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豪情先生是珠海著名的书法家,尤擅长篆书和隶书,是中国书法家珠海协会会员。同时也是一位跨地产开发、餐饮等多个领域的企业家。在艺术的道路上,他追求个性与独创,力求字为心声,将自身性格、气质和感情寄寓其中,创作中往往没有追求“终点”;而在贸易中,他一贯坚持原则,“特立独行”,于风云变幻中,抉择出自我本色。不久前,应邀担任中山广播电台主持《中山美食游》节目,为大众传授美食文化,颇受欢迎。
【郑豪情先生,珠海人,中国书法家珠海协会会员、珠海市川林百货广场有限公司董事长、珠海市川林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旗下有:川林百货广场、川林海鲜酒家等。现担任珠海市工商联合会(总商会)常务委员、珠海市香洲区工商联合会常务委员、香港演艺人协会会员等社会职务。】
书法创作:有特色,无“终点”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在任何领域,尤其是在艺术方面,兴趣无疑是最好的老师。在郑豪情先生看来,在书法艺术上,如果没有始终如初的热爱,是很难做到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坚守中日臻纯熟。因此,书法才有了“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佳话。郑豪情先生不是职业的书法家,却是一位执着的书法爱好者,和众多爱好者一样,从小他便痴迷于书法。正因为痴迷,在几十年的人生路途中,在他身上才会多出了一份执着,多出一份坚持,多出一份于事业之外的收获。现如今,仔细欣赏他创作的篆和隶等作品,无不体现出其功底,一笔一画之间,运墨布局都颇具匠心。
“我是珠海本地人,对于书法只是爱好而已。记得小时候,看到别人书写得好的书法作品,我都会停下来反复欣赏,仔细观摩。”听着他讲述的早年学习的轶事,让人自然联想到了“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欧阳询的故事。据说,当年欧阳询骑马路过索靖所书一块石碑时,竟然停下来,反复观摩比画,最后在碑旁边搭起帐篷,住宿了三个晚上才离去。看来,古往今来,大凡对书法有所痴迷者,见到好的作品,都会产生“惺惺相惜,一睹为快”之感,甚至“取长补短”的艺术互补倾向。
草书大家怀素早年种芭蕉学书,还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以荻杆为笔的故事,莫不是书法史,甚至艺术史上的佳话。而郑豪情先生也有过相似的经历,年幼的时候,由于生活困难拮据,他经常在地上、沙滩上,运用树枝,挥毫运笔。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在书法的追求上,郑豪情先生无意于“诸体皆长”。纵观历史上的书法大家,“二王”以行和草独领风骚,“四大家”则以楷书见长,而张旭、怀素等则以草书独步天下,诸如李阳冰、董其昌、邓石如等则是篆书、隶书中的翘楚,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他说:“一般的大师,都是擅长一种或两种字体,很难做到诸体都炉火纯青。”
如今,经过多年坚持不辍的学习,在书法艺术上,郑豪情先生颇有成就,作品斐然,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尤擅长篆书和隶书,在虫鱼篆方面亦有不少成就,所书书法,颇具古典神韵。
自古有“颜筋柳骨”、“颠张醉素”之说,书法作为艺术,追求个性,抒发情感,因而切忌因循守旧,千篇一律,他说:“在作品中,如果重复,则显得死板,就是败笔了,一定要变化多端,任何一笔一画,字的形状、大小,都要各式不一。”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中的“之”字,千变万化,成为艺术中的神品。因此,对临帖,郑豪情先生主张能入其门,也能出其门,并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如果写出来的字,不落款,别人能认出来出自谁之手,那么这无疑是极大的成功。”郑豪情先生笑着说,“像启功老师,他的作品往往非常有特色,放在哪里,人们基本都能认得出。”正因书法作为一项艺术存在,代表书写者的精神面貌,感情倾向,因此在历史上才有了“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的书法风格。
