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体育课程改革实践的调查分析,从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观点出发,提出独立学院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权衡改革过程中的得与失,重点从本校实际和学生个体差异出发,探讨切实有效的体育课程改革措施,并最后归纳出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改革中解决问题的对策,为研究与拓展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势提供参考。
关键词:独立院校;体育课程;改革;趋势
一、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对新时期体育思想体系认识不够
独立学院具有独特的办学结构和理念,相应的体育课程的改革也应突出其特有的特点,深刻认识和理解独立学院体育课程体育思想,对我们全面推进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不可估计的效果。大多教师没有深刻理解 “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 思想教育体系,忽视了独立学院的特殊性,从而造成 “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
(二) 体育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的实施
大多体育教师把增强学生体质,一直作为高校体育的首要目标(以局部代替了全体),但这一整体目标并未能有效地指导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立,实现这一目标所要采取的措施和手段也不具体,很多时候体育教学只是让学生活动活动而已,各个学期和各年级的教学目标雷同重复,教学双方对教学的具体目标不够明确。
(三) 缺乏实践“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难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为了提高和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打破原系别、年级、班级的建制和性别的界限,根据教学课程及体育场馆和教师情况分设多个项目的俱乐部,每年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个项目上课,课后学生到俱乐部去参加锻炼和接受指导。这种模式将“学生所好”与“教师所长”相结合,课内外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二、以下是我对我院体育课改革的趋势研究
目前我校集国内许多高校在校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令人堪忧,体质健康方面普遍存在着耐力差、心理素质低下、抗挫折能力弱等问题。究其原因,体育锻炼不够是造成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好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一) 合理增设体育实践项目,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独立学院体育实践课内容设置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独立学院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关系到体育课程是否可持续发展及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不仅要充分反映和体现《学生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内容和要求,同时应本着终身体育为主线,加强学生个性的培养,注意全面发展。在具体实施时应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增设一些有健身和文化价值的休闲时尚类体育项目和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进一步丰富现有体育教学内容,既满足大学生对体育健身的需求。
(二) 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教育部20002年颁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对学生的评价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其中”因此在具体实施教学评价过程中,我们必须改变过去仅以运动成绩作为考核学生体育学习情况的传统评价模式,应从有利于综合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等方面考虑,将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进步幅度等纳入体育成绩考核中,真正把《纲要》精神落到实处,把诊断、反馈、激励、教育性等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提高每个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信心,为其树立和巩固终身体育思想创造条件。
(三) 建立相对稳定的专职体育教师队伍
独立学院要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建立一支属于最近的高素质,应着重处理自身母体高校专职教师和外聘教师的培养和管理问题。首先建立健全聘任制和严格考核考评制度,并强化竞争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加大对现有专职教师的培养力度为其提供在职培训和进修机会。促进其自身可持续发展,并实现教师专业途径。同时,通过以老带新等形式教研活动,扶持中青年教学,培养科研拔尖人才。
(四) 进一步完善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配备着
独立学院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体育文件精神,重视和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器材建设和配套工作,在学校建设规划中予以重视,在财力物力上予以保证。同时运用民办机制优势,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完善体育场馆,器材设施,确保多种项目在学校的开展,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体育健康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满意的体育锻炼环境。另外也可以与学院周边的企业单位联手建设体育基础设施,合理利用分配资源,改善教学条件,同时也带动周边人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与健康,实现体育资源共享实现双赢。
三、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具体做到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每个学校体育工作者都应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更新观念。自觉参与学校体育改革,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正确认识学校体育改革中所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二、建立和健全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体系。加强对学校体育改革的领导和监督,理顺、协调各环节、各方面的关系;排除各种外来的不利于学校体育改革的干扰因素;制订相应的措施和政策,保证学校体育改革的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
三、建立一套更有效的学校体育评价体系。学校体育的目标管理和评价体系,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反馈通道,是学校体育的导向。应面向未来,面向全体学生制订一套更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
四、增加学校体育的投入。目前学校体育设施、师资条件已严重阻碍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必须有具体的措施和政策保证提高师资的素质,增加对学校体育的投入,尽最大可能改善学校体育设施。
