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用于余热回收且填充相变材料的新型套管式蓄热放热装置及其蓄放热循环系统的换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测试了相变蓄热放热装置的出口温度、换热量及用热装置散热器进出口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显示,相变换热装置入口温度越高、流量越大、蓄热时间越长时,换热装置平均换热量越高、用热装置的放热时间越长,且在热水入口温度80℃、流量100 kg/h时,蓄热时间约190 min,平均换热量达830 W,放热时间约350 min。
【机 构】
:
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中国科学研究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基金项目】
:
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重点项目(KZ201710016011),北京学者计划资助项目(2015-02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用于余热回收且填充相变材料的新型套管式蓄热放热装置及其蓄放热循环系统的换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测试了相变蓄热放热装置的出口温度、换热量及用热装置散热器进出口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显示,相变换热装置入口温度越高、流量越大、蓄热时间越长时,换热装置平均换热量越高、用热装置的放热时间越长,且在热水入口温度80℃、流量100 kg/h时,蓄热时间约190 min,平均换热量达830 W,放热时间约350 min。
其他文献
研究了镁盐晶须对磷石膏基胶凝材料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镁盐晶须掺入,磷石膏基胶凝材料的凝结时间会有一定延长,当镁盐晶须掺量为3%时,终凝时间较空白样延长了3.7%;随着镁盐晶须掺量的增加,磷石膏基胶凝材料的抗压和抗折强度有所提高,当镁盐晶须掺量为3%时,3 d抗压强度较空白样提高了70.5%,28 d抗折强度较空白样提高了50.1%;镁盐晶须对磷石膏基胶凝材料的抗冲击性能无明显改善作用,对pH值有一定的降低作用。
为了准确获得盾构管片的开裂行为,选择合适的混凝土裂缝模型和参数是关键。基于已有管片试验成果建立了有限元模型,针对管片跨中挠度曲线、钢筋应变曲线和管片开裂模式等结构响应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参数分析研究了旋转裂缝模型、固定裂缝模型和多向固定裂缝模型3种弥散裂缝模型带来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旋转裂缝模型结果能够还原管片屈服后跨中的位移响应,同时裂缝形态与试验结果具有一致性。另外,针对拉伸和压缩断裂能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2种断裂能都对管片承载力影响较大,源于规范Fib Model Code 2010
采用矿渣替代部分水泥制备了矿渣混凝土,研究了矿渣掺量分别为0、20%、40%、60%、80%时混凝土在淡水及硫酸盐环境中抗压强度随养护龄期的变化规律,通过测试各试样在不同侵蚀深度下的SO42-含量表征矿渣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并通过压汞孔径测试分析了矿渣混凝土孔径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矿渣掺量为40%的混凝土在淡水及硫酸盐环境中养护7、30、60、90、180 d的抗压强度较基准混凝土分别提高了9.7%、17.1%、13.3%、6.0%、5.3%及11.7%
通过对冻融循环后玄武岩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BTRC)标准试件进行拉拔试验,研究冻融循环次数和纤维tex值对玄武岩纤维编织网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冻融循环条件下,BTRC的拉拔破坏为滑移破坏;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纤维束与基体之间的极限拉拔力逐渐降低,冻融循环对BTRC的粘结性能影响明显。基于以上研究,建立了冻融循环后玄武岩纤维束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理论计算公式。
以胺基聚醚、亚磷酸、甲醛为原料在硫酸催化下通过曼尼希反应,合成不同酸醚比的膦酸盐减水剂PHO。并对减水剂的分子结构、分散性能、吸附性能及抗硫酸盐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HO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及分散保持性;PHO较聚羧酸减水剂具有更好的抗硫酸盐性能,减水剂的吸附量受硫酸盐的影响较小;当水泥中掺入2%的硫酸钾时,聚羧酸减水剂PCE的吸附量减小16.3%,水泥净流动性丧失,而所合成的减水剂PHO-6的吸附量仅减小9.4%,水泥净浆仍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以贝壳细料为骨料,以水泥、粉煤灰为胶凝材料制备了16种配比下的低强度填充材料,研究了灰砂比与水固比对其流动度、泌水率与抗压强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灰砂比会使低强度填充材料的流动度增大,泌水率减小,抗压强度提高;增大水固比会使其流动度与泌水率增大,抗压强度降低。应用于具有二次开挖需求的工程时,其灰砂比不宜大于0.08,当其应用于道路基层、底基层等部位时,其灰砂比不宜小于0.12。此外,基于灰砂比与水固比指标,建立了低强度填充材料强度预测模型,可为配合比设计提供参考。
采用Fluent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2种不同墙体材料日光温室多层相变墙体的传热特性。结果表明:存在一个最佳的相变层厚度,此时墙体的热工性能最优;相变材料对不同建材所搭建墙体的蓄放热性能的提升效果不同,对于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的蓄放热性能提升更高;相变材料在夜间并未完全放出存储的潜热量,存在蓄放热量不匹配的问题,需采取一定措施增强相变材料的夜间放热能力。
以白云石为主要原料,通过热分解得到轻烧白云石,以此为原料制备硫氧镁水泥,并对硫氧镁水泥进行抗压强度、耐水性测试及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810℃热处理2 h所得的轻烧白云石中活性氧化镁含量最高;当n(MgSO4·7H2O)∶n(MgO)∶n(H2O)=20∶1∶12时,制备的硫氧镁水泥28 d抗压强度为34.5 MPa,软化系数为0.452;当掺入占轻烧白云石质量1.0%的柠檬酸改性剂时,硫氧镁水泥的28 d抗压强度、软化系数较未改性前分别提
针对由有机阻锈剂、无机钼酸盐和水复合制得的新型复合羧酸胺阻锈剂,通过电化学线性极化测试、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挂片干湿循环结合形貌、成分分析,研究了混凝土模拟孔溶液中不同浓度复合羧酸胺阻锈剂对钢筋的电化学和阻锈行为。结果表明:随该复合阻锈剂浓度的增大,线性极化电阻增大,腐蚀电流密度降低,钢筋表面膜电阻、电荷转移电阻增大,点蚀电位增高,干湿循环挂片锈蚀面积降低,钢筋耐氯离子腐蚀能力增强,阻锈效率显著提高;同时,该阻锈剂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力学性能无不利影响。
研究了增稠剂与减水剂共同作用下对不同密度泡沫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孔结构的影响,探究了流动度、孔结构稳定性以及泡沫混凝土密度三者的关系。结果表明:泡沫混凝土孔的生长情况与其流动度有着极大的关系,流动性过好,泡沫出现强烈的聚集和破裂,引发泡沫混凝土成型塌陷,而流动性过差导致混合浆体过硬,在搅拌过程中大量气泡破损。这种影响随着泡沫混凝土密度的增加即泡沫掺量的增多逐渐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