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与“好的社会”这两个概念似乎是一对永远无法调和的矛盾。
“金融”意味着用管理资产和财富的理论与实践使得富人更富,“好的社会”则描述了一个我们都希望能够身处其中的人人平等、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的理想社会。所以,如果用世俗的评判眼光,“金融”似乎有悖于“好的社会”所力图达成的目标。
近年来的次贷危机与欧债危机,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对金融行业和金融科学心生怀疑乃至厌恶。
但在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罗伯特·希勒看来,“金融”与“好的社会”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金融并非“为了赚钱而赚钱”的社会寄生虫,它“是一门关于目标构筑的学科,是一种研究如何激励更多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学问”,金融企业创造的产值在2010年占美国GDP的比重高达9.1%,可以说,社会离不开金融。更重要的是,金融也应当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如果能通过相关的制度创新来有效地革除现有金融体系的重大弊端或遏制其负面影响,“金融有充足的潜力为我们塑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世界”。
希勒并不是毫无立场与根据地在为金融业大唱赞歌,他的这些判断都建基于自己对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充分认识与深刻理解。他以自己在金融经济学、行为金融学、宏观经济学、不动产研究、统计方法等领域的学术成就长期占据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名单的前几位,既成功预测过2000年的股票市场泡沫,又曾预言房地产泡沫终将引发次贷危机。与此同时,他还是标普凯斯-希勒房价指数的联合创始人、《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对市场的脉搏有着准确的把握。
正因如此,希勒不像一般金融著述那样只局限于研究金融体制和金融机构、市场的运行方式和其中的主体行为,而是尝试从更为宏观和整体的层面上研究广义金融体系的制度、机构、参与者、运行机制和法律监管框架。他更进一步地注重作为市场参与主体的“人”的行为,包括首席执行官、投资经理、商业银行家、投资银行家、券商、交易商、保险商、金融工程师、衍生产品提供者、律师、金融顾问、游说者、监管者、会计师和审计师、公共商品融资商以及政策制定者等金融行业十数种关键角色的职责作用与核心价值,以及因激励和惩罚机制,行为约束和相互制约、合作与博弈等因素而引发的种种问题。希勒广泛审视这些社会角色,让读者从宏观角度了解金融体系真实的运作方式。
他指出,金融的英语单词“finance”源自于拉丁语当中的常见词“finis”,通常被译为“终点”或“完结”。“finis”之所以演化成为“finance”,原因之一在于金融的原始形态就是债务的终止或完全偿付;但更重要的是,“finis”还有一个古老的涵义——“目标”。事实上,提供金融服务就是在为取得行动的最终目标构建可行的方案(包括付款方式、借贷方式、抵押融资、发行股票、激励计划以及退出策略等),这些源自民众的目标“反映了我们每一个职业上的抱负、家庭生活中的希望、生意当中的雄心、文化发展中的诉求,以及社会发展的终极理想”。金融的存在正是为了帮助实现其他的社会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一门功能性的科学”,“是帮助我们实现美好社会的最佳手段”。
正如作者所言,哪怕最典型的独行诗人也需要生活的基本收入和经济来源,也需要印刷商和读诗会的组织人来协助他们展示才华,需要有人为公共读诗会建造适当的场所,“所有这一切的背后都有一套隐性的金融架构”。经济繁荣发展的历史,正是不断调整金融体系操作技术的结果,是金融理论激发创新的结果,也是根据人类本性不断革新的结果。
从19世纪早期开始的英国的储蓄银行运动、美国的储蓄及贷款联盟运动,都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旨在支持社会建设,为民众提供储蓄渠道和购房资金;其后的邮储银行、乡村银行和小额信贷业务模式,同样加强了民众应对风险的能力,并增进了社区间的联系。强烈的贵族主义或“上等社会”意识已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消退,“全世界都展现出一种人人平等的精神,而支持这种精神发展的就是民主化的金融”。
在希勒眼中,如果说金融是构建目标的科学,“那么这个领域中的各个角色就是塑造这些目标的建筑师,同时也是为社会的组成元素管理风险的人”。而要想让保护和扩大社会资产的整个金融体系运转良好,就必须先培养出一大批心存良善、拥有创新思维并且“以推动社会良性发展为己任”的金融从业者。
希勒特别指出,这些角色在发展中国家还有着很大的成长空间。以律师为例,全世界人均律师拥有量最高的国家是以色列,每169人中就有一位律师,美国平均每273人中有一位律师,而中国每8082人才有一位律师。虽然这种差异与各国文化以及社会结构有关,但在律师数量多的国家,“人们可以在从事复杂业务的过程中得到一定的保障,也能对自己行为的结果有比较可靠的预期,所以这些国家的商业也相对繁荣”。律师有能力通过直接起草金融合约和监督合约执行来“保护民众不受金融权力滥用伤害”,所以构建真正反映民众需求的金融社会的關键因素之一,就是拓宽民众使用律师等专业中介服务的渠道——“让普通人找到一个有耐心且同情自己境遇的顾问”。
