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公共领域与全球正义的建构——弗雷泽关于全球化时代女性公共领域之运思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43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的解放和发展是现代女性的永恒主题.南茜·弗雷泽在《公共领域的跨国化》一书中,从她的再分配—承认—代表权的三维正义理论出发,批判了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未能有效地将女性公共领域理论建构其中,解蔽了传统的“威斯特伐利亚”框架结构,重释了“后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和“跨国公共领域”等概念,指出了全球化时代女性解放和发展的路径是女性公共领域—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跨国公共领域,将女性从单一的女性发展空间发展至多元的、综合性的具有自由流动精神的跨国公共领域,提出应当强化女性的政治代表权,让女性在政治维度获得充分发展,进而有步骤、有理路地实现再分配的经济维度和承认的文化维度的充分发展.弗雷泽重构了女权主义的“宏大叙事”,从理论上挚画了全球化时代女性公共领域的解放和发展的图式,开拓了西方左翼女权主义的研究视域,但是,理论的预设性也决定了她的实践方案只能停留于言词中,只有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分析女权主义的种种问题,才能在追求全球正义中找到女性解放和发展的正确方向.
其他文献
文章是从苗族服饰中的日月星辰纹样入手研究,调查了其服饰中图案来源、图案造型、文化内涵和文化变迁的过程.引入雷德菲尔德的大小传统理论,分析了太阳纹、月亮纹、“卍字纹”等图案从精英阶层流向平民阶层的历史过程,同时,通过访谈也发现了服饰图案存在小传统逐步发展演化为大传统的现象.由此得出,苗族服饰图案表现下大传统向小传统或小传统向大传统转化并赋予新的文化内涵,表明了苗族服饰图案与当地人的宇宙生成观、苗族历史记忆和文化生成的联系,解读服饰图案的文化生成系统也有助于解读中华文明发展演化的历史过程.基于此,对服饰图案的
清代在西南地区改土归流为今日中国疆域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云南地区围绕疆土认同而展开的改土归流过程中,清代王朝国家观念发挥出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清王朝通过权威重构,将土司地方性权威转化为国家性权威,在国家一统观念下熔铸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共同体耦合.清代王朝国家观念下的云南土司地区改土归流,不仅有效防止了边疆土司地区割据的可能性,而且推动了王朝国家观念的整体性认同,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起到了促成历史认同的作用.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为基本内涵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力量源泉.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应当坚持以下原则:第一,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原则,既要尊重民族精神的优秀传统,又要不断根据时代的主题、问题和话题而创新、创造、重构新时代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和观念结构;第二,坚持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原则:既要尊重民族精神历史形成与发展的特点和特质,又要积极发挥精神的引领示范作用,提升全民族的综
在我国乐坛之上,民族声乐跨界现象此起彼伏、愈演愈烈,这种现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音乐人的重视.民族声乐跨界现象在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思考.为什么在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中,我们要“划界而分”?为什么民族声乐的发展史决定其在跨界演唱中必然会彰显出独特的魅力?民族声乐跨界现象所产生的原因及所呈现出的方式都有哪些?跨界民族声乐演唱的艺术表现形式及价值、审美评判又是怎样界定的?贵州本土民族声乐的发展及跨界现象又是怎样的?民族声乐跨界都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思考?
法人类学研究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主要研究他者的法控制模式,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主要研究具有地方性特征的文化模式对国家法的影响.法人类学研究的法控制模式主要是相对不发达地方的法控制问题,这种地方的法控制模式体系简单、原始性强.法人类学以田野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获取的资料为基础,力求材料真实可靠,理论源于实证材料的归纳分析.
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资本化即以市场为导向,将工艺文化资源作为资本进行开发和利用,通过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获得经济利益并达到促进工艺文化自身发展目的 的实践过程.传统工艺文化资源资本化既是经济发展的时代所趋,也是传统工艺传承、保护及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与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也有着紧密的关联.当下,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资本化的路径主要体现于产业化、旅游开发、创意产品开发等方面.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资本化实践行为在特定场域下进行,应遵循该场域中的基本规律,即市场供求规律与文化自主性发展规律.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作为国家出台的一项土地政策已运行10余年,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用地保障,助推城镇化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复杂原因,也暴露出一些隐藏着的问题,需要在“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结合双循环发展要求,认真进行总结和完善,使其更加规范,更加有效,更加科学,才能使这一符合民族地区实际并已为其发展起到较大作用的政策进一步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文章对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结合工作实践,分析研究民族地区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十四五”新发展阶
中国各民族丰富多彩的音乐,是中华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音乐中的瑰宝,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但其传承和发展的状况却不容乐观.文旅融合发展,是当下实现少数民族乐器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以苗族民间乐器苗笛为例,结合少数民族乐器的特点和传承规律,分析其发展现状,探讨其发展对策,对如何进一步保护、传承我国少数民族民间乐器提出建议.
为治理粤北瑶族地区,自康熙朝至道光朝,清王朝“剿戮之以伸威,抚绥之以示教”,逐步制定了一系列自上而下的建构粤北瑶族国家认同的策略.文化上,立书院、兴儒学;军事上,肃营伍、并汛卡;政治上,重吏治、编寨落;民生上,善抚驭、恤难民.多种措施使粤北社会“民归业,瑶输诚”,实现了从“乱”到“治”的转变.粤北瑶族逐步接受国家的治理方略,初步实现了国家认同的目标,为民国时期粤北瑶族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百年伟大实践中,作出了三个伟大历史性贡献,使中国人民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伴随其发展的百年管党治党,也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并使其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跨越.在这三次历史性飞跃和三次历史性跨越中,积累了“八个必须”的管党治党经验: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必须坚持自身客观规律,必须坚持密切党群关系,必须坚持问题目标导向,必须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必须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必须坚持抓“关键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