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歌曲”歌词大众化趋势研究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古风亚文化”的发展,“古风歌曲”逐渐走入人们视野,“古风歌曲”是歌词或编曲带有古风元素的歌曲,在“古风歌曲”蓬勃发展的今天,对于“古风歌曲”这一研究课题,中国大陆地区整体呈现出散乱、不成体系的特点。本文认为“古风歌曲”歌词所独有的文学性是促使“古风歌曲”大众化的一个重要内部影响因素。在大众化趋势中,“古风歌曲”歌词大众化发展受其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古风歌曲”的文学性也会受到大众化的反作用而产生变化。本研究从文学的角度入手,弥补了“古风歌曲”歌词的研究空白,也对“古风歌曲”歌词的大众化发展作出深刻剖析。
  关键词:“古风歌曲”;歌词;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J6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31-02
  在通过查阅“古风歌曲”的相关议题研究时,笔者发现,在“古风歌曲”蓬勃发展的今天,对于“古风歌曲”这一的研究课题,中国大陆地区整体却呈现出了一种散乱、不成体系的特点。在阅读过现有的研究后,笔者发现其切入点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根据“古风音乐”的作曲旋律特点,从音乐的角度进行内部剖析,并阐述其内在特征,例如张译文所著的《“中国风”流行音乐的艺术特征》;第二种,是关注点主要在对“古风音乐”中歌词的文学性的特点分析,例如任芳所著《流行音乐中的“中国风”元素和新诗的发展思路》,这一类研究非常具有创新性,但略有不足的地方在于其专业性欠佳,这类论文多数的着力点在于对个体的个案研究,只是直接分析单个的特殊性的文本,而没有成系统的理论从而对其进行归类、整理;第三类,是从文艺学或社会学的角度讨论“古风歌曲”发展趋势背后的文化因素。笔者在文献综述阶段,将中国知网上有关“古风歌曲”的论文汇集整理后,发现类似于王爱苹所著《找寻歌声中的“完整自我”—由古风音乐谈自觉民族文化意识的苏醒》的文本只有十九篇,足见此类课题的研究还正处于起步阶段,前人的系统性构建还很不完备,相关的议题可供研究的创新点非常之多,并且急需大量的研究者为其填补空白,所以笔者在汇集大量所需的范本资料后,决定对“古风歌曲”歌词其大众化趋势进行研究,力图能使古风歌曲的相关研究更加完备。
  笔者认为“古风歌曲”歌词的大众化过程主要受“古风歌曲”歌词的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相互影响而发展,外部影响因素包含传播载体、文化影响、市场需求三个方面,内部影响因素主要考虑其本身的文学性的改变。外部条件影响内部因素的发展,内部因素的变化又反作用于外部条件的改变。相互影响之下促进着“古风歌曲”歌词的大众化发展。
  一、内部因素促进外部条件发展
  首先是“古风歌曲”内部影响因素作用于外部因素,即“古风歌曲”歌词特有的文学性使大众乐于接受、带有猎奇的心理接触它们,其中有一部分听众会转变为“古风歌曲”歌词的创作者,创作出新的歌词,通过新媒体并加以推广,促进“古风歌曲”的大众化。
  当“古风歌曲”歌词本身拥有更多受众时,自然影响到外部条件。
  在传播载体上即是促进了新媒体在“古风歌曲”甚至于在这种亚文化上的应用。文化影响方面主要是当人们在接受“古风歌曲”的古风歌词的同时,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古风亚文化”的传播,而“古风亚文化”正脱胎于传统文化之中,对于如今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热潮也可称为其中的一点助力。市场需求方面则表现得更为明显,在“古风歌曲”走向大众化的路途中,必然带动了整个“古风亚文化”的消费产业链,比如“古风歌曲”演唱会、“古风歌曲”专辑的售卖等等商业化的水平。
  这时,“古风歌曲”歌词的吸引力就在于其文学性。上文中提到的《水龙吟》系列就是其中的代表。《水龙吟》系列是网络游戏《仙剑奇侠传二》的插曲,经由多人创作不同的歌词,而这些歌词都呈现出文学性的特点。从形式上,都侧重典故化,韵脚很密,文言色彩较为浓厚。内容上,以《仙剑》故事为基础,故事性较重,这些特点使得“古风歌曲”歌词与流行音乐歌词区分开来,得到大众的注意,而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都有一定的接受能力,故对“古风歌曲”会略有接纳,在审美上偏向“古风歌曲”歌词,“古风歌曲”吸纳了新的受众人群,促进了受众上的普及。
