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在基督教世界,有一本书是人人必读的,那就是《圣经》;在伊斯兰世界,有一本书人人必读,那就是《古兰经》;那么在中国也有本书是人人必读的,那就是《论语》。《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全书二十篇,一万一千余字,分上、下两部分。《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朱熹说:“天不生孔子,万古长如夜。”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形象地说明了《论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北宋理学家程颐说,“读《论语》,有读了后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捧读《论语》,囫囵吞枣,觉得语句那么浅显,讲的道理也就是那么一些经常在说的,至于被古今中外推崇到如此地位吗?“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第十四章)我且去看看“有道”之言,来对应程颐之读《论语》,如何?《论语》首篇《学而》,共十六章,第一章即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朱熹评议:“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清代颜兀则评议为:“孔子开章第一句,道尽学宗。”就以这个章句的解读作为入手。
一、“学而时习之”解读第一印象之击破
初读此句方为初中生,老师的解译尚记在心:“学习经常去温习,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此章一点学习方法,二点朋友之交,三是个人修养。”那此间又有什么意义联系呢?当时的老师没有作解答。
看看现在的老师怎么说的。
师:我读过几遍《论语》,不过前两天又读,对于第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异议。学习完之后整天复习,真是快乐!对吗?我问你如果叫你整天复习,你快乐吗?
生:(齐)不快乐。
师:可孔子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月底没钱了,朋友给你打电话说,明天到你家去,是不是很悲惨?人家不了解我,对我发脾气,我表面不发火,心里恼怒一下也不行吗?这种君子不做也罢。台湾学者南怀瑾曾经把这几句戏改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惨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难过乎?”这才是人之常情。我认为这里面有一个字应注意,就是“学而时习之”的“习”。这个字的最初写法是上面一个“羽”下面一个“白”,《说文解字》上说“习”指小鸟反复地振翅学飞。意思不仅仅是“学习,复习”,还引申为“演习、训练”,因此我认为“学而时习之”主要指从老师那里学习了知识和道理之后,我们来实践一下,看看对不对,对了,乐!这句话指少年时代应立志刻苦学习,学了之后再去实践。到中年,历经磨难,知交零落,这时才发现友情弥足珍贵,在一个风雨之夜,有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推门而入,这时你会多么快乐。人到老年,历尽苦难,这时晚辈即使误解自己也是笑而不答,正所谓“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因此,我认为这三句话写人生的三个时代:少年时代立志学习并学以致用;中年时代明白了友情的弥足珍贵;人到老年能够包容世间的一切苦难。这是我研读的心得,请大家研读。{1}
由孔德旭老师的教学可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习”是指实践,快乐是指学后能实践的快乐,而不仅仅是指温习。而这章整体的理解应该是对应人生的三个时代:少年的求学,中年的重友情,老年的包容和平淡。这比我当初的“读”当然也就更深了一层。
二、接触“学而时习之”之名家解读
在对《论语》的导读中,不少文章会提及宋代的朱熹《四书集注》和杨伯峻的《论语译注》,那么这两家对这首篇的首章是怎么解读的呢?
