过程中,对有纪年落款的水陆画要尤为重视。
现在看来,许多精品水陆画均出自名家之手,遗憾的是,由于没有落款,就很难说出这幅水陆画出自谁人之手。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民间艺人,用辛勤的汗水为许多寺庙绘制了无数的水陆画,同时为我们留下珍贵的宗教文化遗产。 书画艺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水陆画价值的基本因素。由于水陆画大多为民间艺人所绘,艺术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要看画工、运用线条的功力和运笔程度,人物面部的描绘是否自然协调,重彩设色是否合乎画面敷彩要求。一般情况下,寺庙的专职画师水平最高,其次是民间水陆画老艺人,民间作坊画较次些。品相是指书画的完好程度。水陆画在民间流行,不像文人画那么受重视,几百年来,水陆画只有在寺庙召开水陆法会时才使用,平常不允许外挂,而保存在寺庙中,除了烟熏火燎或人为疏忽受水浸外,自然损耗相对较少。在民间,许多珍贵的红木家具损坏了,即当柴烧,而水陆画再破旧也无人敢烧,这就是中国民间对神佛的虔诚信仰,也是一些水陆画保存至今的重要因素。所以南北气候的差异,使北方水陆画品相相对较好,而南方品相较差。近几年的古代书画拍卖会上,基本是明至清中期的佛教绢本水陆画,价值亦呈逐年上升趋势。
至现代,不少寺庙已荡然无存,人们的宗教信仰也早被游乐、购藏习俗所取代。但先辈们经历坎坷、百代相传,依然保留下来许多水陆画,这些经数百年遗存下来的水陆画,成为研究民族宗教信仰及当时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水陆画被称为“可移动的敦煌壁画”,其艺术价值可见一斑。但是,人们往往习惯于把沾官带爵的出土文物和名门望族的传世文物视为重大内容,而对于民间作品,哪怕再精美绝伦,都常常会因偏颇的文化惯性而被忽略掉,如现阶段主要靠国家拨款存在的博物馆,也将有限的资金考虑到重大项目的收集和整理上。水陆画因在中国美术史、工艺美术史上的地位偏低,几百年来一直背负着工匠画的名声,就连民国时期张大千在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也被人讥以“工匠画”,并深为他感到婉惜。
但近几年由于水陆画的复苏,逐渐得到有关专家、学者和收藏家的重视,出版了许多水陆画的图书及发表了一些与其有关的研究文章。全国有几十家博物馆收藏有精品水陆画,如山西博物馆、首都博物馆、陕西洛川民俗博物馆等。水陆画网上成交量也呈上升趋势,如雅昌艺术网水陆画成交比率达66.6%,其中香港佳士得和澳门中信拍品数量创最高纪录。
目前,我国水陆画的研究还很不够,法国、加拿大、韩国和日本及台湾,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成果远超我们。所以,研究收藏水陆画是一项学术水平要求很高的工作,不但要懂得历史,还要对佛教、道教及民间技艺全面了解,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就很难理解画中的意义,更不用说深入研究了。
水陆画反映了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因果报应、惩恶扬善,更真实地体现了旧时人们的生活原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欣赏水陆画艺术之美的同时,我们应当珍惜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并有责任去保护好它。(责编:李禹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