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弹性认知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学者斯皮罗等人针对结构不良的知识的习得与迁移而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所谓的结构不良知识是与结构良好知识相对。结构良好的知识是指具有直接对应关系的知识,这种知识一经习得,便可根据相应的规则或原则加以运用。结构不良的知识不存在直接对应关系的知识,这种知识通常可以应用于多种不同的情境问题,而一个情境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目前,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使受训教师获得必要的教学知识,而这些知识本质上都应是结构不良的知识。弹性认知理论强调的核心问题是多元化的认知,即要求从多角度审视某一主题。因此,我认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应注重培养受训教师的弹性认知论,使其具备弹性的认知技能。
一、注重某一概念的多视角观察
教学概念的理解往往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任何单一的视角都可能错失概念理解的许多重要方面,这意味着通过不同的视角观察可获得不同的情境体验和对复杂知识多层次的建构,进而实施多角度的分析设计。因此,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应将概念的多视角观察与多角度分析置于中心地位,从不同角度呈现同一概念的不同侧面,或者从不同概念的不同角度反复呈现同样的材料,在具体的情境中形成对教学概念的多角度理解,以利于受训教师掌握概念并将其迁移至新的情境中,从而提高受训教师的弹性认知。
二、重视受训教师的实践经验
一线教师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与实践中均积累了富有个性特色的经验,每个人均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建构对事物的理解。通过互相对话与讨论可使受训教师超越自己的认识,关注知识的不同侧面。在对话与讨论中,培训教师可先保留自己的看法,而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引导受训教师形成并阐发自己的观点,培训教师耐心倾听其发言,然后组织受训教师分析其合理性与局限性,以使受训教师在交流讨论中全面地建构知识体系,对知识形成多元化的认识和全貌性的理解。
三、运用案例教学,实现知识与案例的有机融合
在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中,用具体教学案例阐释相关知识点,使受训教师从教学实况的演示、观摩与讨论中体会与建构知识体系,有利于加强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其弹性认知。教学案例的运用,可将抽象的教学概念与鲜活的教学实践相联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教师可事先准备层次各异的教学案例,然后展示给受训教师,指导受训教师在明确知识体系的情况下,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多角度评价,各抒己见,最终得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将其作为今后教学工作的指导。
四、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
中小学教师培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受训教师能将教学知识广泛而灵活地运用到具体的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去。因此,培训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通过理性的观察、分析与交流,解析其所蕴含和涉及的教学知识。将静态的文本还原为鲜活的教学情境,将严肃的教学理论引向生动的教学实践,促使受训教师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观察实践、反思实践,不断生成活生生的经验,实现对知识深层的、本质的理解。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可以考虑就近原则,联系当地中小学校,实地听课或由受训教师出课,教学构想可以共同研究,课后再组织教师客观地分析评价,在听课和评课中拓宽教师视野,同时也丰富了教师们的弹性认知论。
五、运用弹性认知论驾驭文本
基于认知弹性理论的基本原理,中小学教师培训教学中,应依据情境或问题的关键将抽象的教学概念与具体的教学案例相联系,将来自于不同方向的复杂的教学主题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分阶段的分析、综合、总结,从而建立教学知识的立体形网状结构,以促进受训教师对相应教学知识的掌握及其向教学实践的迁移。
总之,弹性认知理论对中小学教师培训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应深入挖掘认知弹性理论的精髓并用于指导中小学教师培训教学实践。
一、注重某一概念的多视角观察
教学概念的理解往往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任何单一的视角都可能错失概念理解的许多重要方面,这意味着通过不同的视角观察可获得不同的情境体验和对复杂知识多层次的建构,进而实施多角度的分析设计。因此,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应将概念的多视角观察与多角度分析置于中心地位,从不同角度呈现同一概念的不同侧面,或者从不同概念的不同角度反复呈现同样的材料,在具体的情境中形成对教学概念的多角度理解,以利于受训教师掌握概念并将其迁移至新的情境中,从而提高受训教师的弹性认知。
二、重视受训教师的实践经验
一线教师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与实践中均积累了富有个性特色的经验,每个人均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建构对事物的理解。通过互相对话与讨论可使受训教师超越自己的认识,关注知识的不同侧面。在对话与讨论中,培训教师可先保留自己的看法,而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引导受训教师形成并阐发自己的观点,培训教师耐心倾听其发言,然后组织受训教师分析其合理性与局限性,以使受训教师在交流讨论中全面地建构知识体系,对知识形成多元化的认识和全貌性的理解。
三、运用案例教学,实现知识与案例的有机融合
在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中,用具体教学案例阐释相关知识点,使受训教师从教学实况的演示、观摩与讨论中体会与建构知识体系,有利于加强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其弹性认知。教学案例的运用,可将抽象的教学概念与鲜活的教学实践相联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教师可事先准备层次各异的教学案例,然后展示给受训教师,指导受训教师在明确知识体系的情况下,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多角度评价,各抒己见,最终得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将其作为今后教学工作的指导。
四、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
中小学教师培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受训教师能将教学知识广泛而灵活地运用到具体的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去。因此,培训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通过理性的观察、分析与交流,解析其所蕴含和涉及的教学知识。将静态的文本还原为鲜活的教学情境,将严肃的教学理论引向生动的教学实践,促使受训教师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观察实践、反思实践,不断生成活生生的经验,实现对知识深层的、本质的理解。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可以考虑就近原则,联系当地中小学校,实地听课或由受训教师出课,教学构想可以共同研究,课后再组织教师客观地分析评价,在听课和评课中拓宽教师视野,同时也丰富了教师们的弹性认知论。
五、运用弹性认知论驾驭文本
基于认知弹性理论的基本原理,中小学教师培训教学中,应依据情境或问题的关键将抽象的教学概念与具体的教学案例相联系,将来自于不同方向的复杂的教学主题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分阶段的分析、综合、总结,从而建立教学知识的立体形网状结构,以促进受训教师对相应教学知识的掌握及其向教学实践的迁移。
总之,弹性认知理论对中小学教师培训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应深入挖掘认知弹性理论的精髓并用于指导中小学教师培训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