  二、外部条件影响内部因素发展
  接着,外部条件会反作用于内部因素,即传播载体的发展、文化潮流的影响、市场需求的上升均导致了“古风歌曲”的大众化发展,而对内部文学性的影响却不都是促进的作用。
  当新媒体技术得到极大的普及,依托于互联网的“古风亚文化”更加迅速发展,在此影响下,“古风歌曲”、“古风服饰”等等文化艺术产品都得到了发展的契机,互联网使更多具有同样爱好的青年人聚集到了一起,给之以全面交流、便捷交流的平台,极大程度地促进了“古风歌曲”的大众化。文化潮流方面的影响即是近些年中国大陆传统文化复兴热潮下对“古风亚文化”的带动作用,这也是“古风歌曲”得到飞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市场需求的上升是促进“古风歌曲”歌词大众化最直接的因素,需求带动生产,当最初的“古风歌曲”生产者盈利,必将吸引更多“古风歌曲”的爱好者们投入到“古风歌曲”的生产线上,“古风歌曲”歌词市场的扩大,也对“古风歌曲”的内部文学性因素产生了影响。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古风歌曲”的大众化对于歌词的文学性本身的影响更多是负面的。当市场过度膨胀,歌词的质量下降,爱好者们向着生产线上获得盈利的词作者们看齐,“古风歌曲”歌词的创作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批量生产”,即通过大量辞藻的堆砌——减少其文学性的手段来减少创作成本和质量的方式,形成了“古风歌曲”市场的过度,即可谓是一种“假繁荣”。
  此外,“古风歌曲”大众化还带来了其他问题。新的受众人群会使“古风歌曲”歌詞的影响力扩大,加之大量的“古风歌曲”面世,使其歌词流传更快,听众的范围也由最初的仙侠类游戏玩家扩展到古风爱好者。古风歌曲原创团体的出现使得“古风歌曲”歌词的产量得到提升,满足不断增长的听众的需求。此时随之而来的还有经济问题——版权意识和盗版现象。因此,古风音乐原创团队的扩大使他们需要寻求与商业市场的合作,以此维持版权的收入和未来发展。例如2015年古风专辑《人间词话》开启付费先河后,墨明棋妙、鸾凤鸣等团队也相继在百度音乐等音乐平台上开启部分歌曲付费的项目,酷狗、百度音乐等音乐平台“古风歌曲”的数量大大增多,甚至单独开辟了“古风”这一标签,歌词的数量也随之增加。著名“古风歌曲”人河图的音乐专辑甚至制造了单价五百元的最高历史记录。这充分表现了“古风歌曲”市场的过度膨胀。   三、“古风歌曲”大众化发展对歌词文学性的影响
  笔者认为,在“古风歌曲”的大众化发展之中,“古风歌曲”歌词受众越来越多,歌词的文学性下降是极为显著的特点。
  除去原创歌詞,古风歌曲原创团队或歌手也会根据热门电视剧创作同人“古风歌曲”歌词,表达自己的观后感,引起观剧者的共鸣,来促进“古风歌曲”歌词的大众化。如2011年的《步步惊心》电视剧衍生出的“古风歌曲”《步步皆殇》,电视剧《琅琊榜》衍生出的“古风歌曲”《赋琅琊》等。与此同时,“古风歌曲”歌词的创作不仅仅限于古风歌曲原创团体、古风圈的人,由于其影响的扩大,流行音乐中出于商业考虑,也会进行“古风歌曲”歌词的创作,将其与流行音乐相结合。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古装影视剧中,会为影视剧创作符合主题的“古风歌曲”歌词。例如《琅琊榜》中三首原声歌曲《风起时》、《红颜旧》、《赤血长殷》均是“古风歌曲”,但是歌词的创作者中既有属于古风歌曲原创团队的创作者,也有流行歌曲歌词的创作者。而《甄嬛传》原声歌曲中的主题曲和片尾曲都是“古风歌曲”,其歌词由流行歌曲歌词的创作者创作,这也是由于外部的商业化影响因素导致内部创作者的改变。因而,这类“古风歌曲”歌词典型例子如《甄嬛传》片尾曲《凤凰于飞》:
  有诗待和 有歌待应 有心待相系可逆风不解 挟雨伴雪 催梅折枝去
  望长相思 望长相守 却空留琴与笛凤凰于飞 翙翙其羽 远去无痕迹
  以情相悦 以心相许 以身相偎依听梧桐细雨 瑟瑟其叶 随风摇记忆