希勒进一步探究了民众对金融的不满源自何处。他发现,虽然金融理论建构于数学之上,体现着对称性和守恒定律的美,但市场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往往只是波动与紊乱,而理论家们通常忽略了人的本性中除了厌恶风险、避免不确定性的一面外还有冲动、冒险的另一面。
他指出,民众反感与排斥的并不是风险与冒险,而是金融机构及其从业者在监管与责任履行双重缺失的情况下的种种不道德行为。正因如此,金融业亟待重新构建有效分担责任与权益的制度体系,发展让大众有机会分享增长收益和分散风险的产品与市场,积极主动参与慈善行为来让财富变得更有意义,将自己与社会的终极诉求相连并重建价值。
金融并非与生俱来就是只能容纳社会精英、扩大经济非公平发展鸿沟的行业,它“有潜力帮助我们塑造一个更和谐、更繁荣和更平等的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对金融体系进行民主化、人性化和大众化的改造,使这个市场的利益和民众的利益趋于一致,这就意味着要赋予普通民众平等参与金融体系改造的权利,让他们能够全面地获取信息、积极而理性地把握机会,最终“培育出一种扩大化的公众行为准则,一个能够帮助我们改变传统智慧的体系,一个能把知识和人们面对的真正问题更好地结合在一起的系统,一个可以更及时、更紧密地发挥作用的体制”。 无可否认,在真实的金融市场中充斥着太多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阴暗面与负能量。但这归根结底并非金融之过,而是因为太多人忘记了沃顿商学院在1881年建立时提到的使命:“在教授学生广泛知识的同时,灌输通过比拼获胜而从他人手中夺取钱财是不道德的,而赚取财富的前提应该是为他人提供服务。”可以说,这已经触及金融的实质——“金融并不是也不应该是一场零和游戏,它应该一方面促使人类生命更有生产力,另一方面也应该成为辛勤劳作者必得的成果”。
希勒说,“正是在为人类所有的活动提供帮助的过程中,也就是为一个拥有为所有成员所分享的富饶和多元化的活跃的人类社会服务的过程中,金融才体现出最真实的美丽”。换言之,能让好的社会成为现实的金融,就是最美好的金融。作为一位金融从业人员,我真诚地希望这样的愿景得以实现。
(作者为博士,证券分析师)
在经历了次贷危机与欧债危机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强烈地排斥金融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并且怀疑金融到底能否促进社会的良性进步与健康发展。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罗伯特·希勒在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作为一门学科、一种职业乃至一种创新源泉的金融。希勒教授认为,如果我们能够扩展、纠正和规范金融的发展,如果我们能够实现金融的民主化、人性化与扩大化,那么我们仍然有能力达成平等社会的终极目标——为每个国家都带来繁荣和自由。
《金融与好的社会》 作者:[美]罗伯特·希勒 译者:束宇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一周书情
《自由的界限》
作者: 詹姆斯·M.布坎南
译者: 董子云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2-12
布坎南批判了无政府主义的乌托邦,指出一个好社会允许个人得到他们所想要的东西,对其的限制只能出自人们相互同意的原则。布坎南与罗尔斯、诺齐克一道被称为新契约主义的三位代表人物。
《博弈与社会》
作者: 张维迎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3-1
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但基于个体理性的决策常常与集体理性相冲突,导致所谓“囚徒困境”的出现,不利于所有人的幸福。人类如何走出“囚徒困境”,走向合作共赢?本书以博弈论的视角给出了答案。
《中国股市》
作者: 华生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出版年: 2013-1
本書除了从制度层面深入研究中国股市二十年变革的逻辑之外,在股市持续低迷的今天,华生再次预言,发行审批制度改革的“二次股改”将重造中国股市,中国股市的下个10年将是回报的年代。
《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
作者:温铁军等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1
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三农”问题对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于是在2005年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国家战略,连续增加数万亿投资以吸纳数千万“非农”就业的举措,最后成功地应对了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实现了“软着陆”。
