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看皇家的家庭教育

来源 :科教新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_dolp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明风华》一剧热播。有人说真正影响一个人的是自己的家庭,明朝皇帝之所以与众不同,就与他们的家庭日常有关,比如说家教。
  谋生型父母——长远
   在《大明风华》里,朱棣和蔼可亲地和儿子们交谈,甚至让儿子们上榻来倚着,用最舒服的姿态对话。
   朱棣的人生绝对和他父亲的教育有关,分一下类,朱元璋是標准的谋生型父母。
   谋生型父母的特点是,喜欢让孩子体验父母劳动的辛苦和辛酸。因此朱棣从小就体验忧愁,品尝磨难,接受挫折,培养意志。
   也许你会说,生在帝王家,这样的挫折教育实行起来有多大把握。朱元璋却不摆花架子,处处落到实处。
   他自己没有读过多少书,却把知识改变命运放在了首位。他先是给儿子们聘请了一位严格的老师李希颜,然后建立了图书馆,让儿子们天天书不离手。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位老师喜欢体罚学生,谁不好好读书,便要挨打。
   朱元璋抚着儿子被打的头,任由这位教书先生教训。
  榜样型父母——旗帜
    朱棣的人生由父亲一手缔造,父亲却并没有选他做继承人。
    朱棣反抗自己的命运,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他推翻了自己侄子的统治。
   他内心很清楚,自己做的这一切很不人道。但是,他被现实逼迫走上了这条道路。
   朱棣努力给自己的儿子们做榜样。
   他很早就确立了储君,甚至连皇太孙都定了下来。
    朱棣远征,他把儿孙都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谈论疆土,谈自己绝对不可能允许一分一毫的土地被人抢走。他采取的方式是让自己强大,霸气而且奋进。
    有这样一个父亲,儿子们都能独当一面。
    对太子,朱棣严厉但不失慈爱。朱高炽肥胖,走路都成问题,最大的纠结就是经常向父亲辞职,说自己这个太子名不副实,不如废了。
    朱棣心里清楚:你不行,但是你有好儿子,为了我孙子,我不能废你。
    因此,在靖难之役后,朱棣把皇太孙带在面前,让他直面血淋淋的现实。处处调教,处处提携,处处用一个继承人的标准要求孙子。
    朱棣知道老二不安生,总有一天会继承自己的血腥之路,因此他对二儿子说:“世子身体不好,你好好努力。”是侧击,也是鼓励,他做好了两种准备,太子能当大任不怕;若不能,老二也能接替自己的事业。
  尊重型父母——有爱
   《大明风华》中,让人觉得最温暖的就是朱瞻基的老爹朱高炽对他的尊重和维护。生于帝王家,这样的父子关系真的很难得。
    朱高炽在儿子的生活中一直扮演着兜底的角色,鼓励、提醒、谋划、宽慰。
    朱瞻基对父亲给予的自由和提醒是尊重的。父亲是真的爱他,并且用生命维护他。
   孙若薇靖难遗孤的身份被朱棣识破,朱瞻基着急,朱高炽却心平气和地对他说:“大不了被流放。”
    当朱棣对朱瞻基构成威胁,朱高炽也一反温顺,和自己的父亲杠上了,并直言若自己的儿子出现问题,那他只有一条路——造反。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极力唤醒和鼓舞。
    朱瞻基能够成为圣明的“守成”之君,与父亲的开明有关。
其他文献
5月30日,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冯江华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在去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冯江华主持完成的“轨道交通永磁牵引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这一成果被视为开启了中国3.0版高铁时代,冯江华也被业内誉为我国研究高铁永磁牵引技术的第一人。  从无到有,打破国外公司技术垄断  列车牵引与控制技术是列车高速、绿色、安全运行的关键,但早前大功率异步牵引技术被西门
期刊