(1)《论语集注》的解读及我的思考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既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说,其进自不能已矣。程子曰:“习,重习也。时复思绎,浃洽于中,则说也。”又曰:“学者,将以行之也。时习之,则所学者在我,故说。”谢氏曰:“时习者,无时而不习。坐如尸,坐时习也;立如齐,立时习也。”{2}
由此可看出,朱熹认为,“学”为效,“习”为学之不已(停止),学和习的区别是程度而已;“时”为无时,时时;而“说”则因效先觉而能明善进善和主动执行引起。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乐,音洛。朋,同类也。自远方来,则近者可知。程子曰:“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又曰:“说在心,乐主发散在外。”{3}
此处,朱熹解为因善被推及而志同道合者、信从者众多而乐。点远方亦来可知近处更甚。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含怒意。君子,成德之名。尹氏曰:“学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愠之有。”程子曰:“虽乐于及人,不见是而无闷,乃所谓君子。”愚谓及人而乐者顺而易,不知而不愠者逆而难,故惟成德者能之。然德之所以成,亦曰学之正、习之熟、说之深,而不已焉耳。程子曰:“乐由说而后得,非乐不足以语君子。”{4}
最后这个句子的解析提出了“君子”的表现,即人不知而不愠。从“愚谓及人而乐者顺而易,不知而不愠者逆而难,故惟成德者能之”看,可以理解为是和上句隐含了“乐—愠”的对比关系,但却不愠,为什么呢?因为学之正、习之熟、说之深到了成德者。可以理解为善的最高处,为君子。
因此,我以为这个章句朱子想表达的是:学习是效先觉者,并且经常地习之以达到熟练的程度,使自己能主动不断地明善进步而喜悦;(学习着到)善到了能使远方的志同道合的也来,就是很快乐的了;(如果学习能到)人家不了解理解也不恼怒(的程度),那就是(已经学之正、习之熟、说之深的成德的)君子了。这三句就不是孔老师说的人生三个时代,而为习善成德的三层次,三境界。即学习程度浅学熟习—有善—成德,而喜悦也是个人学习的乐—推及他人的集体感的乐—成君子(即使无集体)的乐。
那么我的初中老师的解译大概也有一些朱子的影响,但并未说明,学和乐的三个梯度关系,没有说明学习是要学到熟练成自己的东西才有快乐,会成为自觉行为,不断的学习可以拥有更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最高的境界就是即使失去集体你在孤独中也还是能保持良好的心态,而不仅仅是温习旧知识,掌握了拿成绩而已。可以说,成绩只是很小的一方面,还可以扩展到学业、生活、人生的境界上。
(2)《论语译注》的解读及我的思考
【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注解】时——“时”字在周秦时候若作副词用,等于《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的“以时”,“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的意思。王肃的《论语注》正是这样解释的。
习——一般人把“习”解释为“温习”,但在古书中,它还有“实习”、“演习”的意义,如《礼记·射义》的“习礼乐”、“习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这一“习”字,更是演习的意思。孔子所讲的功课,一般都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结合。像礼(包括各种仪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这些,尤其非演习、实习不可。所以这“习”字以讲为实习为好。
北宋理学家程颐说,“读《论语》,有读了后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捧读《论语》,囫囵吞枣,觉得语句那么浅显,讲的道理也就是那么一些经常在说的,至于被古今中外推崇到如此地位吗?“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第十四章)我且去看看“有道”之言,来对应程颐之读《论语》,如何?《论语》首篇《学而》,共十六章,第一章即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朱熹评议:“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清代颜兀则评议为:“孔子开章第一句,道尽学宗。”就以这个章句的解读作为入手。
一、“学而时习之”解读第一印象之击破
初读此句方为初中生,老师的解译尚记在心:“学习经常去温习,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此章一点学习方法,二点朋友之交,三是个人修养。”那此间又有什么意义联系呢?当时的老师没有作解答。
看看现在的老师怎么说的。
师:我读过几遍《论语》,不过前两天又读,对于第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异议。学习完之后整天复习,真是快乐!对吗?我问你如果叫你整天复习,你快乐吗?
