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指引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已变得异彩纷呈,但是课堂教学也出现了片面追求形式,表面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实则根基不稳的问题,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肤浅与浮躁,笔者将这种现象也称之为“亚健康”。
读得热闹,悟得太少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时下,书声琅琅的语文课堂并不少见,有没有保证学生读书的时间甚至成为评价一堂课好坏与否的重中之重,但是一些教师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时存在随意性: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批名读……教师一会儿让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的遍数越多越好,一会儿又让同桌互读。还有一些“时尚用语”泛滥成灾,如“你爱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等,只是有的为朗读而朗读,有的朗读走过场,有的是只注重朗读技巧的指导,朗读与阅读是两张皮,各自为阵,朗读教学没有真正促进阅读教学的展开。朗读常常成为讲课的点缀和附庸,朗读形式单调,水平低下。
个性化朗读是以不同形式的朗读,不同理解的朗读,融入自己的体验,通过对文本的再创造,从而更好地把握和感悟文章。可是仔细听听,学生热热闹闹地在读书,可是一遍遍无目的地读,效果如何?老师们留给学生读书的时间不算少,但是重量不重质,读的指导不力,读的要求不明,读的层次不清,读来读去只是在一个层面上打转,为了读而读。一节课下来,学生倒是能把课文较为流利地读下来了,可是课文的内容理解了多少?词语的意思弄懂了多少?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又品味到了多少呢?这样的读仅仅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不能与悟、品、思相结合,没有读出实效,又谈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想一堂语文课应该形成有静有动、动静搭配的组合过程:教师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技能,课堂上既有朗朗书声,又能有静思默读。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给学生默读思考的时间,有声的朗读有助于记忆,无声的读书有助于思考,对语言文字的感悟需要在静读中完成,静则默默读思,动则书声琅琅或议论纷纷,不能从头到尾都是一片闹哄哄,应引导学生用心感悟、揣摩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另外,还应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避免进入朗读误区,一定要做到目的明确。读前有要求,读中有指导,读后及时评估反馈,引导学生用心去读,动情去读。教师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读出层次,读出内涵。这样操作,学生自然走入课文所描写的意境,文本的语言也自然地内化为学生的语言。
我们指导学生读书,就是要注重采取有效的途径帮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训练语感,选准文章中最能表情达意的词、句、段,努力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真正地披文入情,推敲、揣摩、品味语言,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和阅读习惯。
小组合作,华而不实
有的教师把合作学习当成课堂教学的法宝,不管大事小事,不管有无必要,都要小组合作一番,整个过程看上去热热闹闹,其实收效甚微。另外,在学生的小组学习中,有的教师要么袖手旁观如“局外人”,要么如“蜻蜓点水”般挨小组看一下,有的教师甚至对学生的合作情况一无所知。教师和学生都不清楚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定位,合作学习处于无序状态,结果是:课文学完了,学生难认的字不会认,难写的字不会写,难读的句子不会读,精美的段落不会品,更不用说积累语言用于自己的生活。
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学习方式的确定要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合作学习做为一种学习方式,是否采用、怎样采用都要以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只有在学生充分读书、独立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才能保证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否则小组合作就变成了个别优生展示能力的舞台,学习所得也势必是肤浅的、片面的。不是每个问题都适合讨论,不是每一项知识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小组活动的次数越多越好。在追求课堂活跃气氛的同时,我们更要考虑课堂学习的效率。
教师在确定小组活动的内容时,要进行精心的筛选与设计,让学生便于组织小组活动,同时也能激起学生参与的兴趣。合作学习,可以是便于操作的分工合作学习,使学生通过共同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可以是通过共同讨论取得最佳的解题方法,使学生在争论中获取知识;可以是带有竞争性的互评、互检、互考,让学生在竞争中取得进步;也可以是通过大家的各抒己见找出带有规律性的知识。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更应明确:绝不能成为旁观者,应是学生合作的指导者。在学生合作前,教师应及时指点,提出合作要求;合作学习时,教师可以加入到某些小组的交流中,及时交流反馈信息,调控合作过程,保证学生能够正常开展交流;合作学习结束时,教师还要进行点评和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有效的评价。
情境表演,迷失方向
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是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安排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利于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如排练课本剧等形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感悟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剧中情节,关注到课文的语言形式,还会带动观众对课文产生进一步的思考、理解,使学生把学习语言与创新思维结合起来。可是有的教师在具体的操作中抽去了教学方法中“活的灵魂”,忽视了教师的正确及时的指导与引导,放手让学生排练课本剧,还自信地认为这样安排有创意,完全符合新课标的理念。
阅读教学不在“阅读”上下功夫怎么行呢?阅读课归根到底是在学习语文呀,不管运用哪种形式,语文课首先关注的应是语言的艺术。没有深入研读文本,没有花时间先引导学生在揣摩语言、训练思维上下工夫,排演课本剧也没有与理解课文、感悟课文结合起来,只重视了情节而忽视了语言,课本剧就只能是对文本内容的浅层次再现。学习语言、理解语言没有落实到位,就开始盲目地鼓励学生运用语言,在随心所欲的表演中学生并未达到语言学习与思维同步发展,变成了根本没有读懂剧本而有口无心的蹩脚演员,而课堂呢,已经变成了迷失语文本来方向的一无所得的一出闹剧。如果说这样的课堂也是一种创新,那么语文教学创新的根本目的即更好地发展学生语言,又从何谈起呢?如果忽视了语言教学,丢掉了“语文”二字,语文教学创新又有什么意义呢?
