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当前的网络文化传播方式已慢慢成为文化传播的主流方式,它传播快捷、内容海量、资源共享等特点极大地提高了文化的传播速度和效率,因此,网络文化和人们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与此同时,网络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一些弊端也逐渐显现,如何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发展繁荣向上的网络文化,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推动我国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加强高品位文化信息的传播,推动网络文化发挥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高雅品位的网络文化品牌成为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文艺;机遇;挑战;策略
近年来,我国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为传播信息和知识,方便和丰富人民的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
1 当前网络文艺生态的状况
第一,网络文艺是一种新的文化现象,艺术产品参差不齐,有些品位不高甚至低俗的作品也相继出现,这就和传统的精品文化产生了冲突,网络文艺在市场化的过程中显露出低俗、粗糙及娱乐化的特点。如何权衡处理娱乐与发展、消遣与教育的关系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第二,网络文化改变舆论生态布局,不仅冲击主流文化,还导致价值观的多种变化。网络是一个大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它既可以传播传统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也可以传播肤浅的,甚至暴力的消极价值观,如何实现有力的网络监管是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文艺消费中必须处理好宏观消费与微观消费、整个社会的消费和个体消费的关系,做好整个消费系统各因素之间关系的协调。
第三,网络为艺术品的传播和消费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但给有效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建设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当今社会,信息的传播当快速,一条信息可以在一秒之内传遍全世界,再加上微信、QQ群、微博等社交软件的存在,使得信息的传播渠道更加多样。
2 建设良好的网络艺术生态的策略
网络生态改变了文艺作品的生存方式和存在形态,文化消费市场强化了文艺产品的经济价值和商品属性,造成文艺生产快速发展中的多而不精的现状,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失衡,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文化生态的建设。强化管理机制和公共文化建设,提高文艺产品的品质,增强文艺生产者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觉,促进文艺生产的“绿色、环保”,这既是文艺生产的文化使命和自觉追求,又是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时期良性文化生態建设的历史使命和终极目标。
第一,手机一族越来越多,传统的新闻媒体已经很难满足当今人们的文化需求,因此政府应把大部分监管精力放在网络上,制作适合手机和网络传播的精品佳作,改善文艺生态系统,规范文艺消费行为。一方面要发动一切积极的社会力量,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人们文化素质、审美追求在文艺生态建设中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引导人们自觉抵制负面文化和负面信息。进行文艺生态建设首先要弄清生态污染源头,正本清源,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杜绝负面信息的产生,最大限度地减轻文艺生态污染。
第二,发挥政府主导与民间监督的双重功能,加强对商业网站的监督与管理。长期以来,面对文艺生产和消费中的种种不良行为,人们倾向于期望政府和法院采取相关措施予以解决,而没有充分重视并发挥民间文艺消费者团体在优化文艺生态环境方面可能起到的积极作用。正确利用文艺消费者团体、个人在网络运行中所发挥的作用,可以将国家和政府在网络文艺消费活动中的角色由监管、监督转变为执行者和组织者,扭转文艺生态治理中被动、低效的局面。此外,要想建设完善的网络文艺消费保护系统,还需要充分调动各个文化管理机构、民间文化团体、网络专家群体、网络媒体与文化产业公司、网络出版机构的积极性,通过多种手段规范和监督文艺网络消费活动,建设和优化文艺生态环境,同时还应充分重视和发挥文艺市场的竞争能力,强化文艺生态系统、文艺消费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净化能力。
第三,完善网络文艺法规,规范网络市场秩序。个体消费者的不健康消费需求直接影响文艺消费的状况,为伪劣的文化产品和文艺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土壤,促进了它的泡沫式繁荣。但通过对生产者、消费者积极引导,以及法律、伦理、文艺批评、生产消费管理监控制度等方面多种手段的综合治理可以使这种局面得到有效的改善。文艺生产、消费市场的非良性运转并不是产生精神文化生态污染的根本原因,而是产业社会自身的生产消费机制出了问题,即产业社会的拜金、实利和利润至上的生产主义、发展主义。要进行文艺生态建设,促进文艺生态的良性发展,就必须清醒认识产业社会文艺消费的双重效应和过渡性特征,扬长避短,兴利除弊,创造条件克服产业社会运行机制与生俱来的局限性。
3 结语