“金融”意味着用管理资产和财富的理论与实践使得富人更富,“好的社会”则描述了一个我们都希望能够身处其中的人人平等、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的理想社会。所以,如果用世俗的评判眼光,“金融”似乎有悖于“好的社会”所力图达成的目标。
近年来的次贷危机与欧债危机,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对金融行业和金融科学心生怀疑乃至厌恶。
但在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罗伯特·希勒看来,“金融”与“好的社会”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金融并非“为了赚钱而赚钱”的社会寄生虫,它“是一门关于目标构筑的学科,是一种研究如何激励更多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学问”,金融企业创造的产值在2010年占美国GDP的比重高达9.1%,可以说,社会离不开金融。更重要的是,金融也应当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如果能通过相关的制度创新来有效地革除现有金融体系的重大弊端或遏制其负面影响,“金融有充足的潜力为我们塑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世界”。
希勒并不是毫无立场与根据地在为金融业大唱赞歌,他的这些判断都建基于自己对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充分认识与深刻理解。他以自己在金融经济学、行为金融学、宏观经济学、不动产研究、统计方法等领域的学术成就长期占据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名单的前几位,既成功预测过2000年的股票市场泡沫,又曾预言房地产泡沫终将引发次贷危机。与此同时,他还是标普凯斯-希勒房价指数的联合创始人、《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对市场的脉搏有着准确的把握。
正因如此,希勒不像一般金融著述那样只局限于研究金融体制和金融机构、市场的运行方式和其中的主体行为,而是尝试从更为宏观和整体的层面上研究广义金融体系的制度、机构、参与者、运行机制和法律监管框架。他更进一步地注重作为市场参与主体的“人”的行为,包括首席执行官、投资经理、商业银行家、投资银行家、券商、交易商、保险商、金融工程师、衍生产品提供者、律师、金融顾问、游说者、监管者、会计师和审计师、公共商品融资商以及政策制定者等金融行业十数种关键角色的职责作用与核心价值,以及因激励和惩罚机制,行为约束和相互制约、合作与博弈等因素而引发的种种问题。希勒广泛审视这些社会角色,让读者从宏观角度了解金融体系真实的运作方式。
他指出,金融的英语单词“finance”源自于拉丁语当中的常见词“finis”,通常被译为“终点”或“完结”。“finis”之所以演化成为“finance”,原因之一在于金融的原始形态就是债务的终止或完全偿付;但更重要的是,“finis”还有一个古老的涵义——“目标”。事实上,提供金融服务就是在为取得行动的最终目标构建可行的方案(包括付款方式、借贷方式、抵押融资、发行股票、激励计划以及退出策略等),这些源自民众的目标“反映了我们每一个职业上的抱负、家庭生活中的希望、生意当中的雄心、文化发展中的诉求,以及社会发展的终极理想”。金融的存在正是为了帮助实现其他的社会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一门功能性的科学”,“是帮助我们实现美好社会的最佳手段”。
正如作者所言,哪怕最典型的独行诗人也需要生活的基本收入和经济来源,也需要印刷商和读诗会的组织人来协助他们展示才华,需要有人为公共读诗会建造适当的场所,“所有这一切的背后都有一套隐性的金融架构”。经济繁荣发展的历史,正是不断调整金融体系操作技术的结果,是金融理论激发创新的结果,也是根据人类本性不断革新的结果。
从19世纪早期开始的英国的储蓄银行运动、美国的储蓄及贷款联盟运动,都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旨在支持社会建设,为民众提供储蓄渠道和购房资金;其后的邮储银行、乡村银行和小额信贷业务模式,同样加强了民众应对风险的能力,并增进了社区间的联系。强烈的贵族主义或“上等社会”意识已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消退,“全世界都展现出一种人人平等的精神,而支持这种精神发展的就是民主化的金融”。
在希勒眼中,如果说金融是构建目标的科学,“那么这个领域中的各个角色就是塑造这些目标的建筑师,同时也是为社会的组成元素管理风险的人”。而要想让保护和扩大社会资产的整个金融体系运转良好,就必须先培养出一大批心存良善、拥有创新思维并且“以推动社会良性发展为己任”的金融从业者。
希勒特别指出,这些角色在发展中国家还有着很大的成长空间。以律师为例,全世界人均律师拥有量最高的国家是以色列,每169人中就有一位律师,美国平均每273人中有一位律师,而中国每8082人才有一位律师。虽然这种差异与各国文化以及社会结构有关,但在律师数量多的国家,“人们可以在从事复杂业务的过程中得到一定的保障,也能对自己行为的结果有比较可靠的预期,所以这些国家的商业也相对繁荣”。律师有能力通过直接起草金融合约和监督合约执行来“保护民众不受金融权力滥用伤害”,所以构建真正反映民众需求的金融社会的關键因素之一,就是拓宽民众使用律师等专业中介服务的渠道——“让普通人找到一个有耐心且同情自己境遇的顾问”。