因此追求个性,独辟蹊径,成了郑豪情先生书法艺术追求的精髓,他的字往往是心声的代表,发乎心,发乎情。郑豪情先生创作时,特别注重主笔的运用,往往其中最见功底。值得注意的是,在很多时候,他的创作都会产生一个小小的“误会”:在写带有“点”的字时,如果点是最后一笔,他往往都忽略不写,以表示没有“终点”之意。郑豪情先生这样的匠心无非是将一种美好的情愫寄寓在字里行间,从而艺术性表达出“人生没有终点”的美好愿望。
无疑,没有“终点”的书法创作是郑豪情先生孜孜以求的艺术之路,也是他最大的艺术特色,将和他那些略带古意韵味字体,在时间的沉淀中,集聚岁月的精华,愈发有韵味。
纵横商海:人舍我取,人无我有
每每谈及书法艺术,郑豪情先生总是俱怀逸兴,畅所欲言。然而众所周知的是,他不是一位以书法为职业的人,而是有自己的事业,并且涉及服装、地产开发、餐饮等多个领域。他说:“自古以来,艺术养活艺术很艰难,如今社会,只能有所经营收入,以生意来兼养爱好。”
作为书法家经营者,郑豪情先生的身上自然多了一份儒雅与从容,“书清神韵”时时刻刻影响他经商之道。如同艺术的追求一样,在商海里,郑豪情先生往往不走寻常路,不与他人竞争,更不会跟风冒进,追逐时髦,而是坚持自己的原则——人们轻视的,或者不看重的,我看重;人家争前恐后吹捧的,我避而远之。
郑豪情先生生长于珠海市,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他开始经常来往于珠海、东莞、中山及港澳地区,率先看到了服装行业所蕴藏的商机,很早便利用珠海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功地在内地与港澳之间经营起服装等贸易;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港澳地区的工厂北移,珠海的区位优势一落千丈,加之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装行业,使得整个行业一下子出现了膨胀、饱和的趋势,竞争陡然加剧。因此,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郑豪情先生开始转移行业,跨入地产开发行业。
“一般我都不与人竞争,当服装行业的大军扩大后,我选择了做地产。而在地产开发,人们都选择环境被看好的楼盘,而我则选择别人不要的。”郑豪情先生如此说。显然,发掘别人眼光之外的的商界,才是独具慧眼。这其中,珠海川林广场的开发,无疑是郑豪情先生地产眼光的一大佐证。据他介绍,该楼盘曾是一个烂尾楼,闲置了七年之久,始终无人问津。他见情况,分析利弊,权衡得失,遂大胆接手楼盘,进行妙手回春般的开发,将其改造成一个面积达约一万平方米的川林百货广场,成功地实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佳话。另外,还建有多处文化娱乐设施,诸如川林艺术中心等。他说:“这主要想培训一些艺术方面的人才,既有少年班,也有成人班。”
除了地产开发,早在十年前,郑豪情先生便开始跨入到餐饮行业,现经营有川林海鲜酒家。“我主要在珠海湾仔经营海鲜,当年这里还是一个小渔村,改革开放才在政府的组织下,慢慢发展起来,建成海鲜街。如今的这里,可谓五味杂陈,各式的餐饮应有俱有了。”正是“干一行,专一行,”对于美食,他也颇多研究,颇有心得,成为餐饮界的行家。不久前,他被中山广播电台邀请担任嘉宾,和主持人朱玲一起主持《中山美食游》等,受到了一致欢迎和好评。
规划人生:活跃社团,未来更佳
经营事业和爱好之余,郑豪情先生还担任珠海市工商联会常委等多个社团职务,是香港演艺人协会会员,在社团活动中亦是积极分子。他说:“参加社团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可以认识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于书法提高,于个人生意,都有很大提高和裨益。”
郑豪情先生欣慰地说,珠海虽然不大,却是书法艺术成长的好土壤,有书法家多达两百余人,是名副其实的书法成长的一方好水土;而珠海作为经济特区,地处南海之滨,无疑也是生意场博弈的最佳舞台。他笑言,等到五十五岁后,就会退休,不再为生意奔波劳累,而是计划“周游列国”,从而开阔人生视野,为书法艺术注入新的活力。
人们都说,书法家的巅峰时期,是在五六十岁以后,因为那时正是人生阅历和体力最佳的结合点。那么,郑豪情先生的巅峰期,我们拭目以待!