  这首歌歌词中直接化用唐诗宋词中的名句,如“春花秋月”直接化用李煜《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雾里看花”直接化用杜甫《小寒食舟中作》中的“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等等这些都体现出了互文手法运用等生硬刻板,尤其是当几个互文手法连用时,更是感觉是刻意地堆砌,缺少自然地情感流露。歌词中的韵脚分别是“里”、“去”、“系”、“笛”、“依”、“欺”、“得”、“戏”、“浴”、“迹”、“忆”,押的韵形式依旧是现代诗的韵脚,但是相比起早期古风歌词的押韵,明显的韵脚不密集,较为稀疏。至于用典和意象方面,衰落期虽然比繁荣期逊色一些,但是和早期相比,在数量上基本相当,但是在意境方面确实略逊风骚。并且故事性也比繁荣期降低了很多。以《凤凰于飞》为例,整首歌的歌词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以及一个完整的故事。歌词中有很多类似于微观上的心理和情感的描写,例如“真情诺诺”,“得非所愿,愿非所得”等等,使得歌词的文白比例降低,缺乏故事性和意境,整首歌像是一个悲戚的感悟,让听众在听词作者的倾诉,而不是一个悲戚的意境,让听众在这个意境中,与其中的人物以及词作者产生内心的共鸣。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文学性降低是“古风歌曲”歌词的大众化发展中呈现的显著特点。
  由于内部影响因素中文学性的降低,使得“古风歌曲”歌词的创作难度降低,有些流行音乐的词作者看中了“古风歌曲”在逐渐受到追捧的这一卖点后,于是抛弃了创作“古风歌曲”歌词,开始在流行音乐中增加古风的元素,以此提高歌曲的受众范围和听众喜爱度。这种流行音乐中加入古风元素有两种:一是把“古风歌曲”歌词中的古典意象作为流行音乐的背景,如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整首歌的歌词以白话为主,其中的古典意象只是为了增加画面的美感而存在;第二种是在比较文言的古风歌词的基础上增加说唱,如凤凰传奇的《御龙归字谣》。这些增添的流行元素让“古风歌曲”的歌词更加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也促进了大众对“古风歌曲”歌词的认知和理解。
  与此同时,大众的审美和心理也发生改变。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使得更多人注意到了“古风歌曲”,甚至不仅限于古风爱好者,他们在听后会产生不同于流行歌曲的审美体验,再通过歌词体会到“古风歌曲”的意境之美,由此对“古风歌曲”产生兴趣,继续促进其发展;二来,不同于流行歌曲的“古风音乐”歌词让大众产生猎奇的心理。
  传播介质层面看,“古风歌曲”歌词的变化过程也是极为明显的。在“古风音乐”发展初期,还停留在网络游戏上,受众面过小,且传播不易。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的传唱,都缺乏快捷便利的传播手段,因此“古风音乐”歌词仍然小众,歌词的创作者都以古代的韵脚、语言等创作歌词,要求较高。随着网络的发展,原创音乐网站的兴起、聊天工具的发达、各类音乐软件如唱吧等都促使“古风歌曲”歌词的创作者们便于交流、分享,扩大题材,不仅限于单一的题材和情感,使“古风音乐”的传播更加广泛,音乐网站也增加了“古风”这一分类,便于听众查找,更加促进了古风音乐的大众化。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创作、发布的门槛降低,商业化的侵袭,大众化趋势中必然会使得原本“古风歌曲”歌词文本中的文学性变得支离破碎。而且像“增加元素”的行为,必然只能学习其外在,即结构、方法,而学不得其本质,即意境、情感。
  总之,在大众审美日趋变得通俗,雅文学的受众越来越小时,在流行歌曲中增加古风元素,也不失为是一种改良和创新,不仅增加了流行音乐的题材,而且也能使大众在听流行音乐中了解、感受到些许的古风或古典文化的知识、意象等。但是在不断受内部和外部相互作用影响的大众化趋势中,找到一个“古风歌曲”歌词文本文学性和流行歌曲歌词文本通俗性平衡点,不仅仅能促进大众化的发展,更能促进“古风歌曲”歌词文学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雅欣:《消费文化视角下的古风流行歌曲》,《文学教育》2015年5月。
  [2]欧阳国婷:《古风流行歌曲歌词的艺术特点》,《文学教育》2015年5月。
  [3]宋秋敏:《试论当代流行歌词向唐宋词的诗意回归》,《中国韵文学刊》2006年12月。
  [4]周兴杰;《论当代流行歌词与古典诗词之关系》,《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三期。
  [5]靳莎莎:《浅析古风音乐的创作》,《学术论坛》2014年1月。
