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学生;问题意识;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3—0089—01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在认识活动中遇到困惑时,产生的一种怀疑、焦虑、探究的心理态势。“问题意识”是体现新课改理念的关键要素之一,是学生发挥主体地位最突出的表现。事实上,当前学生的“问题意识”普遍十分薄弱,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问题意识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呢?
一、学生自身方面
1.学生学习价值取向的误区。学生为什么而学?学生学习的动机是什么?大部分学生的答案都无非是为了将来考上大学,不辜负父母和老师的期望等等,这都是外部力量促使学生在读书。而为了充实和发展自我,为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读书的学生则少而又少。功利性成了价值取向的主体,在这种取向指导下,学生学习主要关注课本知识,关注老师的讲解,关注老师、学校对他们学习成绩的评价,关注学习成绩的量化表现——分数。学生只是在教材和教师划定的范围里苦苦挣扎,从而对老师形成一种近乎盲目的知识崇拜,很少有学生对老师的观点和讲解提出异议,“问题意识”在这样的价值取向和盲目崇拜下,便会慢慢削弱。
2.学生的心理障碍。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方能获得最优的表现和发展。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是影响学生产生问题意识的重要因素,也是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主要心理障碍。从目前的授课形式来看,过分严格的课堂纪律和授课方式,使课堂变得非常沉闷。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也受到各种限制,随便提问也许还会招致老师的指责、挖苦和批评,于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提问的欲望越来越少,沉默变成学生上课常见的形式,上课变成了老师的“独角戏”,回答老师的提问也成了学生的一种心理负担。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提问的勇气。
3.学生的思维定势障碍。从小学到高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应该是一个相互衔接、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不少教师仍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因而不自觉地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适应教师的单向的传授,缺乏对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
4.学生提问的技能障碍。在课堂教学中,有部分学生可能对提问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但是由于缺乏老师的有效指导,他们往往没有提问的技能和技巧,想问却不知道怎么问,或者提问缺乏有效性,提出的问题不能引起教师的重视。
5.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影响。在成长过程中,学生本身拥有的信息量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信息量越大,提出问题的质量就越高。从目前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和作业量来看,学生只有很少的时间来进行课外知识的学习。学生信息积累的途径很少,知识量小,所以很难形成“问题意识”。
二、教师方面
1.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一般情况下,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新课改发展到今天,有一部分教师仍在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播大量系统连贯的知识,学生只能消极、被动地学习,追求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效果。这样,学生的人格和智力被课堂抛弃,致使学生缺少求知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所以,导致学生的问题意识日渐减弱。
2.教师权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班级是学校科层体制中的一个组织结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决策者、统治者,具有发号施令的权力,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命令与执行的等级关系。在这种等级关系中,师生双方把对方看作一个对象:教师把学生看作认识、操纵的对象;学生把教师看成知识的传授者、行为的约束者,是帮助他达到学习目的的对象。显然,师生成为利益交换者,师生之间缺少灵魂深处的精神交流。这种情况下,所有的活动由教师发号施令,学生只能是处在被动状态下,问题意识被逐渐扼杀。
新课改要求教学过程不能只是一种单纯的认知过程,而应是生命意义的发生、创造与凝聚的过程,是精神和道德的呈现和发展过程。新课改下,师生是平等合作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应当努力创设问题的情景,增加学生活动机率,激励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
编辑:郭裕嘉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3—0089—01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在认识活动中遇到困惑时,产生的一种怀疑、焦虑、探究的心理态势。“问题意识”是体现新课改理念的关键要素之一,是学生发挥主体地位最突出的表现。事实上,当前学生的“问题意识”普遍十分薄弱,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问题意识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呢?
一、学生自身方面
1.学生学习价值取向的误区。学生为什么而学?学生学习的动机是什么?大部分学生的答案都无非是为了将来考上大学,不辜负父母和老师的期望等等,这都是外部力量促使学生在读书。而为了充实和发展自我,为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读书的学生则少而又少。功利性成了价值取向的主体,在这种取向指导下,学生学习主要关注课本知识,关注老师的讲解,关注老师、学校对他们学习成绩的评价,关注学习成绩的量化表现——分数。学生只是在教材和教师划定的范围里苦苦挣扎,从而对老师形成一种近乎盲目的知识崇拜,很少有学生对老师的观点和讲解提出异议,“问题意识”在这样的价值取向和盲目崇拜下,便会慢慢削弱。
2.学生的心理障碍。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方能获得最优的表现和发展。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是影响学生产生问题意识的重要因素,也是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主要心理障碍。从目前的授课形式来看,过分严格的课堂纪律和授课方式,使课堂变得非常沉闷。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也受到各种限制,随便提问也许还会招致老师的指责、挖苦和批评,于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提问的欲望越来越少,沉默变成学生上课常见的形式,上课变成了老师的“独角戏”,回答老师的提问也成了学生的一种心理负担。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提问的勇气。
3.学生的思维定势障碍。从小学到高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应该是一个相互衔接、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不少教师仍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因而不自觉地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适应教师的单向的传授,缺乏对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
4.学生提问的技能障碍。在课堂教学中,有部分学生可能对提问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但是由于缺乏老师的有效指导,他们往往没有提问的技能和技巧,想问却不知道怎么问,或者提问缺乏有效性,提出的问题不能引起教师的重视。
5.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影响。在成长过程中,学生本身拥有的信息量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信息量越大,提出问题的质量就越高。从目前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和作业量来看,学生只有很少的时间来进行课外知识的学习。学生信息积累的途径很少,知识量小,所以很难形成“问题意识”。
二、教师方面
1.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一般情况下,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新课改发展到今天,有一部分教师仍在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播大量系统连贯的知识,学生只能消极、被动地学习,追求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效果。这样,学生的人格和智力被课堂抛弃,致使学生缺少求知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所以,导致学生的问题意识日渐减弱。
2.教师权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班级是学校科层体制中的一个组织结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决策者、统治者,具有发号施令的权力,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命令与执行的等级关系。在这种等级关系中,师生双方把对方看作一个对象:教师把学生看作认识、操纵的对象;学生把教师看成知识的传授者、行为的约束者,是帮助他达到学习目的的对象。显然,师生成为利益交换者,师生之间缺少灵魂深处的精神交流。这种情况下,所有的活动由教师发号施令,学生只能是处在被动状态下,问题意识被逐渐扼杀。
新课改要求教学过程不能只是一种单纯的认知过程,而应是生命意义的发生、创造与凝聚的过程,是精神和道德的呈现和发展过程。新课改下,师生是平等合作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应当努力创设问题的情景,增加学生活动机率,激励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