【郑豪情先生,珠海人,中国书法家珠海协会会员、珠海市川林百货广场有限公司董事长、珠海市川林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旗下有:川林百货广场、川林海鲜酒家等。现担任珠海市工商联合会(总商会)常务委员、珠海市香洲区工商联合会常务委员、香港演艺人协会会员等社会职务。】
书法创作:有特色,无“终点”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在任何领域,尤其是在艺术方面,兴趣无疑是最好的老师。在郑豪情先生看来,在书法艺术上,如果没有始终如初的热爱,是很难做到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坚守中日臻纯熟。因此,书法才有了“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佳话。郑豪情先生不是职业的书法家,却是一位执着的书法爱好者,和众多爱好者一样,从小他便痴迷于书法。正因为痴迷,在几十年的人生路途中,在他身上才会多出了一份执着,多出一份坚持,多出一份于事业之外的收获。现如今,仔细欣赏他创作的篆和隶等作品,无不体现出其功底,一笔一画之间,运墨布局都颇具匠心。
“我是珠海本地人,对于书法只是爱好而已。记得小时候,看到别人书写得好的书法作品,我都会停下来反复欣赏,仔细观摩。”听着他讲述的早年学习的轶事,让人自然联想到了“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欧阳询的故事。据说,当年欧阳询骑马路过索靖所书一块石碑时,竟然停下来,反复观摩比画,最后在碑旁边搭起帐篷,住宿了三个晚上才离去。看来,古往今来,大凡对书法有所痴迷者,见到好的作品,都会产生“惺惺相惜,一睹为快”之感,甚至“取长补短”的艺术互补倾向。
草书大家怀素早年种芭蕉学书,还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以荻杆为笔的故事,莫不是书法史,甚至艺术史上的佳话。而郑豪情先生也有过相似的经历,年幼的时候,由于生活困难拮据,他经常在地上、沙滩上,运用树枝,挥毫运笔。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在书法的追求上,郑豪情先生无意于“诸体皆长”。纵观历史上的书法大家,“二王”以行和草独领风骚,“四大家”则以楷书见长,而张旭、怀素等则以草书独步天下,诸如李阳冰、董其昌、邓石如等则是篆书、隶书中的翘楚,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他说:“一般的大师,都是擅长一种或两种字体,很难做到诸体都炉火纯青。”
如今,经过多年坚持不辍的学习,在书法艺术上,郑豪情先生颇有成就,作品斐然,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尤擅长篆书和隶书,在虫鱼篆方面亦有不少成就,所书书法,颇具古典神韵。
自古有“颜筋柳骨”、“颠张醉素”之说,书法作为艺术,追求个性,抒发情感,因而切忌因循守旧,千篇一律,他说:“在作品中,如果重复,则显得死板,就是败笔了,一定要变化多端,任何一笔一画,字的形状、大小,都要各式不一。”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中的“之”字,千变万化,成为艺术中的神品。因此,对临帖,郑豪情先生主张能入其门,也能出其门,并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如果写出来的字,不落款,别人能认出来出自谁之手,那么这无疑是极大的成功。”郑豪情先生笑着说,“像启功老师,他的作品往往非常有特色,放在哪里,人们基本都能认得出。”正因书法作为一项艺术存在,代表书写者的精神面貌,感情倾向,因此在历史上才有了“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的书法风格。
因此追求个性,独辟蹊径,成了郑豪情先生书法艺术追求的精髓,他的字往往是心声的代表,发乎心,发乎情。郑豪情先生创作时,特别注重主笔的运用,往往其中最见功底。值得注意的是,在很多时候,他的创作都会产生一个小小的“误会”:在写带有“点”的字时,如果点是最后一笔,他往往都忽略不写,以表示没有“终点”之意。郑豪情先生这样的匠心无非是将一种美好的情愫寄寓在字里行间,从而艺术性表达出“人生没有终点”的美好愿望。