  [6]王爱苹:《找寻歌声中的“完整自我”——由古风音乐谈自觉民族文化意识的苏醒》,《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三期。
  [7]王永慧:《在传统文化中构筑流行音乐——周杰伦“中国风”歌曲解读》,《音乐探索》,2010年1月。
其他文献
观戏剧、玩戏剧是小学生喜闻乐见、广受欢迎的生活方式。英语教学中嵌入戏剧表演,教学内容寓教于乐,有助于吸引学生融入英语互动教学。通过对城乡44名小学生学习英语情况的实
摘要:“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词使用,原意为“人文化成”,源自《易传》:“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在鼓励人们提高人之为人应有的文化成就,以化育民众和风俗,使社会变得更加文明而充满人性。无论是中国或是西方,艺术都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进而美化人文环境,建设精神文明,发展全人类的科学文化事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美好理想。美术教育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中介,使人们拥有了对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从而改变
在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发展模式迅速转型阶段,高职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对整体高职教育水平的提高起到关键性作用。基于此,结合广东省区域特色,以广东食品药品
小学语文快乐学习课堂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课堂中,能够t俞说学习、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课堂.构建语文快乐学习课堂,促进学生发展,应成为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那么如何
【摘 要】3dmax是电脑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必修科目,被广大高等院校列为重点科目,越来越受到重视。希望通过此文能对3dmax的教学工作提供些许帮助,让学生的三维观念增强,材质的应用纯熟,课堂内容丰富。  【关键词】3dmax 三维观念 材质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5.142  3dmax是Discreet公司开发
对国内现有的研究结果进行梳理,从创业认知水平、创业情感、创业意志和创业倾向性四个方面总结了职业院校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现状,并分析成因。针对目前职业院校大学生创业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慧根所在。达到“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伟大理想,就是让非遗不局限躺在展馆中等待人们去欣赏,更有意义的是有群众积极参与,置身到非遗传承的相关事件中,让非遗的精神美貌焕发力量。  关键词: 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众;参与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30-01  一、 文化发展与建设 
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
翻译能力的培养在高校日语教学中尤为关键,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对培养日语应用型翻译人才的重要性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和谐校园必定是有序的校园,有序是充满活力的有序,而非僵化的有序.浑序看似无序实则孕育着有序.大学校园在浑序中追求有序,激发师生的创造活力.公开、公平、公正是有序校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