参考文献:
[1] 杨贵仁.让孩子们动起来[J].中国学校体育,2004,1:1
[2] 卢元镇.主导论与主体论思辨[J].学校体育,1992,3:63
[3] 季浏主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1
关键词:独立院校;体育课程;改革;趋势
一、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对新时期体育思想体系认识不够
独立学院具有独特的办学结构和理念,相应的体育课程的改革也应突出其特有的特点,深刻认识和理解独立学院体育课程体育思想,对我们全面推进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不可估计的效果。大多教师没有深刻理解 “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 思想教育体系,忽视了独立学院的特殊性,从而造成 “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
(二) 体育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的实施
大多体育教师把增强学生体质,一直作为高校体育的首要目标(以局部代替了全体),但这一整体目标并未能有效地指导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立,实现这一目标所要采取的措施和手段也不具体,很多时候体育教学只是让学生活动活动而已,各个学期和各年级的教学目标雷同重复,教学双方对教学的具体目标不够明确。
(三) 缺乏实践“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难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为了提高和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打破原系别、年级、班级的建制和性别的界限,根据教学课程及体育场馆和教师情况分设多个项目的俱乐部,每年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个项目上课,课后学生到俱乐部去参加锻炼和接受指导。这种模式将“学生所好”与“教师所长”相结合,课内外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二、以下是我对我院体育课改革的趋势研究
目前我校集国内许多高校在校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令人堪忧,体质健康方面普遍存在着耐力差、心理素质低下、抗挫折能力弱等问题。究其原因,体育锻炼不够是造成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好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一) 合理增设体育实践项目,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独立学院体育实践课内容设置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独立学院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关系到体育课程是否可持续发展及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不仅要充分反映和体现《学生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内容和要求,同时应本着终身体育为主线,加强学生个性的培养,注意全面发展。在具体实施时应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增设一些有健身和文化价值的休闲时尚类体育项目和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进一步丰富现有体育教学内容,既满足大学生对体育健身的需求。
(二) 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教育部20002年颁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对学生的评价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其中”因此在具体实施教学评价过程中,我们必须改变过去仅以运动成绩作为考核学生体育学习情况的传统评价模式,应从有利于综合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等方面考虑,将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进步幅度等纳入体育成绩考核中,真正把《纲要》精神落到实处,把诊断、反馈、激励、教育性等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提高每个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信心,为其树立和巩固终身体育思想创造条件。
(三) 建立相对稳定的专职体育教师队伍
独立学院要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建立一支属于最近的高素质,应着重处理自身母体高校专职教师和外聘教师的培养和管理问题。首先建立健全聘任制和严格考核考评制度,并强化竞争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加大对现有专职教师的培养力度为其提供在职培训和进修机会。促进其自身可持续发展,并实现教师专业途径。同时,通过以老带新等形式教研活动,扶持中青年教学,培养科研拔尖人才。
(四) 进一步完善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配备着
独立学院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体育文件精神,重视和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器材建设和配套工作,在学校建设规划中予以重视,在财力物力上予以保证。同时运用民办机制优势,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完善体育场馆,器材设施,确保多种项目在学校的开展,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体育健康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满意的体育锻炼环境。另外也可以与学院周边的企业单位联手建设体育基础设施,合理利用分配资源,改善教学条件,同时也带动周边人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与健康,实现体育资源共享实现双赢。
三、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具体做到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每个学校体育工作者都应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更新观念。自觉参与学校体育改革,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正确认识学校体育改革中所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二、建立和健全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体系。加强对学校体育改革的领导和监督,理顺、协调各环节、各方面的关系;排除各种外来的不利于学校体育改革的干扰因素;制订相应的措施和政策,保证学校体育改革的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
三、建立一套更有效的学校体育评价体系。学校体育的目标管理和评价体系,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反馈通道,是学校体育的导向。应面向未来,面向全体学生制订一套更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
四、增加学校体育的投入。目前学校体育设施、师资条件已严重阻碍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必须有具体的措施和政策保证提高师资的素质,增加对学校体育的投入,尽最大可能改善学校体育设施。
参考文献:
[1] 杨贵仁.让孩子们动起来[J].中国学校体育,2004,1:1
[2] 卢元镇.主导论与主体论思辨[J].学校体育,1992,3:63
[3] 季浏主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