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谢命运的宠爱和诅咒
我已不知我是谁
我不知道我是天使还是魔鬼
是强大还是弱小
是英雄还是无赖……
如果你以人类的名义把我毁灭
我只会无奈地叩谢命运的眷顾
——摘自刻在巴比伦花园砖墙上的诗句
·奥斯卡与战争共舞
历史将会铭记住这个日子——二零零三年三月二十日,美英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爆发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彻了伊拉克的夜空,全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视着这个命运多桀的国家。就在这隆隆的炮火声中第75届奥斯卡奖于23日大幕开启。没有了鲜艳的红地毯,少了一些往届灿烂的笑容,多了一些淡淡的落寞,多了一些忐忑与不安,这个全球电影界的盛事,正象一朵羞答答的玫瑰在静悄悄的开放。它的如期举行,多少有些不合时宜,负责筹备奥斯卡的一位发言人曾说:“当祖国的士兵在战场上作战时,明星们却在啜饮香槟,大啖鱼子酱,那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正如过去一部国产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台词说的那样:“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在一场惨烈的战争的天幕下,进行着一场奢华的娱乐盛筵,让人心中不觉一阵酸楚和颤栗。
尽管从我们的感情上来说几乎是在同时要接受战争与奥斯卡不免有些怅然,然而世界却以它本来的面目呈现在我们的眼前。美国的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院长弗兰克·皮尔森说:“不论身处危机与否,美国人民同样需要娱乐。”现实正是如此,奥斯卡与战争共舞。人类残酷及娱乐的本性同时昭然若揭展露无遗。
随着战争的推进,在战火硝烟中的巴格达,在接连遭到美军战斧式巡航导弹等精确制导武器的狂轰滥炸之时,巴格达的球场上却在举行着一场盛大的足球联赛,人们在享受足球所带来的娱悦和欢乐中暂时忘却了战争所带来的毁灭性的灾难。
据说在英国直播战争实况成了最大的娱乐节目,英国的电视里全都是铺天盖地的战争实况报道,有人指责传媒把职业道德统统丢到了脑后,活生生把战争变成了24小时的实况娱乐节目,或者轻松得仿佛在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大家一边在家吃着炸薯条、爆米花,一边看电视里的飞机扔炸弹。
当战局突然发生戏剧性的变化,在巴格达市中心广场,部分市民在联军坦克的协助下把萨达姆铜像推倒后,伊拉克驻联合国代表杜里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说:“游戏已经结束。”
一场残酷的战争,在这位伊拉克前官员的口中被轻描淡写为一场游戏,此话让我们这些美伊战争的局外人都难以接受。
·《英雄》折翼
倍受国人关注的《英雄》没有抱得“金人”归,多少让此前对《英雄》前程看好的人们有一丝惆怅。然而奥斯卡就是奥斯卡,一方面它告诉人们世界级的电影大奖岂能那么轻易地唾手可得,但从另一方面看奥斯卡也并非人们想像中的那般神圣或公允。对《英雄》的落马,巩俐面对媒体如是说:“奥斯卡不过是美国人的一场家庭聚会。”既是家庭聚会,想必外面人就很难插足。说到公允不禁让人想到举世瞩目的世界杯不是也有“误罚”、“误判”吗?当然《英雄》没能捧得小金人,也并不能就认为是奥斯卡“误判”。电影与体育竞赛毕竟有很大的不同。体育竞赛可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评价电影的标准则很难统一。艺术作品这类玩意,个体的差异性很大,观众在接受时的审美差异就更大了,不可笼而统之,一概而论。然而对真正好的艺术作品来说,大多数人还是会有一种趋同的认识,那便是所谓的经典之作,它跨越了地域、文化、人种以及时空等种种背景因素的阻隔。但经典之作毕竟不多,何况《英雄》离经典之作恐还有不少距离吧。由此看《英雄》的折翼也许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电影与战争
战争历来是电影所热衷表现的题材,残酷的战争在电影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尤其是好莱坞的战争片。我以为看多了这种影片对人的感官容易造成麻痹,人的心灵容易麻木,以至于当真的战争爆发,当人们面对伊拉克战场上的轰炸、杀戮、毁灭,生灵涂炭,烽火连天的电视画面时,仍会误以为又是美国电影中的某个镜头。
在伊拉克战争的舆论大战中,电影被当作了一个个舆论“手雷”扔来掷去。伊拉克新闻部长萨哈夫在新闻发布会就美军称已控制了萨达姆国际机场等问题时说,美国的行径不正象一部好莱坞电影《摇尾狗》吗?