语文教学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健康发展并具有较强的读、写、听、说能力?应重视强化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把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语文技能与具体生活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自会兴趣盎然,在实践中真正提高能力。但在语文实践活动之前,教师都应该明确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目的。语文实践活动决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游戏,不能只满足于表面上的热闹,更不能单凭教师一时心血来潮,盲目、随意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是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要按一定规范操作,每一步应有具体要求,同时又要灵活掌握,注意肯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课件泛滥,喧宾夺主
曾几何时,语文课堂上多媒体的频繁使用成了让课堂与时代同步的时髦标志,多媒体以其图文并茂、声色俱佳的优势占据了课堂,课堂在不知不觉中驶上了信息高速路。黑板与板书被人们遗忘了,各种花样翻新的课件集中大量声音图像信息对学生进行声光电的轮番轰炸。应该说作为有效的辅助手段,多媒体的使用对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可是如果我们冷静地审视一下课堂,也许我们就不难发现,如果多媒体使用不当甚至滥用,那么多媒体会变成无用的装饰甚至于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在热闹现象背后,对文本的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的漠视已经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
语文课上,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课文,不少语文老师们处心积虑地精心准备着课件,恨不得把文本的语言文字所表现的画面全部展现在学生面前,课堂变得满而又满。这样的语文课变得“异彩纷呈”——听音乐、看图片、看电影……时间就在教师操纵着电脑,展示着美轮美奂的课件中过去了,课堂上多了几分喧哗热闹,少了思考,少了想象,更缺少了入文的读与悟。
我想有时候此时无声胜有声,不用视频,不用画面,多留给孩子一点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在对文本的潜心研读中,孩子得到的感悟要比老师千辛万苦通过课件展示给他们的要珍贵得多。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授课时,所需教具常常只是简简单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而已。课堂上要看图片了,他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文里的插图,有时他信手在黑板上寥寥几笔就画出一只活灵活现的燕子,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猪;有时需要范读为学生引路,无需求助于多媒体,他现场声情并茂的朗读胜过任何录音……他精心设计的每个教学环节总是那么精当,富有启发性,学生在他生动活泼而又扎实严谨的课堂上学到了知识,获得了能力,受到了教育。课件制作得再精美,比不上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教师的一个眼神、一次板书、一个手势、一串妙语无不让学生受到最直接的熏陶、示范与感染。课堂上,师生共同对话,互动合作,彼此交融,这难道不比把课件用得让人眼花缭乱来得更扎实更有效,更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吗?