谁也不想被骗,尤其关于吃。   我的妈妈是一个业余十级的食品质量监察员。什么样的蔬菜是洒过农药的,什么样的鸡是生长期太短的,什么样的零食是放了添加剂的,她都目光如炬,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实践经验主要来自菜市场,理论知识的来源则比较庞杂,比如,报纸杂志电视,微信公众号文章,以及“听说”。   事实上,关于食品的陷阱,以“黑暗料理”闻名的英国人也很焦虑。三联书店译介的比·威尔逊的《美
期刊
金智英婚后第一次给公公过生日那天,亲戚都聚集到丈夫郑代贤的老家吃午飯。在饭前准备、吃饭、饭后收拾的过程中,长辈们不停地向金智英询问到底有没有好消息。虽然金智英都以还没有生小孩的打算作答,但他们自顾自地断定是因为金智英怀不上孩子。   开车回首尔的路上,郑代贤和金智英一直在车里争吵。郑代贤突然把姿态放低说:“以后,我有个办法可以不用再听他们的唠叨。”   “什么办法?”   “就生吧,反
期刊
“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工作没有价值,得不到領导和同事的认可,与同事关系不和……原因各不相同,总之大家都感觉很痛苦。不过,我希望大家先想想看:人原本是为什么而工作呢?   也许有人会说“是为了做自己想做的事”,也有人会说“是为了实现梦想”。我认为,这些回答都是正确的。然而,从本质上来说,人就是为了生活而工作。这个道理,亘古未变。为了养活自己,为了养活家人而工作,我认为这是工作的首要目的。因此,在我
期刊
我是一粒不想飞翔的蒲公英种子,洁白的羽毛包裹住我小小的躯体,这是母亲给予我的最后的庇护。   母亲的怀抱温馨而柔软,兄弟姐妹们同我一道分享这份温暖。烈风吹不弯母亲的腰,她牢牢地将我们搂在怀中,避免那猛烈的风迷了我们的眼。   我是多么热爱母亲宽阔的怀抱啊!   但是我还是上路了。母亲将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从怀里推了出来,动作里带着万般不舍。她在我耳畔温柔呢喃,告诉我:“我只是你生命中的过客。风会将你
期刊
购买台灯前稍作功课的父母都知道,孩子读书学习的台灯色温不宜超过4000K(开尔文,色温单位)。   我国《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规定:当选用发光二极管灯光源时,长期工作或停留的房間或场所色温不宜高于4000K。   这是因为现有的光源中,烛光的色温大约是2000K,白炽灯是2700-3000K,日出后一小时的阳光大约4000K,中午就上升到了5600K。不同色温带给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4000K左右的
期刊
爱尔兰作家克莱尔·吉根的小说《寄养》讲述一个爱尔兰农户家的小姑娘佩妥,由于家里孩子众多而生活艰辛,被送往一户农庄主家寄养。吉根以佩妥的口吻将“寄居”生活娓娓道来。“每个人都必须真诚又勇敢地面对生活。”佩妥从养父母的身上感受到了他们十分热爱生活,尽管他們承受过失子之痛。小说的每一个场景都似从日常熔炉里抓取的一把带着火星的灰烬。纵然生活热烈燃烧,吉根却只写那些灰烬里的光亮。
期刊
2020年寒假,居家抗疫的特别假期,我的生活总是充满着创作的绚丽色彩。有一天,我又心血来潮,决定创作一个蔬果拼盘。   说干就干。我来到厨房看了一下材料:有红彤彤的苹果,有胖乎乎的大蒜子,还有绿油油的黄瓜、西兰花、蒜苗等蔬菜。就拼一个小“池塘”吧。   我把黄瓜放到砧板上,用菜刀一片一片地切了起来。可是,我切得参差不齐:有的薄,有的厚,有的大,有的小。看着这些杂乱无章的黄瓜片,我感到很为难:该怎样
期刊
地球—— 一位和蔼可亲的母亲,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她也渐渐地病了。现在,许多人意识到了保护地球母亲的重要性,开始提倡低碳生活,我家也不例外。   有一次,妈妈洗完衣服后准备将水倒掉,我见状,急忙说:“妈妈,那水可以多次利用,留在桶里,还可以冲厕所、拖地!”妈妈一听,觉得有几分道理,便将水倒进了大桶里。第二天,我们刚起床就发现停电了,无法蓄水,水塔里没有一滴水可用了。爸爸上完厕所后,用昨天留下的那桶
期刊
我喜欢植物,也喜欢种植物。今天我又种了我最喜欢的植物——兰花。   第一次种蘭花是在读五年级时,老师给了我们“兰花少年”每人一棵兰花。我开心地买了个花盆,从菜园里挖来土壤填满花盆后,就把兰花种了上去。   我对它照顾有加。天天给它松土,帮它浇水、施肥。时间久了,兰花盆里的土变得越来越肥沃了。   有一次去学校之前,考虑到一个礼拜不能照顾它,我就给它浇了半桶水,还施了半包肥料。星期五那天,我想: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