生:(齐)不快乐。
师:可孔子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月底没钱了,朋友给你打电话说,明天到你家去,是不是很悲惨?人家不了解我,对我发脾气,我表面不发火,心里恼怒一下也不行吗?这种君子不做也罢。台湾学者南怀瑾曾经把这几句戏改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惨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难过乎?”这才是人之常情。我认为这里面有一个字应注意,就是“学而时习之”的“习”。这个字的最初写法是上面一个“羽”下面一个“白”,《说文解字》上说“习”指小鸟反复地振翅学飞。意思不仅仅是“学习,复习”,还引申为“演习、训练”,因此我认为“学而时习之”主要指从老师那里学习了知识和道理之后,我们来实践一下,看看对不对,对了,乐!这句话指少年时代应立志刻苦学习,学了之后再去实践。到中年,历经磨难,知交零落,这时才发现友情弥足珍贵,在一个风雨之夜,有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推门而入,这时你会多么快乐。人到老年,历尽苦难,这时晚辈即使误解自己也是笑而不答,正所谓“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因此,我认为这三句话写人生的三个时代:少年时代立志学习并学以致用;中年时代明白了友情的弥足珍贵;人到老年能够包容世间的一切苦难。这是我研读的心得,请大家研读。{1}
由孔德旭老师的教学可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习”是指实践,快乐是指学后能实践的快乐,而不仅仅是指温习。而这章整体的理解应该是对应人生的三个时代:少年的求学,中年的重友情,老年的包容和平淡。这比我当初的“读”当然也就更深了一层。
二、接触“学而时习之”之名家解读
在对《论语》的导读中,不少文章会提及宋代的朱熹《四书集注》和杨伯峻的《论语译注》,那么这两家对这首篇的首章是怎么解读的呢?
(1)《论语集注》的解读及我的思考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既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说,其进自不能已矣。程子曰:“习,重习也。时复思绎,浃洽于中,则说也。”又曰:“学者,将以行之也。时习之,则所学者在我,故说。”谢氏曰:“时习者,无时而不习。坐如尸,坐时习也;立如齐,立时习也。”{2}
由此可看出,朱熹认为,“学”为效,“习”为学之不已(停止),学和习的区别是程度而已;“时”为无时,时时;而“说”则因效先觉而能明善进善和主动执行引起。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乐,音洛。朋,同类也。自远方来,则近者可知。程子曰:“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又曰:“说在心,乐主发散在外。”{3}
此处,朱熹解为因善被推及而志同道合者、信从者众多而乐。点远方亦来可知近处更甚。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含怒意。君子,成德之名。尹氏曰:“学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愠之有。”程子曰:“虽乐于及人,不见是而无闷,乃所谓君子。”愚谓及人而乐者顺而易,不知而不愠者逆而难,故惟成德者能之。然德之所以成,亦曰学之正、习之熟、说之深,而不已焉耳。程子曰:“乐由说而后得,非乐不足以语君子。”{4}
最后这个句子的解析提出了“君子”的表现,即人不知而不愠。从“愚谓及人而乐者顺而易,不知而不愠者逆而难,故惟成德者能之”看,可以理解为是和上句隐含了“乐—愠”的对比关系,但却不愠,为什么呢?因为学之正、习之熟、说之深到了成德者。可以理解为善的最高处,为君子。
因此,我以为这个章句朱子想表达的是:学习是效先觉者,并且经常地习之以达到熟练的程度,使自己能主动不断地明善进步而喜悦;(学习着到)善到了能使远方的志同道合的也来,就是很快乐的了;(如果学习能到)人家不了解理解也不恼怒(的程度),那就是(已经学之正、习之熟、说之深的成德的)君子了。这三句就不是孔老师说的人生三个时代,而为习善成德的三层次,三境界。即学习程度浅学熟习—有善—成德,而喜悦也是个人学习的乐—推及他人的集体感的乐—成君子(即使无集体)的乐。
那么我的初中老师的解译大概也有一些朱子的影响,但并未说明,学和乐的三个梯度关系,没有说明学习是要学到熟练成自己的东西才有快乐,会成为自觉行为,不断的学习可以拥有更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最高的境界就是即使失去集体你在孤独中也还是能保持良好的心态,而不仅仅是温习旧知识,掌握了拿成绩而已。可以说,成绩只是很小的一方面,还可以扩展到学业、生活、人生的境界上。
(2)《论语译注》的解读及我的思考
【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注解】时——“时”字在周秦时候若作副词用,等于《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的“以时”,“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的意思。王肃的《论语注》正是这样解释的。
习——一般人把“习”解释为“温习”,但在古书中,它还有“实习”、“演习”的意义,如《礼记·射义》的“习礼乐”、“习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这一“习”字,更是演习的意思。孔子所讲的功课,一般都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结合。像礼(包括各种仪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这些,尤其非演习、实习不可。所以这“习”字以讲为实习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