让我们静下心来用冷静、理性的目光注视当今的小语课堂,不难发现那些肤浅、浮躁、随意、放任甚至是急功近利的恶疾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侵入了课堂原本健康有力的身体。如果说以前的阅读教学是对课文内容的肢解,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毫无意义的课文分析、课堂练习上,那么盲目地在形式上追求花样、追赶潮流的阅读课同样没有立足文本,没有为学生深入地阅读、品味课文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在语文课上,教师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明确语文教学的根基就是听说读写,一切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对文本语言深入而全面的理解、感悟,离不开听说读写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与训练,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华茂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读得热闹,悟得太少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时下,书声琅琅的语文课堂并不少见,有没有保证学生读书的时间甚至成为评价一堂课好坏与否的重中之重,但是一些教师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时存在随意性: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批名读……教师一会儿让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的遍数越多越好,一会儿又让同桌互读。还有一些“时尚用语”泛滥成灾,如“你爱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等,只是有的为朗读而朗读,有的朗读走过场,有的是只注重朗读技巧的指导,朗读与阅读是两张皮,各自为阵,朗读教学没有真正促进阅读教学的展开。朗读常常成为讲课的点缀和附庸,朗读形式单调,水平低下。
个性化朗读是以不同形式的朗读,不同理解的朗读,融入自己的体验,通过对文本的再创造,从而更好地把握和感悟文章。可是仔细听听,学生热热闹闹地在读书,可是一遍遍无目的地读,效果如何?老师们留给学生读书的时间不算少,但是重量不重质,读的指导不力,读的要求不明,读的层次不清,读来读去只是在一个层面上打转,为了读而读。一节课下来,学生倒是能把课文较为流利地读下来了,可是课文的内容理解了多少?词语的意思弄懂了多少?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又品味到了多少呢?这样的读仅仅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不能与悟、品、思相结合,没有读出实效,又谈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想一堂语文课应该形成有静有动、动静搭配的组合过程:教师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技能,课堂上既有朗朗书声,又能有静思默读。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给学生默读思考的时间,有声的朗读有助于记忆,无声的读书有助于思考,对语言文字的感悟需要在静读中完成,静则默默读思,动则书声琅琅或议论纷纷,不能从头到尾都是一片闹哄哄,应引导学生用心感悟、揣摩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另外,还应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避免进入朗读误区,一定要做到目的明确。读前有要求,读中有指导,读后及时评估反馈,引导学生用心去读,动情去读。教师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读出层次,读出内涵。这样操作,学生自然走入课文所描写的意境,文本的语言也自然地内化为学生的语言。
我们指导学生读书,就是要注重采取有效的途径帮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训练语感,选准文章中最能表情达意的词、句、段,努力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真正地披文入情,推敲、揣摩、品味语言,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和阅读习惯。
小组合作,华而不实
有的教师把合作学习当成课堂教学的法宝,不管大事小事,不管有无必要,都要小组合作一番,整个过程看上去热热闹闹,其实收效甚微。另外,在学生的小组学习中,有的教师要么袖手旁观如“局外人”,要么如“蜻蜓点水”般挨小组看一下,有的教师甚至对学生的合作情况一无所知。教师和学生都不清楚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定位,合作学习处于无序状态,结果是:课文学完了,学生难认的字不会认,难写的字不会写,难读的句子不会读,精美的段落不会品,更不用说积累语言用于自己的生活。
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学习方式的确定要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合作学习做为一种学习方式,是否采用、怎样采用都要以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只有在学生充分读书、独立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才能保证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否则小组合作就变成了个别优生展示能力的舞台,学习所得也势必是肤浅的、片面的。不是每个问题都适合讨论,不是每一项知识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小组活动的次数越多越好。在追求课堂活跃气氛的同时,我们更要考虑课堂学习的效率。
教师在确定小组活动的内容时,要进行精心的筛选与设计,让学生便于组织小组活动,同时也能激起学生参与的兴趣。合作学习,可以是便于操作的分工合作学习,使学生通过共同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可以是通过共同讨论取得最佳的解题方法,使学生在争论中获取知识;可以是带有竞争性的互评、互检、互考,让学生在竞争中取得进步;也可以是通过大家的各抒己见找出带有规律性的知识。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更应明确:绝不能成为旁观者,应是学生合作的指导者。在学生合作前,教师应及时指点,提出合作要求;合作学习时,教师可以加入到某些小组的交流中,及时交流反馈信息,调控合作过程,保证学生能够正常开展交流;合作学习结束时,教师还要进行点评和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有效的评价。
情境表演,迷失方向
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是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安排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利于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如排练课本剧等形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感悟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剧中情节,关注到课文的语言形式,还会带动观众对课文产生进一步的思考、理解,使学生把学习语言与创新思维结合起来。可是有的教师在具体的操作中抽去了教学方法中“活的灵魂”,忽视了教师的正确及时的指导与引导,放手让学生排练课本剧,还自信地认为这样安排有创意,完全符合新课标的理念。
阅读教学不在“阅读”上下功夫怎么行呢?阅读课归根到底是在学习语文呀,不管运用哪种形式,语文课首先关注的应是语言的艺术。没有深入研读文本,没有花时间先引导学生在揣摩语言、训练思维上下工夫,排演课本剧也没有与理解课文、感悟课文结合起来,只重视了情节而忽视了语言,课本剧就只能是对文本内容的浅层次再现。学习语言、理解语言没有落实到位,就开始盲目地鼓励学生运用语言,在随心所欲的表演中学生并未达到语言学习与思维同步发展,变成了根本没有读懂剧本而有口无心的蹩脚演员,而课堂呢,已经变成了迷失语文本来方向的一无所得的一出闹剧。如果说这样的课堂也是一种创新,那么语文教学创新的根本目的即更好地发展学生语言,又从何谈起呢?如果忽视了语言教学,丢掉了“语文”二字,语文教学创新又有什么意义呢?