改善文艺生态系统,规范文艺消费行为,重建良性的文艺生态环境必须以人为本,要充分重视人们文化素质、审美追求和责任感在文艺消费和文艺生态建设中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引导人们自觉抵制负面文化和负面信息,主动积极地改善和建设文艺生态环境。规范文艺消费,促进文艺生态建设意味着必须抵制一切危害民众身心健康,尤其是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低劣文艺产品。要想优化文艺生态环境,个体消费者应该自觉强化自身的文化责任感,提高自身消费品位,抵制文艺消费中的不良现象,改善文艺生态环境。
关键词:网络文艺;机遇;挑战;策略
近年来,我国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为传播信息和知识,方便和丰富人民的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
1 当前网络文艺生态的状况
第一,网络文艺是一种新的文化现象,艺术产品参差不齐,有些品位不高甚至低俗的作品也相继出现,这就和传统的精品文化产生了冲突,网络文艺在市场化的过程中显露出低俗、粗糙及娱乐化的特点。如何权衡处理娱乐与发展、消遣与教育的关系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第二,网络文化改变舆论生态布局,不仅冲击主流文化,还导致价值观的多种变化。网络是一个大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它既可以传播传统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也可以传播肤浅的,甚至暴力的消极价值观,如何实现有力的网络监管是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文艺消费中必须处理好宏观消费与微观消费、整个社会的消费和个体消费的关系,做好整个消费系统各因素之间关系的协调。
第三,网络为艺术品的传播和消费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但给有效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建设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当今社会,信息的传播当快速,一条信息可以在一秒之内传遍全世界,再加上微信、QQ群、微博等社交软件的存在,使得信息的传播渠道更加多样。
2 建设良好的网络艺术生态的策略
网络生态改变了文艺作品的生存方式和存在形态,文化消费市场强化了文艺产品的经济价值和商品属性,造成文艺生产快速发展中的多而不精的现状,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失衡,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文化生态的建设。强化管理机制和公共文化建设,提高文艺产品的品质,增强文艺生产者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觉,促进文艺生产的“绿色、环保”,这既是文艺生产的文化使命和自觉追求,又是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时期良性文化生態建设的历史使命和终极目标。
第一,手机一族越来越多,传统的新闻媒体已经很难满足当今人们的文化需求,因此政府应把大部分监管精力放在网络上,制作适合手机和网络传播的精品佳作,改善文艺生态系统,规范文艺消费行为。一方面要发动一切积极的社会力量,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人们文化素质、审美追求在文艺生态建设中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引导人们自觉抵制负面文化和负面信息。进行文艺生态建设首先要弄清生态污染源头,正本清源,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杜绝负面信息的产生,最大限度地减轻文艺生态污染。
第二,发挥政府主导与民间监督的双重功能,加强对商业网站的监督与管理。长期以来,面对文艺生产和消费中的种种不良行为,人们倾向于期望政府和法院采取相关措施予以解决,而没有充分重视并发挥民间文艺消费者团体在优化文艺生态环境方面可能起到的积极作用。正确利用文艺消费者团体、个人在网络运行中所发挥的作用,可以将国家和政府在网络文艺消费活动中的角色由监管、监督转变为执行者和组织者,扭转文艺生态治理中被动、低效的局面。此外,要想建设完善的网络文艺消费保护系统,还需要充分调动各个文化管理机构、民间文化团体、网络专家群体、网络媒体与文化产业公司、网络出版机构的积极性,通过多种手段规范和监督文艺网络消费活动,建设和优化文艺生态环境,同时还应充分重视和发挥文艺市场的竞争能力,强化文艺生态系统、文艺消费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净化能力。
第三,完善网络文艺法规,规范网络市场秩序。个体消费者的不健康消费需求直接影响文艺消费的状况,为伪劣的文化产品和文艺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土壤,促进了它的泡沫式繁荣。但通过对生产者、消费者积极引导,以及法律、伦理、文艺批评、生产消费管理监控制度等方面多种手段的综合治理可以使这种局面得到有效的改善。文艺生产、消费市场的非良性运转并不是产生精神文化生态污染的根本原因,而是产业社会自身的生产消费机制出了问题,即产业社会的拜金、实利和利润至上的生产主义、发展主义。要进行文艺生态建设,促进文艺生态的良性发展,就必须清醒认识产业社会文艺消费的双重效应和过渡性特征,扬长避短,兴利除弊,创造条件克服产业社会运行机制与生俱来的局限性。
3 结语
改善文艺生态系统,规范文艺消费行为,重建良性的文艺生态环境必须以人为本,要充分重视人们文化素质、审美追求和责任感在文艺消费和文艺生态建设中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引导人们自觉抵制负面文化和负面信息,主动积极地改善和建设文艺生态环境。规范文艺消费,促进文艺生态建设意味着必须抵制一切危害民众身心健康,尤其是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低劣文艺产品。要想优化文艺生态环境,个体消费者应该自觉强化自身的文化责任感,提高自身消费品位,抵制文艺消费中的不良现象,改善文艺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