凤凰卫视窦文涛主持的一个“话说伊拉克战争”节目中形容美军海豹突击队成功营救落入伊方的美军战俘——十九岁的女兵杰西卡·林奇时说“这就象一部美国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的现实版。还有一部美国片《烈血规条》(港译名)也与此营救林奇行动有着惊人的相似。
伊拉克在美国对伊开战不久,向科威特发射了一枚导弹击中科威特一家电影院,幸好无人员伤亡。人们都知道电影院乃大众云集之场所,一旦发生不测其后果不堪设想,伊拉克也许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欲以此在科民众中造成心理恐慌。电影院在这场战争中倒成了一个被袭击的非军事目标。
有人说电影在预演着战争,电影和现实又是那样的相近、相似。据说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在此次美伊战争爆发前曾对两部电影反复观看,仔细琢磨,一部是巷战影片《黑鹰行动》,另一部是城市狙击战影片《兵临城下》。这两部影片中所反映和描述的战斗策略、战术方式方法已经在这场战争中得以体现,由此看电影已不仅在预演战争,而是成了战争的教科书或临习的范本。
我在想,其实电影在战争的前中后期里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战争前,电影成为战争的参考和摹本,战争中电影担当了战争的记录者,战争后电影又成为战争的解读者和阐释者。据称在美伊大战正酣之际,一部描写伊拉克政权掌门人萨达姆的纪录片《萨达姆大叔》在全美热映,在世界各国的电影节上频频亮相并由此而家喻户晓。该片中有萨达姆展示自己的帽子收藏以及独特的捕鱼方式——把手榴弹扔进水塘等内容。另有消息称第7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获得者、导演麦克尔、摩尔正在计划把布什及拉登一同搬上银幕。
也许电影注定与战争有着太多的瓜葛,所以战争中才有了太多关于电影的种种说法。虽然电影在很大程度揭示和描述了战争,但电影离真正的战争其实还很远,艺术毕竟不等于现实。
我已不知我是谁
我不知道我是天使还是魔鬼
是强大还是弱小
是英雄还是无赖……
如果你以人类的名义把我毁灭
我只会无奈地叩谢命运的眷顾
——摘自刻在巴比伦花园砖墙上的诗句
·奥斯卡与战争共舞
历史将会铭记住这个日子——二零零三年三月二十日,美英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爆发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彻了伊拉克的夜空,全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视着这个命运多桀的国家。就在这隆隆的炮火声中第75届奥斯卡奖于23日大幕开启。没有了鲜艳的红地毯,少了一些往届灿烂的笑容,多了一些淡淡的落寞,多了一些忐忑与不安,这个全球电影界的盛事,正象一朵羞答答的玫瑰在静悄悄的开放。它的如期举行,多少有些不合时宜,负责筹备奥斯卡的一位发言人曾说:“当祖国的士兵在战场上作战时,明星们却在啜饮香槟,大啖鱼子酱,那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正如过去一部国产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台词说的那样:“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在一场惨烈的战争的天幕下,进行着一场奢华的娱乐盛筵,让人心中不觉一阵酸楚和颤栗。
尽管从我们的感情上来说几乎是在同时要接受战争与奥斯卡不免有些怅然,然而世界却以它本来的面目呈现在我们的眼前。美国的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院长弗兰克·皮尔森说:“不论身处危机与否,美国人民同样需要娱乐。”现实正是如此,奥斯卡与战争共舞。人类残酷及娱乐的本性同时昭然若揭展露无遗。
随着战争的推进,在战火硝烟中的巴格达,在接连遭到美军战斧式巡航导弹等精确制导武器的狂轰滥炸之时,巴格达的球场上却在举行着一场盛大的足球联赛,人们在享受足球所带来的娱悦和欢乐中暂时忘却了战争所带来的毁灭性的灾难。
据说在英国直播战争实况成了最大的娱乐节目,英国的电视里全都是铺天盖地的战争实况报道,有人指责传媒把职业道德统统丢到了脑后,活生生把战争变成了24小时的实况娱乐节目,或者轻松得仿佛在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大家一边在家吃着炸薯条、爆米花,一边看电视里的飞机扔炸弹。