无疑,没有“终点”的书法创作是郑豪情先生孜孜以求的艺术之路,也是他最大的艺术特色,将和他那些略带古意韵味字体,在时间的沉淀中,集聚岁月的精华,愈发有韵味。
纵横商海:人舍我取,人无我有
每每谈及书法艺术,郑豪情先生总是俱怀逸兴,畅所欲言。然而众所周知的是,他不是一位以书法为职业的人,而是有自己的事业,并且涉及服装、地产开发、餐饮等多个领域。他说:“自古以来,艺术养活艺术很艰难,如今社会,只能有所经营收入,以生意来兼养爱好。”
作为书法家经营者,郑豪情先生的身上自然多了一份儒雅与从容,“书清神韵”时时刻刻影响他经商之道。如同艺术的追求一样,在商海里,郑豪情先生往往不走寻常路,不与他人竞争,更不会跟风冒进,追逐时髦,而是坚持自己的原则——人们轻视的,或者不看重的,我看重;人家争前恐后吹捧的,我避而远之。
郑豪情先生生长于珠海市,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他开始经常来往于珠海、东莞、中山及港澳地区,率先看到了服装行业所蕴藏的商机,很早便利用珠海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功地在内地与港澳之间经营起服装等贸易;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港澳地区的工厂北移,珠海的区位优势一落千丈,加之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装行业,使得整个行业一下子出现了膨胀、饱和的趋势,竞争陡然加剧。因此,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郑豪情先生开始转移行业,跨入地产开发行业。
“一般我都不与人竞争,当服装行业的大军扩大后,我选择了做地产。而在地产开发,人们都选择环境被看好的楼盘,而我则选择别人不要的。”郑豪情先生如此说。显然,发掘别人眼光之外的的商界,才是独具慧眼。这其中,珠海川林广场的开发,无疑是郑豪情先生地产眼光的一大佐证。据他介绍,该楼盘曾是一个烂尾楼,闲置了七年之久,始终无人问津。他见情况,分析利弊,权衡得失,遂大胆接手楼盘,进行妙手回春般的开发,将其改造成一个面积达约一万平方米的川林百货广场,成功地实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佳话。另外,还建有多处文化娱乐设施,诸如川林艺术中心等。他说:“这主要想培训一些艺术方面的人才,既有少年班,也有成人班。”
除了地产开发,早在十年前,郑豪情先生便开始跨入到餐饮行业,现经营有川林海鲜酒家。“我主要在珠海湾仔经营海鲜,当年这里还是一个小渔村,改革开放才在政府的组织下,慢慢发展起来,建成海鲜街。如今的这里,可谓五味杂陈,各式的餐饮应有俱有了。”正是“干一行,专一行,”对于美食,他也颇多研究,颇有心得,成为餐饮界的行家。不久前,他被中山广播电台邀请担任嘉宾,和主持人朱玲一起主持《中山美食游》等,受到了一致欢迎和好评。
规划人生:活跃社团,未来更佳
经营事业和爱好之余,郑豪情先生还担任珠海市工商联会常委等多个社团职务,是香港演艺人协会会员,在社团活动中亦是积极分子。他说:“参加社团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可以认识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于书法提高,于个人生意,都有很大提高和裨益。”
郑豪情先生欣慰地说,珠海虽然不大,却是书法艺术成长的好土壤,有书法家多达两百余人,是名副其实的书法成长的一方好水土;而珠海作为经济特区,地处南海之滨,无疑也是生意场博弈的最佳舞台。他笑言,等到五十五岁后,就会退休,不再为生意奔波劳累,而是计划“周游列国”,从而开阔人生视野,为书法艺术注入新的活力。
人们都说,书法家的巅峰时期,是在五六十岁以后,因为那时正是人生阅历和体力最佳的结合点。那么,郑豪情先生的巅峰期,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