希勒进一步探究了民众对金融的不满源自何处。他发现,虽然金融理论建构于数学之上,体现着对称性和守恒定律的美,但市场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往往只是波动与紊乱,而理论家们通常忽略了人的本性中除了厌恶风险、避免不确定性的一面外还有冲动、冒险的另一面。
他指出,民众反感与排斥的并不是风险与冒险,而是金融机构及其从业者在监管与责任履行双重缺失的情况下的种种不道德行为。正因如此,金融业亟待重新构建有效分担责任与权益的制度体系,发展让大众有机会分享增长收益和分散风险的产品与市场,积极主动参与慈善行为来让财富变得更有意义,将自己与社会的终极诉求相连并重建价值。
金融并非与生俱来就是只能容纳社会精英、扩大经济非公平发展鸿沟的行业,它“有潜力帮助我们塑造一个更和谐、更繁荣和更平等的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对金融体系进行民主化、人性化和大众化的改造,使这个市场的利益和民众的利益趋于一致,这就意味着要赋予普通民众平等参与金融体系改造的权利,让他们能够全面地获取信息、积极而理性地把握机会,最终“培育出一种扩大化的公众行为准则,一个能够帮助我们改变传统智慧的体系,一个能把知识和人们面对的真正问题更好地结合在一起的系统,一个可以更及时、更紧密地发挥作用的体制”。 无可否认,在真实的金融市场中充斥着太多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阴暗面与负能量。但这归根结底并非金融之过,而是因为太多人忘记了沃顿商学院在1881年建立时提到的使命:“在教授学生广泛知识的同时,灌输通过比拼获胜而从他人手中夺取钱财是不道德的,而赚取财富的前提应该是为他人提供服务。”可以说,这已经触及金融的实质——“金融并不是也不应该是一场零和游戏,它应该一方面促使人类生命更有生产力,另一方面也应该成为辛勤劳作者必得的成果”。
希勒说,“正是在为人类所有的活动提供帮助的过程中,也就是为一个拥有为所有成员所分享的富饶和多元化的活跃的人类社会服务的过程中,金融才体现出最真实的美丽”。换言之,能让好的社会成为现实的金融,就是最美好的金融。作为一位金融从业人员,我真诚地希望这样的愿景得以实现。
(作者为博士,证券分析师)
在经历了次贷危机与欧债危机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强烈地排斥金融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并且怀疑金融到底能否促进社会的良性进步与健康发展。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罗伯特·希勒在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作为一门学科、一种职业乃至一种创新源泉的金融。希勒教授认为,如果我们能够扩展、纠正和规范金融的发展,如果我们能够实现金融的民主化、人性化与扩大化,那么我们仍然有能力达成平等社会的终极目标——为每个国家都带来繁荣和自由。
《金融与好的社会》 作者:[美]罗伯特·希勒 译者:束宇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一周书情
《自由的界限》
作者: 詹姆斯·M.布坎南
译者: 董子云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2-12
布坎南批判了无政府主义的乌托邦,指出一个好社会允许个人得到他们所想要的东西,对其的限制只能出自人们相互同意的原则。布坎南与罗尔斯、诺齐克一道被称为新契约主义的三位代表人物。
《博弈与社会》
作者: 张维迎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3-1
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但基于个体理性的决策常常与集体理性相冲突,导致所谓“囚徒困境”的出现,不利于所有人的幸福。人类如何走出“囚徒困境”,走向合作共赢?本书以博弈论的视角给出了答案。
《中国股市》
作者: 华生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出版年: 2013-1
本書除了从制度层面深入研究中国股市二十年变革的逻辑之外,在股市持续低迷的今天,华生再次预言,发行审批制度改革的“二次股改”将重造中国股市,中国股市的下个10年将是回报的年代。
《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
作者:温铁军等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1
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三农”问题对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于是在2005年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国家战略,连续增加数万亿投资以吸纳数千万“非农”就业的举措,最后成功地应对了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实现了“软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