语文教学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健康发展并具有较强的读、写、听、说能力?应重视强化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把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语文技能与具体生活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自会兴趣盎然,在实践中真正提高能力。但在语文实践活动之前,教师都应该明确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目的。语文实践活动决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游戏,不能只满足于表面上的热闹,更不能单凭教师一时心血来潮,盲目、随意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是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要按一定规范操作,每一步应有具体要求,同时又要灵活掌握,注意肯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课件泛滥,喧宾夺主
曾几何时,语文课堂上多媒体的频繁使用成了让课堂与时代同步的时髦标志,多媒体以其图文并茂、声色俱佳的优势占据了课堂,课堂在不知不觉中驶上了信息高速路。黑板与板书被人们遗忘了,各种花样翻新的课件集中大量声音图像信息对学生进行声光电的轮番轰炸。应该说作为有效的辅助手段,多媒体的使用对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可是如果我们冷静地审视一下课堂,也许我们就不难发现,如果多媒体使用不当甚至滥用,那么多媒体会变成无用的装饰甚至于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在热闹现象背后,对文本的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的漠视已经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
语文课上,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课文,不少语文老师们处心积虑地精心准备着课件,恨不得把文本的语言文字所表现的画面全部展现在学生面前,课堂变得满而又满。这样的语文课变得“异彩纷呈”——听音乐、看图片、看电影……时间就在教师操纵着电脑,展示着美轮美奂的课件中过去了,课堂上多了几分喧哗热闹,少了思考,少了想象,更缺少了入文的读与悟。
我想有时候此时无声胜有声,不用视频,不用画面,多留给孩子一点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在对文本的潜心研读中,孩子得到的感悟要比老师千辛万苦通过课件展示给他们的要珍贵得多。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授课时,所需教具常常只是简简单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而已。课堂上要看图片了,他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文里的插图,有时他信手在黑板上寥寥几笔就画出一只活灵活现的燕子,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猪;有时需要范读为学生引路,无需求助于多媒体,他现场声情并茂的朗读胜过任何录音……他精心设计的每个教学环节总是那么精当,富有启发性,学生在他生动活泼而又扎实严谨的课堂上学到了知识,获得了能力,受到了教育。课件制作得再精美,比不上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教师的一个眼神、一次板书、一个手势、一串妙语无不让学生受到最直接的熏陶、示范与感染。课堂上,师生共同对话,互动合作,彼此交融,这难道不比把课件用得让人眼花缭乱来得更扎实更有效,更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吗?
让我们静下心来用冷静、理性的目光注视当今的小语课堂,不难发现那些肤浅、浮躁、随意、放任甚至是急功近利的恶疾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侵入了课堂原本健康有力的身体。如果说以前的阅读教学是对课文内容的肢解,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毫无意义的课文分析、课堂练习上,那么盲目地在形式上追求花样、追赶潮流的阅读课同样没有立足文本,没有为学生深入地阅读、品味课文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在语文课上,教师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明确语文教学的根基就是听说读写,一切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对文本语言深入而全面的理解、感悟,离不开听说读写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与训练,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华茂外国语学校小学部)