当战局突然发生戏剧性的变化,在巴格达市中心广场,部分市民在联军坦克的协助下把萨达姆铜像推倒后,伊拉克驻联合国代表杜里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说:“游戏已经结束。”
一场残酷的战争,在这位伊拉克前官员的口中被轻描淡写为一场游戏,此话让我们这些美伊战争的局外人都难以接受。
·《英雄》折翼
倍受国人关注的《英雄》没有抱得“金人”归,多少让此前对《英雄》前程看好的人们有一丝惆怅。然而奥斯卡就是奥斯卡,一方面它告诉人们世界级的电影大奖岂能那么轻易地唾手可得,但从另一方面看奥斯卡也并非人们想像中的那般神圣或公允。对《英雄》的落马,巩俐面对媒体如是说:“奥斯卡不过是美国人的一场家庭聚会。”既是家庭聚会,想必外面人就很难插足。说到公允不禁让人想到举世瞩目的世界杯不是也有“误罚”、“误判”吗?当然《英雄》没能捧得小金人,也并不能就认为是奥斯卡“误判”。电影与体育竞赛毕竟有很大的不同。体育竞赛可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评价电影的标准则很难统一。艺术作品这类玩意,个体的差异性很大,观众在接受时的审美差异就更大了,不可笼而统之,一概而论。然而对真正好的艺术作品来说,大多数人还是会有一种趋同的认识,那便是所谓的经典之作,它跨越了地域、文化、人种以及时空等种种背景因素的阻隔。但经典之作毕竟不多,何况《英雄》离经典之作恐还有不少距离吧。由此看《英雄》的折翼也许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电影与战争
战争历来是电影所热衷表现的题材,残酷的战争在电影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尤其是好莱坞的战争片。我以为看多了这种影片对人的感官容易造成麻痹,人的心灵容易麻木,以至于当真的战争爆发,当人们面对伊拉克战场上的轰炸、杀戮、毁灭,生灵涂炭,烽火连天的电视画面时,仍会误以为又是美国电影中的某个镜头。
在伊拉克战争的舆论大战中,电影被当作了一个个舆论“手雷”扔来掷去。伊拉克新闻部长萨哈夫在新闻发布会就美军称已控制了萨达姆国际机场等问题时说,美国的行径不正象一部好莱坞电影《摇尾狗》吗?
凤凰卫视窦文涛主持的一个“话说伊拉克战争”节目中形容美军海豹突击队成功营救落入伊方的美军战俘——十九岁的女兵杰西卡·林奇时说“这就象一部美国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的现实版。还有一部美国片《烈血规条》(港译名)也与此营救林奇行动有着惊人的相似。
伊拉克在美国对伊开战不久,向科威特发射了一枚导弹击中科威特一家电影院,幸好无人员伤亡。人们都知道电影院乃大众云集之场所,一旦发生不测其后果不堪设想,伊拉克也许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欲以此在科民众中造成心理恐慌。电影院在这场战争中倒成了一个被袭击的非军事目标。
有人说电影在预演着战争,电影和现实又是那样的相近、相似。据说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在此次美伊战争爆发前曾对两部电影反复观看,仔细琢磨,一部是巷战影片《黑鹰行动》,另一部是城市狙击战影片《兵临城下》。这两部影片中所反映和描述的战斗策略、战术方式方法已经在这场战争中得以体现,由此看电影已不仅在预演战争,而是成了战争的教科书或临习的范本。
我在想,其实电影在战争的前中后期里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战争前,电影成为战争的参考和摹本,战争中电影担当了战争的记录者,战争后电影又成为战争的解读者和阐释者。据称在美伊大战正酣之际,一部描写伊拉克政权掌门人萨达姆的纪录片《萨达姆大叔》在全美热映,在世界各国的电影节上频频亮相并由此而家喻户晓。该片中有萨达姆展示自己的帽子收藏以及独特的捕鱼方式——把手榴弹扔进水塘等内容。另有消息称第7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获得者、导演麦克尔、摩尔正在计划把布什及拉登一同搬上银幕。
也许电影注定与战争有着太多的瓜葛,所以战争中才有了太多关于电影的种种说法。虽然电影在很大程度揭示和描述了战争,但电影离真正的战争其实还很远,艺术毕竟不等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