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纽约设计周并不常出现在设计类新闻的头条。不过今年有所不同,发生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当一位参加纽约设计周的日本籍设计师武宫川私自在纽约大道上挂上他用购物袋做的灯时,被路人怀疑是在安置炸弹,因而被纽约警方逮捕。虽是意料之外,纽约设计周着实给全世界人民上了一堂精彩的设计课。
向设计致敬
设计周上的重头戏历来是家居大展。ICFF每年都会邀请涉及家具、座椅,地毯、地板、照明、室外家具、墙体装饰、配件、纺织品、厨房和浴室的各类产品设计师,经过作品提交和筛选,于每年五月推出这一年度内的设计新品。国际当代家居展上可以发现太多的精品,因此,每年ICFF都会有一个由美国和全球最知名的编辑组成的小组经过讨论,颁发ICFF编辑奖。这是当代家具界设计师与制造商最高荣誉之一。
谈到编辑,书本就不可或缺了。书本是纽约设计周的重要成员。每年的ICFF展都会通过ICFF书店这个环节来表达这一点,运行“ICFF书店”活动的是总部位于纽约的Archivia Books书店,每年设计周期间,ICFF书店就成了一个云集了设计活动的蜂箱,各个设计领域最新思潮的源泉汇聚于此。搜罗全球设计师的灵感火花,是每一个参与纽约设计周的成员必要的一步。
如同每年时装周的舞台一般,纽约设计周中那些知名设计师的设计作品前往往人头攒动,闪光灯不停。“设计专家”们的作品仍然是纽约设计周的亮点,至于那些师出无名的新鲜点子,永远不会在铺天盖地的产品当中湮没。设计的荣耀,感染了纽约市民,美国梦里又添上了一个选择。
关于课桌的改革
设计现在已经成为文化意识的一部分,“设计”既是成果也是进程,既是名词也是动词——同时也是各类大小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果想揭示设计隐藏在光鲜表面下的深层意义,那么纽约设计周也不失为一个好课堂。2011年,纽约设计周的表现堪称精彩。当年,部分媒体在巡览过ICFF之后,将最精彩的设计授予了“未来教室”——一组专为学生提供的桌椅设计。
对公众而言,传统学校课桌椅的设计既看不出灵感火花,也缺乏个人色彩,只求集体规划。而设计团队Aruliden在教一群八年级的中学生设计时,与他们一起设计制作了这间未来教室,很好地平衡了功能与美感之间的关系,运用各自的专业经验和实际感受对未来进行了想象与设计。在当年的纽约设计周ICFF展览现场,不断有观众亲自体验在未来上课的感觉——即什么才是最符合人本的。同时还有负责设计的学生在现场讲解。
除了具体的体验外,学生体验者还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比如储物柜门使用的蓝色,就是因为他们觉得那样“很酷”。细节是这套未来课桌椅的至关重要之处。课桌腿上设有可收缩的挂钩来放书包,如果嫌碍事,书包还能挂在椅背上。椅子下面还有一个托盘,用来放电脑正合适。课桌除了有一定的坡度适合写字外,还在桌边设计了托盘,可以用来当笔插、调色板,甚至还能栽种小棵植物,对于正在学习自然,又需要每天写植物观察日记的小学生来说,这样的安排实在是周到。这件作品对每一个经历过学生时代,正在上学、或者将要经历学生时代的人来说,熟悉之物的改造,无疑都是关乎生活的设计教育。
深入生活的纽约设计周并不满足于此。网上公开的设计周活动分布图,为人们提供详细的路线。从贾维茨会议中心出发的豪华班车,附带免费下载的导览路线,载着参加从ICFF出来的人们去往下一个设计活动区域,倒像是接送学生的班车。正如美国一位网友所说,设计周举办时,“设计活动和产品接管了整座城市,邮件和新闻在网络上铺天盖地,即使我没有去过纽约设计周,也不会觉得生疏。”
向设计致敬
设计周上的重头戏历来是家居大展。ICFF每年都会邀请涉及家具、座椅,地毯、地板、照明、室外家具、墙体装饰、配件、纺织品、厨房和浴室的各类产品设计师,经过作品提交和筛选,于每年五月推出这一年度内的设计新品。国际当代家居展上可以发现太多的精品,因此,每年ICFF都会有一个由美国和全球最知名的编辑组成的小组经过讨论,颁发ICFF编辑奖。这是当代家具界设计师与制造商最高荣誉之一。
谈到编辑,书本就不可或缺了。书本是纽约设计周的重要成员。每年的ICFF展都会通过ICFF书店这个环节来表达这一点,运行“ICFF书店”活动的是总部位于纽约的Archivia Books书店,每年设计周期间,ICFF书店就成了一个云集了设计活动的蜂箱,各个设计领域最新思潮的源泉汇聚于此。搜罗全球设计师的灵感火花,是每一个参与纽约设计周的成员必要的一步。
如同每年时装周的舞台一般,纽约设计周中那些知名设计师的设计作品前往往人头攒动,闪光灯不停。“设计专家”们的作品仍然是纽约设计周的亮点,至于那些师出无名的新鲜点子,永远不会在铺天盖地的产品当中湮没。设计的荣耀,感染了纽约市民,美国梦里又添上了一个选择。
关于课桌的改革
设计现在已经成为文化意识的一部分,“设计”既是成果也是进程,既是名词也是动词——同时也是各类大小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果想揭示设计隐藏在光鲜表面下的深层意义,那么纽约设计周也不失为一个好课堂。2011年,纽约设计周的表现堪称精彩。当年,部分媒体在巡览过ICFF之后,将最精彩的设计授予了“未来教室”——一组专为学生提供的桌椅设计。
对公众而言,传统学校课桌椅的设计既看不出灵感火花,也缺乏个人色彩,只求集体规划。而设计团队Aruliden在教一群八年级的中学生设计时,与他们一起设计制作了这间未来教室,很好地平衡了功能与美感之间的关系,运用各自的专业经验和实际感受对未来进行了想象与设计。在当年的纽约设计周ICFF展览现场,不断有观众亲自体验在未来上课的感觉——即什么才是最符合人本的。同时还有负责设计的学生在现场讲解。
除了具体的体验外,学生体验者还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比如储物柜门使用的蓝色,就是因为他们觉得那样“很酷”。细节是这套未来课桌椅的至关重要之处。课桌腿上设有可收缩的挂钩来放书包,如果嫌碍事,书包还能挂在椅背上。椅子下面还有一个托盘,用来放电脑正合适。课桌除了有一定的坡度适合写字外,还在桌边设计了托盘,可以用来当笔插、调色板,甚至还能栽种小棵植物,对于正在学习自然,又需要每天写植物观察日记的小学生来说,这样的安排实在是周到。这件作品对每一个经历过学生时代,正在上学、或者将要经历学生时代的人来说,熟悉之物的改造,无疑都是关乎生活的设计教育。
深入生活的纽约设计周并不满足于此。网上公开的设计周活动分布图,为人们提供详细的路线。从贾维茨会议中心出发的豪华班车,附带免费下载的导览路线,载着参加从ICFF出来的人们去往下一个设计活动区域,倒像是接送学生的班车。正如美国一位网友所说,设计周举办时,“设计活动和产品接管了整座城市,邮件和新闻在网络上铺天盖地,即使我没有去过纽约设计周,也不会觉得生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