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老师的爱 挖掘学生的美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chen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发育、发展最宝贵、最富特色的时期,又是人生的“危险期”。随着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感到或担忧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同时他们又需要成人的爱与关心。所以,恰到好处的爱与关心对于这个时期的中学生在人格、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十分重要。一个班主任,只有让学生感到并且接受老师的爱与关心,他才能带领学生建设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以下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点体会。
  一、彼此交流
  中学生是渴望理解与交流的,对于一个班主任来说,他可以借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来传递老师的爱与关心。我进行了多次尝试,效果颇佳,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逆反心理较强,他们做事情较少考虑后果,容易冲动。事情过后他们也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由于自尊心强,不肯轻易认错。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用适当的方式方法来教育他们,让他们从教育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与关心,让他们能真正地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通过适当的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是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在班集体建设中付出自己的关心与爱,用爱感化所有的学生。
  二、相互合作
  随着教育要求的改变,班主任工作的要求与作用也发生了改变。如何处理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班集体建设中一个需要好好解决的问题。我认为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在相互合作中体现出平等,体现出爱与关心。
  作为一个班主任,班级的日常管理总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就拿班级的劳动卫生来说,经常会有部分同学出工不出力,干活马马虎虎。于是我制订班规,试图用“惩罚”的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可是我觉得还是没有什么效果,甚至有时还不如从前。我找来几个学生,询问他们为什么劳动任务总是完成不好,他们反应主要是劳动的时候同学们相互依赖,缺少合作。我与班干部商量,终于想出一个办法:把班级的各项劳动任务尽可能公平地分配给每一个人,作为班主任的我也有一份。劳动任务平均分配,每个人包干负责,谁出了问题找谁,想偷懒的同学再不能偷懒了。一到劳动的时候,我和班干部带头先干起活来,看到老师也加入到劳动当中,其他同学也跟着干起来,所有的学生都会自觉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整个劳动又快又好的完成了。
  对于一个班主任来说,在班集体的日常管理中,身先士卒显得非常重要。班集体的事情不仅仅是学生的事情,也应该是老师的事情。老师和学生都是班集体的成员,都应该为班级出力,为班级争光。通过师生之间平等的合作,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
  三、共同提高
  一个班级只有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才能不断进取。老师给学生提出目标,让学生不断进步的同时,我们更加要关注老师的进步。作为老师,在班集体的建设中感受学生进步的同时,也应该多多向学生学习,提高自己。
  一次举行全年级拔河比赛,由于有一点事情我没有去,而是让体育委员组织同学参加比赛。赛后,同学们纷纷跑到办公室告诉我:我们班得了第二名。看着那一张张洒满汗水的笑脸,我心里很开心:这就是我的学生,一群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学生。事后,他们也说了一点他们的遗憾——我没有去给他们加油。本来我想解释一下,告诉他们我有事才没有能去。可是我心里总是有点惭愧,一直教育学生要热爱集体,积极为班集体争光,学生做到了,可是我这个老师却没有做到。老师是一个不平凡的职业,他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他的学生,要教育好学生,老师自己首先就必须要做到。老师也是一个平凡的人,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能虚心向学生学习,这才是一个好老师。
  班集体建设是充满人性与挑战的,值得所有班主任去思考,去探索。让学生能感受老师心底的爱,让老师用心去感受学生的美,让情感在师生之间传递,师生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班集体一定能建设成为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作者单位:427100湖南省桑植县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今电商时代,人们都热衷于网购,所以电子商务将迎来跨越式的发展,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认真落实“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为了使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更好地贴近社会用人需求,本文从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着手,对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子商务 教学改革 实训教学  一、应具备的能力  1.基本技能  计算机、电子
期刊
数学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实践,数学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际的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数学教学更是责无旁贷。因此,在扎实训练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注重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一、激发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热情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就是好奇、好动,而“好奇心”正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
期刊
【摘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随着教材内容的加深,小学生越是到高年级,对数学学习兴趣越是减淡,我们教师要特别注意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初浅地谈一点激趣教学看法。  【关键词】师生互信 预设悬念 学以致用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表明: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不满状态,或者失去信心时,将直接阻碍、削弱甚至中断智力活动,使学习的向心力遭到破坏,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学生只
期刊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努力探讨的一个课题。师生互动是提高数学质量的前提,形成良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关键。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成绩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因此,探讨教学方法就成为重中之重,而“快乐教学法”就是很好的教学方法。“快乐教学法”就是教师愉快的教,学生快乐的学,是师生的互动在快乐中激发起来的学习兴趣,在愉悦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把教师的知识点,转化为学
期刊
心理学研究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让儿童动手操作,是符合儿童思维认识过程的,即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发展过程。生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大脑结构功能,在于不同脑区域能动地联系起来的功能系统的协调活动。如果片面地利用某个大脑半球,会使另一个半球受到抑制,当驱动抽象思维活动的左半球负担过重,而驱动抽象思维活动在右半球却负担不足时,就会造成思维缺乏,神经过渡紧张,人的个性的和谐发展,将会受到损害。而在数学
期刊
主题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色彩鲜艳,形式多样而又富有童趣,其意图在于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现实的生活场景等形式来呈现出学习素材,提供给学生探索知识的空间,从而有效实施课堂教学。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看主题图,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认为数学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应当做到有机渗透,主题图教学必须突出数学的特点,较快的切入到数学的问题中来,教师要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
期刊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应在充分创设课堂情景,营造表达氛围,规范学生数学语言方面狠下功夫,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想说并会说,让学生说得通顺、有条理、有层次、逻辑性强。让学生在表达中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数学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语言表达 形成能力 发展提升  华罗庚先生曾提出学生在数学表达上要“想得清楚,说得明白,写得干净。”事实上,学生学习数
期刊
【摘要】在布置作业时,布置与上堂课相关的内容,能让学生温故知新,提高听课效率;布置与下堂课相关的内容,能让学生预先探索知识,提高兴趣。这样的作业布置新法,使作业形式更灵活,内容更丰富,能让学生进行系统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作业布置 上堂课内容 下堂课内容 温故知新 探知知识 提高能力  在教学中,作业,对老师和学生都是必不可少的。作业是老师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反馈教学效果的
期刊
一、联系实际,引发学生的兴趣  众所周之,小学生的思维受成长所限,认识感知实际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培养其兴趣,尤其重要,特别是抽象的数学问题,更是如此。那么,如何就其特点,结合实际,引发兴趣,为他们搭建认知桥梁的方法就显得较为重要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它却往往影响一堂课的成败。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头导语,用别出
期刊
自信,是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剑。只要你拥有它,你将会是最终的胜者。因此,建立自信心是多么的重要。学习数学也不例外。可以说,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是能否学好数学的关键。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应以学生为本,多方面注重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具体措施如下:  一、善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据教育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境下,大脑皮层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