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绕着“慈善”、“民族主义”去评判段永平,无疑忽略了其存在的最大价值
一顿午餐,让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成为争议的焦点。2006年6月底,他以62.01万美元的价格,竞拍到与“股神”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共进一次午餐的权利,并打破了去年创下的35.11万美元的最高纪录,令人咋舌。但对于身家百亿的段永平来说(有人已称他才是真正的中国首富),这一代价实在算不了什么。
问题是,在这一时点上,很多因贫困而可能失去上大学机会的高中毕业生也在被众人关注着。于是乎,段永平的这顿午餐(62.01万美元)被换算成500万元人民币,相当于“吃掉了124名大学生的大学期间全部费用,或者说吃掉的是1600个农民一年的劳动成果,吃掉了25所希望小学。还可以说是吃掉了5万名小学生的一学期学费。”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只是段永平花掉的是凭借自己努力挣的钱,况且这62.01万美元也将用于慈善事业,“我们花62万美元是一次捐赠行为,而不是买一顿饭,所以也就无所谓值与不值了”。别人似乎不好说三道四,但质疑依然存在,“为什么不在国内做慈善,而要将钱捐给美国的慈善机构呢?”甚至有人称“没有查询到段永平在国内捐款的记录”。
到了这份上,“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大帽子都拿出来了,架势足够吓人。段永平对此似乎有些无奈,称如果要是区分国界、肤色,民族,“本身就不那么慈善了”,而且自己在中国做的比在美国做的多得多,至于不为外人所知,是因为“我们做慈善一般不愿意说”。
段永平花钱当然不是为了吃一顿午餐而已,据称由于从其投资理念中受益匪浅,他要向巴菲特当面感谢,并且要请教——“当你手里有钱却没有好的投资目标,当你现在发现了一个好的目标却没有足够钱的时候,会分别怎么处理?”
这是一个纯粹的关于投资的问题,但依然被很多人道德化地进行理解,认为“极其愚蠢”,因为巴菲特已宣布将自己80%以上的资产捐赠给比尔·盖茨基金会等慈善机构,段永平若想真的向巴菲特学习,就应该先学学怎么做慈善。
为什么这么多矛头指向了段永平?毕竟花大钱与巨人见面,这早已不是第一次。前几年,通用电气的卸任CEO杰克·韦尔奇到中国与中国若干企业家对话,活动收费不菲,据称每位在10万元~30万元之间。
这一价位比之段永平的午餐固然偏低,但一场纯粹的商业活动却被渲染为“朝圣”之类的重要事件。与韦尔奇在管理界的地位相比,巴菲特在投资界的地位有过之而无不及,况且62.01万美元的代价会用于慈善事业,而不是落入个人或者商业机构的手中。
即便是在段永平的个人经历中,在创立步步高的前期,也曾一掷上亿元成为央视的广告标王,那时也没有人质疑“为什么不将这笔钱用于慈善事业”。反倒是在其真的将钱用在慈善事业之时,惹来了一身非议。
段永平:我主要的工作其实是做慈善,投资是爱好,我会花一部分精力,但不是主要的精力。我现在做慈善不光花我自己赚来的钱,还有一些不愿自己露面的朋友。现在国内的慈善行业并不太好做,你去捐钱很多人会找你麻烦,为什么捐给他不捐给我呀?因为我大部分时间不住在国内,找我的人相对少一些,就没有那么多麻烦。
《福布斯》的玩笑:可能段永平真的很饿,他这一顿饭要花掉比去年多近一倍的价钱。
《中国青年报》:中国富豪的加入使竞标午餐的性质发生了改变,由于慈善意义大打折扣,使得竞标午餐所追求的更像是一次千里迢迢的“追星”,抑或是一场顶礼膜拜的“朝圣”。
《新京报》一位评论员:与其去争论段永平是不是用在中国挣的钱去送给巴菲特做善事,不如换个角度来看此事。笔者本人更愿意相信,段永平本人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与巴菲特吃餐饭,除此之外,很难相信他还有其他什么高深的用意在其中。的确,他能吃得起。
《竞争力》:与段永平这顿昂贵的午餐相比,其个人经历更值得外界关注和研究:从打工时期缔造“小霸王”奇迹,到创业时打造了“步步高”帝国,而后又从实业转到投资,其每一步走得都非常成功。他做实业时选择的行业竞争激烈,依然能排众而出,做投资时也只是如巴菲特般“坚持价值投资”,却取得了很多庄家可望而不可及的成果。这才是段永平的价值所在。如果一味地围绕着“财富”、“贫困’对其进行道德化评判甚至上升到“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高度,只能是一种悲哀。
一顿午餐,让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成为争议的焦点。2006年6月底,他以62.01万美元的价格,竞拍到与“股神”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共进一次午餐的权利,并打破了去年创下的35.11万美元的最高纪录,令人咋舌。但对于身家百亿的段永平来说(有人已称他才是真正的中国首富),这一代价实在算不了什么。
问题是,在这一时点上,很多因贫困而可能失去上大学机会的高中毕业生也在被众人关注着。于是乎,段永平的这顿午餐(62.01万美元)被换算成500万元人民币,相当于“吃掉了124名大学生的大学期间全部费用,或者说吃掉的是1600个农民一年的劳动成果,吃掉了25所希望小学。还可以说是吃掉了5万名小学生的一学期学费。”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只是段永平花掉的是凭借自己努力挣的钱,况且这62.01万美元也将用于慈善事业,“我们花62万美元是一次捐赠行为,而不是买一顿饭,所以也就无所谓值与不值了”。别人似乎不好说三道四,但质疑依然存在,“为什么不在国内做慈善,而要将钱捐给美国的慈善机构呢?”甚至有人称“没有查询到段永平在国内捐款的记录”。
到了这份上,“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大帽子都拿出来了,架势足够吓人。段永平对此似乎有些无奈,称如果要是区分国界、肤色,民族,“本身就不那么慈善了”,而且自己在中国做的比在美国做的多得多,至于不为外人所知,是因为“我们做慈善一般不愿意说”。
段永平花钱当然不是为了吃一顿午餐而已,据称由于从其投资理念中受益匪浅,他要向巴菲特当面感谢,并且要请教——“当你手里有钱却没有好的投资目标,当你现在发现了一个好的目标却没有足够钱的时候,会分别怎么处理?”
这是一个纯粹的关于投资的问题,但依然被很多人道德化地进行理解,认为“极其愚蠢”,因为巴菲特已宣布将自己80%以上的资产捐赠给比尔·盖茨基金会等慈善机构,段永平若想真的向巴菲特学习,就应该先学学怎么做慈善。
为什么这么多矛头指向了段永平?毕竟花大钱与巨人见面,这早已不是第一次。前几年,通用电气的卸任CEO杰克·韦尔奇到中国与中国若干企业家对话,活动收费不菲,据称每位在10万元~30万元之间。
这一价位比之段永平的午餐固然偏低,但一场纯粹的商业活动却被渲染为“朝圣”之类的重要事件。与韦尔奇在管理界的地位相比,巴菲特在投资界的地位有过之而无不及,况且62.01万美元的代价会用于慈善事业,而不是落入个人或者商业机构的手中。
即便是在段永平的个人经历中,在创立步步高的前期,也曾一掷上亿元成为央视的广告标王,那时也没有人质疑“为什么不将这笔钱用于慈善事业”。反倒是在其真的将钱用在慈善事业之时,惹来了一身非议。
段永平:我主要的工作其实是做慈善,投资是爱好,我会花一部分精力,但不是主要的精力。我现在做慈善不光花我自己赚来的钱,还有一些不愿自己露面的朋友。现在国内的慈善行业并不太好做,你去捐钱很多人会找你麻烦,为什么捐给他不捐给我呀?因为我大部分时间不住在国内,找我的人相对少一些,就没有那么多麻烦。
《福布斯》的玩笑:可能段永平真的很饿,他这一顿饭要花掉比去年多近一倍的价钱。
《中国青年报》:中国富豪的加入使竞标午餐的性质发生了改变,由于慈善意义大打折扣,使得竞标午餐所追求的更像是一次千里迢迢的“追星”,抑或是一场顶礼膜拜的“朝圣”。
《新京报》一位评论员:与其去争论段永平是不是用在中国挣的钱去送给巴菲特做善事,不如换个角度来看此事。笔者本人更愿意相信,段永平本人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与巴菲特吃餐饭,除此之外,很难相信他还有其他什么高深的用意在其中。的确,他能吃得起。
《竞争力》:与段永平这顿昂贵的午餐相比,其个人经历更值得外界关注和研究:从打工时期缔造“小霸王”奇迹,到创业时打造了“步步高”帝国,而后又从实业转到投资,其每一步走得都非常成功。他做实业时选择的行业竞争激烈,依然能排众而出,做投资时也只是如巴菲特般“坚持价值投资”,却取得了很多庄家可望而不可及的成果。这才是段永平的价值所在。如果一味地围绕着“财富”、“贫困’对其进行道德化评判甚至上升到“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高度,只能是一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